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農戶開心果


我覺得是親打不過本族,因為血脈相連,舅舅只是一個外姓人,在家裡做客舅舅位上,因為她是孃家人,在過去孃家舅舅為大,家裡有了大事,還是血脈相連的來幫助你,我有四個舅舅,可從來沒有幫助過我什麼,還看我的笑話,我15歲父母去世,他們沒有給我一口飯吃,到什麼時候,是叔叔把我養大,人們常說姨娘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母親沒有了舅舅對我們也就沒有情義了,有一年叔叔的家裡非常困難,我偷偷的去舅舅家,向他要點糧食,他不但沒有給我,還叫我空著肚子,走了四里地,才回到了叔叔的家裡,叔叔在鍋裡給我留了兩塊山芋,這是我最難忘的,這一生我也不會忘記的,當你長大了,有了出息有錢了,見到以後都會說我是你的舅舅,姨娘們也會說我是你的姨娘,這個還有用嗎在我有困難時,沒有一個人拉我一把,所以我才這麼說,有血脈相連的才是你最親最親的人。



雨過彩虹71069749880


這個問題也許每家每戶不同,或者說每個地方風俗不同也可能不同。

個人認為叔叔和舅舅都一樣親。我們家爸這邊有7兄妹,媽媽那邊有9兄妹。我有3個親叔叔,3個親姑姑,4個親舅舅,4個親姨媽。他們從小對我都非常好。小時候在農村,舅舅掏到鳥窩會叫表哥留一隻專門送一隻到我家給我,叔叔取到蜂蜜會從老遠的山上給我帶回來。有一次我兩個叔叔去燒了一個野馬蜂窩,回來取出蜂蛹油炸了全部留給我一個人吃了(我爸是老大哥,那時候叔叔們還沒有結婚沒有弟弟妹妹們)。由於太好吃了,我沒管住嘴,一口氣將一窩馬蜂全部吃完了,導致我隔食吐了三天,三年聞到油炸蜂蛹都想吐。我媽說“你叔叔們有個蝨子吃都要分你一條腿”。我們家就這麼和諧地直到現在。

但是,我們農村確實有一種說法叫做“孃親舅大”。這是什麼意思呢?憑山郎觀察總結分析大致有兩層意思,也會導致家庭兩種境遇。

一層意思是對年孃家人多一些尊重。這是農村人樸實的家族觀念。因為父系社會人大多都是跟男方姓的,所以家族也就是父系一脈相傳的。但是女人、母親、祖母,她們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對家庭操持的賢辛,都對一個家族興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在農村大家對舅舅、姨媽、外婆等孃家人會比較尊重。也就是說他們即是自己人,也是客人,應該在“親”的上面多一些“尊重”。小孩撒嬌於外婆姑奶是親,家裡家外有困難相互幫襯是親。但是,孃家人來了坐上桌,這就是尊重。

這是農村人的純樸,也是農村社會和諧的教養代代傳。具山郎觀察,一般,這種教養養成比較好的家庭,族系會興旺。因為他們代代相傳的一種教養使這些人家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和他人相處,於是生活中“得道多助”。

“孃親舅大”還有一層意思,也是一種現象,那就是農村有的家庭婦女非常強勢,而且婆媳、姑嫂、妯娌關係不好,導致“孃家人最親”的局面。這種現象在農村也不在少數。

山郎的二女兒出生的時候,在病房聽臨床的兩親家(夫妻雙方的父母)的一段聊天,我認為道出了這種“孃親舅大”的本質。

我們家女兒的老根,同病房的隔壁病床,他們家也生了一個女兒。這家人也很和諧,孩子的外婆和奶奶同時在病房照顧產婦還有孩子。兩親家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聊到各自兄弟姐妹、妯娌那是必然的。開始還很高興的聊天,突然間外婆就變得有些傷感。大致意思是說,他們家其他妯娌都比較強勢,分家多佔,老人年輕時掙著要,因為老人可以幫忙照顧孩子,老人老了就不怎麼照顧老人了……

