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冷知識你掉雞皮疙瘩?

紅雨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有很多,可謂各式各樣,我選幾位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位,劉煓(前283-前197),看到這個名字很陌生,可他的兒子是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當時劉煓還健在,於是被尊稱為太上皇,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時被稱為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位沒當過皇帝的太上皇。

另外,劉邦和秦始皇聽起來像兩個時代的人,其實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前259-前210)小3歲,妥妥的同齡人。劉邦更是比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大26歲,妥妥的長輩。另外項羽(前232-前202)比胡亥大2歲,又是妥妥的同齡人。

第二位,唐高宗李淵(566年-635年),提起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李世民,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其實他當上皇帝的時候,唐朝建立者李淵還健在,李世民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淵退位,自此李淵當上了太上皇,這一當就是9年,我想李淵多少會有些不甘心,李世民妥妥的謀權篡位,可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而且李世民又是一代名君,不過多傾述。

第三位,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是的,一代女皇武則天也當過太上皇,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李顯稱帝,中宗復唐後,遵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病逝,年八十二,也就是說武則天當了大概十個月的太上皇。


第四位,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大家都有耳聞,天寶十五年(756年)李隆基傳位於太子李亨,也就是安史之亂(755年-763年)爆發的第二年。李隆基病逝於寶應元年(762年),足當了6年太上皇。他退位時,安史之亂剛爆發,他死時,安史之亂還沒被平定,可以說李隆基自己闖了大禍,讓自己兒子擦屁股。

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464年),
朱祁鎮既是明朝第六任皇帝,又是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剌俘虜,大明朝岌岌可危,英宗之弟朱祁鈺登基稱帝,遵英宗為太上皇。後英宗回明,被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多門之變,英宗復位。朱祁鎮的一生可謂傳奇,當了太上皇,又當回皇帝。我對他的評價是咎由自取,從前期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王振害得他受盡委屈,曹吉祥又想篡位奪權,遇人不淑啊!





前五位太上皇大多是被迫當的,光景多是不好。下邊這位可就不同了,不但是主動當的太上皇,而且當上太上皇后還能把持朝政,讓自己的皇帝兒子成為‘傀儡’。另外這位皇帝還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實際掌權時間也是最久的。他選擇退位,完全是不想超過爺爺的在位年限。說到這裡,大家想必已經知道了這位皇帝是誰了。

第六位,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乾隆卒於養心殿,享年89歲。當了六十年皇帝,當了3年多太上皇,真對得起十全老人之稱。乾隆的故事已經被影視改編亂了,我便不多說了,選一首乾隆四萬多首詩中最有名的一首做結尾: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據說這首詩入選了小學課本,嗯,確實適合小學生讀,而且保證讀一遍就能記住,還是很棒的。


浪裡小白白龍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1980年)在縣郵電局的電視房看的一個電視紀錄片,是黑白片,講的是西藏農奴制,農奴主們也設置了殘酷的刑罰處置犯錯的農奴,非常殘忍。西藏農奴的子女生而為奴,沒有選擇的權利,不僅如此,農奴主規定,生孩子也要交稅,不僅生孩子要交稅,種田要交稅,就連養牲口都要交牲口稅,牲口下了崽也要交稅,牲口死了也交稅,凡事都離不開“稅”這個字。

農奴們向西藏地主交稅的場景,每個人都扛著裝滿的糧食,每一步都是艱辛的,這裡面滿滿的都是辛酸。

他們就用兩根幾米長的木棍拼在一起,把農奴的腳夾住,這種刑具一次同時足以控制五個農奴。

這是農奴主專門懲罰農奴的刑具,夾手指用的。

這是農奴主專門懲罰農奴的刑具,挖眼睛、斷肢等用。

被砍掉手掌的農奴,永遠失去了可以勞動的雙手

解放後徹底廢除了舊的封建農奴制,改革開放後,西藏更是大變樣。

圖為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附近


驛動星期六


呂后把戚夫人製成人彘的過程,手段就是極其的殘忍的,這件事讓人聽來,絕對是會掉雞皮疙瘩的。能發明這種刑罰的人,簡直是喪失了人性,禽獸不如的。

要想知道這個刑罰的殘忍程度,我們就要先明白,什麼是人彘?
人彘就是把活人通過後期加工,製成諸的樣子。

那麼這麼高難度的動作,要如何製成呢?

