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上學的時候不用家長接送,現在就不行呢?是現在的孩子太嬌貴了還是別的?

張道十八



沙漠玫瑰8682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夏天漲大水,晚上放學回家經要過一個漫水橋,我剛走到小河中間由於人小太輕一下子被水沖走了,我順著河水漂了大概100多米,看到河岸邊一個樹枝,然後抓著往岸上爬才活下來,差點被洪水嗆死了,喝了很多水,回到家裡還給父親嘲笑,記得那個學期的語文書和數學書都泡亂了,老師幫我弄了兩本新的。現在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想想都心酸。所以說人不可能不相信命運,雖然我們哪個時代和現在的孩子有天壤之別,但我們也是很幸運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硝煙沒有戰爭,雖然苦但沒有飢餓和屠殺,人生在於知足常樂!


車手的傳說


現在孩子少,金貴,並且路上車多壞人多,上學路線長等原因

一,孩子少

很久以前,可以肆無忌憚的生,生多少都沒關係;後來不讓人,孩子就減少了很多;再後來,人們不願意生,孩子更少。

物以稀為貴,人又何嘗不是呢!

本人八五年生人,我上小學時,一個學校裡兩個班,每班四五十人,都是我們村裡的。

現在並校,三個村子並在一起,都在我們村小學,三個村子的孩子,勉勉強強湊成一個三十人左右的班級。

孩子少了,大人的關注多了,真和金貴呢!

二,路上車太多

以前我們村子裡路上,只有自行車,極少數的三輪車,還是腳踏的。農忙的時候有拖拉機,其他時候基本沒有機動車。

現在呢,摩托車、電動車每家最少一輛,小汽車也要家家都有了

走在路上,嗖一輛小汽車,嗖一輛小汽車,哪個能放心自家的小祖宗獨自去上下學呢

三,意外難防,意外帶來的傷害太大

意外,包括但不限於人販子。現在人販子也的確多,丟一個孩子,毀兩三個家庭。尤其是421模式的家庭,這代價太大,任何人都難以承受。

還有就是發生意外事故。

之前給我娘打電話,我外甥女都五年級了,我娘還在接送上下學,我就調侃了一句。

我娘說,不接可不行,學校老師不同意,家長也不放心。

原來前陣子出了一件事,正是麥田澆春水的時候,原來乾涸的水渠,現在滿滿的水。

有兩個小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到了滿滿水的水渠裡,有一個被附近勞動的大人救了出來,再去救另外一個,就找不到人了

此事一出,家長不放心了,自家的寶貝疙瘩一定要親自接送。學校也不敢大意,不見家長不放孩子。

四,上學路線長

我小時候,我家到學校,慢慢走也就五分鐘,走快點三分鐘就搞定。我家還是離學校近的,其他一個村裡的,最遠走十分鐘也就到了。

前邊也提了,合併學校,另外兩個村子的孩子也到我們村上學。他們的路線就可長了,騎自行車也要二十分鐘。

前邊說到了出事故的孩子,就是另外村子裡的,回家路上要過水渠,孩子又貪玩,才出了事。

孩子未定性,貪玩,上學路線長,大人們根本不放心呀


蔥花油鹽卷


我覺得不是太嬌貴了,而是社會不是原來那樣了。

我小時候從幼兒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都沒人送的,好像只有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家人送過,不是因為家裡人忙,是因為都是那樣的,自己上學,放學自己回家,感覺那個時候的所有學生都是這樣的。

現在的孩子你別說自己上學了,我見到的是高中生還有家長接送呢,再小點的孩子出門玩都有家人陪同,反正我家的孩子出門都有人跟著。

為什麼會這樣呢?

