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被蘇聯紅軍打敗後,它的武器最後流向何方?

水芝子


這個事情一直沒有官方披露,所以才會讓人好奇。

今天,縱橫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關東軍被打敗後,他的武器都到哪裡去了。

1945年2月,在二戰尾聲的時候,美英蘇三國簽訂雅爾塔協議,以此制定世界新秩序,在會議中討論了很多問題,其中有一點就是在德國戰敗後的三個月之內,蘇聯應該對日本宣戰。

因為德國是在1945年5月8日投降,按照雅爾塔協議蘇聯必須在8月8日之前對日本作戰,而在此前的兩天,正好美國向日本本土扔下了原子彈,這都使得日本軍人的內心極為崩潰。

1945年8月8日150萬蘇聯紅軍開始對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在蘇聯紅軍的鋼鐵洪流面前,日本的皇軍之花,將近70萬的關東軍,根本就不堪一擊,僅僅六天就損失了67.7萬人,損失慘重。

隨著日本,二戰結束,在戰爭中生產的大量軍火成為一大難題,以美國來說,別說是接受日本的裝備,就是自身武器裝備的庫存都無法消耗,縱橫曾經一再表示,原子彈就是美國最大的庫存武器,為了解決掉他,不得不扔。

在二戰結束後的三年時間裡,美蘇都在大規模裁軍,以美國來說,僅僅三年就裁撤了九百萬,蘇聯也差不多,可以說,武器剩餘成了難題。

日本武器在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眼裡還不如廢鐵,為了解決日本投降時的武器裝備,美國人乾脆採取了銷燬計劃,1945年11月美軍就將日軍的80萬噸彈藥和武器傾倒進海里,到次年四月,美軍共拆解並銷燬日軍步槍165萬支,飛機八千架。

相對於美軍拆解很銷燬的武器,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武器更是落後,當時日本陷於財力落後的國情,一直將較為先進的武器投放到太平洋戰場,而將老古董一樣的三八大蓋投入到亞洲戰場。

抗戰勝利後,大量裝備美式裝備的國軍,將日式裝備中較好的武器留下,剩下的基本都扔到倉庫裡面去了。

蘇聯打敗關東軍後,將值錢的設備和資源能搬走的都弄到自己國家了,但是對於關東軍這些垃圾武器是真的看不上,剛開始的時候,蘇聯打算用火車運回去回爐重造,練成廢鐵,後來因為火車不夠用,就將這些武器都放到在東北的倉庫中了。

看到蘇聯紅軍這麼“暴殄天物”,我軍當然看不下去了,當時我軍大部分部隊還是“小米+步槍”,因此跟蘇聯積極進行談判,想要截留這批武器。

抗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軍就已經組織十萬多人開赴東北配合蘇聯紅軍打擊關東軍,並且發展自己的隊伍。

當時蘇軍不顧及蔣介石的請求遲遲不肯撤退,其實也是在為我軍爭取時間(也為了其掠奪財產),一直到蘇聯紅軍撤退後,國軍精銳主力才開始到達東北。

在解放戰爭還沒有爆發前,東北戰場的銷煙就已經開啟,當時杜聿明的國軍憑藉美式裝備多次將我軍攆過牡丹江,然而到遼瀋戰役時候,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四野就從十萬人膨脹到百萬之眾,發展之快實在令人感嘆。

我軍人數發展這麼快,裝備從哪兒來的呢?縱橫認為大部分都是從蘇軍手中移交的關東軍裝備,根據一些資料顯示,原關東軍武器移交我軍的步槍就有七十萬支,火炮四千門。

當然,這裡面要有一個認識就是,流轉到我軍手中的這批關東軍武器不屬於蘇聯援助,而是移交,因為這批武器本身就是戰敗國的武器,我們是戰勝國之一完全有權獲取在我國戰場上的日軍裝備,相反,蘇聯還向我們要取其他物資,這才是搶掠。