我們以這個刑罰的發明者,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過程來加以說明吧。

當年呂后是這樣折磨戚夫人的。

在劉邦去世後,呂后先把戚夫人剃光了頭,然後發配的永巷去舂米。

戚夫人去舂米的時候,呂后還要派人監視她,不能讓她睡著,只要她睡覺,就是一頓毒打。

為此,戚夫人還寫過一首《舂米歌》。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這首歌被呂后聽到了,呂后就把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給毒死了。

劉如意死後,呂后就開始讓戚夫人體驗,什麼是人間的疾苦了。

戚夫人多才多藝,她會譜曲,會唱歌,還會舞蹈。劉邦生前,最喜歡戚夫人跳的舞了。

恰恰劉邦喜歡的,也正是呂后痛恨的。

所以,呂后把戚夫人的雙手和雙腳,都給砍斷了。

戚夫人的手臂,是從中間斬斷的,腿也是從中間斬斷的。

因為只有這樣斬斷,殘留一部分和身體接連在一起,看起來才更像是豬。

呂后在斬斷戚夫人雙手,雙腳的時候,因為聽到了戚夫人歇斯里地的慘叫聲之後,她就把戚夫人毒啞了。

這樣她覺得比較安靜了,看起對戚夫人的痛苦,她才比較舒服。

戚夫人叫不出聲來了,她只能流淚,流下了痛苦的眼淚。

呂后看到戚夫人的眼淚之後,她又把戚夫人的雙眼給挖了。

還有戚夫人的耳朵給割掉了,鼻子給挖掉.....。

就這戚夫人還沒有死,呂后命令讓人把戚夫人丟到廁所當中。

也不知道呂后是什麼心態,她竟然命令人,把自己的兒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給叫了來。讓劉盈來的目的,就是來看戚夫人的慘樣。

劉盈看到廁所裡有一團肉,在蠕動的時候,他當真是嚇傻了。他猜到了那肯定是戚夫人。

在他和母親確定無疑之後,他就被母親的這一慘無人道的舉動給嚇病了。

劉盈足足病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病好了之後,他再也不上朝處理朝政了。

你看劉盈這樣一個健康的人,在看到戚夫人後,都嚇病了。可想而知,呂后把戚夫人折磨成了什麼樣子。

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驚悚。


漢史趣聞


今天來介紹一些歷史上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些事情聽了會讓你禁不住打冷戰。現如今我們每個人都打扮的光鮮亮麗,從我們幾歲時,尤其是女孩子,父母就告知我們要穿內褲了。內褲是目前人們必備的東西。

那麼為何人們要穿內褲呢?內褲到底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內褲是漢朝時期就有的物品了。漢朝之前,大多數王朝的大臣包括平民百姓們,都是直接雙腿交叉盤坐在地上的,他們盤坐在地上吃飯,下棋,寫詩,喝酒,正如現在的韓國人一樣,一天一天的過著。

但是中國人還是習慣坐在凳子上的,畢竟盤坐時間久了,兩腿又疼又酸的,而在那個時代,沒有內褲這種物品,所以人們不得不盤坐著進行各項事情,這樣才能防止走光,封建時代走光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了,他們可能也不願意一直那樣坐著,但是也是無奈之舉。

後來在漢昭帝時期,人們心中的作戰大英雄霍光竟然發明了內褲。當時皇帝性格軟弱,看似坐在皇位上,但擁有實權的還是霍光。大權已經握在手中了,但是他還是不放心,想盡辦法鞏固自己那無人能及的地位。

當時的國母是他的外孫女,他期待著外孫女能為皇上誕下一個龍子,這樣只要皇后抓住了皇帝的心,那就等於霍家得勢了。

但是歷代王朝都有這樣普遍的現象,那便是皇后並不是皇帝最寵愛的人,儘管他的外孫女貌美如花,仍然吸引不了當今皇上,經過多次努力無效後,霍光決定尋求其他的辦法,所以他就發明了內褲,果然在此之後,他受到皇上的大力嘉獎,從那開始,內褲便成了各朝各代都依賴的物品了,霍光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


