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武勝縣以打造“美麗武勝·宜居鄉村”為目標,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讓鄉村“靚”起來

●開展農村廁改與畜禽糞汙處理工作,全縣開展糞汙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已達57%以上,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高達92.7%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對全縣貧困村和鄉鎮場鎮周邊村落進行“亮化、美化”,亮化行政村比例達37.8%

●分類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全縣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汙水得到了有效處理,農村汙水有效處置率達80%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去年以來,武勝縣以打造“美麗武勝·宜居鄉村”為目標,以紮實的舉措、嚴格的標準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靚”起來。

全力“治汙” 建設宜居鄉村

“以前用旱廁,臭氣熏天,現在修了新廁所,汙水統一處理,環境就好起來了。”三溪鎮練山壩村的村民李春梅說,從旱廁到沖水式廁所,改變的不僅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更是他們的居住環境。

自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該縣積極開展農村廁改與畜禽糞汙處理工作。以三溪鎮練山壩村為例,該村對全村農戶廁所及糞汙處理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按照“政府主導,農戶主體”的原則,採取群眾自建、政府補助的方式推進實施。截至目前,全村已改造衛生廁所85座,安裝成品三格式化糞池196個;全村實現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

除了三溪鎮練山壩村的散戶糞汙問題得到解決外,同樣得到解決的還有三溪鎮觀音橋村朝門院子的聯戶糞汙問題。

朝門院子是武勝縣保留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之一,內有居住農戶32戶。由於到該院參觀的遊客眾多,該鎮還在此配套建設了旅遊公廁,全時段對外開放,同時建設太陽能生態汙水處理站和罐式微動力處理設施,切實解決該村聯戶糞汙問題。

廣安華輝牧業科技有限公司養豬場位於飛龍鎮河爾口村,建有圈舍12個,去年出欄生豬3000頭。為解決該養豬場畜禽糞汙問題,該縣依託相關項目,對該養豬場的畜禽糞汙處理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實行“雨汙分流”“幹稀分離”。

“無論是農戶糞汙還是養殖企業、家庭農場產生的畜禽糞汙,都一併接入沼氣池集中處理,經過處理後就近就地消納,用於發展晚熟柑橘等現代農業產業。”縣委農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既解決了農村人畜糞汙問題,又提高了資源化利用率,實現種植養殖循環和綠色發展,建設宜居鄉村。如今,全縣開展糞汙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已達57%以上,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高達92.7%。

垃圾“革命” 提升農村“顏值”

“現在盧山村的環境比以前更好,我們村的人也更有精氣神了。”飛龍鎮盧山村村民提起村裡的變化,讚不絕口。

近年來,盧山村按照武勝縣關於農村垃圾處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要求,重點在“戶分類”和“村收集”兩個環節上狠下功夫,推進垃圾“革命”。配備保潔員督促農戶做好環境衛生,加強培訓引導;通過開展鄉風文明“一榜兩評”活動,強化“誰的垃圾誰處理”和“垃圾分類產生收益”意識;制定《村規民約》,並將環境整治的相關內容納入其中,強化制度約束,讓群眾願意分類、主動分類、習慣分類,優化鄉村環境。

與此同時,武勝縣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對舊農房進行全面維修改造,目前已經基本實現農村住房安全全覆蓋,並對全縣貧困村和鄉鎮場鎮周邊村落進行“亮化、美化”,亮化行政村比例達37.8%,農村“顏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分類“治水” 守護碧水藍天

如何讓寄託著濃濃鄉愁的農村不再汙水橫流?成了武勝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2011年建成並投運的飛龍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因該廠原來採用曝氣加人工快滲處理工藝,不能滿足汙水排放處理需求,2017年,該鎮對該汙水處理廠實行改造升級。

2017年3月,建成投運的汙水處理廠主要收集飛龍場鎮居民及沿線蓮花坪村、盧山村、柳樹村農戶的生活汙水,汙水日處理量達830噸,且出水水質達到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城鎮及周邊村落的生活汙水得到妥善處理還遠遠不夠,針對離場鎮較遠又未修建汙水處理廠的村落,該鎮建成村民集聚點汙水處理設施109處。同時,鼓勵較為集中的舊院落修建管道,將周邊院落生活汙水一併接入沼氣池進行集中處理。

據瞭解,武勝縣通過開展分類治理農村生活汙水行動,全縣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汙水得到了有效處理,農村汙水有效處置率達80%。

眼下,武勝縣正持續用力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鄉村振興,讓滿載鄉愁的農村天更藍、水更清,處處都是好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