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少年聯賽,足協副主席認為“國足輸球並非中國足球的全部”

18日,在參加完“東北聯盟杯”足球賽開幕式後,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在亞泰淨月基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實際上,李毓毅在17日抵達長春後,他就來參觀了這個國內頂級的足球訓練基地。李毓毅感慨道:“看了長春亞泰的基地,最近我先後去看了恆大、富力、綠地等等這些基地,中國足球真的是在紮紮實實的進步。”

助力青少年聯賽,足協副主席認為“國足輸球並非中國足球的全部”

在17日李毓毅來亞泰俱樂部,勉勵梯隊的孩子們:“你們是最幸福的一代,黨中央國務院我們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抓住這個規律,按照足球運動發展規律、成長的規律、社會期盼的規律,我們的足球一定會有很好的未來。”抓青訓,抓俱樂部體制建設是李毓毅平時足協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席亞泰俱樂部能倡導“東北聯盟杯”開幕式也是表明了中國足協對於中國青訓的重視。

助力青少年聯賽,足協副主席認為“國足輸球並非中國足球的全部”

提到中國足球很多人都覺得很頭痛,尤其是在國家隊輸掉一場比賽之後,中國足球的壓力會驟然增大。李毓毅也承認這一點:“每當進步很大的時候,國家隊輸一場球。然後社會上的總體輿論就是,中國足球還是沒進步啊!我感覺這是社會上的一種浮躁的心理,急功近利的思想。”他進一步解釋,“國家隊的輸球並不代表中國足球的全部。中國足球有國家隊,也有聯賽,還有青少年的青訓工程,還有比如說足球的場地建設的135規劃,我們要比原來增加六萬片場地,現在也在積極推進。”

中國足球的改革一直在穩步進行中,李毓毅認為中國足球的未來的發展必須要將改革堅定地進行下去:“ 目前中國足球最大的變化是整個機制、體制上的改革有明顯的進步。去行政化,去計劃經濟,一定要把它變成社會化,職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這才真正符合足球的發展規律。”

助力青少年聯賽,足協副主席認為“國足輸球並非中國足球的全部”

“中國足球的未來是青訓”、“中國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全中國都意識到的解決中國足球水平低的方法。李毓毅對於這一點也深有感觸:“足球從娃娃抓起這一點我們是痛定思痛。現在我們感覺教育部做得很好。中國足協和教育部門合作,足球學校做到了兩萬一千多所,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這裡面可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不過,總體是進步的。這為中國足球從娃娃抓起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現在社會上的足球培訓中心有1000多個,去年我們評了154個給質量認證,鼓勵他們向前走。現在我們中國足協自己的青訓中心,百名外教請進來後,幫助基層提高訓練水平。”

助力青少年聯賽,足協副主席認為“國足輸球並非中國足球的全部”

同時李毓毅也對於中國足球的未來很有信心:“目前中國足球在青訓體系建設,在組織架構,以及工作分工上是很明確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孩子們踢球的快樂我們要還給他們。把孩子們在踢球的過程中,不脫離家庭,不脫離學校的大環境給他們建設成功。此外,把基礎抓好,教練、裁判、場地、賽事競賽組織也在進一步完善,有了這些,中國足球會慢慢地踩著這樣的基礎強大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