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婦,準備把房子賣了去周遊世界,賣房錢用完後拿退休金住養老院。值得嗎?

司馬大師說


要說挺值得的,前提是倆人的退休金屬於中上等水平範圍,否則,連劣質養老院都住不起的。俗稱: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有備無患的思維,才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但現時下,經濟條件足夠富裕的老人們,還真的沒有必要再那麼那麼的節儉了,應該改掉不捨得吃喝消費的習慣了,其實,即便很多人下決心去改了,實際上也做不到與現時下兒女們不管不顧大把花錢的。所以,在有生之年,把房子賣了去周遊世界,給自己留下足夠養老的錢度過不能再邁出家門的日子,沒有什麼不好的。


威子


值得,我父母現在就差不多一年出去玩三、四次,以前他們忙著賺錢,打下江山,那現在有這個想去玩的心,就應該趁著還能走得動,就去玩個開心,反正中國現在生意也難做,虧本的錢還不如去玩,今年剛開始,我父母和我姐姐又去港、澳玩了,去年他們三人去了日本🇯🇵、泰國🇹🇭、歐洲好幾個國家,以前他們忙著賺錢,叫他們去玩都不去,就我一個無所事事的人每年自己一個人跑去玩,我也只去過東南亞(新、馬、泰),墨西哥🇲🇽,(現在我住加州洛杉磯,墨西哥🇲🇽等於後花園,最少每年去一次)香港🇭🇰、澳門🇲🇴這些不談,屬於中國的,也等於後花園,差不多每年都會去一次的



yoyo洛杉磯


我覺得挺值得的,心裡還挺羨慕他們的,難得老兩口步調一致,還能有所行動,我曾一度想把房子賣了,買個房車我們拉著老媽走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無奈理想很豐滿現實也很骨感,有太多的牽絆在其中。其實退休後,有條件的夫婦就應該按自己的想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點兒一點也不為過,可如果按老媽的想法覺得年老了就得有個老窩,這樣才能過得踏實,心裡才有所依,否則就覺得老是漂著的。所以每個年代每個處境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都很正常,我現在也變得比較務實了,只要自己覺得退休後日子過得充實,有樂趣有喜歡忙的事,自在舒心,那就是最好的退休生活了。


書口木子


我是五十多歲的人,經濟條件中產偏上。曾經也是被煽動、盲目地認為,人一輩子不容易,現在有條件了,應該獎賞自己,近幾年越來越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的本質,就是一碗飯一張床,其它的都是額外的,人不應該有太多的慾望,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永遠不會徹底滿足。滿世界去旅遊,是尋求快樂生活的一個手段、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現在每天早晨在公園走3公里,白天做一套自己編制的體操(至少一小時),晚上再到公園走3到5公里,看看喜歡的歷史書籍,結合參觀博物館。每年在國內去兩三個地方看看山水和歷史古蹟,感覺良好,一年下來並不花多少錢。平時我的生活比較簡樸(但注重營養均衡),不是吝嗇,而是不喜歡所謂的奢華生活。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適度幫助下一代,偶爾參加一下社會上的慈善活動。感覺生活很充實。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們不去評論,自己感覺快樂就好,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對下一代負責。


xujianpingping


我也是花甲之年,我也有退休金,我的孩子們也都功成名就,我也想不帶孫輩去周遊世界,也想過一個無憂無慮瀟瀟灑灑的晚年,而且我還有很多年輕時的理想夢想沒有實現,也想趁著現在還沒老好,再努力一下,讓自己沒有遺憾!

可是,當我看到孫輩那有著我印記,天真爛漫的臉龐,想到子女們忙工作忙家庭那辛苦的模樣,就沒辦法不憂不慮,也沒辦法瀟灑,越帶小孩越有感情,把周遊世界又變成了理想和夢想。

說到房子和存款,那是我給自己留得後路,也是我自己養老的保障,永遠都不能動用。

如果老人不幫子女帶孫輩,花光自己的積蓄,賣掉僅有的住房,退休金只能維持住養老院,我不相信,這些老人還有什麼幸福而言?子女還會怎樣去愛他們?

我認為這些老人就是自私,在囯內,生個病(不算特大病),就要花掉十八線城裡的一套房子錢,自己沒有積蓄(這和從來沒有是兩碼事)兒女還會很關心很熱情的拿錢給你治那未知數的病嗎?

在有生之年愛孩子愛孫輩,就是愛自己,當你病床前時刻圍繞著兒孫,當你離開這個世界還會被孫輩記住: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愛我,這就足夠了!

我是中國的傳統奶奶,我的財產就留給我的孫兒們,決不會為自己的自私敗光家產,然後成為兒孫的負擔!


