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姑父”和“姨夫”比誰更親?有道理嗎?

阿修羅君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絕對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與親戚平時溝通方式肯定也不盡相同。對於我的家庭情況來說,我覺得姨夫跟我家更親一些。



其實小時候姨家和姑家我都經常去玩,有時候整個寒假或暑假都在那裡度過,不管是姨夫還是姑父給我的感覺差不多,都很疼我。


但是在我小學五年級時,大姑家因為姑父的工作調動舉家搬遷,離我們家有一千多公里。從那以後,我們兩家之間走動就少了,只有到了家裡有事或者逢節過年才見上一面,雖然平時也經常電話溝通,但是也擋不住,我們之間感情的疏遠。



可是姨家就不同了,她家離我家相差不到十公里,平時經常串遠門,沒事就相約吃個飯,逛個街。不僅如此,可以說我的童年時光幾乎是在我姨家度過的,當時因為學校離我姨家近,為了避免我每天跑來跑去,我就住在了姨家,我和表弟、表妹一塊長大。姨家可以說算我另一個家了。而姨夫對我和我的弟弟妹妹都很疼,至少日常生活中我並沒感覺到姨夫會偏向誰。不管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還是學習補課,哪一樣他都親歷親為。在幾個男性的親戚裡,只有他讓我有家人的感覺。也可能是一起生活時間太長了,彼此都已經習慣了。





所以說你要問姨夫和姑父哪個親,對於我來說姨夫更親。


活而不凡



上善若水338904613524


我覺得“姑父”親還是“姨父”親要看姑姑或者姨哪個在婆家比較有地位。

我們家是姨父比較親。

從小姨父和我家走動就非常親密,我媽和我姨關係很好,小時候我們經常一家人去我姨家裡過年,小姨待我像親閨女一樣,我媽說我小時候小姨對我最好,經常抱我,給我買各種好吃的和衣服。

姨父對我們家也非常慷慨大方,姨父比較能掙錢,過年回來請一家人唱歌吃飯,都是他出錢,從來不會在錢上計較。在我的印象裡,姑父是待我最好的親戚。

小姨和姨父是自由戀愛,所以兩人感情很好,小姨嫁給姨父時,姨父什麼都沒有,一窮二白,我外婆沒有嫌棄她,我爸媽也幫了她們很多,她們現在的好生活更是兩人一起打拼出來的,所以小姨在姨父心裡的位置非同一般,自然對小姨娘家人也很好。



我幾乎沒見過姑父,甚至對姑姑的印象也不深。感覺姑姑自從結婚之後就很少回孃家,和我爸的聯繫也不多,偶爾有事回來也只有她一人,姑父總是以工作忙為理由,從未來過我家,我也從來沒去過他們家,從小到大沒給過我一分錢的壓歲錢。

聽我媽說姑姑和姑父關係不怎麼好,她們倆年輕時經常打架,姑姑在家裡幾乎對姑父言聽計從。可能姑父跟我奶奶也有些矛盾吧,多以姑父才不待見姑姑的孃家。

我覺得“姑父”或者“姨父”都是外人,他們對你好不好還是要看“姨”和“姑姑”的態度,如果她們對自己的孃家人都不夠好,這些外人又有什麼理由對你好呢?


拾光1991


在農村,姑父和姨夫比誰更親?有道理嗎?

親不親的很快就會知道,臘八一過就是年,再有二十多天就要走親戚了。姑姑家,姨姨家,舅舅家誰敢不去?都是最重要的皇親國戚吧?要是不去,會被老父母責罵的。農村老輩人很看重這個親戚關係,不管是血親還是姻親,都會人到禮到,不然會被人揹後刺刮不懂禮節,會斷親戚的,以後再撿起來可就難了。


窮親戚富親戚都是親戚,姑舅姨更是最親不過的親戚,我們老家說是“親不溜溜”的血親。如果從自己的父母輩算起,姑舅姨和自己是有血緣關係的,流血相同的血,自然是有很深的家族感情的。姑姑是父系血親,姨姨是母系血親,以父母的關係,姑姑姨姨和自己還是三代的血親,因此姑姑姨姨都是自己的最親近的人,不能偏頗誰。

