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和圆明园、巴黎圣母院……

雨果和圆明园、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中国人民记起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维克多·雨果。

我最早知道巴黎圣母院是通过雨果的作品。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成电影,改革放以后在中国热映,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大钟,守门人丑鬼卡西莫多,美艳绝伦的吉普赛女郎,乞寄王朝……这些东西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记住了雨果的名字。但是另一次雨果这个名字撞击进入我的心灵缺是和圆明园有关。

雨果和圆明园、巴黎圣母院……

1860年10月18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来在了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在公然的偷窃抢劫之后,他们放了一把大火,使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北京西北郊的上空 烈焰飞腾,浓烟滚滚,圆明园熊熊燃烧,大火半个月不熄灭,黑云紧密地笼罩了北京城,像是圆明园不散的冤魂。据说当时整个文明世界为之震惊。然而,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大劫难,历史没有留下见证的文字;然而,在远离中国千山万水的英属根西岛上,一个当时正在那里流亡的大文豪仗义执言,大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暴行,响亮地喊出了:“我抗议”。他就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

现在,参观圆明园旧址的时候,在纪念馆里引用了雨果的信,和他对圆明园的评价。更多的互联网网页上也引用了如果同样的话:他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并且,“这两个强盗”“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的台账上,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是在圆明园被毁一周年(1861年11月25日)的时候,雨果写的题为《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语句。这封信直到1875年出版时才和世人见面;收录在雨果的《言行录》里,在这封“信”里,雨果盛赞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并且把圆明园比喻为“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他说:“人们常说,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里,他痛感“世界奇迹”的“消失”,他用“两个强盗”的经典比喻,揭示英法两国政府应该承担的历史罪责。这封信简直就是一篇义正词严的檄文;愤怒地谴责法国和英国就是两个强盗。

在圆明园遭遇劫难150周年纪念日,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在大水法遗址东侧树立来雨果的青铜雕像,雕像由法中友协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由法国雕塑家娜斯拉·卡努女士制作。雕像底部用中法文字镌刻说明:“以永久呼唤对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在雕像南侧书型石雕上镌刻了雨果强烈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和圆明园、巴黎圣母院……

万没想到:今天巴黎圣母院竟然摊上了同样的熊熊大火。不同的是:当年圆明园的大火是法兰西人故意纵火。今日之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人无意失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