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後的“功利性”學習,才是你職場生涯的重頭戲

30後的“功利性”學習,才是你職場生涯的重頭戲

文 | 蔡不蔡

圖 | 123RF

參加完同學會,發現混得好的同學,對待學習是這種方式。

前兩天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很多同學在畢業10年之際,顯得格外焦慮。

01

一個發現:30歲停止了學習,

比想象中更普遍

我當初上的是師範類院校,大部分同學畢業都當了小學、中學的語文教師,但我發現,這些每天和“學習”打交道的同學,很多卻早就停止了學習。他們自己也知道,而且顯得格外無奈。

一方面,一般一屆學生帶3年,過去10年他們已經普遍建立了對教材的熟悉度,尤其是一次帶幾個班,3遍又3遍,該教的、能教的,似乎都夠用,好像沒什麼必要繼續深挖,自己就不學了;

再者,這些同學過去五年普遍結婚生子、生二胎,家庭生活佔去了極大的精力,按他們的話說,沒空;

還有,當老師並不是光憑學識,比起他們眼中“夠教”的專業知識,還有很多是知識本身之外的事,比如搭建關係網等等。

總的看來,大部分人是稱職的,履行了教師這個職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但幾乎大部分人在30歲之前已經停止了學習。

是不是隻要稱得上“稱職”,學不學習就不再重要了呢?從那些混得好的同學身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個同學S本科畢業後轉行做了IT,從寫代碼開始學起,零基礎啊,但是10年過去,他現在已經是一家互聯網A輪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年收入沒有千萬也有百萬。

我和他交流的時候,發現他最愛說的就是“變化”:

“現在變化太快了,速度跟不上的話,剛做出來的產品就被淘汰了,連哭的時間都沒有,就要趕緊下一個了”

“現在的95後確實和我們不一樣,見識廣,腦子轉的快,一個想法一個想法的,對變化的承受能力比我們剛畢業那會,可真是強多了”

“去年大環境不好,我們也裁員,跟不上變化,公司就得死啊,不裁不行啊”

我問他,你這麼忙,有時間學習嗎?他說“我不學,公司就得完蛋,一群人跟著我一起失業,沒時間,不是也得學嗎?”

這是一句大實話,三十幾歲,我們往往已經不是剛大學畢業“一人吃飽全家飽”的狀態了,身上責任多了,就意味著你必須有更多的付出和收穫,否則,難以扛得起家庭和社會的期待。

好多時候,學習也是一場一個人就能打贏的戰爭,只要你肯付出、肯努力,回報率相對較高。

儘管30歲就停止學習的人不在少數,但想走的更高、更好,學習就是剛需,是出廠設置,是武器,是必須成為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

這時候說有沒有時間學習,甚至顯得有些矯情,想混好,就必須學,沒有選擇。

02

一個觀念:成人世界學習觀,

“功利性學習”不是壞事

成人世界的學習已經不是為了考學、高分,更多時候關乎生存和生活。學習的功利性很強,但功利性並不是壞事,目的明確,有的放矢,才是成人世界該有的學習觀。

有人說,孩子才認對錯,成人只講利弊。三十歲後的“功利性”學習,才是你職場晉升的重頭戲。功利性越強,結果可能越好。為什麼呢?

第一,與其說“功利”,不如說“針對”。針對具體問題,針對自己的拖沓。

三十歲以後的人生屬於你,也屬於你的家庭和工作,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這時候你身上的角色多了,但這些角色也客觀上佔用了你更多時間,和孩子、伴侶、同事、朋友“搶”時間來學習,就是現實。

如果這時候你還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學,沒有針對性,只會浪費時間。

反過來,你知道自己學習時間不多,就不得不逼著自己提高效率,不拖沓、更高效,正是你三十歲後更需要的生活方式。

第二,與其說“功利”,不如說“目的”。圍繞解決問題這個實質目的。

三十歲的你,一定見過很多的“問題提出者、問題傳遞者、問題擴大者”,你越來越知道“問題解決者”多難做又多難得,那這時候你學習的目的,就不再是發問和擴大問題,而應該是解決。

功利性學習之所以說功利,在於目的性強,通過學某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如果學的東西和你要面臨的工作問題對接不上,學來學去也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那學習內容和方式就必須改進、甚至徹底改變。

這就逼著你從一開始就要精確篩選學習內容,不管是學習材料還是學習途徑,它們必須幫助你實現一個目標。

不僅如此,每學一步,你還要不停反思,目前學的東西對工作的幫助落實到哪了,下一步要做什麼調整和改變。

只有這樣,才能說學以致用,才真正讓“目的性”名副其實。

當然,這樣以來,你不知不覺就走出了舒適圈,逐漸就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也就實實在在地、成就了更好的你。

