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2.5倍,為什麼他們住的都是獨棟小樓?

c陳斌


應該是我國的城市規劃出問題了吧!原來是集約化發展城市,現在因土地是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思維,將城市建設越擴越大,每個城市都是中心副中心羅列,往世界大都是發展,沒有真正的中心區,攤大餅式的發展,公共交通延伸再延伸,都為了土地財政。新加坡等城市,中心密度是4萬人/平方公里。國內上海才5千/平方公里,杭州與日本大阪市人口相當,但市人口密度僅為582人/平方公里,是大阪1/10。發達國家的市中心人口居住密度很高,公共建築、基礎設施建設、高層都在市中心,市中心以外都是舒適型住宅,一戶建、二戶建很多,交通私家車解決,市中心就解決辦公、商業及小戶型公寓,為窮人而建。我們有這樣的規劃嗎?


醉江南小鎮


最近,有媒體報道,日本的人口密度是348.3人/平方公里,中國的人口密度是139.6人/平方公里,日本是中國的2.5倍。但是。很多人在日劇裡看到東京的高樓大廈稍微多一些,其他城市的人住的都是獨棟小樓。難怪有中國網友感到奇怪,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好幾倍,他們為啥都可以住上獨棟小樓?

數據顯示,日本全國人口1.4億都不到,但是日本人口分佈卻更加集中。東京都周圍的“首都圈”、大阪京都神戶的“京阪神地區”和名古屋周圍的“中京圈”這三大都市圈就已經聚集了7000萬人,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這樣一來,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沒有人了。所以你去札幌之類的城市,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人人住的都是獨棟小樓。

當然,像東京這樣的大城市也會出現“獨棟小樓”。在日語中把“獨棟小樓”叫“一戶建”,這種“一戶建”的建築在日本住房比例中大概是54.9%。不過在大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方購買土地建房的家庭,大多是屬於非富即貴。他們就是買下一塊地就等於中國農村買了一塊宅基地,自己在這塊宅基地上建房子,只要土地是你的,你想怎麼折騰都可以。

此外,“一戶建”還有就是祖上傳下來的居民住在房子裡,或者擁有這塊地皮的家庭。他們往往把大宅子拆了改樓房,或者把大宅子地皮改成幾塊小宅子地皮。這在大城市區比較多見。

不過,“一戶建”也給當地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目前日本老齡化嚴重,幾代人住一套“一戶建”,這就導致了獨棟小樓擁有很長的使用期,舊樓拆不掉,而周邊的新樓卻越造越高,形成一道獨特風景線,這讓人感覺日本人的小樓好像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大城市裡擁有這麼多“一戶建”,開發商要想拆除建造高樓大廈就難了,因為土地是私有制的,永遠歸屬私人所有,不願意賣沒有人能強買,就算開發商磨破嘴皮,人家也未必肯把土地讓出來。

事實上,日本人的“獨棟小樓”與中國和美國的“別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土地大概是90平米以下,建築面積120平米左右,一樓廚房飯廳客廳衛生間,二樓三到四個房間。“一戶建”的價格也不貴,即便在東京都23區裡面,7000萬日元左右的價格也能弄到一個所謂“獨棟小樓”,按今天的匯率大概410萬人民幣左右。如果,跑到日本中小城市,可能弄一套“一戶建”也就不到300萬人民幣了。

當然,日本普通工薪階層還是喜歡住高樓大廈,沒有願意選擇“一戶建”。首先,買公寓房貸款更容易,而且大樓住戶多,安全上有保障,有些事情可以由住民自治會交涉,不像“一戶建”什麼都要自己來出面。再者,大樓房都是鋼筋水泥結構,就算髮生強震抗震強度好。當然,大樓里居民多,附近又有很多小區,基本上交通、超市等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在生活上相對比“一戶建”方便些。

日本人口密度遠超中國,但是人口主要集中在幾個都市圈內,其他的土地上住的人就稀少多了。所以,一些邊遠地區的家庭住“獨棟小樓”不稀奇。此外,即使是大型城市,也有很多家庭幾代人都住著“獨棟小樓”(一戶建),在日本土地是私有的,沒人可以讓逼迫你出售。當然,還有一些日本富裕家庭,在日本熱點城市買地造“一戶建”,也不是中國人想象住的是“豪華別墅”,日本人的“一戶建”全部建築面積也不過100平米左右。


