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該怎麼辦?

風中的回憶823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村土灶無秸稈可燒應該怎麼辦?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自家種地減少,就會出現土灶缺少秸稈或者無秸稈可燒的現象。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土灶除了用農作物的秸稈,還可以用其他的木材代替秸稈使用。


用樹木枯枝或木頭代替秸稈燒土灶,更省力,火勢更穩定。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其實燒土灶並不只是用農作物一種秸稈。因為農作物的秸稈大部分都較柔軟,燒起來火勢忽大忽小不穩定。所以人們通常在燒土灶時,開始先用秸稈,等有了火底後,就開始用質地較硬的木柴繼續燒。用木柴燒土灶,火勢更容易把控,也更簡便。


那麼樹木的枯枝或木頭從哪裡來呢?

一般可以去樹木較多的地方撿。土地雖然實行了流轉,但流轉後一般也是用來種植樹木或者其他經濟作物,所以農村的樹木覆蓋率都比較高。像我們那裡,一般到了深秋,樹木的枯枝特別多,大家都會上山去撿木柴。一般撿個兩三天就夠一年用了。

當然了,農村人一般自家都有樹。有些樹木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枯死後也可以砍下來,然後劈成木柴,以備燒土灶用!


總的來說,農村雖然實行土地流轉,會導致農民的秸稈減少。但農村畢竟還是農村,可代替秸稈燒土灶的其他可燃物也不少!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農村土地大部分流轉,會導致農民的土灶無柴可燒,這純粹是杞人憂天。

農村土灶燒作物的秸稈,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晏子小時候,農村作物的秸稈,只有小麥的秸稈會用來當燒柴,花竹秸稈一般用來粉碎做豬的粗飼料,玉米秸稈粉碎後做牛的飼料。農民土灶燒得柴草,除了麥草以外,多數是農民上山拾草取得。那時候農村實行封山育林,每年開一次山,全家人都要上山拾草,平日裡小孩子也會去村邊樹林裡打點乾柴,摟點樹葉等當燒草。

全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農村的作物秸稈很少用來當燒柴和飼料了,很多農民都一把火將其燒掉,儘管國家一再禁止焚燒作物秸稈,還是有些農民屢禁不止。他們為什麼不把秸稈拉回家當柴草燒土灶呢?這說明農村已經有很多新型燃料代替了土灶。

在我們這裡,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村民也都家家用上煤氣罐,以後慢慢地也增加了一些電氣設施,如電飯鍋、電壓力鍋、電磁爐等,土灶因為燒起來比較麻煩,又增加家裡熱量,夏天很少使用了,只在發饅頭或者冬天時才會燒土灶,這就大大節約了柴草。而農村土灶的燃料,有不少開始燒煤,而大多數發展果業的農民,果樹修剪下來的枝條就用不了。所以很少有人燒作物的秸稈了。

那麼,土地大部分流轉以後,農村的土灶真會無柴可燒嗎?肯定不會!對於土地大戶,他們收割莊稼後剩下的秸稈,正愁無法處理,不敢焚燒,又賣不上價錢,如果村民免費幫他們處理掉,他們肯定是非常願意的。再是,近年來農村的荒草漫山都是,如果農民想拾草燒灶,那是非常簡單的。隨著退耕還林,農村的綠化加強,而不管什麼樹木,每年都有有乾枝落下來,打點乾柴燒火,還是非常容易的。

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村新型燃料會越來越多,不久的將來,許多農村都會通上天燃氣。既經濟實惠,又幹淨衛生。所以,不管哪個時候,都不必擔心無法生火做飯,時代只會前進,不會退回到飲毛茹血的時代,大家完全不必擔憂。


齊東晏子


這幾年農村的變化很大,從燒鍋做飯也能看出來,農民生活條件確實好了。

小時候,家家都貧窮,特別像我們丘陵山區,水源不好,種上小麥後,如果遇到旱天,到收割小麥的時候,麥子長的特別矮,而且稀稀拉拉,一畝麥子用一“平車”就拉回家了。前段時間我姑奶奶還說起過去的事,姑奶奶今年90歲了。她說過去也沒有錢買化肥,全靠家裡養豬攢點豬糞,種的糧食根本就沒有營養,所以莊稼也長的不好,不像現在生活條件好,莊稼地裡用足了化肥,莊稼還能不打糧食嗎?現在一家打的糧食頂過去一個生產隊打的糧食。

因為莊稼長的不好,所以秸稈也不多,有的家裡還要用花生秸稈、紅薯秸稈餵豬喂牛,就導致沒有燒火草做飯了。小時候一到星期天,我們小孩就要去地裡拾草撿柴火。那時候我爬樹很厲害,再高的樹也能爬上去。我們村後有大堤,堤上栽了很多大楊樹,夏天的時候颳大風,有一些樹幹被蟲子蛀空了,一颳大風就斷了掛在樹上,我就爬樹把它“夠”下來,總是在小夥伴的羨慕中拖回家,大人給我起了外號“皮猴子”。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都有電飯煲、煤氣灶、電磁爐,燒草做飯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像80後90後的年輕人家裡根本就沒有草鍋,做飯炒菜全用電、氣。

伙房的變化,也反應了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農村的明天會更好!

