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隊真的像大家說的這麼弱嗎?

武備庫


說起印度這個國家可能更多的人想起來的會是,印度又摔飛機了,印度一輛摩托車能裝下一個加強排,印度國產航母又又又下水了,很多人更是揚言應該把印度的消息放到娛樂區。但現實中的印度,可真的不是看起來那麼羸弱的。作為中國周邊除俄羅斯外最大一個地區性國家,印度的軍事實力在整個南亞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從印度最強力的武器說起。在當今世界上,可以說只要你掌握了核武器的秘密,那就算是美國也是要讓你三分的。畢竟,這玩意的殺傷力太大,誰都不想成為第二個日本。自從1974年印度進行了第一核試驗之後,其在一定意義上就已經擁有了跟其他擁核國家平起平坐的資本。如今印度更是完成了“三位一體”的核建設,即同時擁有空基核武器、陸基核武器和海基核武器。儘管,其核武器的實際性能還不如中美俄三國,但誰家子彈都能造成傷亡,印度只要有核武器,就必須得忌憚。

其次,再說說在三次印巴衝突的主力部隊--印度陸軍。相比於印度海軍和空軍,印度陸軍的戰績顯然更加出彩一些。畢竟,在三次印巴衝突中,最終決定勝負的都是陸軍,就算巴基斯坦空軍的是美國手把手教出來的,但也沒辦法挽回巴基斯坦的敗局。尤其在第三次印巴衝突中,陸軍表現更是異常亮眼,其不僅在東線上將東巴基斯坦軍隊推下了海,還在西線作戰中擋住了巴軍的進攻,併成功反攻。

空軍和海軍建設上,印度也不曾懈怠。比如,在中國的“遼寧”號還沒有下水之時,印度的“超日王”號航母就已經服役很久了。雖然說“超日王”這東西實際上的戰鬥力比不上“遼寧”號,但在作戰中並不是只看裝備先進與否的,經驗的積累也很重要,先服役就是要比你先積攢經驗。不過,就目前來看印度海軍的整體實力已經落後了。

空軍可能是印度最疲軟的一部分的,到目前為止“光輝”戰機都還沒有完全受到印度空軍的認可。但是,這所謂的疲軟也僅限於本國航空工業。由於印度所處的國際環境比較輕鬆,所以其很容易就可以從歐美俄手裡弄到武器,且這些武器的技術水平還不低。比如,從俄羅斯買的SU-30MKI,有采購意向的法國“陣風”戰機以及拋橄欖枝的美國F-16。因此,印度空軍的整體實力並不弱,甚至其戰略運輸能力還相當不錯。至於摔飛機這事,一是摔的大多是老舊的米格機型,二是印度斯坦的維護水平有限,跟空軍實力的關係不是很大。

綜合來看,印度軍隊的整體實力上雖然不如中美俄這第一梯隊,但排在第二梯隊前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如果印度想進入第一梯隊的話,就必須解決其裝備的國產化問題。要知道,雖說裝備可以買,但一旦開戰這些買來的裝備就很難再次補充,所以還是得靠自己才行。


利刃軍事


提到印度這個國家,網友肯定會說有關印度的新聞請放在娛樂頻道。

俗話說,如果你看不到對手的進步,那麼將來現實會給你一個狠狠的耳光。現如今只要提起印度的軍事實力,網友都會想到印度閱兵疊羅漢、摩托車耍雜技、胸口碎大石、航母三次下水仍未賦役、已經墜機率世界第一等等。

印度的軍事實力真的有那麼差勁嗎?

曾參加了中印軍事演習的一個名中國士兵這樣評價到:“通過和他們演習我們感覺到,印軍的每一次行動,都貼近於實戰,而且他們的細節處理的非常好,這是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

印度的軍人實力

目前印度軍人的總數大概在127萬左右,在世界的排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也是一個軍事大國。而且印度經常和巴基斯坦在邊境上爆發衝突,所以印軍的實戰經驗非常豐富。並且印度經常和美國等國家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因此印軍在戰場上的勢力是不容小覷的。

武器裝備

印軍的軍人實力不弱,武器也不差。我們都把注意力放在印度三次下水未服役的航母身上了,很少人知道印度是二戰後亞洲中第一個擁有雙航母的國家,研究航母更是比我國早了50年。雖然印度人看起來很窮,但是在購買武器方面印度從不手軟,哪怕欠債也要買最先進的武器。

