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與數學哪科學習會比較難點?學生學習的難易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嗎?

shale474


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的難易是要相對於每個學生而言,當然也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係。

課改以後,現在的教材內容更傾向於生活化,教學的素材來自於生活,學習後,又將學到的技能應用於解決生活問題,這點在數學教材裡體現得更多。

低年級的語文學習重在基礎知識,首先是拼音,然後是遣詞造句。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真的沒有捷徑,是需要多讀多練的。

低年級數學相對於語文,個人認為學起來要容易,因為很多的數學知識本來就是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加以梳理概括再提升而來的。所以很多學生在低年級段考試都容易拿100分。

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沒有難和易。總之,學習者需勤奮,教習者需科學,兩者相加取其和,則教與學都順也!


我來說教育


我家孩子今年二年級,平時在學習也是我負責的多,分享一下他日常學習活動吧。

語文學習方面注重每天晚上提前預習讀課文2遍、生字詞,早上起來花10分鐘進行復習及背誦,每晚安排固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基礎語文成績挺好,基本不用過多操心。但是看圖寫話方面,語言組織上稍稍遜色,需要先引導。

數學方面,我一般很少帶著孩子複習,但會針對性的將錯題彙總下來,讓孩子多寫多練,掌握方法。我家不足點於沒寫過的題型容易錯,思維拓展題型懶得動腦筋,所以我認為數學的學習應當加強思維學習,讓孩子懂得如何舉一反三,掌握技巧即可。

不管怎麼說,做為家長,應當將學習習慣放第一位,成績放在第二位,只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一切都好越來越好啊!


依然繼續211053147


小學低年級語文與數學哪科學習會比較難點?學生學習的難易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嗎?


我是一名有著二十幾年教齡的農村小學教師,從小學一年級教到六年級,農村小學老師少,哪一門學科都要教,既是語文教師,又是數學教師,還是科學、美術、體育教師,哪一學科都教過,所以,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對於你這兩個問題也體會比較深。

首先,我認為語文與數學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有著不同的難度。有的孩子的智力偏向於文科,有的孩子思維比較好學習數學相對要容易。數學往往考察孩子的邏輯推理和計算能力,數學比較側重理解,而語文則重在考察孩子的抽象思維,語文更側重的是記憶。兩門學科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我認為語的學習和數學的學習對於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難度,那麼,什麼樣的孩子語文成績會好些呢?懂事的,思想成熟的孩子。因為語文即生活,語文就是做人,功夫在課外。而思想成熟,懂事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點:更能體會別人的心情、感受,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理解能力強;對周遭世界更敏感,能注意到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觀察能力強。凡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思考能力強。很多孩子智商很高,但是思想幼稚,小迷糊是學不好語文的。什麼樣的孩子數學成績會好些呢?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孩子,而數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所以數學能力強的人一般都比較擅長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善於進行感性層面的交流。


其次,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肯定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同樣的問題,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有的老師理解可以只注重於表面,而有的老師可以深入現象而看到本質,所以教學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有的老師教得活,學生也學得活,學得輕鬆。為什麼現在有名師,有專家教師,這不是虛名,是實至名歸。所以,好老師成就孩子的一生,不好的老師擔誤孩子的一生。

以上是對家長的兩個問題的回答,可能認識比較膚淺,回答比較簡單,希望對大家有用。

(歡迎大家關注與評論!大家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鄉村教師廖老師


依然繼續:我是己退休多年的小學老師,我認為你是一個十分稱職的母親。從你所述說的情況分析,按教學述語說,對子女填壓式教法多,啟發式教法少,造成呆板題目會做,靈活題目就難說了的情況。如:有些題目做對了,問還有其它方法做法嗎?有的題目做錯了,可以先問他做這題是怎麼想的,再找出錯的原因,千萬不要輕易說對或錯。所以看圖寫話、語言組織方面較差,是因為這類題目靈活度、綜合度較寫個字、做個數學題高,顯得難度大。今後多加強這方面訓練,這種訓練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同時可以間插語意、語音訓練,如叫人吃飯,禮貌怎麼叫?生氣怎麼叫?一般怎麼叫?最簡單怎麼叫?等等。我們教他做作業是教他學習方法,不是教他做題目。方法對很多小孩的學習可能會影響很大。不是嚇人,小孩將來怎麼樣,多半是母親的教育方法決定的。

多言了,對不起。


康夫泰


我是語文老師,我認為數學難學!我現在教的孩子是二年級,感覺他們學數學特別難。數學老師在講臺撕心累肺的,手舞足蹈的講解。孩子們在下面茫然的看著老師。有時空課時去看看孩子們上數學課,覺得孩子們很可恨,數學老師很可憐。數學老師一直在強調東西南北,餘數比除數小等等關鍵知識。有個別孩子在座位折飛機,拿著鉛筆戳橡皮擦,把一塊完整的橡皮擦戳的遍體鱗傷。不知道他們是完全不知道方向呢還是對方向不感興趣。

