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謝謝了,我的家!

《謝謝了,我的家》節目中,

那些存放在時光瓶中,

對家人的深情寄語,

是回憶,是思念,是牽掛,

是……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1965年趙麗蓉和小兒子盛謙合照

趙麗蓉,

她曾經是評劇演員,

演過電影、電視劇,

在花甲之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留下太多記憶深刻的作品。

她給大家帶來的每一次笑聲背後,

都凝聚著超乎常人的努力。

而對趙麗蓉的兒子

盛福春、盛大鳴來說,

想念,

是打開電視再看一看母親的身影。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1986年趙麗蓉家庭合照

媽媽,今年是您離開我們的第19個年頭,您在的時候住的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我們哥仨都很好,大哥當了爺爺,我也當了爺爺,老三生意也很好,時常會想起您,想念您給我們做的衣服和被子。

小的時候,您對我們嚴厲的管教刻骨銘心,也多虧了您,我們幾個孩子學會了一些家務。想您的時候,我們就會翻翻春晚,您一直在我們心中,是最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我們會記住您常跟我們講,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我們也和自己的孩子說:“不管你們成就如何,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才是根本。”這也是媽媽您的心願。

謝謝了,媽媽!

謝謝了,我的家!

盛大鳴、盛福春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茅盾(原名沈德鴻)

在茅盾之孫沈韋寧的記憶裡,

爺爺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

在讀書、寫作中度過的。

爺爺的案頭,

常放著一根雞毛撣子,

每當孫輩們吵鬧時,

他總會敲敲桌子,

示意大家“不要吵”,

卻從沒捨得真打過一個孩子。

應孫女的“要求”,

一向沉默寡言的茅盾

還會學鴨子走路逗孩子們一笑,

爺爺邊擺手、邊“嘎嘎”叫的樣子,

是他們最有趣的童年記憶。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茅盾與孫輩們在一起

爺爺,時間過得真快,我還記得那根永遠捨不得打在我們身上的雞毛撣子;還記得我們一起養過的那隻小花貓;還記得您溫暖的手握著我的小手,寫下的那些毛筆字。你沉默與溫柔,給我踏實前進的力量。我和姐姐都很想念您,想念奶奶、爸媽、妹妹,希望你們在那裡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像以前一樣幸福溫馨。我和姐姐一切都好,勿念。

凝華、韻華,你們正處在人生最好的年紀,也是最關鍵的年紀。我和你們的曾祖父一樣,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寵愛孩子的人。希望這份寵愛會指引你們走向正確的道路,而不是成為你們的阻礙。我尊重你們的想法和意願,但你們務必牢記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也要記住自己的根,記住你是沈家的後人。

謝謝了,我的家!

沈韋寧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梁漱溟與兒子合照

“這個世界會好嗎?”

梁漱溟的父親曾問他。

梁漱溟回答:

“我相信世界是

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在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上,

他把人生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由著調皮的小兒子

在各行業折騰了個遍,

最終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業。

他的教育觀念影響了梁家幾代人,

讓每個人的生命都以舒展、

向上之姿成長。

梁漱溟的長孫梁欽元

成長在祖父打造的“自由城堡”裡,

書寫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梁漱溟與重孫女

爺爺,您好。

特別幸運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前不久我翻看您給我的書信和您留下的日記。在那些字裡行間當中,我看到自己的童年,如此清晰和鮮活。當您知道我的發小得了肝炎的時候,日記中您寫道:小元受威脅,無計可施。

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那麼莊嚴的您在日記當中寫下了:晚飯後撫小元而睡。30年了,您離我們好像越來越遠,但是我的心和您越來越近。您教導我們要對自己有辦法,做一件事一定要有真興趣,一定要有真性情,所以凡事都不要貪。

我還想跟我的女兒說,希望你不辜負太爺爺的期望。讓你的生命順適通達,嘹亮清楚。

謝謝了,我的家!

梁欽元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華羅庚一家住在昆明時的照片

1985年,

在東京大學做報告的華羅庚,

突發疾病,

在演講臺上離世。

他對家人的愛,

透過與妻子互傳的一封封家書,

透過那雖用大衣包裹住

還是被老鼠咬壞的餅乾,

無聲流淌著。

華羅庚之女華密,

一直將這些溫馨甜蜜牢記於心。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華羅庚和孩子們在清華園下棋

親愛的爸爸,因為我最小,所以從小就收到你特別的關心和疼愛。在你身邊一天天長大,我也知道了什麼是勤奮、什麼是刻苦、什麼是認真、什麼是堅韌。我的人生道路上出現過許多的曲折,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覺到你就在我的身邊。給我鼓舞,給我力量。

親愛的媽媽,真的好想你。你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我們,沒有你就沒有這個家。爸爸媽媽,我真想再吃一串你們給我買的糖葫蘆,再牽著你們的手到海邊去散步。

這輩子能做你們疼愛的小女兒,我真的非常非常的幸福。

謝謝了,我的家!

