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 VS F22 專題

既然用AL31或太行發動機給J20做過渡動力,在技術上是行不通的。那麼J20到底用的是什麼過渡動力呢?央視國防軍事頻道2011年曾有條關於J20的新聞。從這條官方新聞我們知道,J20裝備的發動機型號是WS10B。那麼這個WS10B是個怎樣的發動機呢?

J20的過渡動力 | J20 VS F22 專題

一張介紹J10戰鬥機的展板

我們再來看張照片,這是一個公開展覽的展板,在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WS10B的最大推力為155千牛。

J20的過渡動力 | J20 VS F22 專題

155千牛這個數字多年前就出現在國內的媒體上,當時提到某太行改進型發動機推力為155千牛,推重比為9.5。這樣看來這個WS10B就是多年前提到的那臺9.5個推重比的發動機。那麼,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從WS10B這個名稱來看,這臺發動機應該是太行系列發動機的改型,但9.5這個推重比又非同尋常。因為太行發動機的推重比號稱8一級,但實際推重比在7.5左右,世界各國四代機配套的發動機大都如此。從7.5個推重比提高到9.5個推重比,這是跨代的性能提升。如此的性能提升,單靠簡單的改進是做不到的,必然牽扯到對核心機的修改,而且是大改。如果連核心機都進行了大幅度修改,那這臺發動機實際上已經不能稱為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而是一臺完全不同的發動機了。這樣的技術改進必然會大量採用推比10一級核心機的技術,當然,最方便的就是直接使用高推核心機。那麼從以上情況來看,這個WS10B很可能就是將我國預研的高推核心機和太行發動機的風扇和低壓渦輪串裝起來,再加上國內大修AL31發動機取得的一些技術成果,集成為一款過渡狀態動力裝置。

從這臺過渡動力的技術指標上來看,沒有趕上F22配套發動機F119十個推重比的水平。F119的中間狀態推力為105千牛 加力推力155.7千牛。WS10B推重比雖然只有9.5,但加力推力155千牛已經和F119相當了。這樣的性能指標再加上領先於F22的氣動設計已經可以確保J20的飛行性能不會低於F22,超巡也好空中機動性能也好絲毫不落下風。站在動力過渡的角度,也只有這樣一臺使用高推核心機的發動機才有可能完成順利過渡。

雖說太行的風扇對高推核心機來說是小了點,但也有好處,就是這臺過渡動力將來可以換到原來使用太行發動機的飛機上去,性能又可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還不用重新匹配進氣道,因為風扇大小都一樣。風扇直徑雖然小了,推力有所下降,但基本上也能和15.5噸的推力對得上號。最重要的是將來J20換髮動機的時候,WS15可以先降低推力到15.5噸,不但穩妥而且修改的工作量非常小。因為WS10B用的是高推核心機和WS15是一樣的。不但推力非常接近,而且響應曲線也非常接近。這樣氣動外形、飛機結構都不用修改。等到WS15技術上成熟了,就可以用到J20的改進型號上去。那時候再修改氣動就沒啥問題了。

那麼剩下的問題是用高推核心機來研製過渡動力時間上來的及嗎?首先我們知道高推核心機在研製時,江和甫總師是很有遠見的,在核心機階段就已經為核心機配套了外涵道而且也上高空臺進行了測試,等於把後邊驗證機的工作都幹了。這樣就為WS15和WS10B研製爭取了時間。高推核心機研製在2005年年底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否則也不會在2006年年初啟動WS15的研製工作。而採用太行發動機成熟的風扇和低壓渦輪,也可以大大縮短WS10B的研製週期。那麼花五年時間,趕在J20首飛前,研製出來一個過渡動力還是來得及的。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WS10B這個型號的名稱,就很有意思。看型號像是太行系列的改型,但又用了高推的核心機。所以稱其為WS15也不算錯。你說它是WS15吧,它的風扇和低壓渦輪又是太行發動機的,所以叫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號也不算錯。J20的發動機型號名稱按官方公佈的信息應該是WS10B,但其準確型號名稱可能仍然存在爭議,比如有觀點認為應該是WS10G或稱為WS10改。但無論叫什麼名字,其核心機一定採用了高推核心機,只有這樣一臺過渡動力才能讓J20擁有五代機必備的超巡能力,才能讓J20具備不低於國外五代機的空中機動性能。才能讓中國空軍以最快的速度擁有抗衡國外任何一種五代戰鬥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