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太宗趙光義對契丹所佔燕雲十六州一直耿耿於懷,雍熙三年,自認為兵強馬壯、勝券在握的趙光義,對契丹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他把大軍分成三路:東路元帥曹彬從正面進攻幽州;中路元帥田重進經飛狐進入契丹境內,作為東、西兩路的接應;西路元帥潘美、副帥楊業、監軍使王優從雁門突入契丹。可惜這次戰役,因曹彬這一路糧草不繼,被契丹擊潰。潘美一路也因在轉移百姓時遇到了契丹主力的突然襲擊,被迫後撤,又因王侁與楊業矛盾激化,致使戰事失利,不得不放棄已經收復的州郡撤回代州。中路田重進孤軍難持,且失去了繼續挺進的意義,隨後撤回,整個戰役以宋軍大敗而告終。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直到太宗去世,不但沒有收復燕雲,反而給契丹日後進攻宋朝、要挾宋朝留下了藉口,契丹一直揚言要報復宋朝。至道三年,趙光義第三子趙恆繼承皇位,成為北宋第三代皇帝。趙恆即位,契丹對宋朝的入侵就一直沒斷,比如鹹平二年,契丹就曾大舉入寇,真宗不得不掛帥親征,鹹平三年的大年初一,真宗都是在大名府度過的。那場戰鬥契丹沒佔著多少便宜,大軍經過安肅軍的那天,天氣出奇地冷,守將楊業之子楊延昭命令全城軍民往城牆上面挑水,再把水沿著城的外牆倒下去,就這麼幹了整夜。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第二天契丹人來攻城時,城牆四面都是晶光閃閃的冰面,整個安肅軍成了一座冰城,契丹人連雲梯都無法架設,偶爾有幾個登城的小卒子,上不了幾步就滾落下去,最後只得放棄,當時契丹大軍見朝軍民鬥志都很旺盛,又聽說真宗趕到了前線,只得大肆搶掠了一番,撤回了白溝以北。

這口氣愁了好幾年,直到景德元年九月,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和蕭太后再次雙雙掛帥,向宋朝發動了最大規模的全線進攻,聲稱此舉必將蕩平中原,滅掉宋朝,來勢異常兇猛。此時寇準剛剛再任參知政事一個月,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真宗趙恆召集參知政事王欽若和籤書樞密院事陳堯叟兩位大臣商議對策。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王欽若是江西人,給趙恆出主意說:“陛下還是暫且到大江以南的金陵去避一避吧。”陳堯叟是四川人,獻策說:“江南不保險,自古躲避兵亂,都是往成都撤,陛下還是按照唐明皇和唐僖宗的經驗,到成都最為穩妥。”說來說去,反正就兩個字:逃跑。寇準聞知,來見真宗,聲色俱厲地問:“不知是誰給陛下出這樣的餿主意?”真宗有點兒心虛,問寇準:“你別管話是誰說的,只管告訴朕這兩條計策究竟哪條最為可行?”寇準聲音更大了,幾乎叫嚷起來:“臣就是要追究出此下策的混賬東西,用殺他們的血來祭戰鼓,然後出征北伐!陛下天資神武,將帥和諧,如果能像太祖、太宗那樣御駕親征,契丹人必將不戰自潰。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退一步說,也可以堅守河北,與契丹抗衡,使契丹人無法前進一步。怎麼可以放棄京城往南跑呢?將帥士卒聽到皇帝逃跑,心裡會是啥滋味兒?”經寇準這麼一鼓動,真宗下了決心,於是又問寇準:“這場大戰勢必要在河北打,大名府就成了第一重鎮。如今大名府缺人,寇參政認為誰來當這個知府最合適?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寇準對王欽若和陳堯叟意見極大,應聲答道:“就讓王欽若去!”王欽若聽到這個消息,嚇得面如土色,來到殿中接旨,沒等他開口,寇準先把他的嘴堵住:如今是國難當頭,連皇帝都得出徵,為臣子的誰也不許躲避艱難!”王欽若沒敢吱聲兒,心裡可把寇準恨透了。此人既無威望,又不懂軍事,到了大名府之後,竟然天天燒香拜佛,祈求契丹人千萬不要打到這裡來。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契丹統帥蕭撻覽是個極富作戰經驗又十分勇猛的老將,大軍進入宋境,他並沒有急於長驅直入,而是在保州定州一帶輾轉作戰,往往受一點損失便不再頑抗。很快,數支部隊漸漸集結在一個叫陽城澱的地方,人數大約有二十萬,看上去懶懶散散,沒有鬥志。寇準仔細分析了形勢,認為這是契丹人在養精蓄銳,想把宋軍引誘過去,再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全殲,於是命令前方各部認真備戰,不可輕敵。與此同時,真宗也出了汴京,向大名府方向而來。這一回真宗表現得非常感人,走到韋城縣時趕上了特大寒流,侍從拿出貂皮衣帽想給他穿戴上,真宗拒不接受,說道:“臣民將士都在嚴寒之中,朕怎麼能搞特殊化?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蕭撻覽聽到真宗將至,立功心切,帶著精銳的先鋒部隊迎面南下,兩軍形成了一觸即發的局面,為了做到心中有數,就在即將噬血的前夜,蕭撻覽又深入一步查看作戰地形,宋朝駕前排陣使李繼隆手下一個叫張理的軍校對準敵西放了一箭,誰也沒想到這一箭竟然要了蕭撻覽的命,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決戰尚未開始,契丹先失統帥,對於宋朝來說,不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嗎?然而極富經驗的契丹蕭太后雖然心知大勢已去,表面上依然鎮定自若,繼續揚言要與宋朝一決雌雄,想從氣勢上壓倒宋人。這一招兒還真奏效,真宗走到渡州,又有人重新提起希望真宗儘快南幸金陵,真宗被說活了心,問寇準該怎麼辦。寇準一口咬定:如今敵寇已經迫近,陛下惟可進尺,不可退寸。見真宗拿不定主意,寇準心裡起急,補了一句:陛下如果信不過我寇準,不妨問問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他的話陛下總該相信吧。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在高瓊的勸說下,真宗最終沒有翠華南幸。到達澶州後,宋軍果然群情振奮。這時蕭太后又以進為退地提出:如果不想讓兩國將士血流成河,可以講和。真宗是個很不願意打仗的人,巴不得講和罷兵,宋朝特使曹利用經過幾輪談判,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宋朝每年給契丹銀十萬兩、組二十萬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打仗出奇招,天寒地凍在城門上潑水,成功逼退契丹!

這無疑是個屈辱的城下之盟:明明自己打了勝仗,卻要賠人家契丹銀、絹三十萬,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初時真宗因急著罷兵,受辱的感覺還不太明顯,後來越想越窩囊,終日裡悶悶不樂。善於窺測人主心意的奸距王飲若一心想報復寇準,於是一次散朝後問真宗道“陛下敬寇準,為其有社稷功邪?”真宗點頭認可,也不管真宗的臉變成啥顏色,王欽若的話越說狠:“陛下聽說過賭博嗎?人如果輸急了眼,會其所有作為賭注,叫做“孤注一擲’,陛下呀陛下,你成了寇準的孤注啦!”自古奸臣就是這樣陷害忠良的,後來寇準果然被貶到了陝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