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藝術就是生活,生活挨著藝術

在東京,走著逛著,四處發現生活,發現藝術。

在東京,藝術就是生活,生活挨著藝術

▲位於東京都臺東區上野的高架橋下的職人街2K540。


高架橋下的職人街2K540

沿著動漫天堂秋葉原的鐵道高架橋走去,可以發現一處奇妙的橋下空間,整排粗壯的柱子,猶如進入埃及古文明的地下神殿一般;入口處地面赫然寫著“2K540”的字樣,似乎是某種神秘兮兮的密碼,可是又好像與AKB48有什麼關聯,令人十分好奇!

其實這個奇特的地方,是東京近日最熱門的文創空間,設計者巧妙地利用高架橋底下的閒置地帶,改造成一條充滿藝術氣息的觀光文創景點。東京高架橋下的空間過去總是給人破舊、昏暗、骯髒的感覺,“2K540 AKI-OKA ARTISAN”,是東日本鐵道集團旗下的JR東日本都市開發公司,所推動的都市更新案,改造後的空間煥然一新,聚集許多日本傳統技藝的職人店家,為高架橋下的空間,注入新的活力。

所謂的“2K540”是說,從東京車站出發,走到御徒町站及秋葉原站的高架橋下,其距離正好是“2公里540米”;而所謂的“ARTISAN”即是“職人”或“工匠”,這條“職人街”,標榜著Made in Japan,所有的商品,皆為高品質技藝的工匠所製作,利用傳統技藝,開發出創新的工藝品,例如木頭雕刻出的手機保護套等等。

在東京,藝術就是生活,生活挨著藝術

▲2K540進駐了許多職人與藝術工作者,成為一個都會中難得的工藝聚落。

走進這條高架橋職人街,地面上出現斗大的白色字體“2K540”,整條白色巨大柱子所構成的廊道,兩側開設了生活風格的店鋪,有販售和風味道的鍋碗瓢盆、茶杯、家飾用品,也有手染素材的衣物、手工皮件、動漫創意餐廳,以及香味四溢的自家烘焙咖啡館,各種商品品質優良,與一般商店街十分不同,非常吸引觀光客的目光!

整條街道除了店家優質之外,所有的設施也充滿了設計感,標示系統皆以白色字體噴在地面上,包括指引廁所、腳踏車停車場等,可以感受到規劃者的設計品味與用心,最令人震撼的是那排粗大的圓柱,並沒有加上任何裝飾或改造,單純只是漆上白漆,就顯出一種強烈的空間力量,讓我十分感動!

原來規劃者的設計品味,其實影響了整個空間的品質。中國目前也沒有太多高架橋下的空間再利用案例,也無法規劃出如此精緻、富有設計品味的空間,或許這也是我們的社會整體設計力,還可以提升的地方!


千代田3331廢校美術館

東京秋葉原有出名的少女團體AKB48,同時也有一座頗負盛名的文創空間2K540,另外閒逛中,還可以發現附近有一座稱為3331的美術館!

這些以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數字所構成的名稱,似乎成了這些年東京流行的命名方式,其實這些數字與字母,都有其特別的意義,也代表著網路時代對於新地標的認知方式。

千代田3331美術館(3331 Arts Chiyoda)的名稱也有其特殊的意義,所謂的“3331”其實是代表著“愛的鼓勵”,因為日本人“愛的鼓勵”擊掌,是連續拍三下三次,然後最後拍一次,作為結束。

事實上,千代田3331美術館,原本是一間名為“練成中學”的學校,因受日本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學校面臨廢校的命運,練成中學在廢校之後,變身為一座社區化的美術館,這座美術館,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絕世館藏,也沒有大師設計的建築,完全就只是舊學校校舍再利用,然後供藝術創作者進駐或在此展覽。

原本學校的圍牆被打掉,不是很大的校園庭院,被改成公園廣場,學校一樓空間,作為展覽空間與藝術小物的販賣空間,樓上教室則當作藝術家的工作室與實驗室。

中國文創空間這些年的發展,太過著重於利益的面向,甚至將“文創”與“利益”直接劃上等號,以致於許多大型文創空間,淪為財團利益經營的工具,華麗的裝修與昂貴的租金,不僅讓大部分的藝術創作者卻步,同時也讓文化藝術平民化、生活化的理想破滅。

其實中國和日本一樣,面臨極其嚴重的少子化問題,許多學校減班減人數,甚至也將面臨廢校的命運,這些學校用地,與其賣給財團謀取暫時的利益,不如改造成文化創意基地,因為作為文創空間,將來生育率提升,還是有覆校的可能,但是如果賤賣給財團,就一去不復返,將來要重建學校,還要花更大的代價才能取得土地。

千代田3331美術館,為這個商業與傳統行業密集的街區,帶來新的藝術活力,不僅是當地居民可以經常來此流連參觀,體會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係,藝術家也可以在市區,覓得一處揮灑創意的自由空間,對於整個老舊街區,無疑是種良性的激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