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扛得住海嘯的襲擊嗎?

6爺祁石曉天


核潛艇是一個國家的“殺手鐧”,是海洋武器裡面的“先進分子”,它隱蔽性強,活動範圍廣,比起艦艇,船隻,核潛艇的安全係數更高一些。而海嘯則是大自然的“原子彈”級武器,具有強大的破壞性。那麼當人造的“殺手鐧”碰上大自然的“原子彈”,核潛艇能夠扛得住海嘯的襲擊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海嘯是怎麼形成的?海嘯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之所以威力巨大是來自於震盪波的傳遞和海浪的衝擊力。海嘯的波速達到每小時700多公里,波長可以達到數百公里,波長寬蘊含的能量就大,波速快損失的能量就小,所以往往海嘯發生可以形成鋪天蓋地的“水牆”,造成巨大的破壞。

如果核潛艇在海嘯震源的上方,核潛艇受到的影響將非常大,海嘯強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將潛艇的螺旋槳抬起,如果這個時候核潛艇下方恰好有堅硬物體,那麼核潛艇就很有可能造成損壞。如果核潛艇遠離震源,這個時候受到的影響就小很多了,潛艇可以抗住海嘯的襲擊。但萬一遇到的是“超級海嘯”,比如2004年印尼的那一場特大海嘯,潛艇在這個區域無論是在震源上還是小都會“十分艱難”。

說到海嘯,不能不說一個國家——日本。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最頻繁,受害最深的國家。迄今為止,全球大約發生過260次海嘯,這其中環太平洋地區佔到了80%,而日本海域則又佔到了環太平洋地區地震海嘯次數的60%,所以日本這個島國是被海嘯光臨次數最多的國家。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這個要看情況,大家先來了解一下核潛艇的潛航深度以及海嘯的成因,對於核潛艇來講,不同潛艇的潛航深度是不一樣的,淺一點的一般在200~300米左右,比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下潛深度為240米;深一點的能在水下400~500米的深度航行,美國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和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潛航深度更是達到了600米左右!


海嘯,其實是由海底地震造成的(大於里氏6.5級的海底地震,震源深度超過50公里),當海底發生地震時,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通過海水以圓圈的方式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從海面上看過去,就是以海浪的形式傳播,打個比方,就跟我們往水裡丟一顆石頭,然後產生的波紋一樣,而這種傳播方式基本上不損失能量,並且在大洋深處,這種浪高可能只有一兩米,甚至連浪都沒有,海面跟平時一樣很平靜,這是因為遠洋處大海的深度很深,海浪在海底傳播時沒有什麼阻礙,巨大的能量就隱藏在平靜的海面之下!

<strong>但是,當這種能量靠近岸邊的時候,由於水下的海床上升,深度變淺,隱藏在水裡的巨大能量就會被釋放出來,形成鋪天蓋地的巨浪,猛烈的衝擊陸地,這就是我們所知的海嘯,當然,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印象中海嘯那巨大的破壞力,其實只有在登陸陸地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在大洋深處其實是比較平靜的,因為這巨大的能量是被分散在眾多的海水裡,對於在水下幾百米深處的核潛艇來說,海況沒有到那種翻天覆地的情形,只要自己不觸礁的話,是不會有事的!


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如果由於海底地震出現了海床下沉或者隆起的情況,那麼這時海水會出現巨大的湧動,而核潛艇又剛好在這震源附近一片區域的話,可能就會由於海況的激變而出現各種事故,極大可能會觸礁,甚至被急速下沉的海水直接帶到深海海域,就跟遇到海水“躍變層”的情況差不多,如果深度大大超過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的話,那麼這潛艇就沒得救了!因此,潛艇能不能抗海嘯要看自己所在的區域,以及海嘯的海底地震的嚴重程度,當然了,以現在的技術,就算出現了海地地震,也能提前知道的,只要提前避開容易出事故的海域就行了!


哨兵ZH


不能!扛不住。海嘯一般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這種海嘯的級別都非常大,比如福島海嘯,海嘯造成的海水倒灌速度是700公里/小時,從爆發海嘯的地方距離日本福島總共130公里,總共用了10分鐘。也就是說,如果有核潛艇在福島附近,那麼海水將捲起核潛艇以時速700公里的速度拋向岸邊,這時候任何核潛艇都只能變成鐵餅。

其次,海嘯不同於風暴潮,海嘯由於海水在短時間內快速震盪,那將導致局部地區的水量降低,這勢必引發周圍海水向海嘯地點彙集,形成漩渦,然後把所有海面上所有的東西吸入到海里去。核潛艇如果能夠躲過海嘯突擊也無法躲過這種漩渦逆流造成的破壞。

另外,海底火山噴發也會造成海嘯,這種海嘯比地震更可怕,會有大量的岩漿噴射出來,這些岩漿碰到水後會造成氫氧爆炸,水在高溫情況下碰到岩漿會被分解成氫氣跟氧氣,而氫氣跟氧氣又會發生爆炸,直接在海里炸出一個漩渦,並拋射大量石塊,任何潛艇軍艦以及水面船隻只要在其作用範圍都會被摧毀。