華密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新鳳霞與吳祖光結婚照

新鳳霞和吳祖光的家裡,

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女兒吳霜說,

爸爸的口頭禪是

“這件事太可愛了”,

媽媽是無懼阻力、

勇敢追愛的“新女性”。

被父母浪漫灑脫的人生態度影響,

她在美國遭遇嚴重車禍時,

第一反應不是害怕,

而是跳下車拍照;

她永遠向前看,

把“做事不猶豫,

出了事情不在意,

做了任何不圓滿的事情不後悔”

當作人生信條。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新鳳霞吳祖光全家福

爸爸媽媽,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夠成為你們的女兒,在一個充滿了愛和歡樂的家庭中長大。我一出生就被你們的愛包圍著,被你們的浪漫感染著,還被你們灑脫的人生觀影響。如果說我是一個能給別人帶來歡樂的人,那這份快樂的源頭就是你們。

兒子,人生只有一次,愛你所愛的,不猶豫、不後悔。你的外公外婆給了我最好的家,而上天呢,給了我最好的你。

謝謝了,我的家!

吳霜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鍾南山與父親、母親、妹妹在一起

年過八旬的鐘南山院士至今忘不了,

35歲那年和父親的一場

幾乎改變他一生的對話。

父親問他:“南山,你多大了?”“35了。”父親淡淡地說:

“35歲了,真可怕。”

這話讓他瞬間驚醒,

也是從那時開始,

他立志要在醫學事業中

做出一番成就。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鍾南山與李少芬結婚照

爸爸,你曾經說過一句話,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東西,那麼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了。現在我已經80多歲了,我慢慢懂得了,你的願望我初步實現了,但是我還不會滿足。我有兩項工作還沒完成,要是這兩項工作我達到了以後,那我是真正地達到了你的要求了。

惟德、惟月,我的孫子們孫女們,你們要記住鍾家的優良傳統:第一就是要永遠有執著的追求,第二辦事要嚴謹要實在。只要有這兩條,你們就會不斷地取得進步,而且會比我們取得更多的成績。

謝謝了,我的家!

鍾南山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兒時的秦沛與媽媽

演員秦沛小時候,

二哥和父親相繼患病。

二哥離世後,

母親擦乾眼淚來到丈夫病榻前,

告訴他孩子沒事,一切都好。

爸爸離世後,

母親一人扛起

全家12口人的生活重擔,

但仍然樂觀面對生活。

她喜歡對家人說“愛”,

喜歡擁抱家人,

家裡永遠是那麼歡樂。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秦沛家人合影

說真的,到現在我還是很想我的媽媽。每次都想,媽媽,我們都沒有讓您失望,兄弟姐妹們大家都很好,您的孫子們、孫女們、重孫們都很好。

姜文杰、姜麗文,感恩你們做我的兒女,可是有的時候,還真的忘了你們多少歲了。我一天到晚嘮嘮叨叨,到現在我是秉承了我媽媽,你們奶奶那種操心的習慣,也還是為你們操心。你奶奶教你爸爸,爸爸教你們的,還是要感恩,要努力。不管怎麼樣,我一樣會支持你們的。不知道多少年後,要是我走了,我要你們記得最讓我驕傲的、最開心的就是有你們做我的兒女。

謝謝了,我的家!

秦沛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兒時的眭澔平

臺灣環球旅行作家眭澔平的旅途,

是從母親的病床前開始的。

為了給癱瘓在床的母親解悶,

小小的他第一次拿起畫筆,

將外面的世界落於紙間,

激發了母親的生命活力。

長大後,

他懷揣著母親贈與的“六粒毛豆”,

走遍全世界。

他所有的出發都只有一個起點——

為了癱瘓24年之久的媽媽。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眭澔平與兄弟姐妹合影

親愛的媽媽,算一算您過世到現在已經35年了。在過去的這一萬多天裡,我真的代替了您的眼睛看了五大洲、南北極。

媽媽您最清楚,澔平出發的起點在哪裡。在我6歲的時候,您帶給我最珍貴的那六粒毛豆,這個種子讓我終身受用不盡。

媽媽,可不可以讓我再回到6歲,就好像那一天在您的病床旁邊,再次用唱的說給您聽,好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謝謝了,我的家!