不執著財經


日本獨棟小樓多,是因為日本有自建房。

日本是一個國土私有化的國家,擁有一塊地就可以自己建房子了。

原來的房子房齡太長,設計落後,所用材料落後,家裡人口增長,原來的房子不夠住了……這些缺點都可以成為主人重建的理由。

那麼日本人可以隨處建房子,城市規劃會不會很亂呢。

一張圖告訴你,不會。

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城市規劃很齊整。

在日本,自建房不需要統一建設,自己建自己的就好了,但是會有一些關於高度方面的限制,但是每塊土地所有者都會盡可能的讓自己土地上的建築做到最好。

日本人的自建房水平很高,全部是用機械建房技術,效率高,質量也很好。

這是一家自建房工地,可以看到,建築工人很少,預製牆體運到現場後直接組裝便可以。

一棟這麼高的建築,只需要幾個工人便可以完成了。

東京寸土寸金,能在市中心地段擁有獨棟小樓的,那真是有錢人了,這部日劇中的歐巴桑說的話,還真是東京房價的真實寫照了。


可可西兒伶俐坊


人口密度問題,在東京市區你試試,能有35平米,都算你是小康之家。一般獨棟或疊拼別墅的住戶都在郊區或者更遠。在日本上班,坐新幹線長達一小時時間的人,基本上都住這樣的房子。

第一:人少,全國也就1 億人左右。

第二:房子位置偏遠,離市區挺遠的。換做我國,並不符合國情。首先我們工作對企業的忠誠度就很低,很多人頻繁的跳槽,而日本人80%終生只在一個企業上班。我國地大、工作機會多,大部分人不會願意日復一日的坐動車花費一個小時時間跨省上下班。

第三:土地私有制,房屋木質化,是導致房價低廉的主要原因。不過不要羨慕,日本社會房價雖然便宜,但是生活成本卻很高,不是我們每個人能承受的。例如:你倒垃圾,要學會分揀才不會被罰款,並且垃圾傾倒費用高昂。房屋維修,基本靠自己。否則你很有可能在某段時間天天打電話催維修公司的工人上門服務,雖然服務態度極其的讓人滿意,但是能不能過來,還需要天意……

第五:在日本定居的千萬別高興太早,日本人越來越少,房子不是在商業區好地段的,基本流通率為0,國內很多人買日本房屋認為是撿了多大的便宜,其實你很有可能是接盤俠。而且你最好養成定時給你的親朋好友打電話報平安的習慣,日本絕對是個超級冷漠並注重隱私有禮貌的國家!有的人一輩子都不認識周圍的鄰居街坊。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因為一旦突發意外,很難說你能否在腐爛成骨頭前,有人能發現你……

第六:國際地產交易商認定日本房地產為減值類商品,板塊邊緣地帶下沉、地震、核輻射等危險指標為B+級別,目前對日本房屋進行海外收購的只有中國人(包括臺灣親綠陣營人士),歐美與韓國地產代理行業對本國公民有意向收購海外地產的投資指南里都有文字上的警示。

第七:出現災難提前疏導時(尤其是海嘯、核汙染類),你別指望會通知你,本地社團對每一家住戶的情況都瞭解,傳訊電話(只有座機號碼手機號碼不負責記錄,除非你是某當地株式會社的重要人員)都有記錄。但是壞就壞在日本是個超級守秩序的民族,遵守秩序達到變態的程度。一般本地社團的任務是最快速的通知本地國民,外來投資者或持他國護照者不在服務範圍內,由國民自衛隊負責。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假設專家已經預判到可能會在半夜出現海嘯,本國的國民接到通知會安靜有序的撤出危險地帶,而你有可能在無知的狀態下,睡在臥室裡接受海浪的洗禮。等國民自衛隊集合完畢,趕到事發現場時,基本房子已經漂沒影了。

以上就是我同學在日本生活的經驗,現在後悔並且正在申請加入中國國籍……我班同學一致的觀點是,這廝最多也就拿個中國的居留證,想要回自己已經拋棄的國籍那是沒可能了。😄😄


冰糖160709070


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2.5倍,是俄羅斯的40倍,但日本卻沒有到處高樓雲集,而是人口承載力較小的獨棟小樓和民宿隨處可見,難道日本人都不住房子?其實,計算人口密度都是粗略計算,並不是只計算了居住面積,儘管日本國土面積僅有37.8萬平方公里,但其可居住面積佔比較大,其實按照我國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來比較,日本的人口密度根本不算什麼,上海市的人口密度早已經超越了1000人╱平方公里。