第三,與其說“功利”,不如說“聚焦”。聚焦更具體和細分的領域。

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心得,是在某一個具體領域成為“被替換成本”最高的那一批人,擁有絕對的專業優勢,而功利性學習就是把你送上鑽、專、精的過程。

聚焦什麼呢?聚焦更加垂直、細分的領域,成為佼佼者,讓“被替換成本”更高。

說一個故事吧。

日本著名管理專家大前研一,在快要30歲的時候從理工科轉行到麥肯錫做諮詢,起初為了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他每天利用坐地鐵上下班的30分鐘時間,對一家企業做研究。

這樣堅持下去,過了1年左右,再分析一家企業的時候,原本的30分鐘變成了3分鐘,而這個習慣一直被保留,後來無論是做管理、還是做諮詢,他都會用這個“積跬步致千里”的方法。

在這個故事裡,有個細節值得探究。大前研一選擇分析的企業,來自廣告牌。為什麼要通過廣告牌來研究一家企業,而不是其他途徑?

大前研一著名的“專家”理論就說過,真正的商業專家應該是那些有專業素養、把顧客放在第一位、好奇心和進取心極強的人,換句話說,專家必須是有極強的服務觀念,比其他人更能解決問題。

成為商業專家——進入麥肯錫後的第一個目標,讓大前研一的學習很有針對性:

大前研一選擇了廣告牌的商家做研究對象,能在廣告牌上出現的企業,部分反映了當下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比如,

選擇哪種廣告牌、大小、位置、地段背後的廣告費用是不同的,這是對經營成本的管理;

廣告裡主打什麼產品、提供什麼服務、針對哪些人群、核心用戶和目標用戶分別是什麼,也可以從設計圖裡找到線索;

同一個廣告在同一個位置的時間長短、在一段時間裡的出現頻率,也能反映出產品或者服務的週期性或者季節性……

再有,廣告牌海能看出企業的營銷思路。比如,

主打哪種營銷方式、針對哪個年齡段、哪個消費階層、哪些消費心理、請了哪些名人代言……

企業要生存,盈利是當務之急,營銷水準的高低深刻影響著銷售結果,而大前研一選擇廣告牌的同時,也就對這家企業當下的營銷模式、市場認知水平、消費人群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解讀。

再往下說,營銷模式取決於團隊或者領導人的決策,那又會關聯到管理、經營問題,比如,

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策,短期內成效如何,是否需要做出調整,人員如何配備,資源如何分配……

這些都是“營銷模式“這個問題的延伸,有必要的話,後續的資料查詢就可深入到企業的人才梯隊、企業文化、制度建設等更實質的問題。

作為麥肯錫的諮詢師,前來諮詢的企業當然是衝著當下和未來的發展來的,能通過廣告牌極大限度地理解這種潛在的諮詢內容,就是為成為一流“商業專家”做準備。

大前研一從一張廣告牌深入思考一系列問題,再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並通過後續的功課,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集“針對性、目的性、聚焦性”於一體,一次分析就是一次積累,也是一次進步,值得我們學習。

03

一個思路:想學得更好,

要更重視“邏輯”

馬雲說,一個人的底層邏輯,決定他的生命格局。

很多人三十歲以後面臨換工作、升職加薪、甚至是被迫轉行的局面,這時候的學習不僅功利性要強,還要更重視底層邏輯。

什麼是底層邏輯?簡書上一位作者說,底層邏輯就是“

每一件事物或者問題最原始的出發點與最人性的真實反饋。而圍繞著底層邏輯展開思考,會讓我們使目標與初心的匹配度更加一致。”

這位作者舉了巴菲特的例子:

巴菲特投資策略的底層邏輯,就是“長期持有”,但很多人都做不到,或者會在此提出疑義,認為投資時,對公司企業的研究、對未來發展的判斷、對公司人事的分析等等,都是邏輯。

但實際上,一個不變的核心就是底層邏輯,而可變的都是路徑。無論公司怎麼去選擇,最後落到實處的都是“長期持有”。

對於30歲的職場人來說,找到你學習的底層邏輯——可以是你學習的源動力,也可以是你賴以成長的思維方式,但不管是什麼,讓這個萬變不離其宗的部分,成為你的核心發力點,然後再通過各種路徑實現它。

說完底層邏輯,再說說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越強,對事物的理解越是透徹,學習效果越好。

為什麼呢?