除了這些裝備外,還有一部分有研究價值,或者較為先進的被運送到了蘇聯。


史論縱橫


首先,得搞清楚關東軍留下了多少武器

根據蘇聯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11卷記載,如上表所示,關東軍投降後,蘇軍繳獲的武器裝備有坦克686輛、飛機861架、各種口徑火炮1836門、自行火炮15門、機槍13099挺、步槍30萬支、迫擊炮(包括擲彈筒)2474門,炮彈和迫擊炮彈774106發、輪船和駁船121艘、汽車2321輛,蘇軍共接收各類倉庫722座。


日本方面對此有不同記載,比如據林三郎所著的《關東軍與蘇聯遠東軍》記載,在蘇日交戰之前,關東軍總共只有160輛坦克、150架戰機和500架教練機。即使關東軍在八月與蘇軍交戰中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也不損失,也湊不齊被蘇軍繳獲的“686輛坦克,861架飛機”

根據戰史研究自情自報的原則,在不涉及他方的前提下,日軍自身的情況應採信日軍自身的說法。也就是說,蘇軍為了增強自身參戰的分量,爭奪戰後話語權,誇大了關東軍的實力。如果說飛機、坦克數量出現了這樣的誇大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他武器的數量也有注水的嫌疑。因此,1945年的關東軍其武備水平恐怕並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樣光鮮。(因為此時的關東軍已經向太平洋戰場和本土進行了多番抽調,實力已大不如從前)

至於這批武器的流向,中共應該接收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槍炮。1945年11月下旬,陳雲等人向中央報告說:蘇軍提供的武器已有“槍10萬,炮300”。1946年蘇軍從東北撤退時,又將一批槍炮移交給中共,這批武器中的步槍可能以萬計,火炮和迫擊炮可能以百計。不過當時東北的局勢較為複雜(比如來到東北之後收編的武裝力量多次發生叛亂),早期東北戰局也並不有利於我軍(比如從山海關到四平的失敗),這其中的很多武器可能是接而不收,收而未獲。不過總體上講,應該還是拿了很大一部分關東軍槍炮的。

至於飛機,坦克什麼的,我軍拿到的就很少了,畢竟像這些技術兵器,當時的我軍實際上也並沒有使用的能力。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天空始終被蔣軍所掌握,即使到了淮海戰役期間,蔣軍空軍依然可以每天出動運輸機120架次,空投糧食240噸彈藥160噸合計400噸物資來支援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而解放軍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阻止他們。

當然啦,如果有人非要信蘇聯送給了東野600輛坦克什麼的,那我也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國軍好像反對這種說法。(下圖出自臺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的《國軍裝甲兵發展史》)

“另有620部戰車及389輛裝甲汽車留置大陸被共軍捕獲。共軍亦俘獲大批的國軍裝甲兵官兵及技術人員。共軍並在此基礎上,共軍創建自己的裝甲部隊。”

解放軍的裝甲部隊是在俘獲國軍裝甲部隊裝備和人員的基礎上創建的,這是解放軍的對手國軍自己說的,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想槓的人可以游到對岸找國軍去槓。

至於中共接收的槍炮彈藥對最後的勝利有多大幫助,似乎也不必高估。國民政府在抗戰時有德蘇英美援助,抗戰後壟斷了關內日軍的受降權,又接納了大批美援,非說中共去關外撿了些破爛就是打敗國府的決定性因素,似乎很那個啥。

我們就以炮彈為例,據國民政府兵工署資料(表中的年度是民國年號,35年度即1946年,以此類推),從1946年到1949年的“勘亂”作戰中,國軍共損耗迫、步、山、野、榴炮彈12659579發。三年算下來,平均每個月消耗炮彈351654發。