高樓雲集的上海



不過日本人口密度超過300人╱平方公里確實也是一個不小的數據,在37.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裡可以容納近1.3億的人口確實令人驚歎,關鍵是日本有到處可見的獨棟小樓,而並非高樓大廈,這種情況其實跟上面所描述的上海的狀況差不多,日本也有很多像上海一樣的城市,承擔了日本大部分的人口安置工作。比如日本東京幾乎承擔了日本10%的人口,其周邊城市也是人口密集地,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九州、本州地區分佈的居民佔日本總人口的60%,而這些地區中居民群聚也較為明顯,因此這也就讓日本政府仍然可以騰出區域給居民建造獨棟小樓。

日本東京



另外,受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日本居住區域分佈也有所變化,居住的房型同樣隨之變化,儘管日本建房的質量較高,抗震級數可達8.0級,但一般考慮到地震的影響,日本人一般也不會把高層樓房建在自然災害多發區。在地震頻繁區域的小資民眾居住區就建築獨棟小樓,而且小樓的建造材料多為實木,承重遠遠比不上混凝土,因此樓房不高,但安全係數十分的高,即便是有地震發生也不用過於擔心人身和樓房的安全。

日本獨棟小樓



還有,日本人建造的府邸一般可以居住幾代人,再加上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這也就間接導致了日本獨棟小樓擁有很長的使用期,舊樓不拆,新樓仍在繼續修建,慢慢的建造率高出了拆除率,小樓自然也越來越多。


黑先生1998



一般的回答都是圍繞著日本土地私有化、人口集中等老掉牙的理由上,其實日本之所以會給我們人人住獨棟小樓的印象大多是日本電視劇和動漫造成的,這是日本影視產業發達的緣故,而事實上能住的起獨棟小樓的日本人並不多。



日本有8000多萬人聚集在關東城市圈裡,他們中有80%居住在高層公寓當中,只有極少數富人居住在別墅區和獨棟小樓裡,日本城市裡沒有那麼多獨棟小樓,現實中的獨棟居住區都分不在日本的農村裡,正是城市人嚮往獨棟生活空間才在影視劇和動漫當中刻畫那種家家戶戶獨棟小樓的環境,這又碰巧被我們看到才誤以為一戶建在日本很普及,錯覺由此產生。


日本中小城市的一戶建比較多,這與他們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有關,由於家庭富有外國的一塊土地以後都會想盡辦法的建成屬於自己的生活居住區,哪怕是犄角旮旯也不例外的建成小房子,這時候日本發達的建築技術起到了作用,因為宅基地小所以要建成高層建築,這就是為什麼日本的獨棟小樓都是2層或者更高的原因。

中國前幾年經濟不發達老百姓空有大片土地卻無法建造高層建築,因此大多都是單層建築的四合院,但是隨著這幾年我國經濟好轉老百姓都有了錢不管是農村還是郊區,陸陸續續出現了小產權的高層建築,一些釘子戶甚至是十幾層的高層住宅區,這就說明以我們的人均土地面積和人口密度,只要建築技術跟得上、資金到位完全可以家家戶戶都建特朗普大廈。



兵器世界


“日本人口密度是中國全國的2.5倍”這句話說的是全國平均。其實日本比中國的人口密集度更高,日本全國人口一億4千萬不到,但是東京都周圍的“首都圈”、大阪京都神戶的“京阪神地區”和名古屋周圍的“中京圈”這三大都市圈就已經聚集了7000萬人,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這樣一來,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沒有人了。

所以其他地方你想怎麼蓋房子就怎麼蓋房子,那些地方的問題不是有沒有地方蓋房子,而是因為老齡化社會造成的人口過疎帶來的被廢棄了的房子怎麼辦的問題。日本的廢房也有一個產權問題,風能進雨能進別人不能進。即便知道這房子無主,根據現有法律,地方政府也不能去拆,但是不拆又會帶來安全上的問題,大家都在撓頭。

當然問題說的不是這些“其他地方”,而是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其實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的市中心基本上都是高樓,獨棟小樓少一些。

但即便在首都圈,也能住上“獨棟小樓”,有趣的是價格也不是很貴。比如即便在東京都23區裡面,7000萬日元左右的價格也能弄到一個所謂“獨棟小樓”,按今天的匯率大概41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估計在北京三環之內能弄一個廚房沒問題。再肯遠一點,擴大到琦玉神奈川的話,5000萬日元弄一個也不難,那就是不到300萬人民幣了。

