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Andyguzhanjiang


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過了正月十五,這個春節就算真的過完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的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元宵節我們這裡頗為熱鬧,有舞獅子、猜燈迷、吃湯圓、賞月亮、賞花燈…………


喜慶熱鬧的元宵節自古以來都受到人們的喜歡。還記得那年元宵小時候,我媽帶我去賞燈猜燈迷,我愣是一晚上都沒有猜出一個來,心情非常的糟糕,隨後有位小姑娘邀我一起去玩燈,這我的心情才平復點。


正月十五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元宵節晚上,我們全家一起吃碗熱哄哄甜甜的湯圓,全家都健健康康,團團圓圓。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富貴連連,萬事如意。


正月十五我們這裡有:醒獅賀歲鬧元宵節目。屆時會有醒獅團在我們城鎮上進行激烈的比賽。現場可十分壯觀熱鬧。獅子為了奪得冠軍,都在喜慶的為人們表演各種動作。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還會去梅庵裡賞梅和祈福。梅庵裡面也十分喜慶,有各種高手在裡面比武,下棋,各種才藝高手。我們看著好不熱鬧。等我孩子長大了,也讓他學一門藝術。好讓別人也羨慕去。

正月十五元宵節祈福:希望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順順利利,全家團圓。你們會祈什麼福呢?


三農天地


問: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因為元宵節是農曆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上元節。在很久遠的過去,元宵節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在封建社會,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百姓家的女孩子都不能隨便出入家門,更別說到你先熱鬧的場合,可是元宵節這一天晚上卻可以隨便的出來接燈遊玩,於是一些美好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了元宵節。



我們北方農村的元宵節有很多的講究,第一件事就是做蘿蔔燈,現在的人們很少有做蘿蔔燈的了,大家為了簡單省事,買了那些短小的小紅蠟燭,代替了蘿蔔燈。記得我小時候,做蘿蔔燈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小孩子們都喜歡做。把紅色的胡蘿蔔洗乾淨,切成段兒,把胡蘿蔔中間的瓤摳出來一些。


做蘿蔔燈當然需要燈芯,我小時候的蘿蔔燈芯都是用玉米秸稈的皮,外面纏上棉花,插胡蘿蔔瓤上面。然後將蠟塊融化,將燃燒後的蠟油倒在胡蘿蔔瓤裡面。現在人們基本都是用一些長牙籤,外面纏上棉花做燈芯。傍晚早早的點燃這些蘿蔔燈,在門的兩邊各放一個,這意思是給已故的老祖宗照著亮,讓老祖宗們回家過元宵節。

做蘿蔔燈的日子,在我們這裡也是有講究的,做蘿蔔燈只能選在今天做,也就是正月十三這一天。因為我們這裡有句俗話說:做三不做四,做四出禿子。意思就是說,做蘿蔔燈只能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做,明天如果做蘿蔔燈,家裡的孩子,頭上就不長頭髮,可能會長成禿頭。當然,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是老輩人的傳統說而已。


下午的時候,男人們也會帶了這些蘿蔔燈,還有香燭和鞭炮,早早的去上墳,我們這裡叫做送燈。其實就是去請家祖宗們回來過元宵節,在墳前也要把這些蘿蔔燈都點亮。這是我們這裡的習俗,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元宵節有什麼習俗?是不是也跟我們北方農村一樣,家家都做蘿蔔燈?


