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人力資源經理說,30歲前不說月薪說成長,30歲以後再說收入,你怎麼看?

HI木易子楊


這種話只能對應屆生說,有工作經驗的人是忽悠不了的,只能忽悠的是應屆生或者涉世未深的人。

能力越大,價值越大。

這是社會上公認的一條價值準則,我稱為能量守恆定律,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付出的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多,那你的價值或者薪資也應該相匹配,越來越多,這樣子能量才是守恆的。如果薪資不多,說明有其他人享用了你的薪資。

對於「薪資」與「成長」,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在前5年薪資跟成長,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其實我覺得是可以兼得的,這是大家的一個誤區。

薪資與成長可兼得。

像我們剛畢業時候去面試的時候,經常會有面試官說:“你才剛剛畢業,你一點工作經驗都沒有,這個時候應該要注重的是能不能學到東西,能不能有所成長,不要去在意那個每個月能拿多少錢,一年能拿多少錢,有什麼薪資福利,有沒有五險一金,有沒有雙休,有沒有加班費,這些都不是你要考慮的。你有責任心,要體現出你的工作態度,這些才是應該要考慮的。”

那什麼樣的公司會這樣子強調「成長」呢?

通常是小公司或者是喜歡剝奪員工剩餘價值的公司。那你想想BAT這些大公司,騰訊,阿里巴巴,他們每年校招的應屆生的薪資都是20萬年薪起,難道前五年在BAT得不到成長嗎?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你的薪資是公司給的,公司是根據你的價值,願意給你多少錢,而不是說公司覺得你年限夠了,工作了有七八年,已經到了30歲,公司再考慮給你多點錢。不可能有一個公司是這麼衡量一個員工的薪資。

就像我們去超市買東西,這個商品標價是100塊錢,它能夠給你提供什麼服務?給你什麼功能?你願不願意付出100塊買它?就是一個產品的價值所在,也就是說你到這個公司能拿1萬塊,說明你能夠給公司提供1萬塊的價值,公司願意給。

如果你真的被面試官忽悠住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其實後果很簡單,你很有可能簽了三年的勞動合同,你這三年以內都拿到很低的工資,然後每天加班加點,什麼事都做,吃苦耐勞。結果三年之後續簽合同的時候,公司就給你漲了一點薪資,如果你這個時候有醒悟過來的話,不續簽直接找新工作的話,你會發現能找到比原來的薪資漲幅50%的工資,這就是公司前幾年壓榨你50%的薪資。

如果你不能及時醒悟,你會繼續工作下去,到了30歲,你會發現自己離不開公司了,反而不敢要漲薪了。

所以正確地理解「薪資」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有助於你的職業發展。比如有一家公司只能給1萬塊的薪資,那說明這個崗位在老闆眼裡就是1萬塊的價值,如果你能找到給你2萬塊薪資的公司,那說明該崗位的成長空間是2萬塊。

那我們怎麼避免不掉坑呢?

我建議的話是每一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簡歷,對去年進行一次總結,你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比如說做了什麼項目,有沒有什麼的技能可以更新在簡歷上,然後看一下現在的市場行情是怎樣,估計下你的閱歷經驗能得到多少薪資。

然後評估下現在拿到的薪資跟行情價差多少,如果相差不多,可以繼續留著,或者跳槽。

如果差很多的話,考慮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覺得有個人發展空間,那就繼續下去。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考慮跳槽,最好是在職拿到offer,再申請辭職,因為可以避免你評估自己的薪資失誤,造成的損失,拿到offer,才能確定下來。

祝你們找到更好的工作。

感謝你能讀到最後,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生活,社會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

職場的小世界


說實話,這種HR的作為簡直就是對職業的一種褻瀆。一方面,公司的一鍋水讓他們給攪混了;另一方面,這不是一個合格的HR應該有的作為。

一、人力資源隊伍魚龍混雜

在人力資源這個大軍裡,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真正的HR高手關鍵時刻能穩定公司大局,大量的HR從業者卻是行政化的文員而已。

1.對人力資源的認知決定了HR從業者的質量

我去年在徐州做過一個項目,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公司要求我代為培養他們的HRD。在對他們公司的人力資源情況進行了解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那就是十幾名HR部門的員工幾乎清一色都是從文員、業務員或者其他職能部門轉過來的。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想做HR工作的時候,他們的回答更是令我吃驚:因為人力資源工作比較容易,上手比較快。