眭澔平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家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小時候,

家,

是媽媽的味道,

爸爸的臂膀。

母親在28歲上便做了寡婦。當母親趕去青島辦了喪事回來後,外祖母也從天津趕來,她見了母親第一句話便說:“收拾收拾,帶了孩子迴天津家裡去住吧。”

母親雖然痛哭著撲向外祖母的懷裡,卻搖著頭說:“不,我們就這麼過著,只當他還沒有回來。”

既然決定帶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親彷彿是從一陣狂風中回來,風住了,拍拍身上的塵土。我們的生活,很快在她的節哀之下,恢復了正常。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晚上的燈下,我們並沒有因為失去父親而感到寂寞或空虛。

母親沒有變,碰到弟弟頑皮時,母親還是那麼斜起頭,鼓著嘴,裝出生氣的樣子對弟弟說:“要是你爸爸在,一定會打手心的。”跟她以前常說“要是你爸爸回來,一定會打手心”時一模一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三年後的一個春天,我們家裡來了一位客人。這位被我們稱為“韓叔”的客人,本是父親大學時代的同學,又是母親中學時代的學長。有了這兩重關係,韓叔跟我們也確實比別的客人更熟悉些。

一個夏夜,燥熱,我被鑽進蚊帳的蚊蟲所襲擾,醒來了。這時我聽見了什麼聲音,揉開睡眼,隔著紗帳向外看去。

我看見母親在抽泣,斷斷續續地說著:“不,我有孩子,我不願再……”

“是怕我待孩子不好嗎?”是韓叔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母親停止了哭泣:“不,我想過許久了,你還是另外……”這次,母親的話中沒有哭音。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我說不出當時的心情——是恐懼?是厭惡?是憂傷?都有的。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情緒,它使我久久不眠,我在孩提時代,第一次嚐到失眠的痛苦。

第二天,一整天上課我都沒有注意聽講,我仔細研究母親那夜的話,先是覺得很安心,過後又被一陣恐懼包圍,我怕的是母親有被韓叔奪去的危險。我雖知道韓叔是好人,可是仍有一種除了父親以外,不應當有人闖進我們生活的感覺。

放學回家,我第一眼注意的是母親的神情,她如往日一樣照管我們,這使我的憤怒稍減。我雖未怒形於色,但心情卻在不斷地轉變,忽喜、忽怒,忽憂、忽慰,如一鍋滾開的水,冒著無數的水泡。

當日的心情是如此可憐可笑。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母親和韓叔的事情,好像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這件心事常使我夜半在噩夢中驚醒。在黑暗中,我害怕地顫聲喊著:“媽——”聽她在深睡中夢囈般地答應,才放心了。

其實,一切都是多慮的。我從母親的行動、言語、神色中去搜尋可怕的證據,卻從沒有發現。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母親是如此寧靜。

一直到兩個月以後,韓叔離開北平,他被調回上海去了。再過半年,傳來一個喜訊——韓叔要結婚了。母親把那張粉紅色的喜帖拿給我看,並且問我:“小荷,咱們送什麼禮物給韓叔呢?”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這時,一顆久被箍緊的心一下子鬆弛了,愉快和許久以來不原諒母親的歉疚,兩種突發的感覺糅在一起。我跑回房裡,先抹去流下的淚水,然後拉開抽屜,拿出母親給我們儲蓄的銀行存摺,懷著複雜的感情,送到母親的面前:“媽,把存摺上的錢全部取出來給韓叔買禮物吧。”

“傻孩子。”母親大笑,她用柔軟的手捏捏我的嘴巴。她不會了解她的女兒啊。

這是15年前的往事了,從那以後,我們寧靜地度過了許多年。

母親的老朋友們都羨慕她有一對好兒女,唯有我自己知道,我們能夠在完整無缺的母愛中成長,是靠了母親曾經犧牲過一些什麼才得到的。

插圖/出自畫家李自健

長大後,

家,

是遊子的車票,

是一副永遠為你而留的碗筷。

1938年深秋,那時我和有光在重慶有一個溫暖的小家。一天早上我正要去參加曲會,有光問我:“今天還要去嗎?”話語有些吞吞吐吐,神色不對。我有些遲疑,但還是去了。心裡不踏實,只唱了一個曲子就匆匆趕回了家。一切卻是很平靜的樣子,晚飯後,有光輕輕地走到我身邊,拿給我看一封電報:“父逝,告弟妹”,是大姐打來的。