小十六123


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在我們老家有敲葫蘆瓢(老熟的葫蘆鋸成兩半作成水或是其它用)。現在已經沒有再偉下去了。活動的作用就是少年兒童拿著自家的廚房容器皿用木棍或是筷子敲打。家裡戶外,村莊周圍。嘴裡還喊著:正月半敲葫蘆瓢老鼠生兒子沒有毛。有的敲其它的就喊正月半敲***老鼠生兒沒***。


不知道為什麼有這一習俗,個人推斷是正月十五左右是老鼠交配或是受孕最頻繁的季節。從前的人們對深受其害鼠患也是痛心疾首。只能借個節日活動來儘量減少老鼠的繁殖。

農村傳下來就是玩些花樣的燈籠。有的家庭條件有限孩子們就自己找點紅紙自己動手。對於一些城市裡猜燈謎等活動早些年也沒有,只有從現代的影視裡看到那些精彩的節日活動。


吃元宵可能是全國性的元宵節習慣。對於元宵的具體定義,有人說元宵應該是比兒童們玩的玻璃珠要小,大了就叫湯圓。反正不管是湯圓還是元宵,吃過了就好。

吃過元宵基本是叫做年過完了。該是大家努力工作學習的時間了。正月十五的白天還在想著這麼快樂的節日該怎麼開心。到了晚上上床了才發現到了考慮工作學習上的問題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本人看著自己48週歲的生日又要到了,睡不著呀睡不著ㄟ( ▔, ▔ )ㄏ。



在元宵佳節之季:祝頭條友友天天快樂,歲歲平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下方評論區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指導,謝謝(*°∀°)=3。


信使春哥騎行繞中國


  元宵節還有兩三天就到了,在這裡首先祝福悟空



問答的所有朋友們節日快樂!大吉大利!   我們魯北地區農村的元宵節風俗,文化底蘊非常豐富,有以下幾種:

  第一:張燈結綵、兒童打燈籠。   節日期間,我們農村家家戶戶的大門口掛滿了火紅的大燈籠,事實上,也都是在年三十就掛上了,一直掛到出去正月。  

 小孩子們都在晚上手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買的燈籠在家裡和大街上玩,或是聚集到誰家比賽誰的燈籠好看。如今的孩子們又都打起了電子燈籠,很是五彩繽紛、光耀奪目,現代化的燈籠安全,不容易出事。  

 第二就是包餃子、吃湯圓。   我們農村比較看重包餃子,和三十初一包的餃子一樣,是過年過十五必須進行的三部曲,一般家家戶戶都很重視,拌的餃子餡都是最好的。  

 最近大家都對吃湯圓重視起來,很多人從超市商場買回各種湯圓回家煮著吃,團團圓圓又香又甜的湯圓人人愛吃,它象徵著新的一年裡人們和和美美。  

 第三就是喝酒聚會,十五晚上,不少在外面工作的家庭成員也都回老家與父母親人團聚,大家圍坐一屋喝酒聊天,交流溝通,歡聚一堂,暢所欲言。

  第四,舉辦燈會。  

 這是從歷史上就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一般由地方組織,不過農村很少,在地級中心城市每年都有,一般從正月十二三到二十。  

 全國各地元宵節風俗不太一樣,不過我們這幾種風俗一直保持了幾十年不變。


託尼賈282


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時間過得真快,又一個新年即將溜過去了!回家的路上,發現路口已經開始搭建正月十五社火觀禮臺,在我們這裡,元宵佳節鬧社火是全縣老百姓的一場狂歡!全縣的老百姓要麼來到現場,要麼守護在電視機旁看一看比一比各鄉鎮各村各單位,那家社火鬧得最好,就意味著今年一年哪家的運氣最旺!

相對於過年來說,正月十五元霄節是公與私的結合。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是獨立的過,以家庭團圓為第一要務。而正月15鬧元宵鬧社火,卻是政*府牽頭,群眾積極參與,大家夥兒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地在一起過!

此外,農家人還有農家人的習俗,在到縣城鬧社火觀禮之前,還有幾個重要的習俗傳承。

一,在我們這裡農村,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流傳著“正月十五吃蓮花,祖輩輩享榮華”的說法,正月14這一天,農家人要蒸一些麵食,正月15一大早就要給財神爺上供。

二,正月十五一大早起來,要麼要喝糖水,寓意一年甜甜蜜蜜。早上一家人還要吃湯圓,寓意一年團團圓圓。

三,正月十五中午,回家之後還要包餃子吃,餃子要包成“穗穗餃”,樣子就跟麥穗了一樣,寓意年年歲歲,長長久久!如圖

四,正月15晚上,家家戶戶要張燈結綵,有條件的還要逛街鬧花燈。

老人們都說,正月15逛的越多,運氣越好。又叫“逛百病”,逛的越多,身上的病痛痛都會抖落散去,身體不好的人這一天也要出去多走走,一年的身體都會棒棒的!