當然,這樣的認知決定這他們在HR這個領域裡的高度很低,僅限於初級的操作而已。他們對於人力資源的認知範圍僅限於六大板塊,尤其是招聘工作;至於認知的深度,就是你讓我幹啥我就幹啥了。

多少在HR行業裡幹了數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老兵,到最後也只能在一些不規範的企業裡混,或者連個總監的崗位都擔當不了。其原因根本是對人力資源的認知太過淺薄。淺薄的認知導致淺薄的行為,比如題主遇到的這種現象。

2.部門HR代表的不是企業的行為

有些HR把人力資源工作簡單化,等同於日常行政工作。就是處理文件和簡單的操作溝通。自己應該說什麼話,說話的後果如何是不大用腦子老考慮的。工作簡單粗暴,甚至錯誤解讀公司的意圖。

比如,公司倡導奉獻精神,他在面試的時候就直接懟給面試者,要求對方大公無私,不計報酬;如果公司嚴格績效考核,他就會在面試者的能力上挑三揀四。對於自己的工作目的、工作標準和工作方法毫不在意,本來一件挺好的事情硬是讓他給搞砸。

3.HR

的素養決定招聘的高度

HR是企業人才引進的把關者,看守人才引進的大門。哪些人合適,哪些人不合適要依照勝任標準和麵試模型進行。但是很多企業,要麼根本就沒有什麼標準和模型,靠面試官隨意發揮;要麼所謂的標準都是從網上摘抄的,形同虛設。這種情況下,企業HR自己認識問題的水平和自我修養的高度 變在人才招聘中起到關鍵作用。他們會從自我的認知和理解出發去判斷應聘者的能力與水平,這種情況下極容易造成人才辨識的偏頗。

二、再說面試談薪的問題

面試時基於雙方需求的雙向選擇行為,是雙方基於各自的標準和要求對對方情況進行了解和判斷選擇的過程。這個過程之中有變數也有定數。

1.可變因素

A.對於對方實力的判斷是存在變化的。

一方面,企業對於面試者能力的判斷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驗證;另一方面,面試者對於企業實力的判斷也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驗證。簡單的面試工作,無法完全準確的作出判斷。

B.交易代價是可變的。

儘管雙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底線和預期,但是在實際面試過程中,為了達到自己求才或者求職的目的,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作出適當調整。

C.面試的崗位是可變的

儘管雙方約定就某一崗位進行溝通,單在實際交流過程中會對對方的實力、水平和需求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情況下,目標崗位可以進行適當調整。一方面更有利於企業量才使用,另一方便有利於人才能力的更好發揮。

2.不變因素

面試時一個判斷和選擇的過程,更是雙方在價值上進行評估和判斷的過程,雖然充滿了變數,但是也有不便的因素。

A.薪資待遇是必須要談的

對於企業來說,明確面試者的薪資待遇可以更有效的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對於面試者來說,明確薪資待遇,也便於決定是否有溝通和入職的必要。

薪資待遇是雙方溝通的結果性體現,是付薪和求薪的價值交流結果。

不談薪資的應聘者,企業不敢用就如同不談薪資的企業,面試者不敢入職一樣。你不知道他的葫蘆裡賣的到底是老鼠藥還是敵敵畏。

B.崗位要求是必須要談的

雙方交流的直接對象是崗位,但具體交流的問題確實崗位的職責和勝任要求,對於企業來講,這是招聘合適人才的前提和評估人才的標準;對於面試者來講,這是自己勝任與否的評判標準和談薪的參考。

不談崗位要求是不可以的,對雙方來講都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個人觀點:

1.面試者談薪資沒有錯。

薪資是面試者生活和幸福的保障,是求職的目的所在,不談薪資,求職便沒有了意義。

作為企業,應該積極談薪,並結合面試者的職業期望,為合格的面試者做好更高收入和理想收入的規劃建議。這是HR應該做的事情,既有利於企業發展,又利於員工成長。

2.不談薪資的企業和不談薪資的HR是不靠譜的。

對於面試過程中的各種不談薪資的辯解和理論,無論對企業發展還是員工成長都沒有任何好處。說損人不利己可能不大好聽,但實際上這樣的企業和HR都不靠譜。

作為面試者,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用頹喪和失望。你應該感到慶幸,幸虧沒有進到這樣的而企業。