從認知角度來說,無論是認知習得、認知升級,都離不開深層次的邏輯關係,邏輯越好,認知效率越高。也就是說,邏輯性代表的是認知規律,邏輯性越好,越符合認知規律,學習的效率越高。

舉個例子,你讀一篇文章,當這個作者的邏輯非常嚴密,他表達出的內容就更加清晰,這種清晰明瞭就是你最直觀的感受,而你也可以通過他的強大邏輯在短時間裡掌握更多的內容。這是符合認知規律的。

同樣的,三十歲後的學習主要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工作外的學習,如果你能重視邏輯性,提高自己的邏輯能力,那你就能像那位邏輯好的作者引導你一樣、來引導自己,這時候你收穫知識的同時,也收穫了思考能力的提升。

另一個部分,你是在工作中學習的。通過你的服務、產品來傳達價值,這時候如果邏輯能力提升,你傳達價值的過程就更有效、更順暢,接收你傳遞的顧客、同事、合作伙伴就能更好地被你引導,共同完成更多的事情。同時,他們的反饋你也能更清楚地掌握到核心和重點。

那麼,如何提升邏輯能力呢?

第一,辯證地學套路,套路里面有邏輯。

很多人對學習套路充滿排斥心理,解開這個心結,才能真正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這種學習能力。所謂“自古套路得人心”的本質是,“套路里面有邏輯”:

首先,套路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巨人的肩膀”,意味著效率和捷徑。第二,套路代表著的方法論,是認知升級的體現。

當然,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正確,所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當然沒錯,找到自己的捷徑,讓效率優先,才能在快車道上前進。

還有,雖然套路本身的方法論和背後的認知升級確實有價值,但是當不能充分理解和正確運用的時候,方法論也會變成八股文,而認知在某一時刻可能還會進入誤區、甚至讓人鑽了牛角尖。

辯證對待方法論,刻意求索,獲得不侷限於時地的認知升級,是對套路最好的態度,也是提升邏輯的一個方式。

第二,思考有技術,想問題要“切己”。

邏輯性不是憑空而來的,大部分都是刻意訓練的結果,馬雲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每天都會思考6個小時以上:

“上廁所也在思考,吃飯也在思考,幹什麼都在思考……”思考成了他的習慣,比起昨天發生了什麼這種他馬上會忘記的事情,他更在乎的是當下和未來,不斷思考當下和未來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邏輯性是深層思考的產物,思考越是到位,學習獲得的快感越是強烈,效率更高。思考的問題,要切己,要有考量維度,要從小處著眼。

華與華創始人華杉說,學習要切己體察,要放在自己身上去想,並且一定要放在自己做的具體事兒上去琢磨……再大的進步,本質上都是一點一滴的。不要思考那麼多,就從當下去思考,你到底要解決哪個具體問題?完成哪個小目標?

知乎@曾加 建議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圍繞一個核心進行:你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什麼?

同時,他列出以下6個維度:

●預期

●成本(時間/金錢)

●見效時間

●半衰期(效果持續時間)

●可能風險

●可能的額外收穫

…………

曾加說,他認為維度可能有更多,而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列一個個性化的表單。

比如針對在校女大學生的表單,可能是這樣:

30後的“功利性”學習,才是你職場生涯的重頭戲

身份不同,但方式可以借鑑。

三十歲後你已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了,許多具體的問題,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那些外人眼裡不完美的解決方案,可能執行性更好。

那麼,通過提升邏輯性來提高學習效率,則是把你面對的具體問題,你要學習的具體內容,放在時間和空間、人事的維度裡反覆想,得出屬於你自己的方法,然後反覆練習。

寫在最後

很多人覺得,30歲的自己已經沒辦法和18歲的大學生一樣地學習了,他們反應慢了、學習效率低了,經常忘事。但事實上,大腦並不承認你這樣的“託詞”。

近期,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彼得·瓊斯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大腦達到成人狀態,差不多要到30多歲左右。”

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人類大腦在20歲之後也非常容易受精神障礙的影響,而這個問題到了30歲左右就會得到解決。

彼得·瓊斯說,“大腦的成熟程度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以及心理狀態。沒有成熟的大腦,也意味著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都有待完善。”

所以,既然大腦趨向成熟,就意味著,如果用成熟的大腦來學習,會事半功倍。

人生成敗看的往往不是起跑的速度,而是長途跋涉的毅力,儘管30歲就停止學習的人不在少數,但堅持“好好學習”,對“天天向上”的期待才更有底氣。

請加油。

【參考文獻

1.《專業主義:大前研一》@中信出版社,作者:(日)大前研一。

2.《30歲才成年 人類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科技日報

3.《同樣是姑娘,差距為什麼這麼大》@拾遺,來自知乎,作者:曾加

4.《“底層邏輯”是什麼意思?》@簡書,作者:隨風xg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