我是“沃田朝陽”,把新農村、新面貌展現給大家,希望大家支持我。






沃田朝陽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了,難道大家從今以後都會吃生米不成?大家不燒秸稈做飯可以上山去砍柴火回家燒,可以去液化氣站買液化氣回家燒,還可以從商店去買個電飯煲,電磁爐,電熱水器,電壺回家來煮飯,炒菜,沖涼,燒開水渴,用液化氣與電代替秸稈,家中更衛生,更方便,更環保的。

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現在的土地大家都流轉出去了,只是說大家平時煮飯炒菜時沒有稻草燒了,家中種植蔬菜也沒有草木灰做肥料了而已。


但是,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現在的農村人手中都富裕起來了,家中裝飾一新,大部分人家都自覺不燒柴火做飯了,都寧願使用液化氣與電器設備來燒水做飯,這樣家中衛生又方便多了。

只有少數一部人還在燒柴做飯,山上的柴火過去連樹葉都抓回來燒,現在山上乾柴一大層,卻無人光顧了,讓它們爛在山上做肥料去了,只有幾位勤快的老人們還在山上撿柴火燒,但他們也慢慢地扛不動了,要年輕人上山去砍柴燒,那更不用說了,打一天工幾百塊錢的,別浪費他們的時間了,還是燒液化氣與用電的好。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以後,農民的土灶沒秸稈可燒,可以上山去砍柴火燒,可以燒煤炭,燒液化氣,用電飯煲來煮飯,電磁爐炒菜,電熱水器洗澡,電壺燒水喝來代替土灶燒秸稈,更加衛生方便,更環保!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首先明確一點,土灶無秸稈可燒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有很多,農民大可不必擔心!

現在,很多農村都在大搞特搞土地流轉,農民把自己的土地租給大戶,同時還能在大戶那裡打工掙錢,一塊地能得到兩份收入,可以說是農民特別好的一種增收方式。

但是,對農民來說土地流轉出去也不是沒有弊端,比如想用土灶時卻發現沒有秸稈燒(再沒有其他柴火的情況下),所以問主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小焦認為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農民做飯除了用秸稈做飯外還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用電。現在農民生活條件好了,幾乎家家都有電磁爐、電飯鍋等做飯用的電器,很多農民圖省事也經常用這些電器做飯。所以就算沒有了秸稈,農民依然能把飯吃到嘴裡;

第二,用沼氣。如果沒有秸稈燒,其實沼氣也是一種很方便的燃料。小焦家裡的沼氣安裝好已經快十年了,至今還能使用,而且也是特別方便的;

第三,用煤氣。如果沒有秸稈燒,還可以去購煤氣罐和煤氣灶,用煤氣來做飯。小焦所在的村子裡就有很多農戶用的是煤氣罐,挺方便的。但缺點就是有點貴……

第四,燒煤。這個就不多說了,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什麼塊煤、蜂窩煤等等,做起飯來也是挺快的。

第五,用天然氣。天然氣的話,可能很多村子都還沒有,已經通氣的村子就可以使用了,就是成本有點高……

個人認為,就算沒有秸稈,農民也能把飯吃到嘴裡,農村用來做飯的方式非常多。但是土地流轉還是一件好事情,不能因為為了燒柴火做飯就否定了土地流轉給農民帶來的好處!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該怎麼辦?

隨著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農民的土地大都實行了流轉,這樣既擴大了種植和經營的規模,又可以減少農民的負擔,看起來挺好的。但是,土地流轉後,農民將不再有秸稈來燒土灶了。那麼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怎麼辦?山村梅花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因為沒有秸稈可燒了,那麼只能改用其他的燃料來做飯和取暖了。一是可以改用電做飯,如微波爐、電磁爐、電飯煲、電炒鍋等,可以把土灶拆除,改成現代灶臺,安裝上抽油煙機,這樣既可以節省空間,又可以改變家裡被油煙熗燻的危害,其實現在農村條件好了,房子也都裝修不錯,就是有秸稈也很少有燒的,像我們村莊按上天燃氣,很少燒草的。