曉曉82527935


私信邀請,那真的回答一下了,首先需要賣房周遊世界的肯定不是特別富裕的人,屬於中產階級,又可以分為三類人,一種是無兒無女,一種是二女不孝,一種是普通人家,第一種,這個辦法可取,無兒無女沒有牽掛,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你這套房子賣了是不是夠你去旅遊?是不是夠你住養老院。是不是夠你去世了,你的老伴還有錢繼續活下去。第二種也是可取的,當然難點和第一類相同,畢竟老了,要為剩下的時間做出考慮,第三種,如果二女經濟還可以也是可行的,畢竟你玩夠了,還有兒女給你養老送終。總得來說,這種方式不可取,房子就是你的家,你的窩,你自己的天地,如果連個窩都沒了,那就是孤魂野鬼,總會覺得空落落的,下下棋,喝喝茶,逛逛街,遛遛狗,喝喝小酒,打打小牌,沒事回憶下青春,感嘆下時不待人,時而登高望遠,時而搖扇乘涼,旅遊不是唯一消遣方式,難得的是樂在其中。


樹上的雷電


一,如果他們的子女是土豪,在養老院期間,重病陪護費用和自費藥物,他兒女出得起,可以考量;

二,如果他們的兒女條件很普通,而他們將後續的命運寄託在養老院,感覺他們真是老變小了;

如果他們在養老院得病,第一時間通知120,拉去搶救治療,電話其子女出資管理。

臥床不起者,養老院提供護工,也是日薪280~350元;養老院是開放型贏利組織,不是慈善機構,和醫院區別不大,都是商業化運作體系;他們的退休金根本經不起推敲;

三,兩位將自己的住房給斷送了,被養老院推向社會後,又將何去何從?老年人可以偶然出遊灑脫一下,而不是賣房出遊,一世的灑脫;因為已經沒有了長時間灑脫的資本,一是身體、二是後續資本。






我國風行旅遊,也不過是十幾年到二十年的事。上世紀90年代以前,旅遊一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到現在,旅遊對很多人來說,也是精打細算之後的適當旅遊。並不象媒體宣傳的那樣熱鬧,彷彿全民都在旅遊。

世界這麼大,誰都想去看看不假,但是,一想到住宿費、車費、景點門票、吃喝拉撒費用,好多人只好放棄了。不得不承認,小打小鬧的旅遊,人們承擔的起。但大規模的周遊世界性的旅遊,在目前的薪資水平下,很多人是承擔不起的。

象這對退休夫婦,為了籌集周遊世界的費用,競然要賣房,從普通人角度看,非常不可取。

因為,旅遊實在是生活的奢侈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須品。人旅遊是因為有錢,才享受旅遊的快樂的。沒錢,賣房去旅遊,這象人罵人說的:“狗吃青草,學羊。”“豬鼻子上插兩根蔥,裝象。”這樣,掏血本旅遊,旅遊的過程會快樂嗎?旅遊的過程能怡然自樂?

賣一套房,若是在一二線城市,還能賣不少錢,夠到國外去旅遊一年半載。若在三四線城市,房子賣個幾十萬,也不過夠旅遊三兩個月。三兩個月後,旅遊回來,住哪?住到養老院裡,晚年生活就幸福了?如果,住到養老院裡不自在不快樂,那怎麼辦?想住回去,房沒了,想和兒女住,女婿、媳矛盾能答應?勉強答應了,住在一起能幸福?這不是給後代兒女添亂嗎?


不要以為,自己有退休金,無房無存款就可以。病了,有國家看病。住,有養老院。實際上,人生有很多意外事件,單靠每個人月的退休金是無法保障的。

再其次,真的是給兒女房不留,一分錢不留,自己到死時,吃光花盡。這不符合中國人的做人傳統,兒女沒有繼承到父母財產,若兒女工資微薄,你讓兒女拿什麼孝順你們老兩口呢?再用“孝”這個道德綁架?

把房賣了,錢都花光了,然後老人百年了,兒女們只能聽天由命,我覺得這樣的父母太自私。


瓜熟而代


退休夫婦,想把房子賣了,去旅遊世界,把養老金用來進養老院。

值得嗎?

個人認為,一個人一生中都在為生活,為子女奮鬥,年輕時為生活忙碌,還要為子女撫養生計而努力。沒有時間為自己而著想過。

如今,子女大了,甚至已經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肩上的擔子也就放下來了!趁自己手腳還利索。儘量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吧!

至於買房去周遊世界,看個人的經濟能力,如果只有一套住宅,想出售拿錢去周遊世界,這個要斟酌一下嚎!

如果,現在年紀大了,如果餘生還有幾十年要生活,賣房旅遊好像有點不切實際,養老金進養老院,這個也要考慮。

如果,子女條件很好,接納父母這樣的想法,並且支持這樣的做法。那與子女商量好了才可以做決定。

畢竟,到暮年時期,就怕步履蹣跚時,後面的生活還是需要子女監護人來安排父母的晚年日常生活。

要斟酌,考慮周到,量力而行吧!


寶媽摩羯座1


可不行,可以旅遊、散心。但是,必須留夠養老錢,不然去養老院也遭罪,這是所有老人無法逃避的問題。我父母臨過世前大約八年左右開始得了心腦血管病,自己不能管理工資存款,靠兒女搶救。爸媽把錢交給最信任的女兒、就把家中財政大權教給我,讓我管家,如果沒有我盡心盡力為他們理財,求醫問藥,反覆住院,一切無法想象,氣也沒辦法,因此無奈啊!還是在子女和養老之間、留有餘地,萬一糊塗了,自己管不了錢可咋辦?這是我爸家真實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