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互联网+”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邬贺铨:“互联网+”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当今,“互联网+”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互联网+”也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1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上,针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进行了分析解读。

落实“互联网+”需要针对方案和服务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通俗的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邬贺铨认为,“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和政务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这其中,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焦点,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互联网+”的亮点,政务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的着力点。

目前,ICT企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他们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加大与传统产业合作的力度,但传统产业的业务门槛导致其进入困难而且不易看到短期效益。

邬贺铨指出,中国消费互联网发展较快,但只是面向消费者的电商走在世界前面,消费互联网中教育、医疗、养老、旅游、文化等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力度推进。

邬贺铨:“互联网+”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在政务互联网方面,智慧城市启动较早,交通、安防、环保等着力较多,但效果尚不够显著。政务服务方面,以“放管服”为抓手改善群众获得感,但政府数据开放进展不明显。

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少数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已经启动,基于云平台和工业物联网,从大数据分析入手,对提升生产效率发挥了明显作用。其中有为数不多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数字化转型动作较快,另外也有部分传统产业的企业与CT企业合作也取得成效。大多数企业因缺乏数字化转型技术与资金而难于起步。

邬贺铨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吸引国外PaaS平台公司的进入,但“互联网+”不是花钱就买得到,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而落地服务是国外公司的短板。

互联网+不存在赢家通吃

回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年,消费互联网无疑一直是“主角”,在这20年中,以消费为主线,互联网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生活和消费的习惯,然而要想全面落实“互联网+”,我们仍面临挑战。

首先是共性不同。

邬贺铨表示,消费互联网尽管面向十多亿网民,但消费互联网是共性的,而互联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都是个性的。

邬贺铨:“互联网+”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此外,消费互联网终端品种简单,使用门槛低,易普及。互联网+传统产业涉及设备类型多,业务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

其次是对人才的要求更高。

邬贺铨表示,互联网+传统产业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资本的需求也更大,对安全性要求高,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企业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

最后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对产业组织的变革有很高要求。

邬贺铨表示,消费互联网的应用基本上是从无到有,互联网+传统产业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改造,实现流程再造,与消费互联网赢家通吃的格局不同,互联网+传统产业需要有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因企施策完善“互联网+”创新环境

“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有超过100家,其中小微企业占7成,我国企业大小规模、装备与技术方面均相差悬殊。”邬贺铨谈到。

邬贺铨认为,这一原因的形成是我国很多大企业的生产装备甚至生产线全套进口,生产装备和技术与国外同行没有什么差距,但在标准、规范、工艺、检测、流程、供应链等方面差距很大,在研发、设计、工程、营销、售后服务等附加值高的环节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代表质量信誉的国际品牌。

此外,国外西门子、GE等自身已经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公司,而我国传统产业的大企业还缺乏这样的能力,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费,或者也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没有能力靠自身力量进行数字化转型。

对此,邬贺铨建议,单靠买设备买软件实现不了‘互联网+’,需要有一批解决方案服务商,需要有第三方非盈利性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政府考核他们提供中介服务的成效,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偿该平台的运营支出。

“不仅要为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提供物理设施和初创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导师团队,提供投资经验和创业经验的专家辅导。”邬贺铨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邬贺铨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业态将层出不穷,需要改革不适应的行业管理规定,完善法制为“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互联网+”的出现将倒逼深化改革。

邬贺铨:“互联网+”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