對於冬天取暖問題,一種辦法是生土暖氣,把暖氣爐生在廂房,既衛生,又安全。另一種辦法就是家裡安裝電熱板,這樣既可以美化裝飾家庭,又達到了取暖效果,而且家裡更衛生了。不過,採用電器做飯和取暖,購買電器需要不少的錢,使用過程中要交的電費也會是不少的開支,這樣恐怕農民的負擔會讓大家承受不了。



如果是山村,那就可以採取上山拾柴禾,來彌補沒有秸稈燒火的問題。在我們這裡守著大山,到了秋天,人們會到附近的山坡上拾一些乾柴、山草,推到村頭或家裡,準備一年的柴禾。因為在過去生產隊的時間,玉米秸稈都用來喂集體的牲口,農民基本上分不到秸稈,只能靠上山拾柴禾來解決燒柴問題。但是,如果你住的農村不是山區,那隻能用煤氣、電器、煤炭來解決了。


以上是山村梅花對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怎麼辦?所做的解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並能為大家提供相應的幫助。


山村梅花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該怎麼辦?

我們村的土地流轉率不高,就算是流轉也只是給親戚種植,並沒有大戶過來流轉,但實際上農民很少會用土灶。農田的溝渠裡都是被丟棄的秸稈,很少會有農民將秸稈拉回家裡去。所以說題主的擔心應該是多餘的。

不得否認的是,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農,因為日子比較節省,一直堅持著依靠土灶生火做飯。不過老人們依舊不喜歡用上秸稈這種東西,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秸稈在生火之後很容易就熄滅,可燃率並不是很高。用上秸稈做飯,往往需要用上很多的柴火才行,此時還會產生著大量的灰燼,並有大量的濃煙出現。

因此大家都會去山林中尋找著木柴,這些東西在山上到處都是,大家並不需要擔心缺乏的問題,而這些木柴的火力很旺盛,可以燃燒上很長的時間,此外用木柴做飯更香濃一些,吃起來的口感好。而那些秸稈的用途就是將木柴點燃,在點燃之後大家就不會再用秸稈了。

當然如果是大豆秸稈的話,燃燒的效果還是很好的,不過種植的人並不是太多。如今的土灶已經很少使用了,一般都是在春節的時候,蒸饅頭、包子的時候用上。平日裡則是用上電器、液化氣、天然氣等,這些東西使用起來更方便一些。

如今大家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很少有人會專門的用上秸稈燒火,而秸稈燒火的壞處就是很容易出現火災,特別是那些老人在家裡的,使用起來更危險,反而液化氣、天然氣更便捷。





小妹走農村



遺忘的高度


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後,農民的土灶無秸稈可燒應該怎麼辦?

土地流轉是我國為了更好的耕種土地而鼓勵農民自願的組建合作社或個人家庭農場,流轉後大批勞動力從農業上解放出來,進城打工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勞動力,也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和就業!


由於農民種植田地的少了,近年來農村家裡的土灶(我們那個叫灶火或地窯)也基本沒什麼人用了,一般都是在過年或家裡來客人多了才用;隨著國家的大力治理霧霾(我們這裡是京津冀地區),推行天燃氣進村,還有外出打工人員外出打工,家裡就兩三口人基本上都用煤氣或電磁爐,土灶就更沒人用了;如家裡的房子沒重新翻蓋的還是會留存下來,翻蓋過的現在基本上都拆掉了,主要一年到頭用不了幾次,還佔地方,新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老傳統和老物件沒有了!


為什麼現在的人會覺得八 九十年代比現在有意思呢,估計就是那時候更多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現在什麼都方便了反而覺得人活著精神上不如過去的精神上滿足感重!


邢臺小車


這有點虛狂了,現在農村到處都有枯枝爛葉用來當柴燒的,用不著非得莊稼秸稈才能當柴火燒飯的。過去的農村家家戶戶全都是用柴禾做飯,明顯易顯的柴火資源相當的短缺,有時候就因為爭搶柴禾鬧得不可開交。現如今,各種新型能源層出不窮,那還在乎秸稈缺少呢?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誰還願意麻煩守在鍋臺邊煙熏火燎地做飯呢?人家急匆匆的回到家,往鍋裡舀上兩瓢水,打開電磁爐或者是煤氣灶不用幾十分鐘就把飯做熟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怎麼省事快點吃了飯,就馬上上班去了。燒柴做飯的沒幾個,只有極少數農民還是怕花錢,才使用柴禾來做飯省錢的。因此說,莊稼地的秸稈有的是用於牲畜飼料的,有的被機器打爛還田了,根本不指望當柴燒了,有些燒火做飯用的,順便在道路兩旁就可以撿到許多丟棄的爛樹爛枝了,別在擔心這碼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