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抽穗期有哪些病蟲害?農戶們該如何防治?

牛辰鵬


當下正值小麥抽穗楊花時期,而且小麥抽穗期也是小麥生長關鍵時期,這關係到後期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問題,所以一定要防控好小麥各種病蟲的危害。那麼在小麥這關鍵時期都有哪些常見的病蟲害呢?我們又該如何進行防治?下面我來分享下自己的一些觀點及看法。



小麥抽穗期的病害

一.小麥赤黴病:小麥赤黴病在抽穗楊花期是病發高峰期,再加上不利天氣因素的因素,更加加重赤黴病的病發,這個時候一旦小麥感染赤黴病危害很大,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問題,而且病發的小麥不能供人畜食用,以免造成中毒。

赤黴病防治:赤黴病防治不宜過早,但也不能太遲,在剛開始楊花是正當時,可用藥劑40%戊唑.多菌靈懸浮液或30%氟環.多菌靈懸浮劑,每畝噴施60-100ml進行防治。


二.小麥白粉病:小麥白粉病也是在小麥抽穗期發病率較高的病害之一,若是能夠提前預防效果更好,小麥一旦發生白粉病可用醚菌酯、咪鮮胺等藥劑進行控制,病發時防治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

白粉病防治:進行小麥白粉病防治時可用50%硫磺.三唑酮懸浮劑,若是小麥已經發生白粉病可用30%醚菌酯懸浮劑進行治療,病重田塊可在5-7天后進行二次復噴,效果非常理想。

小麥抽穗期的蟲害

一.蚜蟲:蚜蟲在小麥拔節時期後便逐漸加重,抽穗期也是更加氾濫,別看小小的蚜蟲,一旦爆發危害很嚴重。

蚜蟲防治:蚜蟲用藥劑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進行噴施或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在蚜蟲發生盛開期噴施。

二.紅蜘蛛:小麥紅蜘蛛在小麥生長過程中都有發生,其中紅蜘蛛在比較乾的氣候條件下更容易爆發,嚴重時也會影響小麥減產。

紅蜘蛛防治:這裡不需要專門的紅蜘蛛藥劑來防治,一般來防治蚜蟲的藥劑對紅蜘蛛都有相同的效果,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吡蟲啉對蚜蟲、紅蜘蛛防治效果非常好。



最後肥仔提醒大家,在防治小麥病害的同時一定要和蟲藥一起進行噴施,做到一噴三防的效果。而且防治赤黴病、白粉病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在小麥楊花時期打藥正當時,不過也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最好是在陰雨天氣之前用藥最佳。對於小麥抽穗期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問題,歡迎大家評論補充,與肥仔共同探討。

感謝大家對肥仔的支持,我關注大家關注“肥仔農經”,每日分享三農資訊,與你一起探討精彩三農,謝謝大家!!


肥仔農經


近期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期,此時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農戶應當及早進行一噴三防,為小麥豐產增收打基礎!

小麥蚜蟲、吸漿蟲的防治

進入四月份以後,氣溫開始逐漸回升,小麥蚜蟲也開始大發生,尤其是抽穗期對小麥的危害最大。這個時期農戶應做好防治工作,推薦藥劑防治方案:



  • 30%高氯.噻蟲嗪750倍
  • 10%吡蟲啉75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
  • 70%噻蟲嗪3000倍+10%順式氯氰菊酯1500倍
  • 30%高氯.毒死蜱750倍
防治蚜蟲一般使用以上幾種藥劑及其復配成分,建議農戶提前防治,另外這一遍防治以後,後期根據蚜蟲發生情況,再進行一到兩次防治。

小麥病害的防治

  • 赤黴病的防治,2019年,根據相關植保部門預測,赤黴病依然是高爆發狀態。近期北方大部分地區有雨,因此,農戶必須做好赤黴病病的防治,建議在揚花初期使用戊唑醇.多菌靈、戊唑醇.咪鮮胺、氟環唑.多菌靈、丙硫唑、丙硫菌唑等進行防治!特別注意在雨後,針對往年高發地塊兒儘量進行補噴。

  •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小麥抽穗兒以後,白粉病也即將開始發生,白粉病比較好防治,我推薦防治藥劑如30%醚菌酯30g/畝、15%三唑酮50-80g/畝、25%乙嘧酚磺酸酯40克/畝等進行防治,我建議使用醚菌酯進行防治,三唑酮抗性大!
  • 小麥鏽病的防治:如果此時期小麥有鏽病發生,建議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可以使用氟環唑、苯甲.丙環唑、戊唑醇.咪鮮胺、丙環唑.嘧菌酯等防治!
如果此時期沒有明顯的病害,可以選擇使用一些常規藥劑如戊唑醇、丙環唑等進行預防,但是後期建議再進行一次用藥,這樣才比較靠譜。最後,在用藥時,可以適當搭配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等,效果會更加理想。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請參考!

關注植保小貼士,獲取更多農業信息!