我把電報放在枕頭底下,整整哭了一夜。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張家四姊妹合影(左起:四妹張充和、三妹張兆和、次姊張允和、大姊張元和)

人一落生,世上最親最親的兩個人,頂頂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了。爸爸在世時,即使相隔再遠,也總幻想有一天能全家相聚,再重溫童年幸福的生活。爸爸去了,那無限美好的時光將永遠只能留在夢裡了。

1921年,父親坐在母親的棺木旁,久久凝視著母親年輕美麗蒼白的臉,憑人怎麼勸也不讓蓋棺蓋的情景,一遍遍在我眼前出現,如今他們又團圓了,媽媽還是那麼漂亮嗎?我的永遠不老的爸爸、媽媽……

父親17歲結婚,媽媽比他大四歲。達理知書溫良賢德的母親不但擔起了管理一個大家庭的重任,而且一直像大姐姐一樣愛護、關心、幫助父親。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1930年張允和

大姐元和曾回憶說:“父親最喜歡書,記得小時候在上海,父親去四馬路買書,從第一家書店買的書丟在第二家書店,從第二家買的書丟在第三家書店……這樣一家家下去,最後讓男僕再一家家把書撿回來,住的飯店的房間中到處堆滿了書。”

父親的藏書我們可以自由翻看,他從不限制,書籍給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快樂。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 1958年張允和在北京

父親對我們四個女孩子尤其鍾愛,他為我們起的名字不沾俗豔的花草氣: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後來有人在文章中說,張家女孩子的名字都帶兩條腿,暗寓長大以後都要離開家。我想,父親從小給了我們最大限度的自由發展個性、愛好的機會,讓我們受到了儘可能好的、全面的教育,一定是希望我們不同於那個時代一般的被禁錮在家裡的女子,希望我們能邁開健康有力的雙腿,走向社會。

距父親去世整整六十年了,父親的言談舉止在我心裡依然那麼鮮明、親切、溫暖。

圖/視覺中國

後來啊,

家,

是心中的燈塔,

在漂泊中有了親愛。

在我四十歲以後,在我幾十年裡雄心勃勃所從事的事業、愛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覺悟了做兒子的不是。

母親的偉大不僅在生下血肉的兒子,還在於她並不指望兒子的回報,不管兒子離她多遠又回來多近,她永遠使兒子有親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

母親一生都在鄉下,沒有文化,不善說會道,飛機只望見過天上的影子。她並不清楚我在遠遠的城裡幹什麼,惟一曉得的是我能寫字,她說我寫字的時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寫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前些年,母親每次到城裡小住,總是為我和孩子縫製過冬的衣物,棉花墊得極厚,總害怕我著冷,結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樣笨拙。

她過不慣城裡的生活,嫌吃油太多,來人太多,客廳的燈不滅,東西一舊就扔,說:“日子沒鄉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們打罵孩子,孩子不哭,她卻哭,和我鬧一場後就生氣回鄉下去。

母親每一次都高高興興來,每一次都生了氣回去。回去了,我並未思念過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裡不曾夢著過她。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當我得意的時候我忘記了母親的存在,當我有委屈了就想給母親訴說,當著她的面哭一回鼻子。

每年院裡的梅李熟了,她總摘一些留給我,託人往城裡帶,沒人進城,她一直給我留著,“平愛吃酸果子”,她這話要嘮叨好長時間,梅李就留到徹底腐爛了才肯倒去。

她在妹妹家,我去看她,未說幾句話就叫我到小房去,一定要讓我喝一個瓶子裡的涼水,不喝不行,問這是怎麼啦,她才說是老師給她的好水,治百病的,“你要喝的,你一喝肝病或許就好了!”我喝了半杯,她就又取蘋果橘子讓我吃,說是好果。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我成不成什麼專家名人,母親一向是不大理會的,她既不曉得我工作的榮耀,我工作上的煩惱和苦悶也就不給她說。

當知道我已孤單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傷得落淚,要到城裡來看我,弟妹不讓她來,不領她,她氣得在家裡罵這個罵那個,後來冒著風雪來了,她的眼睛已患了嚴重的疾病,卻哭著說:“我娃這是什麼命啊?!”