元宵節是新年之後又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過去了,農家人的會也才真正地結束了。人們才開始準備耕作生產,準備打工賺錢。

提前祝您元宵節快樂!閤家團圓,紅紅火火!


村姑說村事


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

那肯定是,元宵節了,中國的情人節之一了,但在這一天,我們村裡有一個,更震撼的節日,就是,趕鬼收香了,說起這個,朋友們是不是有點怕呢..

其實這個節日,在我們這邊,已經是從明朝開始至今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習俗來的了,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到現在我們村裡依然保持下來的一個傳統習俗來的!

這個習俗趕鬼呢,主要是把鬼把惡運趕走,祈求來年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

在正月十五晚上來進行的,我們村裡的年青人都會參加這個活動習俗,個個頭上,手裡等都會捆上神紅的,然後抬著神像,在村頭村尾四周來趕鬼,趕鬼時我們手裡每個人都會拿著一把香火的,然後跟著抬的神像來,在村的四周衝殺,口呼著口號:殺呀,殺啊,,來趕鬼............

而村裡各戶也會燒香,給大家來收的,所以就叫收香,我們通過收來的香火來趕鬼.............

下面的是我今年拍下的,正月十五的 收香趕鬼 的場面,朋友們也可以看下,畢竟都是我們民間的傳統習俗來的!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680654657294734355, "vid": "bd67b0cbde1143b7813215e869680fe4\

田邊的小夥


正月十五又稱為元宵節、燈節、上元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傳統風俗裡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由於南北方的差異,各地風俗習慣有所不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正月十五的風俗:


1、吃元宵: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因為湯圓代表著團圓,吃元宵是讓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好。

2、 看花燈、掛燈籠:是正月十五的核心活動,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喜氣洋洋、紅紅火火,是元宵節最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



3、 猜燈謎:把謎語放置在燈籠上,這種文字遊戲充滿智慧和趣味。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遊戲方式。

4、 放焰火:是元宵節的高潮,五彩繽紛的煙花把整個夜空點燃得無比絢麗,光彩奪目,增加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5、耍龍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這一天通過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 。

6、舞獅子:獅子往往給人以威嚴、勇敢、力量之感,在中國人心中是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在這一天通過舞獅助興,也通過舞獅寄託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7、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群眾性技藝表演,通過踩高蹺表演來增加節日氣氛 ,是人們最為喜愛的活動之一。

8、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是一種消災求健康的活動。人們相約出遊,結伴而行,通過行走祈求祛病延年。

總之,元宵節的活動符合人們的內心希望和美好期待!


阿文視角


要說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我想主要.是賞燈吧.各地區也是大同小異吧.正月十五鬧花燈.耍龍舞獅也是流傳了幾千年了.民間也有不同的地區風俗.就東北這塊+五的晚上自家的房前屋後gα啦胡通都點上燈或蠟燭\\都亮亮堂堂的不召小偷.有冰的地方.老人小孩.男女老少吧.都丟咕嚕冰腰腿不疼.可那走主要是串門嘮嗑說話賞燈.多走些.叫做走百病愉示一年都健康.在有是頭些年一些好奇的小年輕人和半大小子肩膀上挎著鈴鐺滿屯子走丶同樣是不召賊還有鬧笑話的人.比方小舅子小姨孑往個高的姐夫臉上抺鍋地灰今年年線麻長的高|看他不注意時冷不防抹個大花臉.我簡單的就介紹這些吧。


九月金菊6


能吃能喝身體好。


觀輝18


正月十五賞花燈,煮元宵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