在武則天時代,有一位人物在朝堂上十分跋扈,他叫周興,平時幹盡了壞事,眾多朝堂上的忠臣都遭到過他的陷害,武則天雖然是一代女皇帝,但是管理朝政的能力卻不亞於男人們,她很早之前就看出來這個人是必要剷除的,否則難以穩住大臣們的心,所以等他做盡了壞事之後,她實在忍無可忍了,就派另一位大臣去他家裡把他剷除掉。

大臣來到周興家裡,告訴他聖上派他去除掉一個奸惡之人。周興一聽十分歡喜,他最近發明了一個讓人痛苦不堪的刑器,他指著眼前的甕告訴大臣,這個刑具是用來蒸犯人的,外邊是金屬做的,所以不用擔心犯人們萬一攜帶了利器來損壞金屬甕,犯人進入甕裡之後,馬上加大火焰去燒甕,火力越大,犯人身上的水分被蒸發的越乾淨。

大臣聽了之後覺得毛骨悚然,怎麼會有如此狠毒的刑具,也只有眼前這個惡毒的人能想出這樣的處罰方式了,他心裡十分憤恨周興,強忍著怒意對他說:"聖上要我處罰的那個人正是你,現在請你進去吧。"就這樣,朝廷的一大敗類被他自己發明的東西處死了。



幾十年前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如果他們沒有完成任務時,常常選擇割開肚子去死,那種畫面簡直慘不忍睹。

這就是歷史上令人掉一身雞皮疙瘩的事情了,沒想到古人背後還有這麼多奇怪又有趣的事情呢。


小小嬴政


歷史上有冷知識實在是太多了,能夠讓你掉雞皮疙瘩的也不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

1.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木乃伊皇帝

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中國一共有408位皇帝。其中唯1一個木乃伊皇帝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46年耶律德光帶領軍隊南下攻打後晉,次年滅亡後晉,在返回的途中病死。大臣們想把他運回北方安葬,但是路途遙遠,為了防止屍體在途中腐爛,有人就想了個辦法。牛羊肉吃不完怎麼防止腐爛?做成醃肉。把這個方法用在皇帝身上就行了,他們將耶律德光的內臟掏空,在屍體內外塗抹上鹽,將其運回了都城。當時的人稱之為“帝羓”,就是皇帝醃肉的意思。


2.唯一一個以“古稀罪”處死的人

古稀,就是說人活到了到七十歲,這在古代容易。清朝乾隆皇帝時,有一回乾隆西巡到了五臺山,當地有一個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銓,他想拍拍皇帝的馬屁,苦事冥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寫奏摺為自己的父親請求追封諡號,這樣可以表現自己是個大孝子,在皇帝面前出風頭引起注意。奏摺送上去以後,他在家等著好消息,沒想到等到的是一群官兵衝進了他家,給了他一封治罪的聖旨----滿門抄斬。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在寫給乾隆的奏摺中自稱為“古稀老人”,而乾隆早就昭告天下自己才是“古稀老人”,尹嘉銓竟敢和皇帝搶稱號,豈不是自尋死路,果然乾隆勃然大怒。最終,尹嘉銓被以“古稀罪”絞死。


3.史上最殘忍的食人軍閥

五代十國是一個諸侯混戰的年代,長期的戰爭對各地的農業生產破壞嚴重。當時各地的軍隊糧食都嚴重不足,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有的軍閥就會以人為糧。但有些軍閥生性殘忍,偏偏喜歡食用人肉,其中最殘忍的就是五代後漢時任永興節度使趙思綰,趙思綰的軍隊實力不咋的,卻有個非常恐怖的嗜好,那就是喜歡生吃活人肝膽,他認為吃人的膽可以壯膽,因為這個喜好,趙思綰先後食用了400多人的肝膽,還是在人活著的時候硬生生取出來吃。可是就是這樣也沒讓他的膽子大多少。在見到後周太祖郭威的大軍時,趙思綰毫不猶豫選擇了投降,後來還是斬首示眾。趙思綰被斬首後,屍首還被當地百姓狠狠剁碎。這便是天理循環,因果報應吧。


