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年的蓋州,引以為傲、光輝燦爛的文化

蓋州是個有文化的地方,2400的歷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蓋州是“中國書法之鄉”和“中國詩詞之鄉”。歷史以來書畫名家層出不窮,金代詩書畫三絕王庭筠、清末於天墀書畫齊騁名噪一時,蔣蔭堂填詞《蘇武牧羊》唱響全國,更有當代名家沈延毅、馮大中、周永家出身於此。蓋州是皮影戲和遼南高蹺秧歌的發源地,皮影藝術和蓋州秧歌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地遼南戲被定為“遼劇”,是遼寧省唯一地方劇種,代表遼寧戲劇在上海世博會演出。

蓋州皮影是中國皮影藝術體系中的主要支脈,長期流傳在遼南地區,所以又稱遼南皮影,並遠播吉林、黑龍江一帶。蓋州皮影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起源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遼陽私塾先生黃素志在校舍首演皮影戲,以神道設教,教化眾生。這項藝術迅速傳入遼南重鎮蓋州。當時人們把演皮影作為一種祭祀酬神的民俗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稼禾豐收。

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
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

蓋州高蹺秧歌在清康熙乾隆年間十分興盛。民國中期為蓋州高蹺秧歌的鼎盛時期。建國初期更為繁榮興旺。蓋州高蹺秧歌歷史上著名藝人較多,民國中期至解放後,有郭錫成等“四大名旦”紅極一時,為蓋州高蹺秧歌的傑出代表。蓋州高蹺秧歌具有“扭、穩、浪、俏、哏、相、逗、興、默”的藝術特點。熔歌唱、舞蹈、戲劇、雜技為一爐,活潑浪漫,熾烈火爆,舒展豪放,鄉土味濃,別具特色,自成一派。

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

蓋州風箏是遼寧蓋州漢族傳統手工藝品,起源於清代。建國後,以“趙氏風箏”等流派為代表的蓋州風箏傳統手工技藝再放異彩。風箏對於蓋州百姓來說,是休閒生活的一部分,而蓋州風箏藝術則具有獨特的民俗價值。蓋州風箏造型逼真、生動,多取材於民俗。蓋州風箏活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從清末至今,蓋州風箏手工技藝的傳承群體主要是以“趙氏風箏世家”傳承人趙秉泉以及段洪義、劉惠文、薛成波、孫文斌為代表。趙秉泉的祖父趙永邦於清代末期,在家傳的基礎上擅長描繪肚兜、鞋頭、枕頂圖案,並能做一手漂亮的風箏。第二代傳人趙福仁擅做各種兒童玩具,也擅制風箏,他製作的“劉海戲金蟾”風箏造型生動,色彩鮮豔,翅外金錢隨風轉動,深受人們喜愛。趙永邦的第三代傳人趙秉泉,自幼酷愛美術,九歲時,便在家傳基礎上自己動手製作各式風箏,被譽為 “風箏大王”。

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

遼劇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遼南蓋州民間皮影,是在遼南皮影戲音樂和唱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地方戲曲劇種,其行當齊全,音樂優美動聽,唱腔豐富,曲調委婉細膩,形成了獨特的音樂唱腔和表演形式。特別是以中音的四胡為主奏樂器,形成了與其他劇種顯著區別的地方戲音樂韻味,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1963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遼南戲,2002年確定為遼寧省唯一地方劇——遼劇。

蓋州石氏泥塑是一種漢族民俗工藝品。起源於清代同治年間,興盛於清代末與民國時期。早期在高屯、榜式堡和蓋州城及周邊鄉鎮流行,後逐漸發展到大石橋、海城、岫巖、莊河、瓦房店等地。當時有流傳的順口溜說:“小孩小孩你別哭,聽聽我的撥浪鼓,小孩小孩你別鬧,吹吹我的泥泥哨。石氏泥塑作為一項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在長期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鄉土文化和大量的歷史信息。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到的造型工藝對研究遼南地區的漢族民間民俗、民間美術、民間文學、歌舞戲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2400年的盖州,引以为傲、光辉灿烂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