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往年都冷的倒春寒對小龍蝦養殖有怎樣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小龍蝦大規模養殖以來,每年二月份的氣溫:

2014年,平均高溫8℃,平均低溫2℃;

2015年,平均高溫11℃,平均低溫3℃;

2016年,平均高溫13℃,平均低溫3℃;

2017年,平均高溫12℃,平均低溫3℃;

2018年,平均高溫11℃,平均低溫 2℃;

2019年,平均高溫6℃,平均低溫1℃。

與前五年對比,2019年二月份平均高溫比往年低5~6℃,平均低溫比往年低1~2℃。今年春季倒春寒,氣溫的確比正常年份低了很多,而且伴有連續陰雨,對小龍蝦養殖來說是災害天氣,不利影響很大。

比往年都冷的倒春寒對小龍蝦養殖有怎樣的影響?

一、對養殖環境的影響。

今年春季倒春寒及連續陰雨,蝦池裡的水草和藻類生長緩慢,水體溶氧量低,水質變得很清澈,透明度高,肥水也很困難。蝦池裡各種物質與能量轉換速度慢,水體各項理化指標均未達到小龍蝦正常生長的指數。

二、對成蝦的影響。

今年春季倒春寒及連續陰雨,溫度長時間低於10°C,大部分存塘蝦並未出洞。少量出洞的成蝦在低溫下活動減弱,攝食量少,對冬眠時消耗的體能補充不足,依然是空殼蝦。空殼蝦重量輕、肉質少,影響消費者的口感,餐飲店不願意收購。小龍蝦捕撈上市時間推遲,養殖戶的收成將會有所下降。

三、對蝦苗的影響。

今年春季倒春寒及連續陰雨,年前繁育出的蝦苗在水體中活動減弱,攝食量少,生長緩慢,早苗大苗不多。低溫下,大部分母蝦不能出洞活動,蝦苗春繁時間推遲,田裡蝦苗密度不大,數量不多,個頭偏小,活力不強。此時起捕和投放蝦苗,蝦苗的存活率降低,養殖戶不能早出苗、投早苗。小龍蝦整體生育期推遲,對全年養殖都有影響。

雖然倒春寒及連續陰雨對小龍蝦養殖有不利影響,但我們也無能為力,畢竟人力對抗不了大自然的力量,如果我們急於操作,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能做的就是,靜待天氣放晴,春暖花開。

比往年都冷的倒春寒對小龍蝦養殖有怎樣的影響?

有以下幾個管理方法,供參考。

第一,水位管理

氣溫下降時,需要提前上水以保證禦寒。當溫度升上來時,需要放水降低水位,45公分即可。以保證陽光充分,有利於增加水溫,促進小龍蝦快速增長。

第二,投餵管理

首先是蝦苗,選用活性蛋白含量高的專用餌料,也可以選用魚糜、豆漿,要少量多次投餵,儘量均勻。

第三,水質管理

水質初春最容易出現黑水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黑色水藻,導致水的顏色變黑,再就是飼料殘留或者有機肥過多,導致有機物繁殖太多造成的。方法就是用專門的水質清理藥物+營養液。

第四,青苔防治

初春,青苔容易氾濫,也得需要專門清理青苔的藥物,如果嚴重就得加大用量,效果很明顯的。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董老師水產技術團隊”進行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春季肥水正當時,詳情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