印度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

  1. 印度的國防基礎工業能力一般。 因武器大多都是進口,導致消耗整合的能力不強,其武器國產化太低,這就意味著,作戰的可持續能力不高。

  2. 由於印度的武器來自世界各個國家,不夠標準化,這就導致後勤部門的壓力異常大。

  3. 眾所周知,印度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因此戰時,全國範圍的軍隊調動能力會比較差。

雖然印度對於武器方面有利有弊,但我們不得不防這樣一個會借錢買武器的國家。作為如今世界軍事實力排行第四的印軍,自然不是浪得虛名的。


大國布衣


軍事力量從來都不是規模和武器裝備來看,還得看軍事學說和軍事理論,很多人都說俄羅斯軍事衰退了,不一定打得過這個或者那個,那就是因為對軍事學說毫無瞭解。


武器裝備很重要,但是軍事學說和理論更重要,軍事的理論分為三個層面,戰略、戰役、戰術(戰鬥),從小的軍事單兵條令,到大的三軍總戰略,都是軍事理論的組成部分,而軍事學說則是深植於國家文化的內涵之一。蘇聯的軍事戰略是大縱深戰役學,同時期,剛剛解放的我國則是大規模殲滅戰。


此後,西方發展出了聯合作戰的理論,第一代聯合作戰理論從冷戰時期開始出現,刺激美國產生了強大的戰略空軍,尤其是集空中預警、空中運輸、空中偵察、空中火力支援為一體的航空兵,更是成為美國冷戰時期幾場戰爭的重要支柱。同時期,蘇聯發展出合同戰役學,我國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從大規模殲滅戰轉變為合同戰役。


如今,俄羅斯已經完成了新軍事變革,軍隊規模縮小,但是效率提高,在一個敘利亞,只用了24架飛機左右的一個空天軍團的規模,就能夠掌控敘利亞局勢。而我國也發展出新一代的體系破擊戰理論,開始強調軍事體系的系統性對抗,重點破擊敵人的體系關鍵節點,而美國也經過了由海向陸、空海一體戰,發展到現在的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作戰理論(JASGA)。


從海軍上看,我國已經建立了遠洋機動艦隊,美國一直就保持有集海上進攻、海上盾牌、海基能力為一體的海軍,俄羅斯也發展出近海型區域拒止海軍。我們說這麼多,就是要讓大家明白,軍事從來不是簡單的武器對比,軍事理論誕生了軍隊戰役編成,由此靈活編組為各種戰術單位,這些單位高效的配合運轉才能產生先進的戰爭畫面。


我們常說,中東國家用現代化的武器打著一戰的戰術,敘利亞戰場上還是塹壕戰,也就是一戰的打法,印度又能強到哪裡去?印度在21世紀初也想發展現代化的戰役學理論,搞了一個叫做冷啟動的軍事戰略,也就是建設大量的快速反應部隊,用來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在其他系統沒有準備好的前提下,有大量的部隊可以迅速進入戰場。


然而冷啟動戰略發展到現在卻是徹底的失敗,新的戰略理論一直沒有提出來,因為印度軍隊機動能力差、後勤保障不足、維護能力差、完備率不高,導致很少有部隊能夠在敵人發動戰爭的時候迅速進入臨戰狀態,並且開赴戰場,迄今為止依然做不到,於是印度只能更改軍事學說。前陣子印巴邊境爆發衝突,巴基斯坦擊落了印度戰鬥機,印度沒有戰果,這就是印度軍事系統效率低的一個體現,面對我國現代化的體系破擊戰,怕是要在開戰之初就要癱瘓掉,這樣的軍事力量越大越笨,如何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呢?


