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的史姓傳承於哪裡,有什麼依據?

扶手大師


根據《中華姓氏中原尋根叢書》一書中關於“史姓起源”一文的作者史定訓這樣論述:史姓是源於河南的大姓之一,系以官為氏,即古代史官後裔之姓。史姓就出自黃帝史官倉頡之後。相傳倉頡本姓侯岡,名頡,因創造文字,代替結繩記事舊法,被尊為史皇和“造字聖人”。黃帝感其對人類的大德,特賜姓倉,倉字繁體為“倉”,意即稱其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自此,侯岡頡去掉複姓改為倉頡。倉頡的後代主要分兩大支,其中一支以他的官職為氏,即史氏。另一支則為後來的倉姓。

又,史姓出自周大夫史佚之後,春秋時期列國史官亦多以官為氏。史佚是西周初年的史官,起初輔佐武王克商,後又輔助成王,因其終生擔任周朝太史,歷史上都稱他為史佚。史佚死後,他的後代便以官為氏,稱史氏,並尊崇他為史姓的始祖。先秦時期實行世卿世祿制度,由於當時諸侯國的史官一般都是世襲的,不管他們與史佚有無血緣關係,其後人都以官為氏,稱史氏。但史佚及其以後的列國史官都不是史姓的肇姓始祖,追本溯源,史姓起始於倉頡之後,倉頡才是史姓的遠古始祖。

倉頡死後,安葬在他的故里今河南南樂,南樂是史姓的祖籍地和發祥地。

史氏家族流傳的一首七言口訣歌,較好地概括了史姓的歷史淵源和歷史發展:

史佚之後有史氏,追本溯源到倉頡。

京兆家聲揚千古,昌樂原本是祖籍。

直躬如矢稱尸諫,進賢去佞史子魚。

伏蒲忠諫留太子,平原無黨太守恩。

一門三相史彌遠,四世八卿兩封王。

抗清英雄史可法,號稱“人瑞”史貽直。

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鏡鑑千秋。


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


史佚的遠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為周始祖,歷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  

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職,輔佐武王克商,與周、召、太公共輔成王。一生為人嚴正,《桐葉封臣》裡“天子無戲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他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史佚子孫以官職“太史令”的史字為氏,稱史氏。史氏來源也有下五種說法:

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後。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於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

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 

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


蜜魚生活


史莊村位於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鄉南,東與龐家灣隔永王線相望,北邊緊挨張莊劉莊小寒等村,南鄰瓦店鄉梅福。農作物以冬小麥和玉米為主,以白菜菠菜油菜蔥蒜等蔬菜為輔。人口以史姓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