4.比柳下惠還坐懷不亂的人

當時正處於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山陰公主劉楚玉非常的好男色,在她的弟弟在位時,曾向曾向皇帝索要面首三十人。有一次山陰公主見到姑姑南郡獻公主的老公褚淵,發現褚淵長得十分英俊瀟灑,就告知了皇帝,讓皇帝下令褚淵服侍她。褚淵在山陰公主府中呆了十天,山陰公主使盡渾身解數引誘他,但他始終不為所動,最後褚淵以死明志,堅決不肯就範,公主只得作罷。值得一提的是,褚淵在這十天裡,反而與山陰公主的駙馬何戢成了好朋友,何戢也是一位英俊瀟灑的人,儀態舉止都喜歡模仿褚淵,當時的人稱他為“小褚公”。


秦俑小劇場


1,1931年12月起到1943年的8月間,國民政府的國家“元首”不是蔣介石,而是林森。

蔣介石當過國民政府主席,那是1931年6月,在中國國民黨三屆五中會上,選任蔣為國民政府主席。可是,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在同年12月就下野了。12月23日,林森接替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這一干,就是13年,一直到1943年8月1日,因車禍在重慶逝世。

(中間那位白鬍子,就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1941年12月9日,國名政府向德、意、日三國宣戰,也是林森以國家元首名義發佈的。)

但是,當時國民政府實行的是戰時體制,政府主席就是一個虛職。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海陸空軍大元帥)才是實際掌權人。也是因此,林森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

林森死後,蔣介石接任“國民政府主席”。1948年5月20日,蔣介石才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


2,第一個官辦妓院創始人是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在齊國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經營"的妓院----“女閭”。這個“女閭”比梭倫建立的雅典國家妓院至少還要早 50年以上。也是因此,管仲被稱為“世界官妓之父”。

而管仲建立官辦妓院的目的除了賺錢以後,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各國“遊士”來齊國。當時,四方遊士是各國爭相搶奪的“人才”。而這些人生活放蕩不羈,齊國設置“女閭”以後,吸引了很多名士慕名而來。,

,3,第一個在軍隊建立“營妓”的是漢武帝。

營妓是為軍隊士兵提供服務的,解決了士兵的生理需求。營妓的設立,一方面可以減少士兵在地方作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軍隊士兵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有利於穩定軍心、提高士氣成。

《漢武外史》:“一曰,古未有妓,至漢武始置營妓,以待軍士之無妻室者”。

4,被東征打到的軍閥陳炯明是一個好人,被國民黨抹黑了。

陳炯明是第一個被黃埔學生軍打倒的軍閥,也是一個被國民黨抹黑的好人。陳炯明主張“聯省自治”,搞類似美國的聯邦制。而孫中山一直堅持“武力統一”全國,建設“獨裁”統治。孫中山在搞中華革命黨的時候,就讓加入者“絕對服從黨魁”,並在黨章下簽字和打指模。(這不就是獨裁嗎?蔣介石建立的也是獨裁統治)

因此,本來是盟友的孫中山開始和陳炯明決裂。1922年,北洋總統徐世昌下臺時,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兩百多位各界名流致電孫中山,讓他遵守在護法運動中的政治宣言(只要徐世昌下臺,他亦將同時下野),一起下野。孫中山拒絕履行承諾,各界名流很失望。

1922年6月,粵軍總指揮葉舉不顧陳炯明反對,決定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下臺。而孫中山也很強硬說:“(用艦炮)三小時內把他(葉舉在廣州城內的粵軍)六十餘營陳家軍變為泥粉。”