海事先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印度軍隊戰鬥不可小視。

印度軍隊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幾支軍隊之一,總兵力高達115萬人。

印軍裝備還相當先進,海陸空三軍都有世界一流武器,而且形成作戰體系。

空軍方面,印度有比我軍還要先進的蘇30戰鬥機,共有272架蘇-30MKI戰鬥機。

還有50架幻影2000,48架米格29。

也就是說,印軍先進戰機高達近400架,這個數字可不少了。

海軍方面,印度有多艘航空母艦,還有豐富的使用甚至實戰經驗。印度也是除了美國和意大利外,唯一擁有雙航母的國家。

還有先進的209型與基洛級潛艇,共計14艘。

單單這兩項,就讓人驚歎不已了。更別說還有有11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1艘輕型護衛艦、1艘船塢登陸艦、8艘坦克登陸艦。

陸軍防空,印度擁有烈火系統導彈和核武器,具有威脅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能力。

常規軍力上,印軍擁有2000輛T-72型坦克和1000輛左右T-90型坦克,共計約3000輛坦克。

而不要說巴基斯坦,即便解放軍99系列和96系列,數量估計也在3000左右。

我軍的坦克也只能說是比印軍略強,其中99式坦克因過重,不太適合高原地區複雜地形作戰。而2500輛96式坦克也許可以壓倒T-72,但無法壓倒T-90S。

至於火炮什麼之類,印度也有大巴,就不多說了。

除了單純的武器以外,印軍還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從1947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開始,到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印軍進行4次大規模作戰,而且越大越好。

諸如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就大獲全勝。

更重要的是,因是巨大的經濟體,印度還頗有軍費。2016年,印度以510億美元在全球的排名第4,比俄羅斯還高,僅次於美中英三國。


薩沙


但從軍事實力上看,印度的國防力量是很強大的。

海軍擁有世界上僅此於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水下有世界第六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

空軍現役的有蘇-30MK以及和俄羅斯共同研發的第五代戰機T-50。

陸軍有擁有2000輛T-72型坦克和1000輛左右T-90型坦克。

兵力115萬餘人。從這一點上看就不可忽視。

下面說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弱了三哥呢?

從軍隊發展上來看,印度近幾年在部隊現代化的進程中進步的相當快,由於技術更新太快,反而對戰鬥力形成了阻礙。

單說海軍航母的事大家都成了笑談,第一就是買了二手的俄羅斯航母被坑,而國產的卻遲遲不能交付,好不容易自己建造了核動力潛艇卻被水給泡了。

空軍方面可謂是萬國牌空降兵的先驅。印度軍工基礎差,底子薄,裝備無法自給,嚴重依賴進口,而且自身戰機保養程度不容樂觀,事故率居高不下。幾乎把先進國家出口的戰機揉成了一坨。包括俄羅斯的蘇-30.英國製造的美洲豹攻擊機和數十架幻影2000.美製F16C/D和幻影-2000.真是當成了戰鬥機的實驗室。

陸軍方面還好。印度的阿瓊Mk.I主戰坦克,1974年開始研製,2004年首輛坦克才開始交付印度陸軍,在印度差勁的國防管理和印度高層的反覆猶疑之下,阿瓊坦克的研製進度被嚴重拖延,30年的研製時間創下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研製週期世界之最”的記錄,還好才30年,比航母強很多了。最終還是進口了俄羅斯的坦克。

其實從字面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是相當可怕的,但是,軍隊是拿來打仗的,不是拿來參觀的。而在戰爭中,自主研製的能力才是關鍵,而且必須擁有這種無需仰仗別人能夠在戰時動用資源快速的批量的建造各式裝備的能力,不能拄著拐去摔跤,可印度這樣的模式則不行會以至於在戰爭中非常的被動。

所以大家都不看好。


歡否


現在的印度軍事力量確實很弱,這是因為強弩之末導致的!印度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一直在打仗,這導致印度的軍費是捉襟見肘,沒多少錢去更新換代武器,而長期戰爭又使得印軍整體士氣十分低落,有點二戰意大利的感覺。

一個很讓人意外的事就是印度雖然在國際上花大價錢買武器,但是並不代表印度的軍費充裕!印度有60萬部隊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印度每年需要為此支付150~200億美元的軍費,再加上日常的養兵花費大約是230億美元,扣掉這兩項必須花費之外,印度軍費結餘不多,根本沒有多少錢去採購新武器,印軍的武器裝備缺口也很大,現在的印軍戰鬥機平均機齡高達30年以上,甚至還有服役40年以上的戰機。這也就是印軍為何戰機故障率那麼高,一個是因為超齡使用了,另外是使用太頻繁,超過負荷了。

