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理論可以說對研究世界甚至宇宙都很重要,美國為什麼會向全世界公佈?

魚化龍545


答: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基礎理論的成果是無法隱藏的,而且愛因斯坦在1933年加入美國國籍,他的絕大部分成果都是在去美國前完成的。


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另外在量子力學方面也有傑出貢獻,對激光理論與核能的研究也有著重要貢獻。

技術科學可以被一個國家進行封鎖,比如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就被少數幾個國家壟斷;而基礎科學是沒法進行封鎖的,因為基礎科學的發展,一般都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為之努力,從提出理論到驗證理論,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還要接受同行的質疑和指正。


而且基礎科學的突破,一般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哪怕愛因斯坦沒有提出來,在幾年內也會有其他科學家提出,比如當時的洛倫茲和彭加萊,就已經摸到了狹義相對論的鑰匙,只是比愛因斯坦晚了一步而已。

廣義相對論幾乎是愛因斯坦一人之力完成,但是從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到驗證,就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經過眾多實驗物理學家的努力,科學界才廣泛接受廣義相對論。其實在當時,除了愛因斯坦外,大數學家希爾伯特,也摸到了廣義相對論的大門。


一個新理論的誕生,往往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只要基礎已經成熟,理論誕生是遲早的事,不是一個國家能夠封鎖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首先,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再是瑞士人,最後才是美國人。愛因斯坦的國籍換了三次。

愛因斯坦去美國的時候已經是晚年了。

愛因斯坦顛覆性的成就就是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在愛因斯坦26歲完成的,也就是1905年。十年之後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

可以說,在愛因斯坦中年之前,他的主要理論已經發表完了。晚年主要投身社會活動和批評哥本哈根學派。

1932年,也就是愛因斯坦53歲的時候才移民美國。


這時候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研究主要是大一統理論,但是沒有什麼建樹。難道美國封鎖了愛因斯坦晚年沒有建樹的成果嗎?

愛因斯坦的研究是基礎科學理論,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阻擋人類對自然的探索。基礎科學全人類共享。即便是楊振寧在美國從事的基礎科研,全世界同行都是知道的,因為學術交流不分國籍,不可能被鎖死在一個國家內。

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封鎖主要是軍事,和其他科學技術。而最能轉化成科研成果的理論是量子力學而不是相對論。而量子力學的重要貢獻基本來自歐洲國家,和美國基本沒什麼關係,只不過很多量子大佬最後移民美國了。

相對論並未有太多的實際應用,民用也就GPS定位,相對論大部分理論目前只是幫助科研人員理解自然規律。

愛因斯坦當年發表狹義與廣義相對論可都是公開投稿的,全世界每個人都很看到。不僅是愛因斯坦,所有科學家的基礎研究成果都願意公諸於世。國家行為不可能封住基礎研究,只能封住研究成果。

當年二戰的時候,原子彈所依賴的理論基礎,不僅美國懂,蘇聯,德國,日本都懂。

可是從基礎理論到成果還有很大的路要走。愛因斯坦就屬於發現基礎理論的那一類科學家。

基礎理論就好似磚塊。全世界都知道用磚可以蓋房子。要是沒有圖紙就無法蓋大樓。美國唯一能做的就是封鎖圖紙,而不是禁運磚塊。畢竟磚塊是基礎,封不住的。


科學認識論


愛因斯坦從事的是理論物理研究,是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其工作內容都是公開發表,供全人類學習和使用的。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工作是在歐洲完成後發表的,和美國關係不大,理論物理是可以公開的,用以指導當前和未來科技的發展,例如1905年愛因斯坦就提出質能方程,而原子彈在1945年才研製成功。

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物理奇蹟年,愛因斯坦在這一年創造了人類文明和科學史的奇蹟,他發表的一系列論文,深刻而全面的改寫了經典物理,從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在1915年,他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更是使人們的目光從時空變換到探索宇宙起源。

1905年之前,愛因斯坦還只是瑞士專利局的一個三等技術員,然而當年他一口氣完成了幾篇具有劃時代的論文,從使他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量子教父的光量子理論到改變人類時空觀的狹義相對論,再到分子運動論和質能方程,愛因斯坦的5篇論文改變了物理學的面貌。