當然,不管是什麼海嘯,只要離開其威力作用範圍就沒事了,就看自己的命了。


優己


海嘯的破壞力主要在岸邊才會釋放出來……在大海上的海嘯波甚至高度都不會超過1米。

所以在大洋上的航母和核潛艇只要不是在哪個島邊停泊或者正好在震源地,應該就不會有什麼事。

換個思路想想嘛,每年海嘯和海底地震那麼多,海里也沒見因此滅絕點海洋生物啥的啊……潛艇總比海洋生物強多了吧。

至於龍捲風……

潛艇肯定是不怕的。

但是像航母,尼米茲級可以硬抗12級颱風,五級海況正常作業,五級以上就不行了,應該是人類抗風浪能力最強的船了。

所以12級以下還是不怕的。


每日國外趣聞


核潛艇扛海嘯?別逗了,別在痴人說夢了,人永遠無法跟大自然較量,甭管是多少萬噸的排水量,在海嘯的大浪中都只是一葉扁舟。下面咱們就通過美俄兩國的核潛艇來舉例說明!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

水下排水量6927噸,艇長109.7米,洛杉磯級核潛艇採用的是HY-80型高強度鋼材,極限下潛深度可達530米。洛杉磯級核潛艇的動力源於S6G型壓水核反應堆,能夠提供35000馬力的功率,S6G型壓水堆使用的是長壽命堆芯,工作壽命長達12年,可使該級核潛艇的續航力達40萬海里左右,另外洛杉磯級還安裝有兩臺汽輪機。






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亞森級核潛艇在西方軍事界稱為“世界最先進攻擊核潛艇”。亞森級核潛艇水上排量8600噸,水下排量13800噸,船體採用雙殼體粗水滴形設計,並分為10個水密艙室。其下潛深度超過600米,續航力為100天,單槳推進,水上航速16節,水下航速30-31節。





以同級別的潛艇為參照,兩國的核潛艇已經是“佼佼者”了,但是面對大自然強大又可怕的毀滅力量,核潛艇恐怕也只能望海興嘆了,何況海嘯是由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底地震勢必造成水紋、海況、聲納一片混亂,無論在海面上或是海底,核潛艇都難逃厄運。



棟哥遊記


這個問題要看核潛艇在什麼位置。如果核潛艇在水面航行,那麼類似日本福島的海嘯估計可以扛一下,但是再劇烈一些的極端海嘯,別說核潛艇,就是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也扛不住!如果核潛艇在水下數百米航行,那麼只要海嘯影響深度達不到核潛艇所在位置,個人認為還是可以扛得住的。


美、俄部分核潛艇尺寸對比(除中間基洛級常規艇)

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颱風級”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旁邊的“阿庫拉級”核潛艇(也是萬噸級潛)看著小的可憐。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在茫茫的大洋裡波高不足一米的海浪,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牆”,就形成了海嘯!

日本福島海嘯


極端海嘯想象圖

海嘯的破壞力主要來自於震盪波傳遞和巨型海浪的衝擊!震盪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可以以數百公里的時速在毫無阻攔的洋麵上馳聘1萬-2萬公里的路程,掀起數十米高的巨浪,隨海浪週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水面艦艇設計時考慮惡劣海況的影響,大型艦艇12級颱風造成的巨浪都可以扛得住。潛艇在水面時的抗浪能力一般是不如水面艦艇的。因此,水面情況下,即使核潛艇也很難扛得住海嘯。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抗衝擊試驗

但是,核潛艇在惡劣海況下是不會在水面挨海浪蹂躪的(除非壞掉或其他情況),它可以在水下數百米的穩定水域中躲避海浪的衝擊。對海嘯而言,如果水域水深足夠,核潛艇在影響深度以下就不會有問題,但我們知道大型海嘯發生條件之一就是水域狹窄,那麼如果核潛艇正好在這些地方碰到海嘯,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水下航行的英國“機敏級”核潛艇


威吶解析


敲黑板劃重點!核潛艇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海嘯?且聽小編道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海嘯的級別:

第一:如果是一般的小海嘯,基本沒有什麼破壞性,核潛艇這樣的龐然大物當然扛得住。

第二:如果是大海嘯,還要看核潛艇所處的位置:

1.如果處於危險區域,答案是肯定的扛不住!2.如果處於邊緣區,則完全沒問題。

2.海嘯最高速度超過每小時700公里,可以形成幾十米高的水牆,而且這種力量可以傳導幾十公里不衰減,可謂破壞力驚人。而且即使是核潛艇,下潛深度也不會超過1000米,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處在危險區域即使是核潛艇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扛不住破壞力巨大的海嘯!除非處在海嘯破壞力衰減後的普通海域。





東方紅柒號


能啊!海嘯在怎麼大也是海面上的事啊,別說海嘯了就是地震核潛艇也就是讓我們一起搖擺,然後晃晃悠悠什麼事也沒有

只要不是那種超級變態的浪 就不怕所以說2012什麼的造什麼方舟 你需要來一大群颱風。畢竟鬼知道海平面升高了幾千米暗礁什麼的有多少....