父親去世了,作為長子,我是應該為這個家操心,使母親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現在既不能照料母親,反倒讓母親還為兒子牽腸掛肚,我這做的是什麼兒子呢?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把母親送出醫院,看著她上車要回去了,我還是掏出身上僅有的錢給她,我說,錢是不能代替了孝順的,但我如今只能這樣啊!

母親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錢收了,緊緊地握在手裡,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領,摸摸我的臉,說我的鬍子長了,用熱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車。

眼看著車越走越遠,最後看不見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開始打吊針,我的眼淚默默地流下來。

《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家》

插圖/出自畫家李自健

而現在,

家,

是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是卸下疲憊後停靠的港灣,

風平浪靜,喜樂安寧。

往事如煙,我和妻已是白頭老伴,但當年婚禮中的父親形象卻永不消逝。

父親是農村小學教員,兼種田,因子女眾多,家庭生計艱難,考慮到田地少,子女長大分家後更無立錐之地,因此竭力設法讓子女讀書,將來出外謀生,免得留在家裡沒有活路。為了子女上學,他一生勤儉、節省到了極點。我是長子,最先實現他的意願,努力讀書,考進不要錢的師範學校,年年爭得獎學金,一直到考取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的公費留學生,中了狀元了!農村通信不便,當父親得知消息時不知他和母親是怎樣的欣喜,而且,此後不久,又通知他我們將在南京結婚。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婚期前他趕到南京,內衣口袋裡藏著一百塊錢,口袋用針線縫住。他沒有告訴我如何籌措到這筆“鉅款”,無非是糶稻、賣豬、賣雞蛋、向親友借貸…… 其實我事先並未向他要錢,當他摸出那一疊厚厚的鈔票,我似乎看到魯迅《藥》中的華老栓,一清早出門時又按一遍腰裡硬硬的銀子,趕去換人血饅頭來為兒子治病。

為了省錢,父親是坐慢車到南京的,車又誤點,抵我們宿舍已是深夜。未婚妻拿出餅乾請他吃,我知道他的習慣是不肯吃的,但這回真的吃了,吃了一些,未婚妻又請他再吃,我想這是多餘的客氣,但他居然又吃了,這樣幾次推讓,他確乎吃了不少。事後,我們才知他從早晨離家,搭輪船,換火車,一整天沒捨得在路上吃飯,而我們自己因無開火條件,只在大食堂搭夥,就未考慮到給他做點什麼吃的。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我們的簡單婚禮在勵志社舉行,因社內有老同學,費用給優惠,但沒中餐,只是西餐,西餐就西餐吧。父親生平第一次見西餐,我傍他坐,時刻照顧他。

當服務員捧上一盤整條大魚,輪流讓客人各取所需,首先送到父親面前,這當兒,正有人同我說話,未顧及父親,他驚訝了,一面搖手:我吃不掉那麼大魚。我連忙用刀叉幫他分取一小塊,他因不懂規矩感到難為情,其實,看他那土老頭模樣,別人早都諒解的。而我既中了狀元,作為土老頭的兒子,已毫無愧色。倒是回憶初到無錫城裡上學時,真怕同學們譏笑父親的土氣。

我爱我家,谢谢了,我的家!

在南京舉行婚禮後,我們一同回到農村老家去,父親連人家送的鮮花,雖已開始萎謝,也要帶回家,並一路向不相識的旅客炫耀:這是在南京結婚人家送的。母親和家人早在老家門前等候,我們一到便放起鞭炮來,引來眾多圍觀的鄉鄰和孩子們,父親似乎顯得比平時高昂起來。妻初次到我這農村老家,名副其實的寒舍,我雖曾真實對她談過我家的情況,但仍不免暗暗擔心她的失望與不滿。但意外地看到我們的臨時新房刷得雪白明亮,處處很整潔,父親和母親為此曾付出多大勞動!

半個世紀流失了,老屋早已拆除,父親的墳早淹沒於荒草或莊稼叢中,他的兒女天各一方,有時會懷念他。他的孫子,孫子的孩子們不再知道他!鄉里的孩子們也不再知道他。但,就是他,受吳氏宗祠的委託,在村裡首創私立吳氏小學。最初的私立吳氏小學今天已發展成一千餘師生規模的中心小學,我用他的名義在小學裡設立了教學獎勵基金,作為紀念,忘卻的紀念或永遠的紀念。

插圖/出自畫家李自健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最想對爸媽說……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