正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支柱的現代物理學誕生,才給人們帶來了20世紀下半葉的科技應用大爆發,從激光到半導體,再到現在光電器件,通訊網絡,這些都是建立在物理理論突破的基礎上。百餘年過去了,目前我們還在吃愛因斯坦的老本。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量子實驗室


實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跟美國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出生在德國,早年是德國國籍,大學時為了逃避德國兵役申請了瑞士國籍。提出相對論時是瑞士國籍,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時都是,1913年回到德國任教,直到1918年才重新加入德國國籍,但同時並沒有放棄瑞士國籍。

直到納粹上臺迫害猶太人,他才於1933年逃亡美國並放棄德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而同樣沒有放棄瑞士國籍。 也就是說直到1933年愛因斯坦才算是美國人,而他的狹義相對論是190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是1915-1916年提出的。

另一方面,即使在美國提出,美國也沒有必要對它保密,因為相對論是基礎理論,主要用於基礎研究,實在沒有保密的必要,真要保密也是對量子力學保密,因為無論是軍事還是民用的高科技基本上都是從量子力學裡出來的,沒幾樣跟相對論有關。

很多人提到原子彈都以為跟愛因斯坦有關,實際上原子彈跟愛因斯坦也沒有半毛錢關係。雖然質能方程解釋了核裂變的能量來源,但是它對核裂變的發現並沒有指導意義,沒有質能方程核裂變照樣會發現,正如古時候沒有化學古人也搞出了火藥。

實際上搞原子彈的指導性理論是核物理,屬於量子力學範疇,跟相對論關係不大。



至於相對論的最著名應用GPS定位系統,說實在它並不是相對論給的創意,相對論只是用來修正誤差的,其實即使沒有相對論,當系統運行了發現誤差很大,最終也能通過數學方法修正,只是比較困難而已。


星宇飄零2099


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愛因斯坦對幾乎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在歐洲研究發表的,與美國沒有任何關係,是他自己向全世界公佈的!

愛因斯坦只是晚年才加入到美國國籍,那時候的他已經“功臣身退”,他的主要成果相對論早就傳遍了世界物理學界!

對於基礎科學理論的研究發現,向來是沒有國界的,任何科學理論都會在全世界共享。因為基礎科學更像是對宇宙本質的描述,是需要人類共享的,與應用科學有很大不同

還拿相對論舉例子,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你可以根據相對論原理製造出原子彈嗎?原子彈的基本原理就是相對論,為何很多國家無論如何都沒有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呢?

還有,牛頓的經典力學,我們也都知道,但你能讓火箭上天嗎?火箭升空的基本原理也是經典力學!

所以說,不管是相對論還是經典力學都是基礎科學理論,沒有國界,而原子彈和火箭屬於應用科學,是有很強的“國界”!再舉個通俗的例子,汽車發動機的原理小學生都知道,但好的發動機為何很難製造出來?發達國家對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封鎖,他們不會公開發動機的細節!知道發動機原理又有什麼用你呢?


宇宙探索


愛因斯坦研究的是理論而非技術,理論想要轉化成可使用的技術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組織會對技術保密,而很少對某種理論保密。比如美國製造了原子彈和氫彈,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理就是質量虧損導致釋放巨大能量,其理論依據就是質能方程。但是知道了原理,除了美國、俄國、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也沒有見有多少國家能夠製造出來核彈。所以需要保密的是技術而非基礎理論。



再說,愛因斯坦發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相對論的時候,並沒有取得美國國籍,擁有的是瑞士和德國國籍,人在歐洲而非美國。直到愛因斯坦因納粹德國的迫害才進入美國並加入了美國國籍,所以美國那個時候並沒有能力阻止愛因斯坦發表研究成果,而且學術是自由的,創辦期刊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術思想的交流,各國是不會對一些基礎理論研究進行阻攔的。



一個科學家,特別是理論科學家,想要讓學術界認同自己的理論和學術地位,唯一的途徑就是發表同行評議的論文。只有論文才是認定他們成果的最終標準,就像是我國某民科說自己發現了引力波,但是空口無憑啊,別人不認同他。他要是發表了國際論文,那麼就代表學術界認同了他。



所以,愛因斯坦之所以被認為是相對論的創始人,就是因為他最早發表了相關論文。或許也有些人意識到相對論,但是就是腦袋想想,沒有寫成系統的論文,那他就無法得到學術界認同。