萬一磕漏了怎麼整?

至於為什麼這樣,要知道浪的定義是什麼!

浪的定義。。。。就是在水面(海面)上水流產生的波狀移動

所以說嘛,潛艇上在水下的! 既然在水下還怕什麼? 只要別作死,就是再大的浪也打不到。



當然了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因為吧海浪是不怕了,但是大浪,暴風雨海嘯什麼的會在水下產生一些湍流,這個湍流對於潛艇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比較嚴重甚至能把潛艇打沉.... 遇上這種情況就要深潛。


所以說出事了控制好深度就成了妥妥的,海嘯完全不慫!


嘯鷹評


眾所周知,現代各國都裝備了大量的核潛艇,核潛艇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戰術核潛艇,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攻擊核潛艇,這款核潛艇的任務眾多,它主要攻擊敵人的水上艦艇部隊,例如驅逐艦、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護衛艦、運輸船等,如果有需要的話,他還能攻擊敵人的水下艦艇,例如敵人的戰術潛艇和戰略潛艇,正是因為核潛艇有如此多的功能,各國海軍還會安排他給海軍的航空母艦戰鬥群或者是戰略核潛艇進行護航任務,畢竟只有戰術核潛艇這一款潛艇的速度足以跟上航空母艦,常規潛艇的速度太慢了,基本追不上航空母艦戰鬥群,根本沒辦法進行護航任務。

其次便是戰略核潛艇,這款潛艇與攻擊核潛艇相比作戰任務就要簡單許多了,他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和平時期用自己的彈道導彈來威脅可能存在的敵人,至少一艘戰略核潛艇還在海上航行哪個國家就不敢發動核戰爭,因為戰略核潛艇至少能打出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從這一點上來看,給他安排戰術核潛艇進行護航不虧。

核潛艇究竟能否抵禦住海嘯的襲擊呢?其實這十分的簡單,畢竟核潛艇在水下航行,是完全不會受到海嘯影響的,因為核潛艇隨處的深度完全就是風平浪靜,海面上不管怎麼狂風暴雨和水下都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說核潛艇完全不會受到海嘯的哪怕一點影響。


霹靂火軍事


看到幾個人的回答,都片面的以為海嘯就是表面海浪,真的是對海嘯一無所知!其實核潛艇能不能扛得住海嘯,主要在於它所處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和它的深度以及離岸距離都有關係,並不是在海底就一定安全,也不是在海面就一定危險。

海嘯作為一種恐怖的自然災難,其威力不用多講,海嘯波的波長可以達到數百公里,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隨隨便便就可以超過700公里/小時,海嘯波傳遞到海岸後掀起的水牆可以達到數十米高,1960年智利9級地震,其造成的海嘯從南美洲一路橫掃整個太平洋,在一萬多公里外的日本沿岸都掀起了十多米的海浪,造成數百人死亡。

人類目前製造的最大核潛艇是蘇聯的颱風級,排水量不過2.65萬噸,在海嘯以億噸計算的海水衝擊下,不管你是鋼殼還是鈦合金殼,都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如果真的要正面和海嘯硬鋼,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粉身碎骨,死相很難看,那如果不硬鋼,核潛艇的處境如何?這個我們先得科普一下海嘯成因,海嘯主要分為火山、滑坡、地震三個成因,而大型海嘯一般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隆起型,由於地震導致海底地殼隆起,這一區域的海水被頂起後快速向低處流動擴散,從而形成海嘯波。另一種就是下降型,這是因為地震導致海底地殼下陷,這一區域海平面相對來說就變低了,而周圍的海水就會倒灌進來,當這些湧過來的海水撞到海底後就翻騰撞擊形成了海嘯波。不管是隆起還是下降,在震源處由於海水的運動非常劇烈,如果核潛艇處於這一區域很有可能會被海水上下翻騰,基本沒有生還可能。
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我們所看到的海嘯其實只是海嘯在海岸的模樣,海嘯以海嘯波的形式向外傳遞,雖然因為波長長,傳播距離遠,但是傳播過程中其在由於海水較深,所造成的海平面傾斜並不明顯,一般最多也就是幾米而已,所以在海水較深的遠海,海嘯波通常波瀾不驚,不為人知,也就是說如果核潛艇處於海嘯波傳遞過程中的遠海區域,那麼基本上可以確保性命無憂。而當海嘯波傳遞到近海時,它就展現出最恐怖的模樣,由於海水深度陡減加之海岸的阻擋,海嘯波造成的波浪在大陸架和近海區域會成幾何數增加,從幾米瞬間升高到幾十米,這道水牆可以深入內陸幾十上百公里,沿途所有樹木、建築都會被一掃而光,如果核潛艇在近海遇到海嘯,最有可能的結局就是被衝上某個山頭,然後登上新聞頭版頭條,裡面的人能不能倖存就只能看造化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真的異常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