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鄉村》:認識鄉村不可替代的意義和生命力

4月20日,“《美在鄉村》新書發佈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文聯會議中心舉辦,來自文藝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鄉村文化振興”時代命題思考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在鄉村》這部緊跟時代脈搏、服務鄉村振興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主題出版圖書,是著名學者潘魯生教授近五年來進行深入調研以及理論思考的系統性學術成果。全書分為鄉風文明、村落保護、手藝農村、農民畫鄉、鄉愁記憶五個章節,篇幅40萬字,從理論到實踐兩個層面回答了鄉村文化建設的相關命題。圖書的整體裝幀通過地圖定位與色譜規劃等信息可視化設計方法,給讀者以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

《美在鄉村》:認識鄉村不可替代的意義和生命力

潘魯生把鄉村看作是文化的家園、情感維繫的原鄉,書中對於鄉村文化的論述是從認識其美學屬性開始的。他認為,鄉村之美既是具象的鄉村風貌之美,是可感的風土人情之美,是理想中要振興和傳承發展的鄉村之美,也是人們面對鄉村時所報以的情感和美學態度。正是因為如此,鄉村之美是認識鄉村、理解鄉村、求解鄉村問題的原點。

“美在鄉村”論述鄉村文化建設實踐的問題與困境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在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中,科技進步與全球化進程疊加影響,鄉村以及鄉土社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鄉村內生秩序、基礎結構甚至凝聚認同與期望的意義世界都發生了改變甚至瓦解。鄉土之變帶來了文脈斷裂以及文化空洞化的風險。“美在鄉村”的意義在於從文化生態、文化傳承、文化發展的意義上去關注鄉村、認識鄉村、探尋鄉村的內生動力。

《美在鄉村》:認識鄉村不可替代的意義和生命力

“美在鄉村”的文化立場是關注鄉村中個體與文化的存在,關注鄉村生命的價值,認識鄉村本身不可替代的意義和生命力。農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母體,農村文化是中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工作者需要從根本上把握鄉村發展的文化動力,以文化為關鍵,求解鄉村現實發展中面臨的傳統與現代、經濟與文化、城市與鄉村、國家-市場-民間社會等現實的關係問題。

潘魯生珍視傳統的文化觀,是一種全新的建構視角,體現了新時代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作為一名長期在民間文藝領域深耕的專家學者,潘魯生從事民藝研究與田野調研三十餘年,一直致力於民間文藝的搶救、保護與傳承實踐,調研足跡幾乎遍及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早在1997年,他從民藝學理論視角出發提出了“民間文化生態保護”計劃,並在此基礎上將關注的視點從民間藝術延伸到鄉村重建等學術命題,其“手藝農村——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和“城鎮化進程中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現狀與發展研究”在學術和政策層面都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