日語中把題圖中的這種“獨棟小樓”叫“一戶建”,很日本式。在東京土地面積一般就只有60平米左右(到了神戶能有100平米),蓋起來了全部建築面積大約也就在100平米左右,除了能停一輛汽車的地方,一般沒有能稱得上“院子”的地方,和中國或者美國的“別墅”“豪宅”完全不同。當然那種真正的大豪宅也有,但基本上集中在高級住宅區,像東京的田園調布,神戶邊上的蘆屋等地方。大城市市中心也算寸土寸金,非大富大貴人家住不起大豪宅。

題圖中的房子,土地大概是90平米以下,建築面積120平米左右,一樓廚房飯廳客廳衛生間,二樓三到四個房間。

下面是東京都品川區的新建一戶建,土地64.48平米,建築面積112平米,價格6945萬日元(按今天的匯率大約相當408萬人民幣,再加上8%消費稅,440萬人民幣左右吧):

而真正的豪宅是這樣的:

選擇一戶建還是大樓看個人的口味和追求,如果追求自由的私有空間,“一戶建”是一個選擇,雖然稍微貴一些。但是對於一般工薪階層來說,大樓是更好的選擇。首先是貸款更容易,其次大樓住戶多,更安全,有些事情有住民自治會出面交涉,不像“一戶建”什麼都要自己出面。樓房一般都是鋼筋水泥結構,抗震強度也更好,而且因為牆體厚,保暖隔熱性能好,光熱費也節省。再有就是大樓因為居民多,附近基本上都會有超市什麼的,生活方便。

至於為什麼日本的大城市裡還會有這麼多“一戶建”存在,沒有給開發商全弄成高樓大廈的理由是因為日本的土地管理非常嚴格,而且開發商沒有那麼大的拆遷能力。

日本全國的土地都有臺帳,產權,用途都有規定。如果是住宅用地,容積率也是定死了的,要改變非常困難,不是睡個午覺就能解決的。而且是完全私有制,永遠歸屬自己所有,不願意賣就沒有人能強買,一般能搞拆遷的就只有國家大型公益項目,一般的開發商就只能和人磨嘴皮,有那功夫還不如另找塊空地去。所以祖上留下來的地皮一般就永遠在手裡,後代有把大宅子拆了改樓房的,也有一塊大宅子地皮改幾塊小宅子地皮的。但基本上不太有人去動把幾塊小宅子的地皮合起來改大樓的腦筋,因為太麻煩。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在日本即便是在大城市也有不少“獨棟小樓”一戶建的現象。


冰冷雨天


日本人住的都是獨棟小樓?咱們去的是一個日本嗎?

日本人很多人住獨棟小樓是不假,這種“一戸建て”的建築在日本住房比例裡面大概是54.9%。

但是,別以為這樣就很好。

日本是土地私有,你買下一塊地就可以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大概意思就和中國農村有一塊宅基地你自己建一個房子差不多。

之所以大家會認為日本人住的都是獨棟,其實還是受了影視劇和動漫的影響。都是電視裡演的了,準確度你覺得有多少。

胡哥來告訴你,如果是東京啊京都啊大阪啊這些城市,地價那麼貴,大家不可能都是自己建房,絕大多數人都是住公寓。

而且東京城市圈基本上集中了日本將近一半的人,其他地方人就少了,甚至還有點“地廣人稀”的感覺。所以你去札幌啊之類的城市,會驚喜的發現原來人人住的都是獨棟哦。。。

住獨棟,注意,這不是豪宅,只是自建房。好處是可以自己設計,省錢。但,壞處就是你的鄰居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你會看到這些房子建得千奇百怪,而且很擁擠。還不如高層公寓呢!

胡哥的朋友Taka家裡就是在東京的公寓裡住,為啥不自己建房呢?買不起地啊朋友!

而且公寓住的人多,物業有保障,比那些所謂的獨棟安全多了!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日本是個島國,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一億三千萬。2016年,日本人口的密度為348.3人/平方公里,中國每平方公里不到146個人。 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接近中國的3倍,但是日本的樓房都是以幾層的居多,這裡的居民大多是住獨幢房子,舒適度比中國的好多了。

許多朋友到日本來,會發現東京的房子沒有想象得那麼高大,高樓大廈也沒有我國一二線城市多,走進一般的住宅區,更是的是密密麻麻的幾層小樓房,覺得這樣的都會沒有壓迫感,其實很不錯呢。

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面積是北京的八分之一,人口密度更是北京的幾倍,自建的幾層小樓房非常多,很多日本人住的都是獨棟的小別墅。日本真的是這樣嗎?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為了儘量節約土地,應該是多建高樓大廈才對啊,他們還能住別墅?