而據蘇軍資料,關東軍被繳獲的所有炮彈也不過774106發(而且這個我們剛才分析了,還有注水的可能),就算一發不剩的全給中共,也就差不多相當於國軍兩個月的損耗。

如果說有人相信解放軍拿到相當於國軍兩個月消耗的炮彈就可以保證推國軍三年的話。那也行,畢竟人各有智。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蘇聯出兵東北後,關東軍迅速土崩瓦解,70萬關東軍繳械投降之後留下的武器裝備可是一筆很大的數目。而這批武器,誰都想要。

關東軍的武器呢,蘇聯想要,國軍想要,八路也想要。而這些武器主要就是兩個流向,一個是運往了蘇聯,一個是給了八路。

蘇聯到了東北後,大筆一揮,這些,都是我們的戰利品,我們都要拿走。這裡麵包括了關東軍的武器裝備和東北的很多工業設施。而在這點上,南京方面,根本就是不敢吭聲,蘇軍為非作歹,南京也不敢管。

對於蘇聯而言,關東軍的裝備其實就是一堆廢銅爛鐵,沒過幾年,蘇軍AK47都有了,誰要關東軍這三八大蓋和九九啊,蘇聯人針對這些武器裝備,只有一個處理的辦法,拉回去,回爐重造,鍊鋼鐵用。

蘇聯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給八路嚇一跳,這簡直太浪費了,咱們的戰士還拿漢陽造呢,蘇聯這就把鬼子的牆拿去鍊鐵了。隨即開始交涉,最終達成的是用廢鐵換關東軍的部分裝備。以一噸換一噸的原則,交換武器裝備。當時很多部隊開赴東北,都是空著手去的,然後直接接收關東軍的物資。

然而,換來的也就關東軍一半的裝備,剩下的還是被蘇軍帶走了。八路接收和蘇軍帶走的是兩個主要去向。還有些武器,被日軍藏深山老林裡了,還有一部分被老百姓土匪什麼的搶走了,可以忽略不計。

二戰結束後,無論是德軍還是日軍,剩下的武器裝備都是一大堆,蘇聯人的處理辦法都很乾脆,直接回爐重造。


軍武文齋


在蘇聯的官方戰史中記錄的日軍交出的武器有:坦克686輛、飛機861架、火炮1836門、自行火炮15門、迫擊炮和擲彈筒2474門、輕重機槍13099挺、步槍30萬支、汽車2321輛。其中絕大部分的輕武器和火炮都先後移交給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



在1976年出版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中寫到:蘇軍指揮部將繳獲的原日本關東軍(包括朝鮮、庫頁島日軍)的武器裝備轉交給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總計火炮和迫擊炮3700門、坦克600輛、飛機861架、機槍12000挺、汽車2000餘輛。從這一數據來看,基本和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數量相吻合,可以說蘇軍將近乎所有的日軍武器裝備都轉交給中共軍隊也不為過。


比較有爭議的就是移交給中共軍隊的步槍和重武器(坦克和飛機)的數量問題,蘇聯方面的幾種說法中提到援助給中共軍隊的步槍數量達到70萬支,遠遠超過了蘇軍實際繳獲的數量(30萬支)。當時日軍一個滿編的步兵師團(2.2-2.8萬人)所裝備的步槍總數是9400多支,最多也不會超過1萬支。日本關東軍擁有24個師團外加9個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在75萬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新編成的,武器裝備非常缺乏,按照最高的人槍2:1的比例,日本關東軍的步槍數量也最多隻有30萬支出頭,就算加上朝鮮的幾個師團和15萬左右的偽軍,總數絕不可能超過40萬支。當然也有人指出多出來的是關東軍庫存的,以備長期的作戰中補充消耗之用,這個說法也不太可能站得住腳,當時日軍為了加強本土的戰備,開始從海外戰場運回大量作戰物資,主要就是針對中國戰場所儲備的原準備對蘇戰備的物資,所以不太可能給關東軍留下數十萬支步槍的儲備的。