傷感完了她又欣喜地打了個總結。她說,雖然那時候其他幾家(指妯娌)都強勢,從老人家身上啃老不少,但是現在每家日子都沒有自己家如意。他說有一次侄女兒感嘆:“伯父伯母工資也不高,那些年分家連個房子都沒得住,現在怎麼日子過得比我們都好呢?”這位外婆說,他告訴侄女:“你媽什麼都操心你舅舅,就是不管家裡,你們家怎麼能過好日子呢?”

說完一段,這位外婆似乎有一種“母儀天下”的偉岸附身,略顯驕傲,又略顯自豪。

這第二種“孃親舅大”在農村存在不普遍,但是也不鮮見。他最後很可能導致舅舅不親,叔叔也不親。況且還可能因為這種“不親”帶來的不和諧,狹隘很多心智,從使人而勞心於無意義的家長裡短,空耗心力,阻礙家庭興旺。這是一種畸形的“親”。

小小的“孃親舅大”,不同的“親”法居然有這麼大的差別。難怪于丹教授說“每個好的家庭主婦都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也難怪曾仕強大師說“一個好女人興旺一家三代,一個沒有教養的女人敗家三代。”


趕山郎


我不知道別人家,反正我家是給我舅舅比較親,家裡小時候窮得沒飯吃,學校一放假和我妹就去我外婆家,我兩個舅舅舅娘還有小姨也對我們很好,都逗著我們玩。我外公外婆也會給我幾毛錢零花錢。相反我爸兩個親哥哥,想方設法的欺負我們,我伯孃經常還給別人合夥給我媽吵架,有時候還打架,我們休反正要給別人換地,我一個伯孃更是去挑撥別人,那個時候就因為我家只有兩姐妹,還不如外人鄰居對我們好。後來出來打工慢慢的生活好了,又開始主動求和,現在過去幾十年了我們也不想計較那麼多了!每次回去還是去我伯孃家看他們,給他們錢買禮物給他們,雖然有時候想起來還是很心酸。


灰色159023239


按老一輩的說法是爹親叔大.孃親舅大,本人都是沒這種想法,平時走得近的應該就親一些吧!

我本人是跟舅舅親些,我有五個舅舅又只跟其中的一個親些,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爸爸媽媽生了我們4個沒辦法要生活只能外出打工,有一段時間我們是奶奶帶的,那個時侯爸媽不在,我們4姐弟跟著奶奶好可憐的,4個叔叔從來不來看我們,反而說奶奶帶了我們沒帶他們的小孩,幾次三番到家裡來要喊奶奶回去,這時就只有我最小的舅舅,每逢星期就提著大包小包的來看我們,怕奶奶照顧不好,每次都問我們缺什麼少什麼的,那兩年如果不是有舅舅照顧,我真不知道會過成什麼樣子!

現在我們長大了,雖然叔叔舅舅走得一樣近,但小舅舅家有什麼事還是跑得快一些的。


岳陽小唐


這個問題是玩看家庭因素和成長經歷有關吧。

對我個人來說,小時候是跟舅舅親,慢慢長大就覺叔叔親一點。小時候由於媽媽的關係經常去舅舅家玩。舅舅對我很好,我想要買什麼玩具都會幫我買,也時不時帶我去玩,對我千依百順,那時候感覺舅舅比我親爸還親。我舅舅比我老媽大兩年,可能舅舅有心痛妹妹的心理而對我簡直到溺愛的地步。著年齡慢慢的長大想法越來越多,我也慢慢懂得叔叔不是不幫我,而看到太多人寵我讓我有不好的壞習慣。由於舅舅家遠一點而叔叔就在鄰居,遇到有什麼事情不想讓我老爸知道的事都是我叔叔在幫助我,讓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到現在已經結婚生子,自己的小孩跟我叔叔的小孩都一起玩著長大,很叔叔更加緊密的連在一起了。

