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中學生應該怎樣讀,怎樣做筆記才能積累解詞,提高課外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欣理受290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從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來看,課外文言文部分考查的越來越多,這也是一種趨勢,不僅僅是向高考看齊,為了高中做鋪墊,更是凸顯出我們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從部編版教材增大古代詩文篇目數量就可以看出來。

通過閱讀文言文著作來提高課外文言文閱讀的能力,老穆認為,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關鍵看你如何如何閱讀?如何做筆記?

老穆在初中文言文教學這塊小有研究,特將方法與諸位分享一下,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列為海涵。

按照“抽象不如具體”原則,老穆就從《世說新語》中選出一篇文章來,與大家做詳細解析,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學習一下。

內容如下圖:


🎀第一步:初讀文章,瞭解文章大意;並圈出自己不懂的實詞含義。

比如“處之不易、既為荊州的“既”、值水儉、雖欲率物的“率”、捐其本的“捐”、爾曹。

同學們,讀不懂不丟人,我們這個時候要堅強,萬不可就此放棄。

🎀第二步:再讀一遍,聯繫上下文去理解不懂的實詞,同時做出大膽猜測,註上自己的理解義。

🎀第三步:查看文章註解和譯文,看看自己的理解和文章願意是否相同。

這個時刻,往往是“崩潰”的環節,“搞笑”的環節,你會收穫很多驚喜哦!

🎀第四步:將自己理解錯的註釋寫到書本上,千萬不要怕把書本弄髒了,不寫上去,如何“破萬卷”呢?

同時,也要謄寫在筆記本上,雙管齊下。


🎀第五步:再讀一遍,加深印象。讀到重點實詞時,再回憶一下它的含義。

🎀第六步:合上書,再心理咀嚼這篇文章,然後在文章的結尾處,寫上自己的讀後感,不渴求寫的如何完美,只要寫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第七步:有條件和時間的話,可以上網找一下這篇文章,看看是否有相關試題及其評價,進行專項訓練。

🎀第八步:同時,我們的學生也要努力學一下虛詞意義及用法、特殊句式、斷句技巧、翻譯技巧等相關文言文知識點,提高自己做課外文言文的解題能力。

(具體知識點詳見穆老師之前的回答)

🎀第九步:堅持,堅持,再堅持!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同學們,做什麼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要有一顆執著堅毅之決心,只要你夠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前提條件是方向要對!

🎀第十步:學以致用

敢於在日常生活中說一些簡單的文言文詞語,敢於在作文中使用常見的文言文。

“問白相間”就是文言文與作文結合最典型的事例。

例句:夏天天熱,陰晴不定,片雲可以致雨,用不著等什麼“油然作雲,沛然作雨”,頭頂上一片黑雲,西北風一卷,“噼裡啪啦”就下起來了。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原八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堪稱國學經典。

因為都是文言文,對現代人來說,讀起來有些費勁,現在有很多文言文和現代文對照翻譯版的,對中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書籍。

做筆記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也能夠培養學習興趣。這裡面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例如: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世說新語·言語》
珠玉在側,覺我形穢。——《世說新語·容止》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世說新語·品藻》
清風朗月,輒思玄度。——《世說新語·言語》
人生貴得適意爾。——《世說新語·識鑑》

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世說新語·言語》

先從經典的名句學起,相信能夠很快的提升學習興趣的。


小剛哥說教育


讀《世說新語》,以及推至其他古文。作為中學生,首先應該做到的是能通讀下來。對生字作拼音,這個是一個必經的階段。所以說,應該有一本趁手的《新華字典》。也有可以查生詞的app不過這裡不推薦,我還是覺得,中學生還是少接觸些手機類的電子產品。有時候就是這樣,你不能自我控制它,易愛不釋手。你就遠離它,當然個人觀點了。

再來就是對詞義的註解,可以參考相關的參考書,都是經過學者專家論證過才發行的,能做到熟記就好。

然後就是對整句、全段、通篇意思的掌握。藉助參考書,逐字逐句的過幾遍。心裡有了整體性的瞭解。

對於做筆記,生字的拼音可以直接注在書本上。對於自己來說,不瞭解的詞意,可以筆記上做記錄。康奈爾筆記法,你可以瞭解下。

作為日常的積累,要對作者進行大致瞭解,對寫作背景也要了解下。該做筆記的就不要猶豫。

做到這些還沒完呢,關鍵的是早自習的誦讀,對重點句、關鍵段,甚至是通篇的背誦。中學生階段正是大量積累的階段,不要嫌麻煩、累。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日後你才會知道,現在正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這些都是給自己挖下來的礦啊。行動起來別猶豫。