但是孩子們對語文課堂比較感興趣,我在一年級就開始訓練他們的識字能力,從講故事分享,繪本故事講解,比賽朗讀課文。現在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從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預習,到現在能自覺去預習新知識,對語文預習能掌握方法,就是讀,分,圈,找,劃的方法。能在課文中找到重要知識。
所以老師調動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很重要。數學科目知識重而枯燥,抽象而難理解。特別低年級的孩子,如果讓孩子們喜歡你的學科,必須先讓他喜歡你的課堂,喜歡你的為人。否則做老師的就是一個知識點講三個小時都沒有用,自認為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結果沒幾個學生掌握。如果用生動形象的方法引導孩子明白知識,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去感受數學的方向知識或其他知識,或許孩子們能掌握更多。


作為低年級的孩子,需要老師用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去挖掘他們的潛能。切勿灌鴨式讓孩子們接受知識。用親切的語言,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孩子們快樂學習,應該是每個老師的初衷和心願!


領悟教育


根據我多次教低年級的經驗,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還是語文比較難學。

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閱讀的速度比較慢,如果遇到較長的文章,有些孩子就沒有耐心讀下去。語文試卷的題又很靈活,看拼音寫詞語,組詞,造句,近義詞,反義詞,閱讀理解,看圖寫話等。不經過大量重複的練習,孩子很難真正掌握。

低年級的數學知識簡單,而且很多題都是圖文並茂,便於理解。書上的題沒有難題。但是有些練習冊上的題類似於腦筋急轉彎,超出了孩子應掌握的知識的範圍,這樣的題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掌握,逼著孩子學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正規的考試都是以書上的內容為主,適當擴展,不會為難孩子的。



老師的教學方法與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有直接的關係。老師教學方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好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孩子的強烈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孩子有效注意力的時間短,大概在15分鐘左右。在這段時間內,老師應該把新知識講完,如果課堂節奏慢,孩子們就會坐不住了,精神溜號,學習效果就會不好。此外,老師設計的練習題形式要多樣,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才會又快又好的完成練習。



二、好的教學方法能訓練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孩子們頭腦中形成好的學習方法。

低年級的教學內容雖然簡單,但是想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訓練好並不容易。

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一定要訓練孩子們說完整話,訓練他們按一定的順序把想說的內容表達完整,也就是訓練他們的說理能力。如果老師能把這兩種能力訓練好,對孩子們以後中高年級的學習會非常有利。


漫步在微風中


歡迎來到蔡蔡小予的回答天地,我將竭盡全力回答問題。

開門見山,我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也思考了語文與數學的學科特點,會認為語文難一點。




從語文學科上來看,語文的難度在哪裡。一上小學,孩子一看語文課本,一篇課文就有很多不認識的字,要認字,要學筆畫,要會寫字,一二年級共要求識字1600左右,會寫800字左右。這語文裡面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書寫能力、辨字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戰。短短一兩年的時間裡,孩子要有這些基礎的能力談何容易?低年級的孩子,老師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學習興趣,保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語文學科在中考高考分值增加,難度也增加,老師們也是教得不容易。



語文是很重視積累的,課內的知識要學,課外的閱讀也要增加,稍懶點的父母,在低年段不注意陪伴孩子多閱讀多積累,一旦底子打不厚,開始那幾年看不出來問題,越是往後,問題就越發顯現出來。到了初中和高中更多的比拼,不是答題技巧上的比拼,而是十幾年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比拼,以後奮力怎麼追都很吃力,更何況語文比其他學科有遲效性的特點,今天種的種子,不一定是在明天能收割,而是在大後天。




從數學學科的特點來看,數學要注意些什麼。說實在的,中國的數學比國外的難。我們有好些初中畢業的學生到國外去繼續讀書的。他們的反饋都說國外的數學學得很簡單,在國內只是一箇中等生,在國外同樣的階段可以做個學霸了。低年段的數學呢!只要每一章節弄通弄懂就可以,有問題要及時清理,不能堆積,一旦堆積就不好學後面的內容,它有點像一環扣一環的感覺,節節清,節節複習。只要跟得上大夥的腳步,就不會被拋離太遠。

總之,語文這科能夠在課外閱讀上偷步跑,搶步跑,你才會有利。要不然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不小心就遠遠落後了。課內的那點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認為語文難一點!你覺得呢?

親愛的小夥伴,碼子不易,關注是舉手之勞,希望你能高抬貴手關注一下本頭條,謝謝!


