道里區六月末前將實現街道社區一體扁平化服務全覆蓋

(趙琪、劉芳)3月28日,來道里區愛建、兆麟新華、工農街道辦事的居民感受到了道里區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在家門口的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跟百姓密切相關的66項服務內容實行了一口式受理、全科服務,其中22項內容立等就可以拿到結果。該項服務將在今年6月份在全區19個街道辦事處實現全覆蓋。

今天上午,由於趕上了道里區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這項紅利,轄區居民王女士申請補辦獨生子女證的事變得簡單多了。“以往需要往返社區、街道至少兩回都不一定辦利索的補辦獨生子女證業務,如今通過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一個窗口15分鐘就拿到手了,這樣的社區服務讓前來辦事的轄區居民紛紛點贊。

據道裡區民政局局長唐子安介紹,為打破過去社區按條分割、坐等群眾上門的工作狀況,從工作機制、時間上給予社工更多精力聯繫居民,為居民提供更直接、更優質的服務,道里區在先期在撫順辦事處試點的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到東、中、西部的4個“全科服務”試點街道,在今天正式對外運營。通過在撫順、愛建、兆麟、新華、工農街道共五個辦事處開展的“全科服務+網格管理”街社一體扁平化服務的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將街道所轄社區和街道的辦公地點、二級辦理流程整合到一起,成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對梳理規範的66項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進行一口式受理,即受理範圍內的居民訴求,不用再分門別類的到不同窗口受理,而是由一個窗口經辦,除即辦件以外其他業務受理後前臺將業務轉至後臺支持部門,由專人替百姓跑腿,完成服務全過程,居民坐享其成即可。為了切實讓百姓辦事舒心、省心,此次擴大試點範圍後,道里區指導各中心新增加了預約服務、延時服務、陪伴服務、幫辦服務,並嘗試通辦業務、網辦業務。同時,通過網上流轉辦理,實現讓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通過社區網格員入戶送達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為全區實施基層治理的全面改革奠定基礎。目前,已經有5個街道35個社區實行此項改革,受益居民達20餘萬人。

據介紹,道里區目前開通的5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已經達到讓審批流程由“多門”變為“一門”、辦事窗口由“專辦”變為“通辦”,社工由“無具體工作職責”轉變為“全科社工”,社區工作人員由“待遇不同”轉變為“同工同籌”,實現了集成式改革的創新,包括基層服務方式的改革、基層管理模式的改革、基層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的改革、社區工作者薪酬制度的改革,實現了對百姓服務的便利化、基層管理的扁平化、人力資源的重新整合,同時也實現了基層服務的規範化、標準化和“幹多幹少不一樣”的績效津貼待遇,做到按勞取酬、以崗定薪、以績定薪、以責定薪、以效定薪。不僅讓百姓辦事便捷、提速,改善了營商環境,也讓更多社區工作者從坐等服務中釋放出來,從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換的時間開展自治工作、下沉到網格,實現面對面、零距離服務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