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你看到滿城銀裝時,說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不是"天吶,下雪了哎"。當你看到落霞美景時,說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好美的霞”…

正是努力之時,加油↖(^ω^)↗


稼潤文媒


如何讀文言文,怎樣做筆記。

閱讀課本或課外作業,我也作過大量的讀書筆記,總結一些經驗。如何不管喜不喜的書都讀,增加負荷量,時間忙不過來,壓力更加重。文言文閱讀,是前人的一種文體,由於文化演變,喜歡的人少些,有些人就根本不看,只有現在的教材上與課本仍然有文言文,我們並不是不讀,以選喜歡的讀,精通一課或十語,捉摸思維文體與體裁。去年有幸找到了教師用書和教學課件,還掛在一邊,未去系統和全面複習,找集中的“點”,能夠認識和理解。雖然在課堂上的書,列舉一二,如孔子語錄《論語》、馬說(韓愈)、岳陽樓記、孫權勸學等等,讀文言文,說好記又好記,說不好記又難記。我也在想,未提問前早有預感,學習文言文,有兩種,學生學習有老師教,加上自己用功,做好筆記,還有課本上的詞語解釋,多讀一二遍,可以說直接翻譯成現代文。要說這個記筆記的事,我不是老師,但有幸參與檢查學生過作業和筆記,也是一個特殊的家長會議。有些是圖任務,字跡潦草,只有估摸,也有好的,認真並思考問題,很受老師的表揚。二是自學,閱讀,不管讀課本或刊物雜誌小說,都要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是真理,所以,學習文言文更加要記。如何記呢?我曾在寫回答時強調,基礎是關鍵,詞語結構、成分結構以及解釋,看似簡單,表現在詞彙和語法方面。語法方面的區別,主要在虛詞的運用和句子的結構不同。虛詞不多,用得頻繁,作用重要。實詞較多,從個人學習體會,用少於虛詞。因此,閱讀文言文,研究文言文,要理解確切,體會得深刻。記,在讀書中,若未人指點,費時,費工夫。但有好處,使你在心中永遠有痕跡。

怎樣記:如“之”它是文言虛詞,但現代文可以用“的”的意思。“之"是常見用法作代詞,可代人、可物。在句子通常只作賓語。相當於"他們"“它(們)。例如:1,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西門豹治鄴》),(之,代替“長老”,相當於“他”)。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之,代替“齊師”相當於“它”)所以在記筆記時,比較處分一下,在有些課文之字是作助詞,幫助一些詞語同另外一些詞語組合在一起,起輔助作用。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如:3,而江浙之梅。《病梅館記》(之,把“江浙”和“梅"連在一起。讀書,靠自己動手,動筆,動心,動眼,細心為妙,讀一文,必有收穫,起到要讀受益的目的。

閱讀有兩種

說起讀書,很多人是憑興趣。有些人買小說,幾天之內就看完,過段時間就忘了,記得在看的時候,故事情節,描寫人物個性,主人公怎樣,但不是不作用,提高閱讀能力,開闊眼界,貪多嚼不爛,不消化。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力求學習有進步,就要做到思維性閱讀與創新閱讀。其實,很易,不難,由其是現代文,多讀一二次分段落,劃出一件事與另件事,自己從中去“開發、深挖"。讀書,是自己喜歡的事,沒有人套住你,靠的是信心、恆心。我也喜歡文言文,尤其是那些優美的句子,它使人奮發,令我向往。創新是閱讀思維的方法,光讀就只有認幾個字而已,改變不了學習的目的,有時我想,為什麼別人做學問能崛起,你不行,是笨嗎?真情實感,想說自己的話。學習文言文,不論閱讀、做筆記都要用心用情,才有進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我們學習是鞏固知識面,挖掘有益作引子,使學習得到圓潤。