這是有歷史淵源的。

1,據說東京一直到明治時代才允許蓋三層樓,平房的歷史源遠流長;此外,東京在明治5年(1872年)發生大火後,制訂了“銀座煉瓦街計畫”(銀座規則),要求建築的高度符合街道寬度,這從安全或景觀角度來說都有道理,深植人心。

(東京車站)

所以,在2003年,森大廈等一批開發商公佈了170米級別的大規模舊城再造方案,但迫於當地百姓強烈反對,最後蓋成了地上12層、地下6層,高度66米左右的模樣。由此,百年前誕生的“銀座規則”再度得到遵守,東京的鬧市區終未出現太過唐突的摩天樓。

2,東京住宅區的樓房有高度限制。日本有“日照權”的概念,就是蓋房子不能妨礙別人享受陽光的權益。所以許多住宅區限制樓房不能高過10米。

(東京都內的獨棟小樓)

3,日本土地私有制法律保障土地所有者權益。

日本土地私有制,一旦購入,有永久的所有權。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想蓋房子就蓋房子,不受時間限制,只要符合當地住宅規劃。日本很少有像中國那樣大面積拆遷現象,因為要幾百戶住戶都統一拆遷,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比如成田機場,到現在了機場內,都還有幾家住戶不走。

在東京,你可以經常看到路邊一棟老平房拆了,又重新在原地蓋新房子。筆者家周圍,一年四季都有一棟2,3層一戶建出售。

(東京都內正在建造的獨棟小樓。2層樓,帶車庫。室內面積86平方米)

4,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過高的建築物在強烈地震當中不利於人員逃生,因此日本政府嚴格限制了建築物高度,這是出於對建築物內人員安全的考慮。

5,日本雖然也有能力建造耐地震、颱風的千米級摩天樓的技術,但建築業者普遍相信,只要超過500米,建築物就需要大量混凝土維持強度,無法確保寬敞的內部空間,只能當作地標等象徵,並不適合人棲息,所以並沒有一股腦兒地去趕這樣的熱潮。

雖然在東京都內也可以買地蓋樓,但東京都內土地價格比較昂貴,買一塊地要付出大筆錢。很多在東京上班的人,都喜歡在東京郊區或鄰近的縣買一塊地,蓋房子。由於交通便利,也不耽誤上班時間,而且房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建設,所以從東京開外郊外的電車沿線,都是密密麻麻的一戶建。


逆風的魚


首先必須清楚,日本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住在獨棟小樓之中的,住在獨棟小樓的日本人大多是居住在不是罪繁華的小鎮或者城市,而在日本的大多數大都市,絕大多數還是居住在擁擠的高樓大廈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分即沒有能力住在邊遠小鎮獨棟小樓裡邊,也沒有能力住在城市的高樓大廈,只能居住在相對邊緣地帶的類似於城中村的狹窄小屋中!



也就是說:能在日本住的起高樓大廈和獨棟小樓的人,在日本也是屬於收入比較高的階層,窮人或者收入比較低的人在哪裡都不可能住的比較體面的!



當然造成提問者有這樣的疑問,還有別的原因存在,例如日本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和漁業國家並存的國家,也就是說在適合發展農業的平原地帶,就是存在傳統農業國家的城市佈局和人口分佈,即大多數城市都位於平原的中心地區,而工業化的發展也讓這些城市吞噬了周邊的農田,成為人口規模的大城市,這一點與我國大多數城市佈局是一樣的!而日本還是擁有有大量的漁業的國家,這些城市大多在適合建立港口和離優質漁場比較近的地區,這裡也是工業化後,港口城市發展船舶製造業的地區!



當然在一些較小的港口就沒有這樣的發展機會了,這裡傳統行業還是的漁業為主,也引信不了多少人,對於居住要求也不是那麼緊迫,居住環境也想對較好!獨棟小樓的數量也會相對較多!



其實在國內也是有大量的獨棟小樓分佈在偏遠城鎮和鄉間的,居住在這些獨棟小樓裡邊相對日本還要成本更低,這些地區至少土地是國家以莊基地形式提供的,但在日本,要想住在這種獨棟小樓中,你還必須制度高額的土地費用!



當然日本早就完成了城市化,城市規模和佈局也基本形成,經濟發展水平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居住在邊遠山區也可以較高的融入整個社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