其次,軍心士氣問題。印度在過去50年吞併了26個地區,這使得印度不得不派兵佔領。這給印度帶來很大負擔,60萬部隊幾乎佔了印度總兵力的一半以上,印度士兵很多隻有訓練兩三個月就不得不被派去執行任務,訓練程度差又造成的每年傷亡數高達幾百人,這使得印度國內的士兵極度厭戰,比如最近的印軍被俘竟然還可以被當成英雄。

第三,後勤問題。印度本國工業能力弱,又戰爭過於頻繁,印度的戰勤比例嚴重的不協調,用句形容詞來形容就是伙伕都得上戰場,這使得後勤根本跟不上,一打仗的話印度的後勤就是個軟肋。


優己


誰說三哥戰鬥力差?這種笑話只是中國人有資格說。因為62年我們乾淨利落的以少勝多(我不敢說以弱勝強,但其實當時我們不管兵員數量,武器裝備都比他們弱,唯一人贏,幾十年仗打下來的將軍和戰士,拼靜坐示威得國的軍隊)。所以很多國人看不起印度軍隊。


但如果我們去問問葡萄牙人(果阿戰爭),去問問巴鐵,去問問泰米爾,問問南亞諸國,就會明白,印度軍人不是玩笑。

雖然,他們有時候吃飼料;雖然,他們有時候摔飛機(哦,經常);雖然他們有時候在坦克裡尿尿。但其實,印度建國以來,除中國外,可以說是戰無不勝。

打敗葡萄牙,航母襲巴鐵,隔出孟加拉,大口吞錫金,掌控尼泊爾,錘死泰米爾,巡馬爾代夫,“代表”不丹國。這些,還真是勝戰連連。二戰後,美,中之外少有如此多勝戰之國。區別在於,中國一干就是🐂人。而印美都揀小的捏。

警惕,大家可以娛樂,但戰非兒戲,不要小看任何一人。印軍,戰力不弱。


如果您覺得好或不爽,請點個贊或者關注我來吊我。


大三角河系


印度閱兵中的摩托方隊

目前,對於印度軍事力量強弱的評判分為兩個派系,我們姑且稱之為第一派系和第二派系:

圖為印度海軍

<strong>第一派系

第一派系的人認為,印度軍事力量不容小覷,因為印度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軍費支出大國,未來10年間印度將會花費超過2000億美元以上的國防預算來鞏固和提升其軍事力量,當前最好的證明就是美國出臺了最新的世界軍力排名榜,印度緊隨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位列世界第四位,軍費預算也超過了俄羅斯。

圖為世界國防預算餅狀圖

第二派系

第二派系的人認為,印度的戰鬥力確實比較弱,因為印度的國際環境要亞洲其他國家好出很多。

據權威數據統計,印度在這種“優越”的環境中發展了幾十年,當下的貧困人口依然佔比世界貧困人口的33%,也就是世界上有3個貧困人口,其中有一個多都是印度的。

印度國內人口龐大,資源消耗高,工業體系不完備、自然災害頻率高等是導致印度經濟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截至目前,印度依然有超過4000萬以上的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

看到這張圖片第一想到的是——火車;第二是心疼這麼嶄新的戰機......

這張圖片印證了印度軍人都愛留鬍子,可以說這種留鬍子的比例在印度軍隊中的佔比逐年攀升,試問:如果近身格鬥,鬍子會不會是累贅?

印度軍官在訓練新入伍的心病,怎麼感覺也找不到我解放軍的那種高大上的範兒有木有!

總所周知,戰機塗色是為了增加自身的隱身性,而印度人認為應該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倘若真的戰場相見,這種戰機會不會是被外軍優先招呼呢!

印度軍人的日常訓練隊列和妝容......

現如今印度軍官沒有“大肚腩”已經很難再在印軍中體現威望了,並且這種“大肚腩”的情況已愈發嚴重......