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


一、分人而論,有的孩子天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對數字很敏感,再說了小學低年級的課程基本都是圍繞加減乘除展開的邏輯展開的,那麼對於這類孩子來說,數學就超級簡單。但有的孩子天生厭惡數字,20以內的加減法要一年都不能很好的掌握。那麼,對於這類孩子來說,數學就比登天還難。語文也是同樣的道理,喜歡的,有天賦的孩子很容易入門,背書也快,造句也快,那麼對於語文不開竅的孩子來說,簡單的古詩背誦就會把孩子逼哭。


二、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數學的學習情況會受學前教育的影響,有的孩子在學前就會掌握基本的邏輯思維、閱讀能力、空間感、記憶力和分析能力,那麼這類孩子就算沒有提前學小學知識,那麼他們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都不會覺得語文和數學有難度。但對於那種只是在幼兒園晃悠了幾年,甚至是由完全不懂引導的老人帶大的孩子,小孩兒在低年級的時候入門會慢一些。

三、低年級的學習情況也會受代課老師的影響。

在低年級的時候,小孩兒很容易根據她的息怒偏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如果有個數學老師有趣,教的好,又深受同學喜歡,老師像變魔法一樣把數學融入生活,那麼小孩兒就會覺得學數學就像在玩遊戲,就會覺得數學超級簡單。而剛好語文老師呆板無趣,整天除了讓學生抄寫就是背誦,讓學生找不到任何學習語文的樂趣,那語文自然是無趣難學的。

總之,學生的學習不光受自身情況的影響,也會受環境和好的學習方法的影響,方法不對,一切白費!


糖堂學糖


答:對小學低年級小朋友來說,語文相對偏難些。難易程度肯定是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關係。

第一,分析小學低年級數學可發現,數學最難不過加減乘除,而且算法具有一定邏輯,而且數值不會太大。最重要一點是數學就像玩遊戲,具有神奇的吸引力,當然數學還比較容易記憶,口訣一開萬題破開,數學的魅力所在。

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可發現,雖然我們看著不難,那是因為我們累計的知識面比較廣,包括字、音、形、意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較高。但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雖然可以講話,可以簡單理解。但是不認識字啊或者認識的字很少,這樣就決定了小朋友語文考試成績沒有語文高。(畢竟考試來決定你的收穫)有點像我們剛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往往某個單詞不會就不想繼續往下做了,很煩,但是這種情況根據你認字能力的提高而慢慢改變。

語文和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學習過程是漫長的一生,特別我們中國語文,其中涵蓋了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精髓,小朋友需要長久積累。當然不能少了教師這群領路人!

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對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是畫龍點睛的作用。

縱使一名教師有洪荒之力,在教學過程中不關注學生,不因材施教,不瞭解學生思想,那這個點睛之筆真是爛。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就涉及到教育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學科知識,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同事們要積極開展業務及業務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啊。

根據實際觀察可發現,大部分教師學科知識方面能力特別強,但是在表達教學過程中往往欠缺表達能力,以及表達方式枯燥乏味,這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殺手。但是有些老師職稱雖然不高,教學經驗不足,但是他能關注,分析,這些小朋友,並且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場景,教學語言,從而達到幽默風趣,在大家玩笑之中就把知識點記住了。這對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太幸福太開心的事情,小朋友一輩子都可能無法忘記曾經有這麼一位教師,在課堂上那麼可愛深情的教學,我就記得這麼一位一年級數學老師。

綜上所述:學生對學科的難易程度,一定程度是由於學生的興趣愛好,一部分是因學科所在領域不同,所學之人幾本條件欠缺,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受到教師教學方式,教學語言,教學思想等因素的影響!


生活需魔性


學習語文與學習數學方法迥異所以它們之間的難易程度沒有什麼可比性!

兩個學科屬性不同導致了學習方法的不同!

學好它們有著各自的方法!

1⃣️先說學科屬性不同:

學語文重積累!

就好比給一個缸裝水,沒上一次課就裝上一杯,缸滿了,你也就成功了!

而數學的學習靠的是理解而不是積累!

它需要對所學方法的頓悟!

所以學語文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而學數學靠的是建模!

用數字來形容,

學語文就是1、2、3、…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學數學重視的是0到1的突破!能夠到達1了後面就一通百通了!學數學就是“道生一”最難,道若生一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水到渠成了!

2⃣️對待一節課的要求不同。

語文一節課學到哪裡就可以停在那裡,下節課再接著往下學就可以了!

數學就不行,這節課你從0開始學,若你沒有到達1,沒弄懂,沒有頓悟,是完全沒有用的,等到下節課你又迴歸到0的狀態,所以它需要沒弄懂的東西在下課後想辦法也要弄懂!

3⃣️輸出方式不同!

語文在創作時看中的是你的組合!你的輸入越豐富,輸出的組合方式也就越多,你就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表達方式!讓別人感受到你書寫的精彩!

數學的輸出講究的是對信息的處理和轉化!轉化的方式越多說明你的思維水平越高!它的支撐點是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