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導讀,近日關於亞馬遜“退出”中國的消息可以說是鋪天蓋地,著實讓這個久違的世界電商老大在中國又火了一把,難道這就是亞馬遜在中國最後的煙火嗎!

從eaby再到亞馬遜,還有不死不活好多年的新蛋,以及很早就被掃地出門的百思買(實體為主),他們最後都直接或間接的逃出中國,這種種的跡象難道真的就像很多媒體YY的那樣,我們已經強大到可以打倒任何形式的美帝紙老虎了嗎?難道這一切的其中還隱匿著什麼強大和不為人知的信號嗎?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我們先看看這次亞馬遜真的做了些什麼?

亞馬遜中國近日回應稱,亞馬遜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在現有的良好業務基礎之上,我們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並在其他聲明中表示,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將與所有賣家緊密合作,完成後續交接事宜。

從以上聲明中可以看出亞馬遜並不是真正的退出中國,而是把業務重心調整到其實力所在,並且能給亞馬遜帶來合理利潤空間的海外購、全球店、kindle和雲計算上,只是把最難做和最不賺錢的第三方賣家業務拋開。這和當年IBM出售PC業務給聯想幾乎是一樣的戰略調整,只是亞馬遜的第三方商家是輕運營,結束時只要點兩下鼠標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但這個停止也只是對國內業務的“暫停”,因為他想什麼時間再殺回來都可以,就和關閉時一樣只要點兩下鼠標就解決了。

有亞馬遜購物經驗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亞馬遜上的很多商家,本來業務就是依存於亞馬遜這一國際平臺來做出口貿易,只是隨著當年亞馬遜收購卓越網後,亞馬遜開始正式進入中國時才從出口轉內銷罷了,所以這次“退出”的真正解讀是“所有商家不在國內賣貨,但其自身和商家海外業務不變。”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前文中有提及IBM出售PC業務給聯想,當年這事聯想的牛可是吹上了天,楊元慶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我們已經成功將聯想轉變成為了一家國際化公司,”就是原於收購IBM的PC業務的自信。現在看來這也只不過是IBM對未來PC市場早有預判,進行一次再正常不過的出售不良資產的合理行為。聯想這個接盤俠也因為這次收購後的自大,為後來所謂的全球收購的國際業務不斷的埋下危機伏筆,最終使之付出巨大的代價,聯想這個“國際化公司”實則就是一個國際垃圾回收站。

之所以把聯想扯入亞馬遜“退出”事件的目的,就是告訴國人先不要YY自大,要把眼光放遠些,只有把“中國模式”真正的走出國門去,才可能是真正的贏家。每天隨便找點屁事都能YY的民族還真算不上什麼強大民族,YY不只是誤我等屁民小事,更是誤國之大事。

現在UncleJ再從一個真實消費者的角度去解析一下,亞馬遜“退出”到底給普通消費者帶來或是帶走什麼?

UncleJ在之前的文章“京東老用戶膨脹了,還敢給京東和東哥提意見,京東萬歲東哥長青!”中就有說過自己是亞馬遜Prime、京東Plus和天貓88會員,再加上UncleJ的最早可查網購記錄的訂單,為2004年在噹噹網購入的圖書,所以UncleJ說自己是一個骨灰級網購鐵粉應該不為過吧!(噹噹訂單和亞馬遜Prime會員見下圖)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既然是網購鐵粉,那麼就從鐵粉的角度,來說說亞馬遜購物和其他網站購物的主要不同在哪裡。

亞馬遜網站商品頁面介紹部分,就用一個字來形容最為貼切那就是“累”。累到你在亞馬遜上找到一款商品,在看其詳細介紹時基本找不到什麼可用信息,有些商品就算最基本的型號也沒有標明。如果不是亞馬遜老用戶,這樣的商品頁面看一眼就得跑,這也是亞馬遜中國不能入鄉隨俗,所造成業務發展不順的重大失誤之處。本來現在國人大多都生活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已經被生活的不易搞的浮躁不堪,那有那麼多的心思在這上面浪費精力呢!