但姑父和姨夫就不一樣了,他們和我們的結緣,純屬“姻親”關係,因為婚姻才有了關係,沒有家族血緣傳承的。要說血緣關係,還是姑家老表和姨家老表和自己有相同的血緣,應該更親密勝過姑父姨夫。因此農村老俗話說的“一表三千里”也是沒有道理的,起碼老表之間還有血緣關係,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說“兩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了親”的,都是以前的陳腐愚念罷了,沒有那麼多的花花道道,都是自己招來的。

有人說姑父比姨夫要更親一些呀。也不絕對,如果論資排輩來說,姑父也不一定比姨夫更好使。不過是姑父沾了姑姑的光,在父系為尊的社會,更看重姑父一頭罷了。但“孃親舅大”,姨夫作為自己母親孃家人,是不是應該也要尊重一下呢?誰也不會看低自己母親孃家的人吧,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姑父和姨夫的肩膀頭一般高”,這是我們老家農村老人的說法,誰也不得罪誰。其實想想也是,看在他們和自己父母的關係,做子女的胡亂評論,就是慢待了自家親戚。可以說姑父姨夫就相當於手心和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割捨誰都是自己的痛不欲生。

親戚是走的而不是叫的,掛在嘴巴上的不是親戚。是親戚不走動,三年變路人。以前說法出於公心,於私心來說,我也是有偏頗的,我更和姨夫親密一些。主要還是因為小時候的原因來影響了我的判斷和評價,我們知道童年的記憶能左右我們的感情抉擇和思維認知。


農村老俗話


在農村有句話叫“看是親人不是親,姑父姨夫小舅媽。”這話說的是在所有親戚裡有些親戚是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他們對待自己時,和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是不同的。

大家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去走親戚時,姑姑小姨舅舅,這些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不管給紅包還是接待自己方面,那種深到骨子裡的親切感和關愛,和姑父姨夫舅母他們是不同的。



雖然因為親戚關係,他們也會熱情招待,但總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的熱情是有所保留的。

最明顯的是,給紅包方面,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給的比姑父姨夫舅媽這樣,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戚多點。

而且,他們對我們家庭的關心,也是不如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更用心的。

當然了,親不親,更關鍵的是兩個家庭如何相處,甚至具體到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相處是否融洽。血緣關係在這裡面的作用,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會大到影響所有。

很多人,都是和舅媽姑父姨夫的親密度,比舅舅姑姑小姨,更加好,更親。

至於姑父和姨夫,到底哪個更親呢?理論上來講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和自己非血緣關係的親人裡,最親的。姑父,就是父親姐妹的老公,姨夫就是媽媽姐妹的老公。

記得以前有人問,叔叔和舅舅,哪個更親?大家都覺得叔叔親一點。理由是,叔叔和自己一個姓,平時生活在一起,可以更加容易培養感情。

而姑父和姨夫,是不會和我們住在一起的,也就是平時走親戚時,才會接觸。在培養感情方面,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但是實際上,我覺得姑父比姨夫親一點。為何這麼說呢?

1:首先,因為父親所在的家,也就是你的家,是姑姑的孃家,在農村裡,是根的所在。正如農村裡大多數人所說的,男人是根,固定在一個地方,女人是葉子,會嫁出去離開這個地方。

在農村平時走親戚時,尤其是過年走親戚,都是姑姑們回孃家走親的,比較少有舅舅去外甥家走親的。

按農村的話說,就是葉子歲根,就不忘本,不忘孃家。而根隨葉子,那叫去談可憐,會被別人認為沒面子的。

所以,姑父家的孃家在你家,而姨夫家的孃家在你舅舅家。

通常過年走親戚,都是姑父姑姑一家人來你家走親。而姨夫一家人通常是去舅舅家走親。

如果,姨夫家有到你家走親,也是他們先走完舅舅家的親,才來走你家的。而姑父家就不同了,過年走親,會首先到你家。

2: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親不親,是靠接觸和相處出來的。

姑父因為過年走親,會到你家去。而姨夫過年走親會到舅舅家去。相對來說。你和姑父接觸的次數會多,自然會比姨夫親點了。

快過年了,很多人殺年豬後,都會給親戚送點。一般,姑父家殺年豬後,會給你家送。而姨夫家是不會的,除非提前有預定或者豬肉太多。

大家覺得,是姑父親,還是姨夫親呢?