現在也清楚舅舅的親跟叔叔的親是不一樣的,兩個都是親缺少一個我們的人生也不夠完整的。


山區少年


論血緣關係都非常親近,但感情方面取決於父母與他們是否融洽合得來,長輩之間關係沒處理好,多多少少給下一代相互交往有絲負面影響。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有五兄弟、二個姐,父母都是農民沒啥特長。我們幾兄弟都是白手起家,我老婆娘家曾幫過我不少忙,我兩孩子去外婆家特別樂意,那股親情還真不一般的親,因為他們相處在一起特別自在,不拘束。我幾個侄子雖然很有禮貌,但是與兩孩子關係沒那麼鐵。兩孩子去我哥、弟那裡,就沒有在他們外婆家隨便。


羅軍培


這取決於你跟那邊來往多一點,我看了很多回答,不能那麼果斷,就誰親,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的,我也是最近經歷了一些事情,我父親得了肝癌,我父親在我本姓家那個叔叔都欠不完我爸的人情,那個堂哥堂弟沒有受過我父親得恩惠,想想這事情也氣,沒錢做生意給本錢,沒錢交學費給交,沒錢看病給看,到了爸生病,連有人過來看都沒有,我不需要錢,一聊到病,我還沒提錢的事呢,個個都裝窮,反而我外婆這邊就不一樣了,都不用張口主動送錢,這個跟上一輩的教育有關係的,老人教的好,孩子們都團結孝順,老人教的不好,孩子們個個反目成仇,本事血裡親,個個成敵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孩子的教育,現在兄弟姐妹少,就要教導跟堂兄老表親、只要團結!看那些家族企業多強大,就是因為團結!


天驢星下凡


我覺得都是差不多吧,可能我們家的情況跟大多數人不一樣。如果非要選擇一個的話,我選同姓更親。因為我們同姓這邊意見都很統一,老大說什麼,兄弟姐妹都會同意。比如說年前,我婆婆滿80歲。由於是農村,婆婆也不想怎麼請客,只想一家人一起吃個飯。最後花費了6000塊。大家都說兄弟姐妹一人1500。這時我大爸說話了,他說老三老四一人800,老二1500,剩下的他一個人給。然後老三老四都說就平攤吧。我大爸說:你們條件相對差一點,我跟老二多出一點。我老爸一向比較聽他大哥的話。因此,在孝敬婆婆方面,他們從來不會起爭執。

再說一下舅舅這邊。我有一個大舅,一個么舅。我媽老二,還有一個妹妹,我叫么寶。么舅最小,是老四。這邊就有一點尷尬了。這麼說吧,在孝敬父母方面,可以說的是我么舅家從來不願意盡一份力。他老婆經常罵我大舅,我么寶。因為他們都比較和善,不願意爭。我們家條件稍好一點所以她一般不當面說我們家。都是背後說。他們家這幾年在縣城買了套房子,一說撫養費,就說壓力大。自己有錢錢存著不用。有個兒媳婦,跟我么舅娘一個德行,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嫁過來後就從來不孝敬孃家人。親家串門,不讓進,還罵自己的媽。這兩年條件稍好了就更不得了了。今年春節期間,我外公去他們家玩,結果被氣走了,一個80多歲的人一個人坐車回農村。原因是他那兒媳婦見到我外公就不爽,吃飯不同桌吃飯。老年人想出去散散步,兒子都不陪。歧視老年人。晚上7點左右么舅還打電話給我媽說“爸爸怎麼走了,他都不知道”後來被我么寶和我表妹回去接到他們家去了。聽說晚上10點都沒有吃飯。唉~