不過,葉舉還是手下留情了,在兵變前提前讓人打電話給孫中山報信。後來,只是在總統府前放了三炮,嚇唬守軍。

跑到永豐艦的孫中山就當了真,命令軍艦炮轟廣州城。艦艇上的士兵因為沒有海軍司令命令,不敢開炮。孫中山就親自動手,向廣州城開炮。

1933年9月,窮困潦倒的陳炯明病重入院。在病危之時,他對家人說“吾家事無可語!”最後,其在臨死前連聲高呼“共和”、“共和”。

當時的香港《工商日報》登出訃告:“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

5,我國試爆成功第一顆原子彈後,就開始向世界宣傳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

1964年,中國花費28億元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時,各大報紙在爭先報道此時,慶賀此事時,還刊登了一個副標題:

我國政府發表聲明,鄭重建議召開世界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問題。

我國也是為世界和平操碎了心。

6,“韓”作為國名在我國只出現過一次。

戰國七雄的名字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其中,“韓”這個名字自秦朝(秦滅六國)以後再也沒有作為國名出現過。而其他幾個名字,都曾被後來的政權使用。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它是夜市燒烤攤上的奢侈品,是傳說中男性的“健康密友”,有著“一個吃不飽,兩個太土豪”的名號。

如果有人能一次性請你吃這種食物吃到管飽,聽我一句,豁出臉也要交這個朋友!因為他肯定不是大款就伙伕!

想必你已經猜到了,這種食物就是生蠔!俗話說壕無人性,生蠔簡直就是夜市土豪級食物的代名詞,貴到啥程度呢?

這麼說吧,每次烤生蠔上面的最後一粒蒜蓉,咱也得吃得乾乾淨淨!掉了一顆,得心疼一天!

但你或許不知道,在早期生蠔可沒這麼金貴,特別是在歐洲,它就是窮人家的食物。

不過這並不是因為生蠔不受富豪們的歡迎,實際上生蠔的美味和營養是公認的,更被成為海洋中的牛奶,富人們喜歡像品紅酒一樣品嚐它。

還記得《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貴族吃法麼?(生蠔其實就是牡蠣)

順帶一提,因為生蠔壯陽的傳言很早就傳開了,所以它深受某些縱慾過度的貴族子弟的喜歡,素有“一個提神醒腦,兩個永不疲勞,三個長生不老!”的不靠譜傳言。

而比起在貴族圈混得風生水起,生蠔在歐洲平民階層更是紅到發紫,因為當時捕撈技術的進步,捕撈生蠔對漁夫來說簡直是新手級別的操作。

這就導致當時歐洲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小販在擺攤賣生蠔,並且價格相當便宜,一便士四隻的生蠔,不分貴賤人人都買得起。

並且因為由於鮮嫩的口感,飽滿的蛋白質,生蠔很快就成為國民級美食,以最愛炸魚和薯條的英國人為例,生蠔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不比這兩樣食物低。

以此類推,當時的生蠔簡直相當於中國人餐桌上的米飯和麵條!

人們把生蠔當零食生吃,當下酒菜醃著吃,還用來代替比較貴的牛肉做各種黑暗料理。

據說當時的一個現象就是,越是窮的人越會瘋狂吃生蠔,各種菜品都要加生蠔,沒辦法,窮人想吃肉,生蠔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有一道最受下層歡迎的維多利亞時期菜餚大名就叫牡蠣派,並且定律是越窮的人往裡面的生蠔就加得越多……

但是我們知道,就像當年一包辣條五毛錢,依舊有很多小朋友買不起一樣。儘管當年生蠔如此便宜,但依舊有些外國人吃不起。

可是和吃不到辣條懂得乖乖回家的小朋友相比,當時的某些外國人就不太厚道了,竟然吃霸王蠔!!

大約在1830年左右,倫敦城出現了一名令所有生蠔小販聞風喪膽的生蠔控——愛德華·丹多,其實他愛吃生蠔沒啥,沒錢也沒啥,但沒錢吃霸王蠔就有點過分了。

更更離譜的是,他不是吃一頓霸王蠔,而是天天吃,頓頓吃!

他長期在各個生蠔攤溜達,然後找一家人多的,老闆有點忙的攤位坐下,點上個一批生蠔和一些啤酒面包,一次性全吃完,然後跟老闆囂張地表示:“我從不付錢,只用身體付款!”

