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背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等文件精神,助力各地高中新高考改革工作,探討在高考新政下,如何深入理解相關政策,如何更加有效指導學校實施選課走班,如何指導基層教師學科備考,如何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特長生培養和學科競賽等工作。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3月16日,北京國培京師教育科學研究院考試研究中心舉行"高考新政下的教育創新研討會暨新高考領航計劃啟動儀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成都附屬中學校長何光友在會上以《新高考背景下"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貫通培養探索》為題進行發言。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作為第一所以"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建立的學校,北二外成都附中從建校伊始就自帶使命:培養具有民族自信心,全球勝任力的人,細化來講,是培養精通兩門外語的自信陽光善表達的具有全球勝任力的拔尖人才。

因為北二外的背景,讓擁有足夠的時間軸:豐厚的積澱與文化;

因為"一帶一路"的背景,讓它有足夠的空間面——去探索小語種人才的貫通培養,去培養適應於未來國際化發展的人,而學校也致力做 "眼裡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人"的自信教育,讓從北二外成都畢業的學子,不論是否在未來走小語種的專業路線,但他一定會通曉國際規則、懂得國際交流,同時能自信與有愛。


實施路徑:公辦高完中,五門小語種進必修

很難以想象,這是一所開設五門小語種的公辦高完中學,小語種納入必選科目。

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交人員、溝通交流的需求,學校設立了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法語、日語五門小語種。而所有學子都是在小班化英語教學模式下夯實英語基礎上,同時進行的"小語種必修和選修"。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這些課程是由北二外專家親自指導開設的,每週6節英語基礎課程,4節小語種精品課程,1節小語種文化選修課,同時學校還有定期的語言活動與社團活動,而學校所有的小語種教師都走得是在海量優秀教師中選拔而出,均為國內外名牌大學碩士及高校教師。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小語種的課程設置,是在北二外教授指導下編寫的,通過學校聘請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專家,調研學生心理學習規律,自主開發的符合學段學生認知規律,學習興趣以及基於學科核心素的小本課程。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除了多樣的課程,校園內的朗誦大賽演講比賽,校園外的領館活動、國內外文化研學活動等每個月都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語言學習效果的平臺,"搭建的平臺對標於未來的國際化人才需要的能力,於是我們在現在就為這些能力做準備。"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體制背景:"兩自一包"與集團建校的環境根基

北二外成都附中雖建校只有一年,但其發展之迅速。武侯區著力破除辦學體制機制藩籬,將管理的人權、事權、財權下放給學校,全面構建現代學校制度體系。學校在公辦的體質上下"教師自聘、管理自主、經費包乾",例如在2018年3月,北二外成都附中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當時報名人數達到3000餘人,最終錄取了39人,其中國內重點院校研究生佔比達60%。2019年教師招聘,日語教師為清華大學研究生、德語教師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教師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生物教師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並擁有專利、英語的三位教師分別來自於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日本神戶大學與四川大學。

同時,"兩自一包"管理模式,不僅提高了學校自主管理能力,激發了學校自身活力,又保障了教師待遇,充分調動了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北二外成都附中還實行高度"扁平化"管理,將學校管理工作設置為各類項目,每位教師都可選擇參與,從而實現了"人人參與學校管理"。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教師的使命感、歸宿感和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不僅定位為外語學校,"雖然語言課程極具特色和實力",但校長何光友有豐厚的教學提分經驗,他特別要求數學教師擔任班主任且單班教學。每個班的班主任必須是數學教師,"不一定每個學生都是在理科見長,或文科見長,但數學作為各個學科的基礎,理科思維也是國際化人才的必須"。

據瞭解,如此的構架讓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權,加強辦學效率。以此為典範,北二外成都附中在2019年將構建出即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集團化辦學模式。3-18歲的全學段背景做保障,讓貫通培養有了廣闊的探索區域。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學校將多語種貫通培養分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小學6年級,第二階段在7/8年級,第三階段在9年假、第四階段在高一與高二、第五階段在高三與大學。如此,從3歲到21歲都有未來英才培育的路徑,北二外成都附屬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一條龍",可以說因為有可期的方向、有夠大的土壤、有足夠長的時間線,讓孩子們在生涯規劃中從小就立志成為英才。


回到初心:紮實育人, 文化立校,未來可期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2018年8月22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小語種創新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召開。在這場會議上,眾多專家對小語種貫通性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反覆的研討與論證,期望在成都武侯能打出樣本。

半年來,我們可以看到,"一帶一路"背景下建立的學校,在成都房價最高生於"高端"的出生環境之中,難能可貴——北二外成都更加關注的並非是外顯而是"內修","要踏踏實實的延續北二外的血脈與精神",守正如初,創新不止。

新高考背景下,貫通培養小語種人才,北二外成都守正如初探索新路

學校在教學中紮根習慣培養與育人的本質,用"欣賞卡"給予每個孩子以鼓勵,用"時間清單"教會學生怎樣自律和自我規劃,用"回想筆記"教授給孩子如何用鍛鍊思維高效學習,用父母培訓建立家校共育路徑……

迴歸初心,教師團隊們積極而正能量,他們帶著培養英才的使命。如果說一所學校,有政策給予學校以方向、有體制作為學校以基石、有文化孕育著情懷,還有實實在在的教學路徑,那相信育人的結果一定會可期可盼。 (肖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