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韶關大鑒禪寺


(一)

唐高宗李治顯慶年間(公元660年),武江畔,大梵寺落成。

(二)

六祖惠能大師駐南華寺後,常受時任韶州刺史韋琚之邀,前往大梵寺為眾生廣開佛法因緣。

每凡惠能大師升壇開講,刺史攜同寮三十餘人,儒教宗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向六祖惠能行禮,願聞法要。


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菜根香



(三)

大梵寺屢屢遷址,數次易名。

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特賜水晶缽孟、磨納袈裟等物給惠能。六祖圓寂後,為紀念大師,唐中宗諡其為大鑒禪師,賜大梵寺為大鑒寺以作紀念。到了宋朝,大梵寺改名崇寧寺、天寧寺,天寧寺。

宋紹興三年(1131年),專奉徽宗香火,賜名報恩光孝寺。


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智藥禪師所帶菩提樹之後



(四)

朝代更替,幾經興衰。

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時任廣東省省長李漢魂託虛雲老和尚復興修復。虛雲老和尚在其支持下,積極募捐籌款重建,並開辦了“香積廚“素材館。該館後搬遷至廣州,發展成享譽全省的“菜根香”名牌。


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世俗不落清淨,清淨不離世俗



(五)

如今,大鑒禪寺身處韶關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圈內,寺廟空間不斷被侵佔之時,慶幸經過有識之士的努力,保留了最後一絲能依稀看到當年六祖惠能弘法的痕跡。

寺院後的兩棵菩提樹,乃智藥三藏大師所帶菩提種之後,如今的繁茂,那時的輝煌。


韶關大鑒禪寺行記|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大鑒禪寺街角



置身於塵世中,又獨立於塵世之外,開得一番天地,又守得一寸淨土,大隱於市。

在此,不免想起了楊絳先生的話: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