歐紹永


《世說新語》是南朝出版的圖書,是一部記述後漢至南朝劉宋王朝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主要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下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的史料。在寫作手法上,《世說新語》善用比喻、誇張、描繪的文學技巧,保留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以及人物事蹟、文學典故等,歷來為人們所引用閱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是為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

對於這類輔助的讀物,一般應該根據閱讀要求及個人需要,採取選讀或精讀的方法,準確理解文字內涵,不可走馬觀花。為了解決好理解的問題,最好參考註解和譯文一起閱讀,也要學會利用工具書適時查閱解惑。對於精彩的句子或精闢的思想觀點,可通過筆記的方法記錄下來,以供將來學習使用。

提高課外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是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對中學生而言,要利用年輕好學、精力充沛的優勢,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精選閱讀,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功夫不負有心人,久而久之,必然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河山毛體書法


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別林斯基曾經說過:“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當代散文大師餘秋雨先生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名著其實是知識堡壘上的制高點。佔據了這個制高點,其他的就不在話下了。閱讀名著,可以讓我們認識大千世界,啟迪心靈,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培養人文精神,提高語文素養。(二)介紹《世說新語》的有關情況,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見識了王羲之洋洋灑灑的文采,你可知道,他還有“飄如遊雲,矯若驚龍”的書法與風度?聽說過謝安淝水之戰時從容鎮定的大將風範,你可曉得,生活中,他也是一位熱愛家庭、關愛子女的忠厚長者?閱讀過孔融七歲讓梨的感人故事,你可瞭解,他也是一位少年才子,機智過人,語驚四座?你知道“難兄難弟”、“一往情深”、“管中窺豹”這些成語背後有過怎樣的故事嗎?你知道“望梅止渴”、“七步成詩”、“道邊苦李”這些故事來源於何處嗎?那麼,請讓我們跟隨劉義慶的清新之語、俊逸之筆,到他的《世說新語》中去探個究竟吧。《世說新語》,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撰,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逸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原名《世說》,後人為與劉向《世說》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此名。它是我國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世記人記事小品文的典範,被後人譽為“清新俊逸,咳唾珠璣”(劉盼遂《世說新語校箋·後序》)、“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在歷代文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1.是諸多成語的來源。《世說新語》能將許多生動的情節,鎔鑄成為生動的文學語言。在歷代的沿用之下,許多情節成為耳熟能詳的成語。如:鶴立雞群、難兄難弟、一往情深、咄咄怪事、拾人牙慧、管中窺豹等。

2.它是後世戲曲小說豐富的素材來源。《世說新語》中的故事,許多都經過後代小說戲曲作家的加工創作,成為婦孺皆知的故事。如:《三國演義》中的“黃絹幼婦”、“擊鼓罵曹”、“望梅止渴”、“七步成詩”等就來源於此。

3.它是歷代的仿效之作。《世說新語》是我國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世小品文的典範,所以仿作不斷出現,有的仿其類目,有的仿其筆法,但都無法跳脫原先的窠臼。如唐有王方慶《續世說新語》,宋有王讜《唐語林》、孔平仲《續世說》,明有何良俊《何氏語林》、李紹文《明世說新語》等,清有吳肅公《明語林》、李清《女世說》、顏從喬《僧世說》,民國易宗夔《新世說》等。讀《世說新語》,掬一捧故事在手,讓我們照見魏晉的風流;讀《世說新語》,呷一口玄言妙語,讓我們品味漢語的芬芳;讀《世說新語》,聽一段遺音餘響,讓我們追溯藝術的流衍。(三)介紹閱讀方法與技巧 1.常見的閱讀誤區。①囫圇吞棗,粗枝大葉。只注意有趣的故事情節,偏愛尋章摘句,忽略作品的內涵。一味追求速度,不注重思考、品味,以致閱讀甚巨,收效甚微。②咬文嚼字,鑽牛角尖。力求弄清作品方方面面的問題,過分糾纏細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視了對作品整體性的把握和藝術美的欣賞。 2.介紹閱讀方法。閱讀方法大體分為粗讀與精讀兩種。粗讀是快速地瀏覽式的閱讀,目的在於對所讀材料有個全面的瞭解。精讀是在粗讀的基礎上,對讀物進行仔細地讀,反覆地讀,帶著問題研究性地讀。其目的是深入透徹地理解其內容和方法,進行分析、評論、研究和創造。閱讀名著,應將粗讀與精讀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求達到最大的閱讀效果。具體操作辦法有:①瀏覽式閱讀法。在接觸作品的初期,不看任何參考資料,只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直接閱讀原文,基本弄清文本大意,獲取對文本的第一印象。《世說新語》由許多小故事組成,閱讀時要先弄清這些故事的基本梗概。有些故事初讀時便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或造成強烈的情感衝擊,要特別重視這些感受,可以記錄下來,以供日後精讀時比較研究。②對比閱讀法。把不同讀物的同一片段或同一讀物中兩個不同片段比較閱讀,讓學生對著作的諸多要素作出比較、評價。動用誦讀、默讀、速讀、細讀等技巧。