另外就是重武器的移交數量,如果真的按照蘇聯的說法,向中共移交了600多輛坦克和800架飛機以及2000輛汽車,那麼意味著在東北的中共軍隊將有能力組建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軍了,規模相當於蘇軍的一個坦克集團軍和空軍集團軍,即便沒有這樣的能力(後勤補給問題),組建許多獨立的坦克部隊(營、團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是東北戰場乃至於後來的其他戰場也沒有見到中共投入大量的坦克部隊,所以蘇聯的這一說法很難成立,較為貼近事實的是蘇軍將坦克、飛機這些重武器的大部分都運回國內銷燬鍊鋼了,只有極有數量移交給了中共軍隊,總數不會超過100。

總的來看,蘇聯給中共的武器“以輕武器及少數火炮為主,重武器則大部運回國內”。


戰略論


當年戰爭結尾時,70萬關東軍被蘇聯紅軍挫敗之後關於其軍械武器的最終流向一直眾說紛紜。其實關於這些武器的的最中歸宿無非就三個地方、蘇軍獲得大部分武器包括重武、蘇軍交付我軍的大量輕輕武、部分流散民間。


首先蘇聯自己承認過把關東軍武器運回國內過,而後這批武器的大頭肯定會被蘇聯軍方自己佔有的,這點我認為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重型武器坦克飛機大炮坦克這些,蘇軍肯定會自己留著的。我們看從1945年開始時的東北戰爭的戰場上基本看不見上面說的那些重型武器這一點就可以很好的說明問題了。

蘇聯佔有了大部分重武器後,將部分輕武器送於我國。 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前前後後分了幾次送我軍手上, 據粗略的統計這批武器包括:

步槍共28萬支左右

輕重機槍共18000挺左右

各類型火炮包括山炮、野炮、迫擊炮共計200門左右

其他包括少量手槍坦克車輛等等。

話說對於關東軍的消失,這也給了東北地區那些土匪頭子一個壯大的好機會,大量的軍火流落到土匪的手中,說是流落其實大部分就是搶來的。他們瘋狂的擴張加上有用不完的軍火土匪隊伍人數最大的時候甚至達到幾十萬之多!可想而知關東軍的軍火有多少流向了他們手裡。


輕武君




第一,蘇聯把少部分看得上的武器運回了國內。

第二,部分武器被蘇軍拆卸後就地掩埋。

第三,把大部分武器移交給了中國。



由於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革命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所以斯大林並沒有明確提出繳獲的武器到底歸國民政府還是中共蘇維埃政權。

抗戰勝利後,內戰的陰雲籠罩著華夏大地,毛澤東主席敏銳的意識到了東北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於是一方面派林彪等一批高級將領乘坐美國一架運輸包裹信件的飛機快速抵達東北,急調華北,華中部隊挺近東北,同時積極和蘇聯政府接洽,商談關東軍武器的問題。最後蘇聯政府表示對關東軍的武器交接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是說蘇聯只需要把武器給中國,至於給共產黨或國民黨,蘇聯不會太較真。



由於毛澤東主席眼光超前,東北民主聯軍提前趕到東北,接收了大量武器裝備。少部分裝備被海運抵達東北的國民黨軍接收。



因為接收了大量關東軍武器,東北民主聯軍十餘萬人在短短三年內就發展到百萬之眾,而且裝備精良。就在毛澤東主席帶著胡宗南部在陝北的山溝溝裡打轉時,東北民主聯軍(後稱東北野戰軍及第四野戰軍)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率先發起遼瀋戰役,正式敲響了國民政府覆滅的喪鐘。


毒刺劍客


首先,關東軍根本不是蘇聯紅軍打敗的!1945年8月9日,蘇聯撕毀與日本媾和的《蘇日中立條約》,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在這6天的時間裡,蘇聯紅軍連關東軍的主力還沒有接觸。日本關東軍的70萬人的武器裝備最後全部調撥給了四野。


大陸大陸


今日成說關東軍是他打跑的,東北是他解放的,咱們至今還欠他們的情呢!那些武器好像是給金日成的多。解放戰爭時期金日成又支援中方一部分。


元元252830849


還用問嗎?大家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