廿八十一


小時候覺得舅舅比叔叔更親,因為每次去舅舅家,舅舅總是想著法子給你好吃的,還會給紅包。而去叔叔家,基本是他們家吃什麼你就吃什麼。

其實叔叔和舅舅在血脈上是一樣親的。你身上流的血有一半是母親家族的,有一半是父親家族的。至於平時生活中,是舅舅對你家幫助大,還是叔叔對你家幫助大,這就看各自家庭情況了。

至於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舅舅比叔叔親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民間有句話叫,天大雷公,地大舅舅。說的就是,在天上最大的是雷公,因為天上的雷公主宰著天氣,影響你的收成。

地大舅舅,說的是在地上最大的是舅舅,因為他在你結婚時,是坐首座的。而且,你的大名也是由舅舅掛上牆的。你結婚的日子,也是要你父母去和舅舅商討,你結婚的大名需要和舅舅商討。

總之,在過去民間風俗裡,舅舅是你最大最重要的長輩。


2:我們的社會,大部分是在父系家族裡居住成長的。叔叔家就住不遠處,甚至就住在一起。

我們生活中,天天見到叔叔,對於叔叔家對我們生活中的照顧,我們經常遇到,都習以為常了。於是,當叔叔對我們好時,對我們幫助時,幾乎都沒感覺到。

而舅舅家,就不同了。不住在一起,舅舅對我們生活中細小的幫助,還是很少的。就因為少,就顯得珍貴了。我們會記憶深刻點。


3:由於,叔叔家和自己家住得近,生活中,相處得久,總會有點磕磕絆絆的,會發生矛盾。尤其是母親和嬸嬸們,因為來自不同地方,加上女人間本來就比較小氣,容易因為雞毛蒜皮的事發生矛盾。而這些生活矛盾,有時會影響兩家人的感情。

而舅舅家就不同了。不住在一起,沒什麼矛盾。一年也就接觸那麼幾次,大家都會小心點,不讓矛盾發生的。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小孩,都會因為叔叔家和自己住得近而覺得叔叔沒有舅舅親。


實際上,在生活中,說起小事情的幫助,還是叔叔家對我們幫助多點的。

像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時,不想做飯了,提前和叔叔家說一聲,就可以了。

像自家來客人了,需要有人幫忙做菜時,可以很方便地叫叔叔家來幫忙。

像平時,生活中有點好事需要慶祝時,叔叔家都很快過來分享。或者過節時,兩家人一起吃個飯,都很方便。

至於大事方面的幫助,如借錢啥的,那就看叔叔和舅舅家的個人情況了。有的人是舅舅家願意多幫助,有的人都是叔叔家願意多幫助。

總得說,兩家都是一樣親的。關鍵是看你家怎麼和他們相處。


村哥小凡


我以前也認為外婆家比叔伯家親!但家裡出事後讓我認識到了還是同姓親!

我媽肺衰竭住院,一天七千多!住了二十多天院的時候!當時家裡山窮水盡!最後走到借錢的一步!我三個舅四個姨,就小姨借我了三萬!我有兩個表哥從小在俺家長大,我滿懷希望的去借,最後一分錢都沒借到!出了門坐馬路邊哭了好長時間!

倒是叔伯,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出錢出力,跑前跑後!主動問家裡有錢沒,我帶來多少錢你們先用著,不夠再說!

最後醫生建議放棄治療,我家商量了,並經我媽同意辦理出院(我媽意識清醒,因戴呼吸機無法說話!)我外婆家那邊也開會商量!最後打電話說讓轉到北京醫院,我爸都被他們擠兌到哭的說不來話!最後我四叔接過電話說:你們做外甥的,能借多少錢,照我的頭,欠條我寫!你們聯繫人來看房子,把房子給賣了!那邊還一直說先轉院,錢以後再說!最後我在旁邊喊,那誰(我大表哥名字),不說借錢,你欠俺家7000塊多少年了,你現在也該還了吧!最後因為我小姨在醫院做護士長,她懂,最後經她勸說,那邊最後也同意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