圖為中國陸軍

縱然如此,印度當前的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並且與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已達成諸多戰略軍貿協定,當前印度已經擁有較為先進的各型主力裝備,確實不容小覷,但是也不能過於看重,因為印度的“萬國造”武器的兼容性和協同性極差,戰鬥力絕對不會像世界軍力排名那樣真的位居世界第四。

圖為印度經濟分佈圖

印度的GDP十年前世界排名第14位,從PPP購買力來看,印度排名世界第3位,要說印度對亞洲或中東國家有威脅,這是肯定的。

圖為印度“蜘蛛人”火車

我們應該客觀理性看到它的長短處、優劣勢,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墨墨觀察


很多人對印度都存在著偏見,因為印度個別方面存在的問題,但它卻是全世界軍火最大的買家。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一個只會搞笑的名族,因為他們的摩托車表演和疊羅漢,真的前無來者、後無古人。


而就是因為這些很多人都忽略了印度這個國家的真正實力,在全世界很多軍事排名中印度都是前四名,而這個排名也是印度應得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第一,印度比較重視軍事建設。就比如在兩伊戰爭中,巴基斯坦根本不是印度的對手,因為這兩個國家在國防上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印度再窮也要強大自己的軍隊和國防,而巴基斯坦並沒有這樣的領悟。


第二,印度經過幾年來的快速發展,雖然整體比不過中國,但是經濟實力的排名和購買力的排名都是世界前五的。有錢在手就會購買大量的武器發展自己。就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都在想方設法的討好印度,只要有先進的裝備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印度。

印度近年來的軍費逐年上漲,2017年軍費超過500億美元,比俄羅斯和日本都要高,僅次與美國和我國,位列世界第三位。這些錢大多數用來採購世界各國的先進武器裝備。經過多年的採購,目前印度空軍擁有250多架的蘇30MKI,這款戰機要比我國購買的蘇30MKK先進。此外還有多達125架的米格21戰機,雖然大都已經老化,但距離退役還有一段時間。還有45架米格29K戰鬥機,36架法國陣風戰機,49架幻影2000戰機。戰鬥機總數高達700架以上,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力量強國。在亞洲範圍內僅次於我國,甚至比一些歐洲國家還要強。



海軍方面,服役的有一艘維克拉瑪蒂亞航母,還有一艘在建的維克蘭特號航母,14艘採購自俄羅斯等國的常規潛艇,本國自己建造的2艘核動力潛艇。其最新研製的加爾各達級驅逐艦,基本上可以由本國船廠建造。論艦艇數量與日本不相上下。

陸軍方面,印度擁有多達6000輛以上的裝甲戰車,其中有3000多輛的坦克。僅此於國,其中比較先進的T90坦克多達1100多輛。還有200多架的多種型號武裝直升機。1萬多門火炮等裝備。




綜合以上的數據,印度軍事力量在亞洲足以與我國抗衡。雖然大多數裝備是採購自其他國家,在系統協作和後勤維護上存在諸多問題。不能保持高強的的持久作戰。但是面對局部的短時間戰爭,印度軍力絕對不可小覷。中國切不可掉以輕心,被網絡上片面的報道衝昏了頭腦。


天之驕子之家


印度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目前是世界第四軍事大國。但是印度的很多先進武器都需要進口,導致印度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不完整,常常受制於人。




1.印度海軍總兵力超過7萬人,擁有1艘航空母艦、15艘護衛艦、11艘驅逐艦、17艘常規潛艇。航空母艦是“維克拉瑪蒂亞“ ”號,排水量4萬噸購買自俄羅斯,可以配備36架作戰飛機,包括26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印度海軍在60年前就從英國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艘蒸汽彈射起飛航母。印度曾經利用自己的航母,對巴基斯坦的港口進行轟炸,並且炸沉了巴基斯坦的潛艇,因此印度的航母使用經驗和作戰經驗非常豐富。



2.印度空軍有15萬人,有超過900架各種軍用飛機。印度擁有核武器,也是世界上少數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印度的“烈火5”導彈,是印度第一種單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可達5000公里。



3.而印度正在研製的“烈火6”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可以達到6000公里以上配備多個核彈頭。印度很多常規先進武器都來自於進口,因此在戰爭期間出現了消耗無法及時得到補充,印度的國產武器自有率程度比較低,這是制約印度軍事發展的重要原因。



4.印度是南亞地區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整個印度洋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國家,印度有140萬軍隊,總兵力在全球排第三。印度陸軍有112萬人左右,擁有4000輛主戰坦克、2500輛裝甲車、4500門火炮、200架武裝直升機。印度陸軍擁有13個軍,其中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大約10萬軍隊。印度陸軍有現代化的車載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一次可在45秒內連續發射12枚高能火箭,攻擊範圍為3.9平方公里,最遠距離可達4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