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認的經濟發達區和人才富集區分別是哪些省份?

bcvbcvbvc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如同火箭般增長,目前經濟總量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省份眾多,省份之間的發展不是特別均衡,優勢省份主要集中在東部,而西部省份因為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等原因經濟發展不是特別有優勢,所以談論經濟發達省份,還是東部的幾個。

首先是江蘇省,江蘇省本身經濟總量排名國內第二,但是綜合發達程度說國內第二,沒有哪個省份敢說第一,即便是經濟總量第一的廣東省也不行。江蘇省處在長三角優勢地區,境內多平原適合城鎮發展,地形優勢十分明顯。加之江蘇省處在長江下游沿岸,城市分佈在南北兩岸,依託長江經濟帶所以稱得上最均衡的發達省份。

接下來是廣東省,如果說江蘇省城市之間發展比較均衡,那麼廣東就絕對是以珠三角的城市強勢引領,尤其是深圳和廣州,作為省內兩大一線城市,發展帶動作用十分強悍。廣東省目前人口第一,並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原因就是周邊省份的人員不斷彙集廣東,建設廣東。除了珠三角以外,粵東、粵西也很多沿海城市,都是深水良港,未來如果珠三角以外的幾個區域都發展建設完畢,廣東上升為綜合發達第一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外就是浙江省,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我國經濟第三的省份是山東省。的確,單純講經濟總量,山東省的確高於浙江省,但是講商業活躍程度、人均富裕程度,浙江省還是勝過山東省的,雖然山東省人口數量以及地域面積遠超浙江省,並且發展腹地也高於浙江省,但是浙江省有種小步快跑的感覺。山東省因為定位更加傾向於重工製造,而浙江省卻是經濟發展先鋒官,綜合實力可以排進前三。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經濟發達地區與人才富集地區是不能以省為單位劃分的,勉強可以以市為單位劃分。

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達不發達,主要看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可以了,但要排除那些單純嚴重依賴礦產資源與能源的地區。一旦經濟發達了,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才,所以人才也就富集了。

本人認為,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有:

1.港澳臺地區的香港澳門臺灣;

2.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及蘇南(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等)和浙北(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等);

3.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地;

4.福建沿海地區的廈門等地;

5.京津地區的北京天津等地;

6.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等地;

7.遼東半島的大連等地;

8.長江中游的武漢長沙等地。

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絕大多數曾經是外國殖民地或外國租界地,後來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和語濤聲


經濟發達區和人才富集區其實不能用省份劃分,因為即使經濟很發達的廣東和江蘇,省內貧富差距也是比較明顯的,人才分佈也是很不均衡的。

比如蘇北地區的城市,雖然在國內GDP總量也算比較高的,但是比起蘇南相差不是一點半點,尤其靠近長三角核心經濟帶的地區都是人口高淨流入的狀態,而蘇北還是人口淨流出的狀態。廣東也是一樣,珠三角區域經濟發達、人才密集、收入水平全國一流,而外圍區域在2016年卻還有8個GDP不足1500億的城市,要知道經濟遠不如廣東發達的山東魯西這種農業為主的地區,GDP2500億以下的城市幾乎都絕跡了,但同年的廣東卻有13個不足2500億的城市,可見貧富差距有多大,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當地人有點本事的都去珠三角發展了。

所以我們姑且就不以省為單位,而是以區域為單位劃分吧。

一類經濟發達區和人才富集區:京津唐地區、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

二類經濟發達區和人才富集區:遼東半島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環武漢經濟區。

依據就是最簡單的GDP總量、公共預算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人口淨流入率、高學歷人才認可度、在校大學生人數、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量。


城市發展報告


以區域來看還是長江流域,人才和經濟這裡最強勢,看看中國的院士,奧賽得獎,教育實力,都是這裡為最!



行者無疆人gg


我個人認為,我國公認的經濟發達地區和人才富集區是江蘇省。江蘇省經濟發達是全國公認的。特別是江蘇省的蘇南地區。如果你來到江蘇省的蘇南地區,你會被深深吸引的。這裡四季如春,環境優美。工廠多,商業繁榮。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者很多。有一些打工者在蘇南地區買了房子,長期居住在蘇南地區。蘇南地區人才濟濟。只要你是優秀人才,你就能得到豐厚的報酬。


生機體驗


江蘇浙江湖北是我國公認的發達地區和人才富集區!特別是湖北本工商業很發達,武漢又是老牌的大都會。人才積累上又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