據說丹多每次一點就是二三十打,一打等於12個,這傢伙一頓白吃了兩三百個生蠔!放到現在燒烤攤估計要被打得送搶救。

而聽到他這麼無賴的話,顯然每次他都會被攤主胖揍一頓,但揍完之後,這傢伙會撐著最後一口氣慢慢爬起來,然後去下個攤點繼續吃!


而即使有人忍無可忍,將他送進了監獄,丹多依舊不改對生蠔的熱愛,據說他出獄的當晚就 迫不及待地衝進一家飯館吃了頓霸王蠔,然後再次被胖揍一頓。

後來他簡直成了生蠔販的噩夢,當時的魚市場有一種告示叫做“小心丹多出沒”,報紙也經常追著他的動向,告誡人們“防火防盜防丹多”。

丹多一生吃過的霸王蠔無數,身上的傷痕就是他的“功勳章”,據他的醫生回憶,他臨終前還回光返照拼命吃了八隻生蠔。

最後丹多被埋在監獄院子裡面,大家很有人文關懷的用生蠔殼子鋪滿了他的墳墓。


菲李


1、武大郎其實並不醜

從古至今,武大郎留給後人的印象就是醜、矮、矬。很多影視劇裡的武大郎也是一個醜陋、矮胖、性格懦弱又沒有什麼能力的男人。其實歷史上的武大郎是一個高大男人。史料記載,大郎身高八尺,專家考古發掘陵墓考證身高有180cm,放在現在也絕對算是大高個了,儀表堂堂。而且武大郎是明朝人,而非宋朝。

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也確是夫妻,潘金蓮也確實美貌無雙,但並未影視劇中所顯示的那樣,潘金蓮出軌於西門慶,其實他們與西門慶並不認識。據史料記載,武大郎原名武植,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喚做大郎,大郎自幼家中貧困,讀不起書,潘金蓮是當時大家閨秀,千金小姐,自小仰慕武大郎,兩人也早已私定了終身,婚後兩人育有四個孩子,生活很幸福。


武大郎之所以被傳成醜陋的形象完全是因為被抹黑。武大郎有一位好友黃堂,黃堂有年家中失火,武大郎知道了以後悄悄為他出錢幫他重建,但是武大郎沒有把這件事告訴黃堂。是黃堂希望武大朗接濟一下他,讓他有錢重建家園,可是武大郎過了幾個月絲毫沒有借錢的意思,他心裡十分的不平衡。於是黃堂非常氣憤的離開了,並且一邊走一邊散播謠言,醜化了武大郎,還說她的妻子。就在黃堂散播謠言的時候被路過的施耐庵聽見了,於是就寫進了《水滸傳》裡。


2、和珅其實是一個美男子

影視劇中塑造的和珅是一個肥胖油膩、奸詐的大貪官,其實歷史上的陣勢的和珅不僅長相俊美,而且武藝高超,是一個文武全才。


3、古代的入洞房源於男人將女人打昏,帶回洞穴。

入洞房的說法起源於遠古時代,那時候並沒有什麼倫理綱常之類的,原始男人如果喜歡上一個原始女人,不會有上門提親的行為,而是直接將女子打昏,帶回洞穴。所以“婚”字是由一個“女”和“昏”字組成。



3.相傳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將八國聯軍引入北京


龔自珍之子龔橙早年迫於生活困窘在他人的介紹下投靠了英國人,在英國人帳下當幕僚。據傳八國聯軍侵華時,龔橙給英法聯軍帶路到圓明園。不過這都是傳言,因為沒有真實可靠的史料可以證明龔橙給英法聯軍帶過路。包括英法侵略者在事後的回憶錄也未提及龔橙此人,更證明了龔橙給英法聯軍帶路為虛構之事。



4、金庸是徐志摩表弟,瓊瑤是金庸表外甥女


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其實是徐志摩的表弟。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鏞,他寫下了多部著名作品《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連城訣》等等,很多受觀眾喜愛的古裝電視劇均是根據金庸先生的小說拍攝,可以說很多知名明星都是由老先生的小說捧起來的。