《世說新語》共三卷,分德行、言語等36個門類,同一人物的故事十分零散。學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將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作比較閱讀,或將同一門類的不同人物作比較閱讀,也可將《世說新語》與其他讀物的同一片段做比較閱讀,如將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與《三國志》、《三國演義》的相關情節做比較閱讀。③圈點勾畫閱讀法。邊讀邊做摘記,或作圈點、旁批,作卡片,寫心得等,將閱讀中的感受、體驗、疑問、發現及時地記錄下來,做好讀書筆記,逐漸養成讀、思、寫互相結合、互相促進的良好習慣。 [讀書筆記的類型]: A.寫提要、內容概要:適合篇幅較長、情節連貫的作品,不適合本讀物。 B.摘錄好詞、好句、佳段並賞析:可以分析語言的表現藝術,如王國維評“紅杏枝頭春意鬧”時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也可以談談自己對文句內容的感想和思考;對《世說新語》而言,還可由書中某個語言現象出發,聯繫所學文言知識,對之做系統的歸納整理,使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閱讀中鞏固知識。 C.讀後的聯想與想象:可以根據文章中的某一語句激發起自己的情思,進而聯想起平日的諸多零星體驗來完善和豐富文本的情節和結構,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並將此訴諸讀書筆記。 D.讀後的感想和意見:評價、鑑賞或質疑故事中的人物、語言、行為或結果等,根據材料,提出並論證自己的觀點。 E.仿寫、改寫、擴寫、續寫:通過合理的聯想和想象,採用其中的某種方式進行創作,使讀、思、寫充分結合起來。根據個人情況,以上五種類型可重點選擇一兩種,也可以多種並用。④創造性閱讀法。在前面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閱讀,即進入文本又跳出文本,進行質疑與客觀評價。閱讀中絕不把原著奉為神聖,在精讀和研讀的基礎上,勇於質疑,大膽創新。要學會發現問題,查找資料,進行獨立思考,寫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也可在文本的啟發下進行新的模仿性以至創造性的文學創作,或將一個故事改寫為其他文學樣式(如劇本)等。 3.閱讀《世說新語》的注意事項。①選擇優秀的版本。《世說新語》是用魏晉時代的語言寫成的,中間夾雜不少當時的口語和地方方言。這給閱讀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礙。為此,很多前人專門為此書作過註釋。比較優秀的版本有梁代劉孝標的註解、現代人餘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但這兩種註釋重在旁徵博引,考證史實,不注重文字疏通,對中學生意義不大。另有張萬起的《世說新語譯註》(中華書局1998年版)、張撝之的《世說新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黃徵、柳軍曄的《世說新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等,註釋較為詳細,可以參看。②走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世說新語》中涉及的人物共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的主要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儉嗇》中王戎的貪婪吝嗇、《雅量》中謝安的從容鎮靜、《忿狷》中王述的嗔怒愚蠢等等。閱讀時,要注意體會不同人物的獨特性格特點,走進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③體會人物精彩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精神旨趣。由於特定的時代特點和魏晉玄學反因襲、反傳統道德的影響,魏晉文人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獨特風采,既有傳統的溫文爾雅,更多的則是放蕩不羈、行為怪誕。閱讀時,要適當瞭解一些背景資料,以理解其言行,並注意體會言行中的智慧和風流。④識記經典的典故。《世說新語》採用了許多前代(主要是西漢以前)的典故,它記載的故事和故事中的語句、詞語等,有很多也成為後人襲用的典故,如“難兄弟”、“拾人牙慧”、“望梅止渴”、“東床快婿”、“飄如遊雲,矯若驚龍”等等。閱讀時,要注意識記,積累寫作素材。二、課外閱讀學生在課外自主閱讀《世說新語》,形成個人閱讀感受和認識,做好讀書筆記,交流心得體會。(一)閱讀要求先粗讀(1-3周),瀏覽、瞭解故事大意和整體內容;後精讀(第4周起),從上述四種閱讀方式中選擇適合個人情況的一種或幾種,認真品味故事內容和精義。(二)做好讀書筆記粗讀階段不對讀書筆記作硬性要求。精讀階段,即從第四周起,要求學生務必做好讀書筆記。①針對當週所讀內容,選擇適當的方式作讀書筆記;②儘量嘗試多樣化的讀書筆記形式;③每則讀書筆記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重在寫出個人的體會與見解。④每週讀書筆記的總字數不得少於500字。教師每週隨機抽取一組同學,檢查其讀書筆記,並對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策略。(三)交流心得體會:上半學期閱讀階段,鼓勵學生及時提出閱讀中的困惑與發現,並與教師、同學交流,但不做硬性要求。交流方式可靈活:或面對面交流、討論,或互相交流讀書筆記,或自行組織討論小組等。鼓勵學生將交流所得訴諸文字。下半學期每週定期舉行一次交流討論會。

