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一般來說,我們通常都會認為:在網上買了一本電子書,那這本電子書自然就是屬於我的;但真的如此嗎?

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01

最近,靜讀君看到了一條新聞,引發了一些思考,打破了靜讀君往常的一些固有的思維與認知:

兩個星期前,微軟正式停止了它的電子圖書業務:在微軟商店中,微軟已經徹底刪除了購買數字圖書的服務;

這意味著從現在開始,用戶將無法再通過微軟的線上商店進行購買、租賃或預先訂購數字圖書。

最重要的是,今年七月以後,用戶原先在微軟電子書店購買和租賃的電子書也無法再訪問了;

這意味著,之前用戶在微軟購買電子書花費的所有金錢都白花了!

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幸運的是微軟這次還做出了全額退款的賠償舉措,所以並沒有引起用戶太多的不滿,但用戶在線上購買數字圖書的信心,終究還是會造成了一定影響的;

尤其微軟並不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而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巨頭;由此,靜讀君想到了一個之前未曾細想過的問題:

電子書的所有權到底是屬於購買它的用戶呢?還是屬於發佈製作它的平臺?

02

通常,我們購買電子書之後,將其下載在設備上,我們就認為已經擁有了這本電子書;

但顯然,微軟這次的事件告訴我們:用戶對於這些已經付費的電子書,其實並沒有完全的支配權;

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對於實體書,只要你購買了,那無論你是拿來閱讀還是拿去轉讓,或者再次租借給別人,都是你的自由,只要你自己不把書丟掉,那你可以一直收藏下去,甚至傳給兒子、孫子,一直這麼傳下去!

但是電子書,或者說包括電子漫畫、數字音樂在內的數字資源,用戶購買之後,都只有使用它的權利(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徹底刪除它),而無法完全支配它:

因為一般正規渠道購買的正版書,都會被平臺進行加密設置,也就是DRM版權管理,比如你在亞馬遜購買的電子書就不要想能在掌閱的iReader上閱讀,除非你能非法破解這本電子書的DRM!

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微軟在電子書業務的失敗向我們證明了:我們其實沒有電子書的真正所有權,只是獲得了使用許可而已。

03

我們購買了這本電子書,但得到的只是一個許可證明!部分用戶可能有點接受不了,但消費行為研究專家會告訴你:你購買的其實不是電子書本身,而是一項服務;

購買電子書其實不是購買一種有形的商品,它更像是一種付費服務!

這個服務的優點就在於,為你提供一些實體書達不到的體驗與功能,比如便攜!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你不能真正地擁有電子書的支配權;

就好比健身房的會員卡,只要你充值了會員,那你就可以隨時使用各種健身器材來鍛鍊身體,但這些器材的所有權終究不屬於你;

付了錢這本電子書就屬於你了嗎?微軟告訴你並不是!

只不過,電子書這項服務並沒有告知你明確的服務截止日期,截止日期默認為公司或者業務破產的日期;

也就是說,你購買的這本電子書,也許十幾年後你還可以繼續閱讀,但也有可能明天就無法打開了!

那是不是也意味著,選購電子書和閱讀器的時候,我們還得將對品牌的信任程度考慮進來?

這個信任不止包括公司的實力,還有它對待用戶的態度!好比這一次的微軟,雖然電子圖書業務終止了,但是對用戶給予了全額退款賠償;然而會像微軟這樣做的企業終究是少數:你見過幾個關門之前還會為會員退錢的健身房?

那麼問題來了:

# 國內各大電子書平臺中,你最信任哪一家?#


私信回覆靜讀君“資源福利”,可免費獲得40G電子書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