徐志摩大家也很熟悉,著名的現代詩人。他的一首《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不知迷住了多少人的心。徐志摩的老爸是金庸的舅舅,徐志摩自然就是金庸的表哥。而熱播影視劇《還珠格格》小說的作者瓊瑤則是金庸的表外甥女,同時也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錦鯉的希望


【失控的慾火,原來你是這樣的潘神】

時常關注中國的古代歷史,外國的古代史中古代神話很少提及,今天咱就聊聊古希臘中比較冷門的神話歷史,從標題上大家肯定可以猜到內容會很勁爆,是的,你猜對了。


在古希臘,也有一套和人間構成類似的神仙隊伍,他們分別掌控這山河,大地,森林,乃至天上的星辰,甚至於人類的命運,人類的智慧等等,但今天的主人公確實一個比較獨特的神仙,他被人們成為“牧神”,顧名思義他是掌管羊群等畜牧之神,他的樣子也很奇特,其上身為人,但頭上卻長著羊角,下身直接是羊的腿。下面是雕塑上他的形象。

這位神仙有一個巨大的特點,那就是特別的好色,他經常藏在樹林中,草坑中,專門等待那些貌美的女子經過,然後便會突然出現與之求愛,搞的“十里八村”的女子都躲著他走,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位醜陋的田園痴漢的故事便被傳開了,他拼命追求女子的形象也被做成了古希臘壁畫,見下圖。有人分析,造成潘神這樣多情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半獸人的基因,所以他時常有著野獸一般的性慾,隨後潘神的形象竟然成為了中世紀惡魔的原型~

這位痴漢神仙也有專情的一面,據說,在某次他遇到了山林女神緒任克斯,毫不例外的他又愛上了這位美貌的女神,於是乎又開始了狂熱的追求,但女神對之厭惡非常,不想理他,這位潘神便滿草原的追著女神狂跑,當跑到一條大河邊時,由於山林女神不會游泳,只能求助狩獵女神幫助她改變樣貌(頗有孫大聖72變的意思),說時遲那時快,在潘神馬上抓到她時,女神突然變成了一根蘆葦,這時候的潘神絕望了,眼神裡充滿了落寞,只見他拔下了蘆葦,做成了短笛,並默默的走到河邊,吹起了十分憂傷的旋律。

看到這,原來神仙世界七情六慾一點不比人類少嘛,這潘神活脫一隻多情的二哈,真是幹天干地幹空氣......


老豬的碎碎念


1,漢朝最長壽的人-張蒼,張蒼晚年人老牙無,靠飲人奶而活。



西漢丞相張蒼,因為貌白膚美,天生一副好皮囊,賤淫婦女被劉邦赦免死罪,最後告老還鄉,納妾成災,數量堪比皇帝,好色成性,只要是喝過奶的女人堅決不再碰,聽說誰家有剛生過孩子的婦女便重金召開餵奶,終年104歲。

2,四大美女楊玉環患不孕不育症。



大家知道大唐寵妃楊玉環一共侍寢過兩個人,先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結婚五年沒有生育,後來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入宮中,立為貴妃,朝夕相處,夜夜生歡,結果十一年間也沒有懷孕症狀,最後魂斷馬嵬驛。

3,皇家最早的性交易。



後梁太祖朱溫登基之後,好色成性,夜夜笙歌,不但學大唐,寵幸兒媳婦王氏,張氏,甚至兒媳婦和皇帝公爹談起了交易,請求侍寢後把自己丈夫立為太子,而朱溫居然還答應了。想想都是奇葩。

4,明清時期結婚前檢驗女子是否處女。

明清時,人們對於女性忠貞十分看中,結婚第二天如果鞭炮齊鳴,說明女子處女,親事一切如舊,如果第二天,男家安安靜靜,則女子沒有通過檢驗,會被直接送回家,聘禮全部退還,而且還有賠償。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並不是李白守床邊而作。



大家知道李白的“靜夜思”,獨自一人抬頭望月,看到明月想起自己的故鄉,其實李白那時候正在井池旁邊,並不是詩中所寫“床前明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