植保小貼士


農諺有句“穀雨麥打肚”,就是到了穀雨季節小麥開始孕穗抽穗期,同時天氣也開始溫暖,各種的病蟲害陸續進入高發期,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防治不僅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而且還會影響小麥的品質,其中發生危害嚴重的有鏽病、白粉病、赤黴病和小麥紋枯病。蟲害主要有穗蚜和吸漿蟲的危害。


在防治上農戶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積極做好小麥的“一噴三防”。針對小麥的鏽病和白粉病可用粉鏽寧、戊挫醇、丙環挫和醚菌酯等殺菌劑,粉鏽寧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葉面噴灑。

小麥的赤黴病農民都叫它“爛頭麥”,是小麥常見嚴重發生的病害,據最近農業部門預測,今年仍然是赤黴病嚴重發生的年份,如果出現赤黴病可能導致苗枯、莖腐和穗腐的現象,嚴重的年份會造成產量的嚴重減產,小麥品質下降。所以防治非常關鍵,最佳的用藥期是小麥齊穗期至盛花期,施藥寧早勿晚,最有效的藥劑是多菌靈和甲基硫菌靈等內吸殺菌劑。



小麥的紋枯病在小麥的每個生育期都有危害,在穀雨期間發生紋枯病可導致頸部腐爛,後期容易倒伏,嚴重的引起不抽穗,結實減少,籽粒癟瘦,形成枯白穗。在防治上可用15%的三銼酮和12.5%的烯錯醇。


至於小麥的穗蚜主要採用藥劑的防治,以楊華末期防治最佳,可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或者40%氧樂果乳劑葉面噴灑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鄉里鄉韻


今天是4月19號,明天就是24節氣的穀雨這個節氣了。這就代表著寒潮天氣已經結束了!真好也是小麥的抽穗期,小麥抽穗期的時間一般是在4月份到5月份,大約40天的時間。現在我們這裡的白天的氣溫一般都在20℃以上,最低氣溫在8℃以上。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小麥生長髮育最好的時候,同時也是病蟲害高發的季節:



小麥抽穗期的病蟲害以及我們農民朋友們應該怎麼樣防治?

小麥的病蟲害有,麥蚜蟲,小麥吸漿蟲,鏽病,白粉病,葉枯病,赤黴病等!我個人覺得針對這個時期,一定要結合一噴三防來綜合防治!可以極大的提高防治的效果,也可以提高效率,同時也能節約我們打農藥的投資成本。因為小麥的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還是要採取預防為主的措施!比如說我們這裡天氣預報的在4月22號和23號將有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所以在下過雨以後,應該及時的噴施一遍一噴三防的農藥,可以選擇高氟氯氰菊酯+吡蟲啉+戊唑醇咪鮮胺+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有機硅助劑!這樣的話既可以治害蟲,鏽病和白粉病也可以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對於現在小麥的田地的情況,我們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及時的去麥田裡觀察,爭取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豫東小農


小麥抽穗後標誌著小麥有營養生長為主轉為生殖生長為主階段,穗期是奪取小麥豐收最為關鍵階段也是病害發生和危害最為嚴重階段,防治好小麥穗期病害對奪取小麥豐收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麥穗期主要病害。小麥穗期病蟲害主要有小麥赤黴病、小麥紋枯病、小麥鏽病(條繡、葉繡和杆繡)、白粉病、黏蟲、蚜蟲等病蟲害。由於各地生態環境不同,小麥抽穗期病蟲害發生種類也不同。比如皖西麥區穗期以小麥赤黴病、小麥蚜蟲和紋枯病發生最為普遍;西北麥區以小麥繡病、蚜蟲和小麥吸漿蟲發生最為普遍。

二、穗期病害如何防治。在防治時一定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種類、特點以及小麥穗期容易遭受乾熱風危害的特點,有針對行的將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噴施,達到防病蟲、防乾熱風、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的目的。

如穗期以小麥赤黴病和蚜蟲發生普遍的地區,可以在揚花初期選擇氰烯•戊唑醇+啶蟲脒+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

穗期以繡病和黏蟲發生普遍的地區可以選擇三唑酮+甲維鹽+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小麥抽穗期主要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吸漿蟲。這三種害蟲比較常見,而且危害比較嚴重。其中蚜蟲,紅蜘蛛發生比較密集,防治工作有一定的難度。


小麥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的藥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烯啶蟲胺、聯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吸漿蟲選擇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聯苯·三唑磷等。

小麥在抽穗期間還會發生病害,最為常見的病害有: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等。這些常見病要抽穗前期就要預防。

小麥赤黴病,建議預防為主,發病後很難補救。必須提前預防,可用農藥有,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己唑·多菌靈/苯甲·丙環唑等。

小麥白粉病,是在抽穗期常見病害。主要用的農藥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己唑·多菌靈/苯甲·丙環唑等。

小麥鏽病,會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造成產量和品質的下降。主要用農藥三唑酮、戊唑·咪鮮胺、烯肟·戊唑醇等。


農業知識解答


小麥抽穗期,主要病害有,赤黴病,條鏽病,葉斑病等,主要蟲害有,吸漿蟲,蚜蟲,紅蜘蛛等。


puchengguoshuzhibaoy


這一時段主要是赤黴病、吸漿蟲、蚜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