1.交通問題

車多,人多,電動車,汽車路上跑的呼呼的,一會一輛,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出事,誰還敢讓孩子自己出來玩。

原來上學的時候,可以走路就到了,現在很多都需要騎車,距離遠了,這也是家長不放心的一個原因。

2.鄰居之間走動少了

記得小的時候,誰家的雞丟了都能找回來,出去找找問問,說不定誰都看到了。但是現在呢,鄰居是誰可能都不知道,很多都是通過貓眼看鄰居的,可能見面還不認識呢。

如果讓孩子自己出去玩,去哪玩不知道,家長想去找都不知道去哪找,誰還敢讓孩子自己出去玩,還是自己接送放心點。

3.壞人太多了

偷小孩的,騙小孩的,傷害小孩的,經常報紙上有報道,誰家的孩子都是寶,輕易不敢讓孩子自己出去玩。

4.外面的誘惑很多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聰明,玩的東西也多,說起網吧,很多家長深惡痛絕,說不定一不留神,孩子跑哪玩去了。害怕孩子接觸不好的東西,也是家長接送的一個原因。

5.生活水平提高了

原來的時候,全家人都在忙著生機,想法掙錢,可能老人還在幹活掙錢,現在的老人有些有退休金,也沒別的事,抽空鍛鍊鍛鍊身體,上下學接送接送孩子。

總體來說,也算是孩子變嬌貴了,更重要的是社會變了。


快樂兒童ing


是,現在車多,壞人多!!!我們那時候,馬路上跑的最多是公交車,要不就是自行車!私家車能有幾臺啊!

現在科技發達了,壞人招也多了,偷孩子賣內臟,打殘上街乞討!

誰敢讓孩子自己上下學?過個馬路,就算綠燈走人行橫道,那右轉彎的都不會給你讓路,跟你搶著跑,你還得讓他先過!

太不安全,可能過了初中,我才放心孩子自己走!


平白無故你是誰


我居住的地方是個鳥不拉屎,交通閉塞的小地方,縣的行政中心是城關鎮,只有二三萬人口,每天的外來人員不會超過百人,記得三四十年前小轎車只有縣府衙門裡有二三輛,還有就是縣人民醫院的救護車了,為數不多的是鈴聲響徹雲霄的腳踏車,我兒一人從家到幼稚園約十分鐘的路程,他一人可以完成。這不足為奇,大多小囡都是如此,因為全鎮左鄰右舍大多認識,誰家如何如何大家都清清楚楚,因此小囡一人走在路上十分安全。今非夕比,正箇中華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正天馬路上是車水馬龍,穿流不息的汽車大軍,在這危機四伏的環境裡,你能放心你的小囡一人去上學嗎?天變地變人也變。


一滴水1118


我生活在一個小縣城,家裡學校就2.3分鐘的路程。那時候縣城的街道上幾乎沒有車,那時候也沒有樓房,都是一層臨街的小房子,一條街的人基本都認識,上學路上經過的都是熟人的家,還有鄰居家的同學,大家就一起去上學了。現在路上到處都是飛車不說,人來人往,同小區的小朋友大家也不在一個學校上學,哪個家長敢讓孩子自己去上學,時代變了,人心變了,不是孩子膽小,嬌慣了。孩子還多希望自己能獨立去上學,問題是,家長敢放手嗎?


迷你裙5


這個問題,我有上學,也有接送體會。

人民公社化後,咱們村有了第一所小學,但沒教室,第一年借在社員家堂屋裡,隔幾月就要搬一次,第二年大隊給我們小學蓋的房子建好了。四年級到公社所在地中心小學讀書,離家有4華里地,走讀,我們自帶糧食,在學校食堂蒸飯,中午在學校吃飯。大人不管我們上學放學和做作業,上學放學,都是自己或和小夥伴兒一起走著去。沿著一條公路靠右邊走。

上學放學要大人接送,是改開以後的事,是安全問題突出。一方面是路上車子多,更重要的是社會治安問題。有人說成是交通安全問題,其實最大的問題,是社會治安問題,否則無法解釋,過去沒有門衛的社區、學校、銀行、醫院、政府機關,現在都有保安值班。學校上學,在規定時間內,家長送到孩子進入校門,放學老師帶隊,舉牌走到校門前廣場(操場在校門內),學生見到家長就舉手,老師見到舉手才放行,無家長接,老師帶回校門衛。家長不可進入校門。如此嚴密的安全措施,只能說明社會治安存在問題。必須有嚴格保安措施和責任劃分。

社會學家要好好研究,過去小學生上學為什麼不要大人接送,現在為什麼需要大人接送,包括做作業,還要家長督促批改。我國需要接送,日本小學生為什麼不需要?說現在車子多,但日本車子比我們更多?

