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沒有射程超過1.6萬公里的洲際導彈?

PLAstyle


如今的洲際導彈是實現核威懾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如今世界上有能力使用洲際導彈的國家也只有5個,可以實現自己設計生產的只有美俄和中國。但是即便是這樣,這些國家所有的導彈加一起數量仍然不少,如果全部發射出去,足夠將地球上的人類全毀滅了。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有這樣一個規律就是如今所有導彈射程都沒有超過2萬公里。這是為什麼呢?是目前的技術還不夠嗎?其實並不是這樣,人類連太空都能夠上的去,更別說導彈的射程了,只能說沒有研製是因為根本沒必要。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周長是4萬千米,但是地球是球體,赤道附近略微鼓起,但是最長的周長也大概只有4萬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導彈繞地球環繞一圈,也最多隻需要4萬千米,因此想要打擊到目標的話,其實最多隻要做到2萬公里就足夠了。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什麼不需要射程更遠的導彈了。如今擁有洲際導彈能力的國家都在北半球,其中兩個離得最遠的國家,距離也沒有超過12,000公里。況且除了陸基導彈之外,還有海基可以裝在核潛艇上,游到大洋中,進行秘密的發射。而這個時候潛射導彈甚至只需要6~8千千米就能夠打擊到預定的目標。

同時還有關於導彈技術的原因,核導彈可不是一個容易製造的東西,而且每一次發射都耗費巨大。同時對於設計者來說,越遠的射程也就意味著難度越高。從目前只有三個國家有能力製造就可以看出其難度,而且射程遠也就意味著要裝載更多的燃料會提高導彈的重量,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大幅上升,同時安全性也會降低。

而且導彈如今一般都沒有超過16,000千米,因為射程夠遠的話,精度也會下降很多,超過14,000千米之後,這個時候末端速度就已經和人造衛星所需要的7.9千米每秒很接近了,一旦控制不好變量和時間,就很可能變成核彈衛星。

而且如今各國反導系統和核打擊系統都已經非常完備,像美國來說,也可以使用B2轟炸機輔助,同時三位一體打擊能力都隨時在線,這並不需要使勁的往上堆射程。


紫龍防務觀察


洲際導彈射程16000公里,已經完全覆蓋預想敵目標,不需要再增加射程(既費材料、又費燃料)。

洲際導彈是指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導彈,與核武器一樣,只屬於聯合國“五常俱樂部”的標配。著名的有中國東風、俄羅斯白楊、美國民兵、法國M—51、英國三叉戟(潛射)導彈(美製)。

若按兵對兵、將對將範疇,洲際彈道導彈則只能用於“俱樂部成員”間相互瞄準或射擊。

看世界地圖,“五常俱樂部”國家地理位置主要在北緯40度區域(俄英法更偏北),沿北緯40度劃一個圓,周長是2πRcos40=30611公里(R地球半徑),“五常俱樂部”國家間要相互發射洲際導彈,射程16000x2=32000公里,完全夠用。

印度試圖加入“五常俱樂部”,但能力還不足,它的射程最遠的導彈“烈火5”,也僅能達到5000公里,仍屬於中程導彈範疇。

若印度搞出洲際導彈,不排除“五常”新研製的洲際導彈射程會酌情延伸(超過16000公里)。


諶人


第一,地球直徑1.2萬多公里,換算成周長,就是40076公里,半周長就是20000公里,就是說,在地球上任意一點發射洲際導彈,只要射程超過20000公里就可以打遍全球。

第二,能製造遠程洲際導彈導彈的國家也就五常,當然,三哥有一定中近程彈道導彈的研製能力,遠程嘛就只有呵呵!但是在除去英法這種無威脅小國下來,也就只有美俄中三國,這三國也是國土面積超大的,戰略縱深隨便哪一個都有3000-5000公里,因此,遠程戰略彈道導彈不需要射程超過20000-5000=15000公里。

比如,我在中國要用導彈打到華盛頓去,從上海發射導彈,途徑太平洋過去,如果射程不夠,肯定打不到華盛頓,可別忘了,地球是圓的!上海打不到,我用部署在新疆的導彈打,從背面途徑歐洲大西洋上空過去,那就肯定能打到你!因為從上海到新疆的距離已經補足的導彈的射程了!


小白菜一枚


洲際導彈是一種射程超遠的導彈,很多人可能以為彈道導彈就能算洲際導彈,但是實際上洲際導彈是專門指那些射程超過了八千千米的導彈,只有這些導彈才有資格被稱為洲際導彈。而這些導彈的射程事實上很少有射程超過了16000千米的導彈,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這些導彈的射程無法超過16000千米這個距離呢?專家的一席話讓人解開了疑問,原來雖然導彈的射程不變,但導彈的發射平臺是可以跑的。

現代洲際導彈的射程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000千米,這是有一定依據的,首先是地球的周長在40076千米左右,但導彈發射後不需要飛這麼遠,因為周長是繞一圈的長度。

敵人的距離最遠也只不過會在半徑一半的位置,也就是兩萬千米左右,而導彈部隊配置的導彈機動發射車完全可以將導彈機動運載到離敵人較近的方向進行導彈的發射,這樣同樣射程的導彈換個位置發射就能打到更遠的地方。

或者這個國家完全可以將導彈發射井佈置在靠近邊境的區域,發射導彈時就能減少一定的導彈發射距離。但是如果有的地方真的很遠,就算把導彈發射車開到國境線上也打不到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要請出核大國所有核打擊平臺當中最隱蔽的一種了,這就是戰略導彈核潛艇,潛艇利用海水的掩護,可以在水下隱蔽潛航,悄悄地移動到海上的預設發射陣位,然後採用上浮發射或者是水下發射的方式將身上的導彈發射出去。打擊敵人的大型城市。

雖然和陸基的各種導彈比起來,潛射導彈的射程反而更短,比如美軍的三叉戟二僅僅具有七千餘千米的射程,這是為了裝進潛艇而削減長度導致的後果,但核潛艇長時間潛航的能力則補足了這個缺點,讓射程比陸基導彈更近的潛射導彈反而能打擊更大的範圍,地球的海洋麵積巨大,在海面之下移動的潛艇能輕鬆抵達打擊任何一個國家的導彈發射陣位。這樣一看卻是沒有什麼必要研發射程過大的導彈了。


楠竹一


因為不告訴你,所以你才不知道有。。。


O鵬O1240257553



春天來了7270


導彈的射程取決於導彈的引擎和燃料。從目前披露出的資料來看,美國俄羅斯最大的運載火箭應該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