可這一切真的難不倒一個老網購,UncleJ大多時候都會在國內外各大網站上把功課做足後,再回到亞馬遜上購買。有看官就要問“你是不是有病呀!買個東西要這麼累嗎?”。朋友,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收穫的,就像亞馬遜上很多海外購的商品,就算價格已經含稅後,都只有國行價格的一半,再加上那個實打實的Prime會員免郵,這個免郵可不只是國內不限價和規格的包郵,亞馬遜真的是“缺心眼”到國際也給你包郵,其中只要滿足唯一的條件,總價格高於200元人民幣就沒問題,不管你是買的“飛機”還是“大炮”根本就沒有重量的限制,沒錯這就是亞馬遜中國還會保留的海外購的真正魅力所在。下圖商品為證:凱伍德廚師機型號8320,國行價格各位自行查證。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說到亞馬遜購物的魅力,那就不得不說說其售後服務,在售後上亞馬遜做的真有點讓國內商家汗顏。包括在國內之前口碑最好的京東,就在之前寫京東的文章中,很多人都在說我黑京東,並且表示京東購物體驗國內最好。UncleJ在這裡想告訴你,趁現在亞馬遜還在,你要不要也買個Prime會員試試其售後服務的質量,到時再把京東抬到“最好”可能更合適些。京東的很多營銷模式和策略早期都是在套用亞馬遜,只是後來覺得全部照做有些不划算,所以近兩年就開始大打折扣,比如Plus付費會員最初的免郵券(現在是6元運費券),還有售後換“新”(UncleJ有個大家電換回來的就是二手商品,只是因為怕麻煩就沒有再次換貨,下面有訂單截圖,如果京東官方想證明真假,可以直接聯繫我),不好意思有點跑題,怎麼又變成京東“黑”了呢!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好吧!書歸正傳。UncleJ以一次售前和一次售後服務,來說說亞馬遜的服務到底怎麼樣?

其中就包括和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京東第三方購物後,維權無門的相似案例。UncleJ之前有在亞馬遜購買過一款衛洗麗商品,也出現商家認為賠錢不發貨的事情,在向亞馬遜投訴後,得到的處理結果就是商家必需照常發貨,當然最後UncleJ也如願的收到全新滿意的商品。這和京東商家的虛假髮貨後,京東系統又自動為UncleJ確認收貨,還把貨款直接打給商家的行為一對比,實在是讓UncleJ這個老網購大跌眼鏡,要知道亞馬遜衛洗麗和京東樂高海報的商品差價足足有30倍,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

我們再說說售後,商品是海外購的一款耳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線斷了,在走亞馬遜售後時,直接就告知再下一單同樣的商品,訂單的費用直接由亞馬遜全報銷。看清楚這可是海外購的商品,根據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國外購買商品商家可以不提供國內保修服務,並且像這種耳機斷線的事情,根本就不在國家三包範圍內,可亞馬遜連個“修”字都沒說就直接換新,我們再看看現在國內電商天貓、京東、蘇寧和過氣的當當等等,試問一下哪一個能做到這一點。

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消費者是輸還是贏?

最後我們,再回去看一下標題“亞馬遜“走了”!國內電商“膨脹”了!我們是輸還是贏?”

UncleJ認為,不管是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國際商家是真的退出,還是戰略性的縮減產品線,表面上看好像是國內電商之強大,用價格的優勢把國外商家通通都趕回老家,為國人爭了大光,我們贏了!

但實則是我們每一個普通的消費者的悲哀,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讓我們整民族都失去和其他優秀民族一樣,享受優質服務的應有權利。這種權利既是一種尊重我們存在於世界這個大舞臺的價值,也是尊重我們在很多領域應得的平等,這不只關乎於錢的問題,這更是關乎我們尊嚴的問題!

如果你能“有幸”認識,那些在宜家吹著免費空調連帶相親的大爺大媽、那些喝著已經無數次免費續懷咖啡就是不願離店的消費者、那些是無忌憚亂用無理由退貨的買家、那些拿著百安居真貨與建材市場假貨比價的朋友,等等這些帶有中國特色的消費陋習,請你伸出手設法去阻止一下他們的行為,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能給我們的後代留下那一份應該有的尊嚴!

難不成你們真的願意看到,我們國家的電商以後都叫並夕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