村哥小凡


在農村,“姑父”和“姨夫”比誰更親?有道理嗎?

親戚關係中,姑父和姨夫誰更親?老祖宗傳下了一句俗語:人有三不親,姑父、姨夫、妗子。在過去的說法是,這三個親戚雖然都是親戚,但是卻並不親。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親戚之間親不親,關鍵看血緣關係,沒有血緣關係那就不親。這個從俗語“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就可以看得出來,只有和家族成員有血緣關係的人,才是真正的親戚。那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我們都知道,姑父是爸爸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是因為和姑姑結婚了以後才組建的家庭。而姨夫則是媽媽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也是因為娶了姨媽之後才成為了親戚中的一員。古人認為這些親戚之間的關係都是不牢靠的,畢竟在過去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在家中也沒有什麼話語權,很多事情做不了主,而且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了,孃家對於她們來說就是親人了,一年也難得回來幾次,聯繫少了,親情也就淡了,所以古人認為姑父和姨夫都不親。

不過,在有些地方卻是認為姑父要比姨夫更親的。在農夫的家鄉也是這樣的,這一點從農村的酒席座次就可以看得出來。一般如果姑父和姨夫同坐一桌的話,那基本上是姑父的坐席會在姨夫的前面。而且姑父的名字是可以上族譜的,但姨夫那是肯定上不了的。在民間還流傳著“姨夫親不叫親,姨娘沒了斷了根;姑父親才叫親,沒了姑姑連著根”的說法。老話也是在理,姨娘不在了,兩姐妹聯繫的紐帶沒有了,自然走動就少了。而姑姑就算是不在了,可是姑姑的父母依然還是姑父的岳父岳母,他們依然還是要逢年過節走動一下的。再加上姨夫是媽媽那邊的親戚,而媽媽也是女人,在過去社會地位也不高,所以有些地方是姑父要比姨夫更親。

不過,在今天來看,老祖宗傳下來的這句話已經沒道理了。因為姑父和姨夫到底哪個更親,主要是看相互之間感情的維護了。因為親戚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你不順眼。


農夫也瘋狂


  你首先要搞清楚姨父和姨夫兩個稱呼,你連這兩個稱呼都沒有弄清楚。姨父是姨媽的丈夫,姨夫是自己老婆姐妹的丈夫,也就是連襟。姨父和姨夫都不是同輩的,姨父和姑父是長輩,姐夫和妹夫、姨夫是同輩人。

  如果你說的姨夫是姨媽丈夫的話,在農村姨父是沒有姑父親的,喝喜酒的時候姑父的坐次也比姨父靠前很多。姨表兄弟也是沒有姑表兄弟親的,當然了也有例外,你爸和丈母孃家親,你自然會和姨表兄弟親。

  如果你所說的姨夫是連襟的話,名義上姨夫沒有姑父親,但實際你和姨夫親,這個為什麼就不用我說了吧!



情感評論員


首先,在農村,大家普遍更看重家族(同血緣關係組成的社會群體)這個概念。具體而言,在一個大家庭中,有著同樣姓氏的人往往更加親近。

其次,對於農村的一些思想的傳統長輩而言,他們仍保留著一定的“性別偏見”,認為只有兒子才能傳承家族的血脈,而女兒出嫁之後就是別人家的,即便是女兒的孩子,也不會跟著自己家裡人姓,因此,對於女兒會顯得沒有那麼親近。

同理,對於“姑父”與“姨夫”這兩種親戚而言,雖然與我們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是,“姑父”畢竟是自己父親那邊的親戚,因此會經常在大家庭中出現,與我們也就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

純粹接觸效應指出,人們會因為相互之間接觸次數的增加,而更親近。當你與某個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後,就會更加了解這個人,增進彼此的熟悉感,因而關係更加親近。相反,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偏見,往往是由於雙方接觸額的機會過少,沒有增進對彼此的瞭解導致。

本文討論的親近,其心理本質是接觸感和緊密感。而在農村,往往是以父系家庭(家庭嗣系綿延的傳遞主體是父方的家庭)為主的,大家見面、接觸的機會也更多,因此會對父親那邊的親戚更加親近。

而對於“姨夫”而言,因為農村中嫁出去的姑娘很少回到孃家,正如俗話所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很多時候,與母親那邊的親戚相見的機會就會少一些,自然沒有那麼親近了。