我們改開前沒有搶銀行的,而日本有?說那時窮,老百姓沒錢,但銀行肯定有錢,還沒有現在必備的防彈玻璃。


愛中9164093460118


估計絕大部分有娃的都有這種感覺和問題!尤其是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可能就稍微好了點!

作為一名八零後,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基本上都是自己上下學,當然也有父母或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接送的,但不是很多。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中午和晚上都要接送,當然現在多了一種選擇——小飯桌,對於雙職工(中午和晚上無法接送的又沒有老人幫著接送的)一般會選擇這種方式!但凡能接送的,基本上會選擇接送上下學。

個人認為原因有兩點:

第一,我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一般會根據大家的住址來進行分隊,然後大家排隊回家,同時排頭兵還會手舉一個寫著讓字的塑料牌子,提醒來往車輛和行人注意避讓。手舉牌子的同學要不是家離學校最近的,當他/她到家後,會把牌子給第二個同學,依次類推。也;又或者是最後一個到家的一直舉著。上學的時候也基本上是這樣,或者和最近的小夥伴一起上學。

第二,那時候道少車少,相比於現在安全許多。隨著生活水平的收入的提高,如今汽車以及各種交通工具早就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尤其是汽車保有量以及各種電動的代步工具早就已經普及。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大多數家長寧願親自接送,也不願意讓孩子自己上下學。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出了意外就追悔莫及了!畢竟現在大街上車水馬龍,就算成人一個不留神兒都有可能出現交通意外,更何況小孩子。

也許還有一些別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這是主要的兩點原因,可能還跟以前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有關,畢竟只有一個娃。誰都不想冒這個風險!


品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


對這個問題我還真想說說自已的看法。

過去為什麼不要接送?

第一,過去有那麼多的車嗎?記得1963年我7歲隨老母親從嶧城去25華里外的棗莊,一路上看見了一輛拖拉機,行人也沒見幾個。可現在呢?哪個小區不擠滿了汽車,哪條小區道路上不是汽車、電動車喇叭齊鳴,橫衝直撞?更何況主要道路龜行的汽車長龍?

昨天早上,一同接學生、住文化三村的老陳買早點時,親眼看見自已的妻侄女上高一的兒子,在他小區旁的道路上騎電動車一頭撞在停在早點部旁的汽車後尾上,滿臉是血;今年年初,實驗中學一初一學生在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被水泥灌車輾壓身亡;前年冬天一場大雪,在十六中門口一高中生因路滑衝到馬路中央,被飛馳的轎車撞壓而亡……如此的車況、路況,不接送怎麼辦?

第二,過去雖然條件差,但村村有學校。城區過去就這麼大,學校也都很近。學生都可以步行幾分鐘就到校了。可現在合村並校,城區擴展,路大都較遠,不送行嗎?

第三,過去一家5.6個孩子,想送人都找不著地,像我上一年級,三年級的姐姐領著就去了。可現在的治安狀況,前不久河北某地發生的襲擊上學途中學生的事件,還有人販子的問題等等,讓一家一個、最多兩個孩子的家長能安心嗎?

第四,現在社會上網吧、電玩等誘惑太多,還有校園欺凌問題,小痞子在校門附近截學生要錢要物問題,家長不接送能放心嗎?

要說接送,大多是爺爺奶奶輩,均是花甲以上,風裡來雨裡去,冬天刺骨的寒風,夏天烈日當頭,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深知其中的艱難,但為子孫的前途,也為國家的教育大計,甘願捨棄清閒日子,發揮餘熱。也願更多的人等,能體諒眾多老人及家庭的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