1.確定論題。每位同學根據自身閱讀情況擬定十個最感興趣的論題,由組長收集、整理後交由教師彙總。教師根據論題的參與廣泛性、內容深刻性和可操作性對之進行篩選,並由同學投票,確定十個正式論題和討論順序。 2.準備討論。提前一週公佈論題,要求學生查找、整理資料,寫好發言提綱或發言稿,做好發言準備。 3.正式討論。由提出該論題的學生組成討論核心小組,負責會議的主持、重點發言和會議內容的記錄。

4.會後整理。由討論核心小組成員共同協作,以該會議議題為主題,將會議內容重新整理,形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專題報告。三、研究拓展鼓勵有突出興趣、在課外閱讀階段表現突出或交流討論中問題未解決的學生,針對閱讀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拓展研究。根據具體情況,可獨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組織研究小組。課題自擬。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參考題目,如:①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文人的山水情結②人可否貌相?——魏晉士人的外貌與風度之關係③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之比較④阮籍、嵇康為何命途迥異?⑤王謝風流四、成果彙報 1.每位學生撰寫一篇《世說新語》讀後感,要求重點寫出“感”,即自己的感想與見解,字數在800字以上; 2.研究小組向全班彙報研究成果,並形成書面報告; 3.將討論專題報告、課題報告及優秀的讀後感集合成冊,作為最終成果在班級內部及班級間交流。


蝶戀侗鄉


《世說新語》中的語言特點與一般文言文有很大差別,講述的內容一般妙趣橫生,然則篇幅不長,且句式簡短精煉,很難結合上下語境去理解。對於文言文功底不紮實的人來講,很可能因為其中某個詞不理解導致全文不理解。但結合註釋,就會覺得很簡單了。對於教學而言,因為妙趣橫生,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因為篇幅不長,也不會讓學生覺得恐怖而失去耐心。閒暇時間偶爾看看,覺得很有意思。認為《世說新語》通俗易懂的人,不妨脫離註釋試試。文言文中一個字,有多種意思,結合註釋閱讀,你認為自己知道這個字的意思,也不會自己去琢磨,就認為很簡單,而沒有註釋就需要自己推敲了。


落寞的小漢


我當時差不多是初二的時候看的《世說新語》,文言文根本就看不懂啦。我只讀下面的譯文,當成小故事來讀。其實還蠻有樂趣的,作文裡也可以用到。

如果是當成學習文言文來用的,建議記筆記,把所有的通假字,古今異詞,詞類活用記下來就可以。


林夜溪


單靠學生自己讀《世說新語》,想要理解,我想很難,可以聽聽各種專家對世說新語的故事解讀,有利於您更好地學好,讀懂世說新語。裡面的人和事,一些背景還是很有意思的


叄道穀


通讀就好。可以先學古代漢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