當然,如果有的家庭不是一大家子人一起生活,那麼,逢年過節走親戚的時候,與“姑父”、“姨夫”這類親戚接觸的機會是差不多的,因此與兩邊親戚的親近程度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特別是在當前社會,“重男輕女”觀念已經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越來越多的父母會把兒子、女兒看得一樣重要。因此,對於成家的兒女來說,他們都會照顧兩邊的家庭,互相探望,這樣一來,“姑父”與“姨夫”也會隨著妻子回老家走親戚,所以兩邊都差不多親。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會到城裡工作,而不是像傳統大家庭一樣與父母待在一起,因此,父親那邊的親戚也不一定就能夠經常見到。

總的來說,“姑父”與“姨夫”都是家裡的親戚,只要是經常走動、接觸,增進彼此的熟悉感,就會有更加親近的關係。對於傳統的農村大家庭而言,由於“姑父”是父親那邊的親戚,會有更多相處機會,所以會比與“姨夫”的關係更加親近。


第一心理


在農村,姑父和姨夫比誰更親?有道理嗎?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往往就會人情世故特別多,尤其是在平時走動親戚關係中或者參與婚喪嫁娶活動方面,往往比城裡人會更頻繁,有時候親戚關係很淡或不認識的情況都會有可能發生,往往也是農村人不得不走的一層關係!而這裡說到的姑父和姨夫,也是眾多親戚中比較重要的,畢竟親戚關係中,姑舅姨往往是特別親的人,而姑父、姨夫和舅媽雖沒有血緣關係,但也往往是屬於至親的親戚範圍之內!至於親近關係怎麼樣,估計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說法吧!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關於姑父和姨夫:從“父”字和“夫”字就會體現親疏!在傳統觀念裡,雖然姑父和姨夫都沒有血緣關係,都算不上特別親,但在以父系社會為主的傳統宗法關係中,由於很多時候親戚關係主要是以父系親屬走動關係為主,往往就會顯得更親切一些,故而一般將姑姑的丈夫稱為“姑父”,其中這個“父”字足以言表了!而以母系親屬則是外姓人為主,往往就會走動關係比較疏遠一些,故而一般將姨媽的的丈夫稱為“姨夫”!因此,在傳統父系家族觀念的影響下,往往姑父要比姨夫的親戚關係更濃厚一些!

平時是否相處融洽或經常走動也會影響姑父和姨夫的親疏!雖然說血緣關係往往會更親近一些,但有時候老話也常說“親兄弟明算賬”,即便是親兄弟姐妹之間有時候有矛盾糾紛時往往也會鬧成沒關係的!另外,就是受婆媳關係和姑嫂關係的影響,一旦關係不和睦往往就會造成與姑姑關係緊張,然而卻與姨媽關係親近並時常走動關係,這樣一來,姨夫自然要比姑父更親近一些了!

就是農村老人常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其實就是說明親戚關係的親近其實和平時的走動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些人的姑姑遠嫁或舅舅去外地生活沒有來往了,這樣很多年後基本就沒啥來往了,即便以後再上門走動關係,也不如平時常走動關係的親戚更親切!因此,這就是為何農村人特別注重人情世故的原因之一,往往會在過節過年走動關係或者平時積極參與婚喪嫁娶等方面活動,其實也是維繫親戚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哦!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其實每個人的親戚關係不同,尤其是現如今獨生子女的情況越來越多,往往很多人可能只有姑父或姨夫一方的親戚關係,這時往往就無法比較了!因此,我感覺,只要平時常常走動關係,其實姑父和姨夫是一樣親切的,沒有孰重孰輕的區別!


龍百曉生


俗話說,人有三不親,就是姑父姨父和舅舅的媳婦。

現在問姑父親還是姨父親,實際上應該是一樣的,因為既然做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這一點上是相同的,所以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仔細想想呢,還是姑父親一點。這是因為農村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姨親不算親,正因為這個,一下子就把姑父和姨父原本是一樣的平級關係,變成了姑父親而姨父就不怎麼親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姑比姨親。因為姑與侄是同姓,女人的心都向著孃家,所以姑比姨要親的多,由此姑父就比姨父親就顯得有理有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