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值得一看的電影,深刻,友誼,諷刺,但又真誠

《綠皮書》改編自牙買加裔美國鋼琴家唐·謝利和其僱傭的司機兼保鏢託尼·立普的真實故事。維果·莫騰森飾演的意大利裔白人司機以及馬赫沙拉·阿里飾演的黑人鋼琴家前往尚未平權的南方巡演,兩人因地位和性格懸殊產生了不少喜劇效果,他們一路從格格不入到惺惺相惜,締結了深厚而真摯的友誼。

《綠皮書》值得一看的電影,深刻,友誼,諷刺,但又真誠

電影表現了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種族歧視的主題,這一主題在奧斯卡影片中不算新鮮但依然有力量。影片主人公司機託尼混跡夜店,文化不高,收入不穩定,性格投機取巧,靠“三寸不爛之舌”做事,遇上性格高傲,生活有要求有品位的鋼琴家,不論是談吐還是生活習慣兩人都相差甚遠,也因此製造出不少笑料,影片通過喜劇元素的設置,淡化了因種族隔閡帶來的傷痛感,友情的表達也為該片披上了溫暖的色調。其中,影片臺詞“暴力永遠不會取勝,保持尊嚴才會取得真正的勝利”“光靠天份是不夠的,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很大的勇氣”等也成為勵志溫暖的金句。

《綠皮書》值得一看的電影,深刻,友誼,諷刺,但又真誠

種族歧視是一段無法抹掉的歷史,以此為題材創作的電影總能直擊人性,《綠皮書》中唐·謝利因為是黑人的緣故在巡演途中屢遭羞辱,但鋼琴家的身份又賦予他高貴的地位,白人欣賞並誇讚他的演奏卻歧視他的膚色,崇尚他演奏的鋼琴背後的文化卻歧視他的種族,這也讓唐·謝利一度丟失自我身份認知,但也給與他改變現狀的勇氣。他用不卑不亢、具有修養的行為表達出對黑人平權的態度。

《綠皮書》值得一看的電影,深刻,友誼,諷刺,但又真誠

影片並未過度渲染黑人的不公遭遇,用近乎平實的手法描寫種族歧視的現實,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沒有高亢的平權吶喊,以託尼與唐·謝利的友情為主體,完成了對種族歧視的批判。

《綠皮書》值得一看的電影,深刻,友誼,諷刺,但又真誠

馬赫沙拉·阿里用細膩的表演塑造了黑人鋼琴家在靠“綠皮書”指南生活下的狀態,對人物的情感表達細緻到位,他也憑藉出色的演技拿下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