科學探秘頻道


首先,愛因斯坦做出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時並不是在美國,其實,愛因斯坦直到53歲時才去的美國,而在此之前,他的重要理論都已經發表了。

另外呢,基礎科學的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你看萬有引力定律,無論哪裡都知道吧,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也是無論在哪個國家都知曉。一個科學家發現了新的物理現象,那必定要發表論文,然後同行來評價,發現問題需要共同研究,這需要集思廣益,不是某一個國家就那麼的牛X,諾貝爾獎全部在他們國家。所以,發現發表之後,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這根本不需要藏著掖著。

(54歲的愛因斯坦加入了美國國籍)

就比如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廣相之後,1919年英國的物理學家愛丁頓首次證實了廣相預言中光線途徑大天體重力場時會發生彎曲,由此廣相才被重視起來。基礎科學的發展,不分國籍,大家一同努力,發現了,榮譽是發現者的,但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幻船塢


看了前幾個回答,基本上是認為愛因斯坦國藉問題和對基礎科學有無必要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把科學和技術區分開來,科學是對自然的探索,其規律就在那,並不是科學家創造出來的,所以科學研究的成果叫科學發現,科學發現按國際規則是不受保護的,是人類共同的財產,不歸某人或某組織所有,發現人只享有發現的榮譽權,相對論如果保密,那其他人研究出“相對論”(假設也叫這個名),愛因斯坦一生的心血就白費了,這與愛因斯坦國藉無關,與某組織(國)願意不願意無關;技術(不一定與科學有關)是創造人無中生有發明出來的,並不是擺在那讓人尋找到的“東西”,因此技術是受到保護的,因此就出現了專利(保護),申請專利最重要的一點是新影性,哪怕你能證明某項技術在申請人申請專利的前一天,這項技術是公開的(當然不是被某些人惡意公開),那麼這項專利保護就被廢除。當然,某些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技術是不公開的,那麼這項技術你得到了(研究開發或盜取),你就可以公開的用,因為他們並未申請專利(申請專利的技術是公開的,但未經授權你不能用),比如隱形技術,主要國家都在開發,開發(盜來也行)出來就算有本事。


ched123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錯誤,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歐洲取得的,在1933年才到的美國,在1940年才加入的美國國籍,但他同時還擁有瑞士國籍。

圖:愛因斯坦的國籍


對於基礎科學成果來說,從來沒有保密和專利一說,所有的知識都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舉個例子:孟德爾的遺傳規律不能申請專利,但應用這個規律弄出來的雜交水稻就能。

愛因斯坦的發現是基礎理論,雖然它十分重要,但如果不公開發表,這個發現權就不能歸屬於他。在這方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牛頓和萊布尼茲為了微積分的發明權吵了幾十年。就因為爭奪首發,許多研究甚至還沒有得到實驗的重複驗證就拿去發表了,也鬧出不少的學術醜聞。科學發現的歸屬可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榮譽!可惜的是,科學定理以中國名字命名的太少了……這是閒話。

科學之所以能夠在不到400年的時間就發展到如此高度就得益於一開始就確立的論文制度:研究者發表論文-----同行討論-----否定或承認-----研究者獲得榮譽。

歷史上最早的研究期刊是出版於17世紀的《皇家學會哲學通訊》,是一本由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科學期刊。在當時,出版論文是備受爭議的事情。當時認為一定要將新發現付諸文字的做法不可思議而且荒謬。但幸好,這個制度堅持下去了,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圖:第一份科學期刊


講科學堂


首先愛因斯坦發表理論和美國沒有任何關係,要知道愛因斯坦是1933年才移居的美國,而相對論是1905年和1915提出的,也就是說一生中最主要的幾個理論都是在歐洲完成的。

其次愛因斯坦研究的是基礎理論,並不是如何建造大國利器的技術,只能說他揭示了原理,至於如何應用就是後話了。

實際上所謂的國家不允許公佈,是指技術封鎖,而不是理論。理論學明白了,並不代表掌握了製造技術,這中間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愛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理論莫過於相對論,而相對論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廣義相對論。從1915提出至今已經有一個世紀之久了,但它仍然是科學家研究宇宙最好的理論,並且還在持續升溫。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