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首次確認網絡攻擊屬“武裝襲擊”,適用安保條約

當地時間4月19日,美日兩國高級官員表示,對日本的網絡攻擊可以被視作“武力襲擊”,而根據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日本有權要求美國對此作出回應。

日美兩國政府19日在華盛頓召開外長防長參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首次確認了對日本的網絡攻擊屬於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第5條寫明的武力攻擊的適用對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和日本確認,國際法適用於網絡空間。

根據條約規定,美國有義務在針對日本或者駐日美軍的武裝襲擊中幫助日本保衛其領土。但兩國並沒有明確指出在何種情況下網絡攻擊會被定性為武裝襲擊,也沒有指明美國的回應具體是什麼。

會後發佈的聯合聲明中提到,將會根據具體情況,通過磋商決定一次網絡攻擊能否被歸為武裝襲擊。有專家指出,很難界定網絡攻擊的目標是為了找出電腦安全系統漏洞的反間諜活動,還是攻擊整個電腦系統,使其陷入癱瘓狀態。

網絡攻擊包括侵入個人或企業電腦以及更嚴重的對基礎設施的攻擊,例如電力公司和金融機構。

會議還發布了以在太空和網絡空間等防衛新領域強化合作為主要內容的聯合文件。文件對太空、網絡和有阻礙通信之虞的電磁波這些新領域迅速的技術進步表示關切,將三者定位為有必要採取應對的優先領域。雙方還就惡意網絡活動構成“進一步威脅”達成共識。

會上還強調了朝鮮完全實現無核化的重要性。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會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將推進致力於加強日美同盟威懾力和應對能力的舉措,使同盟更加堅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強調:“對日本採取積極措施提高防衛能力表示歡迎。對於朝鮮,將要求廢棄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據日本媒體此前報道,日本官員一直要求美國擴大條約第五條的範圍,加入網絡攻擊。日本防衛相巖屋毅表示,在雙方協議中加入網絡攻擊“從威懾的層面看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日美2+2會議繼2017年8月以來再次舉行,去年制定提出在新領域強化應對的新《防衛計劃大綱》後尚屬首次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