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怪的永遠都是人,而不是緣分。

作怪的永遠都是人,而不是緣分。

愛情裡,人們常常提起緣分,尚未擁有,我們會說緣分未到;分離時,我們會講緣分不夠;失去時,我們會說緣分已盡。求而不得時,緣分彷彿離得很遠,真正擁有時,又覺得它那麼近。愛情來時,我們感慨都是緣分,因為一切的遇到,好像都是天註定;分開了,我們哀嘆緣分已盡,掩去背後的傷感與無奈。

那麼,這看不見摸不著的緣分到底是什麼?

在《請回答1988》裡,我對緣分有了新的理解。

劇中,正煥明明很喜歡德善,卻始終沒有開口說出自己的心聲,最後就算鼓起勇氣表白,卻只能無奈笑稱都是玩笑。觀眾感嘆緣分不夠。

可是,緣分是不會經常找來的,如果要用到緣分這個詞,需要一些偶然,很偶然地出現的戲劇性的時刻,那才叫緣分。所以緣分的另一個名字,是時機。

在得知德善被相親對象放鴿子時,正煥拼命開車前往,希望在第一時間陪在德善身邊,可是一路紅燈,當他到時,阿澤已經先於他來到了德善的身邊。

正煥很懊惱,如果他沒有被可惡的紅燈絆住,如果紅燈幫了他,他就有可能命運般地出現在她的面前,他恨他的愛情一直被那該死的時機絆住了腳。

但是緣分,還有時機,不都是自動找上門的偶然,是帶著懇切的盼望做出的無數選擇,創造奇蹟般的瞬間,毫不遲疑的放棄和當機立斷,弄出了時機。

阿澤更懇切,為了趕到德善身邊,著名的專業國棋手阿澤,有史以來第一次選擇棄權比賽,毫不猶豫抓住了愛情的機遇。

而此前,正煥在電影院試量了很久,才鼓起勇氣開車去找德善,可惜還是晚了。

正煥明白,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他數不清的猶豫。

如果一開始他就能正視自己的愛情,勇敢承認自己的喜歡,在德善誤會時好好解釋,在德善認為他喜歡她是認真表白,那麼他就能和德善在一起。可是愛情沒有如果。

作怪的永遠都是人,而不是緣分。

另一邊,德善的姐姐寶拉,剛開始和善宇在一起時很甜蜜,善宇雖然比他小三歲,但是卻很成熟努力。可是,當寶拉決定放棄本專業轉而參加司法考試,巨大的壓力,生活的苦悶,維繫一份愛情對於那時的寶拉而言,很費心力,於是她選擇了分手放棄。

當一切迴歸正常,寶拉發現自己依然愛著善宇,當聽到朋友要給她介紹的對象是小三歲的醫學生時,寶拉心動了,即使對方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善宇,但是寶拉還是去了,結果那個人真的是善宇。

寶拉提出想和善宇繼續在一起,善宇提出了三個條件。他問寶拉,在寶拉的人生排序裡,第一位是什麼?寶拉回答說是她自己。善宇說希望寶拉以後的人生第一位能是自己,因為他不希望自己成為寶拉在人生疲累時,第一個被放棄的存在。他希望寶拉正視自己,重視他們的感情。

寶拉答應了善宇的條件,他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最後在一起了。

寶拉和善宇的愛情,讓人不禁感慨:緣分何其美妙。時隔多年,你愛的人依然還愛著你,你們還能在一起。

可是這樣美麗的愛情,也有爭吵分手,令人難以負擔想要放棄的時刻,所以,光有緣分,不夠撐起一份感情,還需要彼此的重視和共同的努力去維繫這一份緣分,使它開花結果。

作怪的永遠都是人,而不是緣分。

《一站到底》的主持人李好曾經在舞臺上向同樣身為節目主持人的妻子中表白。感覺妻子對自己的包容和遷就。下一輩子如果還能再遇到一定會用眼睛告訴妻子,我愛上了你。讓自己再牽著你的手。

聽完李好的真情告白,曉敏感動哽咽表示:真的很難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喜歡,並且合適的人,郭曉敏最後還力勸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輕易放開對方的手,有時候只要堅持一下,慢慢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反觀現在,我們經常感嘆戀愛好難,原因有很多種,工作太忙,愛情太複雜, 遊戲太好玩,男生不再追求女生,我們一邊感慨,卻一邊依然宅在家裡,時時抱怨緣分未到,時機不對。

我們空有願望,卻忘記了緣分需要主動,時機需要創造。再忙也需要生活,遊戲裡也可以戀愛,女生也能夠追求男生,愛情不復雜,複雜的是人的慾望。

我們想要不勞而獲,不學而慧,無傷而愛,暴食卻瘦,這世上的好東西太多了,都想要,都累。

如果世上所有的得到都需要緣分,那麼所有的緣分都需要機遇,而機遇不是一直都在,時時會來,機遇需要刻苦去創造,需要真誠地去付出,需要放棄一些東西去把握,才能有一些收穫。

所以,不是緣分未到,時機不對,是還需再努力一些。不是緣分已盡,是人生本來就苦,撐不住而選擇放棄,不怪你,也不怪緣分,苦的都是選擇的代價。而生而為人,原本就需要承擔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