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是什麼讓72歲的老人意氣風發?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是什麼讓她笑得如此的爽朗?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是什麼讓77歲高齡的陳鐸依舊年輕?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是什麼讓他笑們笑得如此童真?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又是什麼讓她發出響徹劇場的吶喊?

77歲的陳鐸和72歲的虹雲兩位藝術家攜手,把30多年前的那段《話說長江》再次誦響。

陳鐸老師瀟灑飄逸、儒雅溫文、風流倜儻,有種難以言說的書卷氣。他曾經說:“朗誦是與生活距 離最近的藝術。詩歌用聲音表達文字中豐富的內涵,感染自己也感染聽眾,引起廣泛的共鳴;朗誦是用自己的激情,再一次燃燒作品。”

虹雲老師曾在以前的訪談中說起她的長江情緣:“我跟老陳是跳到長江裡頭了,永遠沉浸在對長江的那種感情裡。都說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我們倆是跳進長江不出來,感覺很幸福。”

兩位老藝術家,就是抱著對祖國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直至古稀之年,在他們身上仍然煥發著藝術的青春與激情。

通過當天的演出視頻,讓我們重溫那段激情的表演,感受朗誦的魅力。(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當天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的“永遠跟黨走——中國十大朗誦藝術家北京文明之光朗誦會”上,像陳鐸、虹雲這樣的老藝術家總共有十位,他們均已年過古稀,他們在舞臺上戲稱自己是“七零後”組合。對於數百名特意趕來的首都朗誦愛好者來說,這樣的盛事可遇而不可求。

“經歷過嚴冬的寒冷才知道春天的溫暖,經歷過黑夜的漫漫才知道黎明的可貴……”演出在西城區新聞中心朗誦團表演的《以共產黨員的名義》中拉開了序幕。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裡蝸行摸索……”“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本次朗誦演唱會所有篇章,都是從近現代最有代表性的愛國主義詩詞散文中精選出來的,將華章薈萃於一臺,通過老藝術家們深情吟誦,不僅讓現場觀眾享受了朗誦藝術的獨特魅力,同時也深受愛國主義精神的薰陶。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西城區新聞中心朗誦團的四位領誦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西城區新聞中心朗誦團的團員們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一位外國詩人曾說:“中國詩人以深具靈魂震撼力和生命感動力的詩歌,向世界呈現了伴隨國家崛起而升騰的高度。”如今,在眾多朗誦藝術家們的努力下,朗誦藝術重返首都文化舞臺,這預示著,儘管時代變遷,詩歌的表現與傳播方式也在變化,但人們對詩歌所傳達出的真善美的追求卻從未改變。
陳鐸、虹雲,三十年後的《話說長江》依然還是那麼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