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鶴儔寫出了《娛樂昇平》,是廣東音樂的啟蒙者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丘鶴儔,1880年出生於台山市端芬鎮那呂村人,乳名阿英,天資聰穎,鄉人稱之“靚仔英”。他父親丘修崔是私塾教師,從小受到啟蒙而酷愛音樂,整天跟著村中的“男巫”、“師姑”學唱佛教、道教歌謠,併為他們齋祭時作伴奏。

清光緒十五年(188年),那呂村從毗鄰的廣海鎮樂家村請來一位胡德高師傅,在村頭丘氏祠堂組織輔導一個音樂社——“八音班”,當地又叫“鑼鼓櫃”。“八音班”集管、弦、彈撥和擊樂於一體,他當年才9歲,整天在旁聽“偷師”。

他以超人的記憶力和模仿力,更以良好的藝術素質,引起胡德高的重視,讓他擔當“八音班”領奏的嗩吶手,當時他才13歲。經胡德高啟蒙引導,他虛心學藝,刻苦鑽研,為日後成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清宣統二年(1910年),丘鶴儔才15歲,便遠涉南洋謀求生計,後轉到香港定居。他不顧生活艱辛曲折,依舊堅持苦練而技藝日精,擅長演奏揚琴、嗩吶、二絃、三絃,其他如彈、唱、吹、打,也無所不通。

初在一傢俬營電話公司任職員,後在擺花街開一間文具、樂器小店,經營之餘,收徒傳藝。由於教授有方,學員日增,於1917年創辦一所音樂私塾,以講授廣東民間音樂為主業。

他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圖解的方式,介紹各種樂器的性能、演奏入門和指法,實施中(工尺譜)西(簡譜)樂譜對照,深受學員歡迎,慕名前來求教者日增,並持之數十年,桃李滿天下。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丘鶴儔在授徒中積累經驗,率先廣為收集清末民初流行的古曲、民間小調、佛(道)樂和粵曲(粵劇過場曲),進行認真整理和記譜。1916年,他編著的《絃歌必讀》,分類為小調、大調、過場曲、粵曲梆黃曲,以工尺譜記譜,成為最早結集成書面世的廣東音樂曲集。

1919年,他編著的《琴學新編》,除繼續收集樂曲,著重推介揚琴的音位和順一打、慢一打、快一打、密打、滾竹、齊打等44種演奏竹法,為廣東揚琴演奏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後,他陸續出了《增刻絃歌必讀》等多部著作,以樂譜記譜完善和文字介紹準確而遠銷國內外,成為廣東音樂工作者與愛好者必備的工具書,其影響力至今不衰。

丘鶴儔還創作了《娛樂昇平》等一批廣東音樂作品。他的作品,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地方特色,又借鑑運用一些西洋作曲技巧,令其作品風格有創新和突破,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和影響力。

其中,《娛樂昇平》、《獅子滾球》、《相見歡》,至今仍流行全國各地(港、澳、臺)以及全球凡有華人居住的國家和地區,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娛樂昇平》更以短小精悍、情緒爽朗、一氣呵成,寫作手法豐富、洗煉,被公認為廣東音樂的精品。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丘鶴儔以曲會友,與當時走紅上海灘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 “四大天王”等結成摯交。

他的《相見歡》寫成後未定曲名,就請呂文成用高胡試奏,呂文成收弓後便連聲說:“妙不可言!”眾樂友在旁同贊佳作,便要立即排練灌錄唱片。他連忙說:“拙作還未起名呢!”眾人說:“久聞前輩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歡聚可謂三生有幸。大作就叫《相見歡》,可否?”他當場擊掌稱好。這段故事,至今仍傳為樂壇佳話。

正是丘鶴儔、呂文成、何柳堂、易劍泉等一班音樂玩家,通過痴心研究探討與創作演奏,並大量灌錄唱片廣為推介,開拓了廣東音樂的新天地,擴大了廣東音樂的影響力。

丘鶴儔的揚琴演奏屬“左竹法”流派。他對揚琴竹法作了系統的整理與探索,為揚琴在廣東音樂的基礎演奏技巧——“左竹法”、“右竹法”和“混合竹法”的形成與發展,奠下了理論基礎,為後人研究廣東揚琴流派的淵源和特點提供了依據。

他用揚琴演奏代表作《獅子滾球》時,吸收早期伴奏粵曲“南音”所用的竹法,即“括竹琶音”運用到演奏中,經過嘗試和改進,豐富了揚琴的音色和表現力,被譽評為“怨慕如泣,歷歷繪聲”。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丘鶴儔學藝於家鄉,成名於香港,鄉情十分厚重。1930年,他與呂文成、邵鐵鴻、楊麗珍等名家,回到臺城太平戲院和端芬大同戲院演出,由於技藝超人,連演十多場也場場爆滿。

1932年,他回鄉為父親治喪,在故鄉居留一段日子。父老鄉親的盛情相請令他難以推卻,曾在家鄉大同市新生活茶居和他的母校——積厚小學(現那泰學校),分別獻演一個多小時的音樂節目,其中的“倒奏揚琴”(將揚琴用臺墊高放在其背上方,雙手持琴竹朝背後彈奏)的卓絕技藝,更令人讚歎折服。

丘鶴儔不斷穿梭於省(廣州)、港、澳、滬等地,著力傳播廣東音樂。1934年,他更挾技赴美國紐約等地巡迴演奏,並與海外音樂界交流演出,用揚琴、嗩吶、三絃等民族樂器,將廣東音樂藝術推向世界。

丘鶴儔編著的書籍有∶

《絃歌必讀》(1916年香港亞洲石印局),

《琴學新編》(1920年香港亞洲石印局),

《增刻絃歌必讀》)1921年香港天真石印局),

《琴學新編第二集》(1923年香港環球石印局),

《琴學精華》(1928年由香港亞洲石印局),

《增刻琴學精華》(1932年香港亞洲石印局),

《國樂新聲》(1934年香港永光石印局)。

他創作的廣東音樂作品有:

《娛樂昇平》、《獅子滾球》、

《相見歡》、《雙龍戲珠》、

《聲聲慢》、《活潑精神》等。

代表作是《娛樂昇平》。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丘鶴儔的兒子在日寇飛機轟炸香港期間中彈罹難。他飽受驟失愛子之痛苦,更受生活困苦之磨折,憂鬱成疾,1942年不幸病逝於香港,終年62歲。

丘鶴儔為廣東音樂事業的形成與發展耕耘終生。資深音樂評論家馮光鈺教授的結論是:“嚴老烈、丘鶴儔、何博眾被公認為廣樂音樂的啟蒙者!” 著名高胡演奏家餘其偉更指出∶“丘鶴儔才是真正有據可查的廣東音樂啟蒙者和發展者。”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來源:fm904台山電臺,台山旅遊,綜合語言資源快訊(作者 李劍昌)及網絡

監製:堯

識別二維碼,

關注“掌上臺山”

更多驚喜等著你!

「台山故事」台山端芬的丘鹤俦写出了《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