3.求職之路艱辛,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和期望

求職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基層人才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就更不容易。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期望。大量的事實證明,一旦放棄自己的期望,入職之後引起的是頻繁的跳槽和工作的茫然。

鄭板橋的詩說,“咬定青山不放鬆”,又說“任爾東西南北風”。求職者保定自己的期望,不斷打造自己的實力,放棄沒有用的抱怨,在職場上反覆磨練自己才會逐漸長大成熟。希望您能夠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回答不周之處見諒


指尖視野


我們現在有一些人啊,往往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尤其讓人生厭的是,總喜歡好為人師,裝出一副很專業的樣子,說出一些貌似有道理、實則毫無根據和邏輯的話來。這些話多半以偏概全,卻好像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樣子。

就像題目中人力資源經理說的這句話:

30歲前不說月薪說成長,30歲以後再說收入。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過於絕對化了!且以年齡來劃分界定收入,是錯上加錯!

先說有道理的地方。

任何一個人,說了什麼話,我們不能僅從他的身份來判斷,還要考慮到他當時在什麼情況下說的那番話。即何時、何地、何人?
從題目描述的背景來看,在長沙理工大學舉行招聘雙選會上,大部分學生比較關注月薪問題。 一位人力部門的員工回應,現在不要關心月薪的事,賺錢的日子在30歲以後。
看到了吧,“大部分學生比較關注月薪”,站在學生的角度,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家裡供他讀書,畢業了總要自食其力,沒有錢怎麼能生活下去?所以關注月薪是很正常的,至少要保證基本生活吧!
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說現在不要關心月薪,賺錢的日子在30歲以後,這是站在企業用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能說是錯的。
因為原因很簡單,剛剛畢業的學生,肯定能拿月薪,但又能拿多高的月薪呢?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除非那些985名校不愁工作,不愁知名機構、大公司搶著要,開的起薪自然不低外,對於其他不知名又非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起薪能有多高呢?
除非你真的在學校的時候就很牛!像比爾蓋茨那樣在商業上暫露頭角!——但這種情況基本上鳳毛菱角,不適用99%的學生。
而剛剛畢業的學生,進入職場一開始都是在學習和適應,根本創造不了什麼實際價值,自然也拿不到多高的薪水,千萬不可急於求成,妄想一下子超過同齡人,那是不太可能的!
那麼,對於應屆生來說,首先要找到一份工作,然後在這份工作上磨練和成長,這是最緊迫的,等你成長了,有技能有經驗了,再尋求發展,或者找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還是問題嗎?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是支持這位人力資源員工說的這番話的。

不過……一到這裡,你就知道轉折開始了。

再說沒道理的地方。

首先,學生雖然沒有經驗,但不代表不可以問月薪、關心月薪。
因為可以通過談月薪這件事,一方面測試出公司的誠意,另一方面可以給自己增加現實的收入。畢竟,什麼東西都比不過衣食重要,經濟是第一要素嘛,說其他,都得以這個為基礎,否則連談的必要都沒有!
在商言商,既然我給你幹活,你就得付我工資,付多少可以談,但前提是你不能迴避,得開價,否則就是浪費時間,這很現實,也是最高效的方式。
其次,類似於這種“30歲之前怎樣,之後怎樣“心靈雞湯式的段子,太不靠譜了。
按照題目中的人力資源經理的邏輯,30歲之前談成長,30歲以後談收入。
那是否意味著,30歲之前不談收入了?很多人在30歲之前早就賺了第一桶金,早就開始了事業的起步,自己做起了老闆。好,我們不談做老闆,做職業人也是一樣的,工作3年後,同學之間的收入就會拉開差距,有的在原地踏步,有的已經比以前翻了好幾倍。回想起自身,我畢業兩年後,從內地來到深圳,月薪比之前漲了兩倍還多,我得承認,當初來深圳,我也是看中再這裡幹更掙錢,就是這麼簡單!反過來說,如果不是當初那個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我,能夠紮根深圳。
同樣的道理,過了30歲,是否意味著不談成長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這個世界變化快,30歲以後同樣要成長,要建立終身學習的心態。人過了30歲,可能生理機能不如年輕的時候,但腦子不能停下來,觀念不能封閉!像我這種中年大叔,不也每天加速學習嗎?而且學習勁頭並不比年輕人差!
所以,看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學會的是,要打破老套觀念,不要把收入和成長對立起來。
收入和成長從來都不是矛盾的,而是相因相成的關係。所以,我要成長,也要收入,就這麼簡單!
答主簡介:喻派職言,經管作家,職場導師,企業管理顧問,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按照我國人均壽命75年計算,前25年學習,後25年養老,中間的25年我們應該幹什麼?

