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真菌”來了,你怕了嗎?

作者 | 霍悅 甘曉

當超級細菌的概念已經逐漸被人們熟悉之後,另一種號稱“超級”的物種襲來了。

最近,“致死率高達60%”“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等字眼充斥著各大網站。

“超級真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超級真菌”是什麼菌?它真的“超級”厲害嗎?我們要怕它嗎?

為此,《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報道者、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黃廣華。

他說:“健康人群不用怕!”

菌絲髮育與致病性

這次的“超級真菌”學名叫“耳念珠菌”,是2009年日本科學家首次發現的一種人體病原真菌新物種,具有多重耐藥性和高達60%的血液感染致死率。

2013年後,在全球範圍多家醫院內暴發了耳念珠菌感染。

2018年,黃廣華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團隊合作開展了大量臨床和基礎生物學研究,從一位76歲腎病綜合徵兼高血壓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得到了耳念珠菌,並報道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BJCA001)”感染病例,這一成果2018年5月發表於《新發現病原體與感染》。

“我們團隊建立了成熟的耳念珠菌遺傳操作系統和感染模型,並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耳念珠菌重要的致病特徵,也就是菌絲髮育現象。”黃廣華告訴《中國科學報》,“這種菌絲的生長髮育與致病性和細胞記憶有密切關係。”

課題組通過實驗發現,儘管在體外多種培養條件下均沒有菌絲生長,但經過小鼠血液感染後,其中一部分從內臟器官分離出的耳念珠菌細胞獲得了菌絲髮育能力。

同時,這部分細胞能夠長期保持這種能力,並將菌絲生長特徵傳遞給子代細胞。

菌絲髮育是真菌致病的關鍵過程,這是國際上首次報道耳念珠菌菌絲髮育現象,相關成果2018年11月發表於《新發現病原體與感染》。

科學家觀察到,在42℃高溫下,耳念珠菌仍然可以分泌大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這被認為是耳念珠菌在人體內高存活率的原因之一。

此外,該菌環境適應能力強,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皮膚及醫療設施表面。

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尚紅團隊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中國耳念珠菌對臨床一線藥物氟康唑表現出非常高的耐藥性,但對多烯類和棘白黴素類藥物敏感。

黃廣華指出,耳念珠菌主要通過傷口、耳道、黏膜和血液等途徑,感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損人群。

目前報道的絕大多數病例均發生在醫院或家庭病房內,菌源及易感人群均集中在醫院環境。

被感染者幾乎同時患有其它幾種基礎疾病,包括糖尿病、膿毒血癥、腎衰竭、惡性腫瘤、慢性中耳炎和肝病等。

因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是“超級真菌”感染後致死率較高的主要原因。

“耳念珠菌很難感染健康人群,因此不可能在健康人群中大規模流行,普通大眾不必恐慌。”黃廣華告訴《中國科學報》。

目前,耳念珠菌的生態源頭還不清楚,在自然環境中還找不到這類真菌。“正因如此,它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性是如何起源和進化的,尚不可知。”黃廣華說。

上述研究表明,中國菌株與印度、巴基斯坦、法國等國家的分離株親緣關係比較接近。

但幸運的是,與多個國家報道的多重耐藥菌株不同,中國菌株BJCA001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普遍比較敏感。

“我們發現硫酸銅對耳念珠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制效果,這為醫院內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徑。”黃廣華表示。

諸多科學問題待解

黃廣華呼籲,為應對耳念珠菌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亟待從流行病學、病原變異與遺傳多態性、耐藥性的形成、致病機理以及新型抗真菌藥物研發等多角度,加強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並加強臨床醫生和基礎研究相關科學家之間的合作,為預防和治療“超級真菌”感染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方案。

此外,耳念珠菌的診斷和鑑定也較為困難,臨床實驗室傳統的形態和生化診斷方法並不能準確鑑定耳念珠菌。

據記者瞭解,作為國內一家可提供真菌診斷的企業,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展耳念珠菌的早期精準診斷。

該公司董事長周澤奇告訴《中國科學報》,為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計劃採用血清學檢測、質譜技術以及分子核酸檢測等先進技術。

《中國科學報》 (2019-04-18 第1版 要聞)

“超级真菌”来了,你怕了吗?
“超级真菌”来了,你怕了吗?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