父母養育了我們25年,畢業後找工作為了實現人生目標?為了創業?為了生活?為了後25年的生活有保障?

先不說我們25歲畢業後為什麼而去工作,就單純的說工作為了什麼,難道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有人說20歲學天下,30歲謀天下,50懂天下,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在20歲的時候要儘量的去學習只是,而到了30歲時就開始為事業奮鬥,到了50歲就有點看破紅塵的地步。

職場找工作也一樣,HR表示“30歲前不說月薪說成長”,這話沒毛病,說的也有些道理。但是,30歲之間只能說成長?不能談薪資?為什麼就不能將薪資與成長同時談?我非常不理解的是,HR以什麼樣的身份,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說這個問題?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反問HR:

“同樣的成長空間,他會選擇薪資高的,還是薪資低的?”

“同樣的薪資,同樣的待遇,月薪一萬有成長空間,月薪兩萬沒成長空間,他還如何選擇?”

凡事無絕對,不能只單純的年齡說事,縱觀歷史,30歲之前有所作為,拿到高薪的人比比皆是,難道他們都是開了掛麼?答案只有一個,這個所謂的HR說的不對,成長固然重要,但只談成長不談薪資的企業就是耍流氓。

剛參加工作時,我非常在乎工資,再好的平臺也需要能力與薪資相匹配才會選擇

雖然選擇一家“能學到東西”的平臺去發展有利於未來,但對於一個新人來講,我同樣需要生存,學習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薪資能保證我活著更重要。雖然剛步入社會學東西是主要的,但這並不代表我要選擇一個“讓我學東西,但薪資低”的企業。

企業與員工的選擇是雙向的,不談薪資的情況下,企業錄用我是因為我的能力、資歷、資質、潛力,如果我不具備這些能力,企業也不會錄用我;

反觀職場人,如果企業給予我們的薪資待遇不夠我生活、甚至連基本的開銷都無法維持時,那給予我再好的平臺又有什麼用?當生存都成了問題時,什麼發展潛力,什麼學東西都是一句空談。

與其說是HR在說真心話,不如說是他在為企業背書

就單以“先提升自己,賺錢的日子在30歲以後”,這句話而言,人生有多少個30歲?能力出眾的人25歲一樣成功,資質平庸的人50歲依然一無是處。企業希望員工不要薪資,員工希望企業提升待遇,這本身就是無法平衡的事。

企業想要人才那就必須拿出對方認可的待遇,而員工想要企業重視那就必須擁有相應的工作能力,這是雙相的。雖然受年齡限制,但年齡的大小並不能成為HR嘴裡限制我們要求高薪的理由。

更何況那些大放闕詞的HR,在自己過往找工作的過程中,根本不會考慮他嘴裡說出的“先提升自己,賺錢的日子在30歲以後”這句話。


職場找老王


30歲之前重成長(未來)不重工資(現在),這句話既有道理,又沒道理,關鍵看誰說?什麼條件下?如果這個工作平臺大、未來機會大,但暫時從低薪做起,比如央企,上司這麼說,你可以信。如果是真心幫助你的人這麼說,你可以信。如果是HR和老闆這麼說,你信的話腦子就進水了。你低薪奮鬥幾年,公司倒閉了。還有你難道三十歲之前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子、不過日子嗎?

前兩年吧,有個考研名師大嘴張,說,求職不要問五險一金,你不是為這點出息來的。引起廣大求職者的抨擊。張大嘴這句話,如同何不食肉糜”一樣,很多小企業2年存活率不到20%,很多小企業根本不給你交社保。問社保就是沒出息,老闆不要問社保的人。就跟這個HR的論調一樣,問工資就沒出息,問工資就是隻重視現在不在乎未來?這樣的論調,雖然可能是雞湯,但也是毒雞湯、偽雞湯、油膩雞湯。

追求高收入,這是任何人的合理合情的需求。有些人為了未來長遠發展,可能會暫時忍受低工資階段。但絕大多數人都是看求職廣告來找工作的,薪酬待遇是主要的參考指標。不讓問工資,這是大企業的“店大欺客”行為。問工資,就不敬業,就小格局,我們不歡迎,請問你們HR是吃米飯的還是吃空氣的?

工資隨時是企業的商密,但對求職者還是要有一個大體的說法,給求職者一個明確的預期,不要忽悠求職者,也不要欺騙求職者,更不要陷害求職者。對企業來說,員工辭職了,可以再招,這個成本企業可以承受,但是對大多數凡人來講,辭職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成為不堪之重,很多人就是因為辭職成本高,才不得不委曲求全、寄人籬下的。你說“你不要在乎工資,在乎未來”,你把員工騙進來,沒有未來怎麼辦?他的辭職成本很高,還有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這些都是沉沒的,不可能再挽回。

工資是人才的市場價格,這個價格在市場上是流通的,也是可以詢比價的。人才的市場價格取決於供求關係和人才質量。你入職之前,這個價格在市場上已經客觀存在了,比如,你是五年經驗的骨幹、你是十年經驗的中層,市場價格是不一樣的。HR不能說,你不要在乎工資多少,因為你有美好的未來。如果價格給的低,真正的人才會馬上跳槽到出價高的企業,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企業還怎麼發展?


職場火鍋


滿嘴荒唐言,讓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去說五六年後的發展,那時還不知道你們公司存不存在,既然你們公司來參加校招,總要拿出點誠意來吧。

談錢不傷感情

職場本身就是等價交換的場所,我們付出多少也希望公司能回報多少,公司整天說哪些有的沒的,我們是不會相信的。如果公司有十足的誠意,那為什麼不願意求職者談薪資呢?是你們不自信嗎?

求職市場一切不以談薪資待遇為目的的招聘都是耍流氓,所有的公司都希望員工能無私的為公司奉獻,同樣我們員工也希望公司能給出更高的薪水。

想要讓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光靠成長是不行的,薪資才是硬道理。所以,求職時我們要勇敢的提薪資。

公司能否提供有成長空間的崗位

有很多公司把大學生招進來,直接安排在了最基層的崗位,每天做著簡單的、重複的、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就是幹上五年十年,依然看不到成長,這種情況下,我們求職者只能爭取自己看得到的,那就是薪資了。

就算公司提供的崗位發展空間很大,可是這樣的崗位往往是比較穩定的,自己想要往上升職就必須幹掉那些有能力的老前輩,就算幹掉了,依然有很多比自己有資格的人,輪到自己時機會已經被分解的體無完膚了。所以,自己還是爭取更好的薪資比較現實。

公司有沒有完整的人才培訓體系

有多少公司擁有像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人力資源體系,對公司每個員工都有明確的培養體系,相信很多公司的人資都說不清楚吧,因為這些公司的人資就做兩件事:招人和核算工資。

我們回憶一下,自己從開始工作到現在,自己的公司為自己安排了哪些培訓,特別是高質量的培訓,反正我是沒有想起來。

一個連人力資源體系都不完整的公司又憑什麼和我們求職者談成長,這和耍流氓有什麼區別。

我們是生活在現實中真實的人,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是可以,但是做一個理想主義者萬萬不能的。

從大學畢業到30歲,這幾年中是人生中重要的階段,很多人都已經娶妻生子了,如果自己工作這麼多年掙不到錢,只拿成長來說事,有哪個姑娘願意嫁給自己。

如果自己找不到另一半公司給解決不?好像也不太現實,就連我們請個婚假,公司都難受的不行,更別提公司拿多少份子錢了。

總之,我們談薪資、看成長兩個都要抓,如果有好的薪資待遇,相信成長空間也不會差,自己能看到成長空間的,相信公司也會提供相匹配的薪資。


馮少俠聊職場


30歲前不講工資,30歲後沒工作


不存在的存在63


問問HR他30前是不是都不要工資全免費的,要的話就可以開始懟他了,不要的話再問他那麼喜歡奉獻為啥不自己每個月再貼點給公司


吃貨小康


30歲後開始被優化了


zero31947461


30歲前: 小夥子不要太看重薪資待遇

30歲時: 你30歲了才這點薪資,莫不是能力不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