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統治了蘇格蘭300多年,為何還是無法同化蘇格蘭?

莫寧_Morning


“同化”是什麼 ,文化同化?民族同化?英格蘭同化蘇格蘭?蘇格蘭和英國之間主要表現的是一種國家認同關係,蘇格蘭一直有自己的民族認同。

英國的全稱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本就是聯盟,蘇格蘭認同或不認同英國,都帶著很強的現實利益。

2014年9月8日,蘇格蘭進行了公投,統一派以55.7%的得票取得優勢,確定蘇格蘭繼續留在聯合王國。

2017年下半年,英國正式宣佈脫離歐盟,蘇格蘭又起么蛾子,分離運動再次興起。此後蘇格蘭民族黨作為蘇格蘭最大的左翼政黨,在大選中獲勝後,表明脫離英國以獨立身份加入歐盟。目前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是從兩個方面談起,一個是認為蘇格蘭對英國的民族國家認同觀念薄弱,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一個是蘇格蘭的獨立決定有很強的現實利益訴求。

一、歷史因素造成國家認同薄弱

蘇格蘭獨立運動的根源主要在於蘇格蘭人長期對不列顛民族認同的淡化。在中世紀,蘇格蘭與英格蘭分屬兩個不同的王國,蘇格蘭王國的主體民族是凱爾特人,而英格蘭的主體民族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蘇格蘭曾經是英格蘭王國的附庸,在過去就一直進行持久的獨立戰爭,終於在14世紀成功迫使英格蘭承認了它的獨立地位。

1603年,英格蘭的女王伊麗莎白去世後,沒有子嗣(女王終生未嫁,又稱童真女王),這樣蘇格蘭的國王詹姆斯一世以親屬繼承人身份接管了英格蘭,兩個王國實現初步聯合。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簽署了《合併法》,決定成立統一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由於蘇格蘭之前想要獨立,和英格蘭打了太多次以獨立為名的戰爭,兩國有長期的戰爭記憶,並且蘇格蘭曾經獨立戰爭的勝利,帶來很深厚的蘇格蘭民族認同基礎。

所以1707年《合併法》建立的統一的新國家,不是來自強烈的種族、文化或宗教層面認同所觸發的統一,而以兩個王國在自願的條件下,為追求最大的現實利益,以法律契約的方式結成的。

(童真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二、強烈的現實利益

在詹姆斯一世成為蘇格蘭與英格蘭共主時,蘇格蘭的經濟一直都不景氣,為了發展商業,1698年,蘇格蘭決定效仿英格蘭進行海外殖民開拓,但是這個計劃(又稱達連計劃)不僅沒有像預期那樣給蘇格蘭帶來財富,反而損失無數船隻、人員以及150000英鎊的資金。

並且17世紀末期,蘇格蘭經濟還面臨諸如英法戰爭、出口貿易大幅下降以及天災導致的糧食銳減等各種打擊,富足的英格蘭與饑荒、失業嚴重的英格蘭形成鮮明對比。於是,二者聯合是對英格蘭最明智的甚至唯一的選擇。

(蘇格蘭的自由殖民計劃)

合併給蘇格蘭帶來利益。1875年左右,雖然蘇格蘭人口只佔英國總人口的20%還不到,但是東印度公司的軍團中卻有1/3來自蘇格蘭,被批准在孟加拉從事商業活動的自由商人,蘇格蘭人竟佔比例高達60%。

(東印度公司)

殖民活動使蘇格蘭賺個滿缽,逐漸以自己是“英國人”感到自豪。在蘇格蘭對其不列顛身份認同加強的同時,蘇格蘭自己的民族認同也在加強。就像英國著名探險家大衛·李文斯頓身上表現出來的,他一方對自己英國人身份很驕傲,另一方面又含有深厚的蘇格蘭情感。

(大衛·李文斯頓)

三、英帝國衰落,蘇格蘭無法獲得自豪感和實際收益。

進入20世紀後,英帝國逐漸萎縮,退出世界強國行列,使得蘇格蘭人無法從中獲得任何自豪感與實際收益。蘇格蘭的經濟也開始萎靡,既然與英格蘭“聯姻”變得不再幸福,也就有越來越多的蘇格蘭人呼籲走自己的發展道路。70年代北海油田給倡導獨立者一個很大的定心丸,他們隨即組織了一場叫“這是蘇格蘭的油田”的群眾運動,名字聽上去十分土豪。

這次運動燃起人們的獨立熱情。到20世紀末,蘇格蘭開始加快了獨立的步伐。1998年下議院通過《蘇格蘭法案》欲成立蘇格蘭議會。

(蘇格蘭北海油田)

1999年,蘇格蘭議會正式成立。2007年,蘇格蘭民族黨成為第一大大黨,並在2011年議會選舉中獲勝。黨魁薩蒙德開始積極推進蘇格蘭獨立議程。於是在2012年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就公投一事進行長達數月的磋商。同年簽署了《愛丁堡協議》,確定蘇格蘭公投於2014年9月18日舉行。公投只向有投票權的民眾(投票公民最低年齡16歲),設置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蘇格蘭是否英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開始了正式的獨立之路。

(黨魁薩蒙德)

四、這場婚姻主要是利益聯盟

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這場婚姻主要與經濟、政治利益有關,是一次利益的結盟,註定在感情基礎方面稍顯薄弱。在這裡,英格蘭扮演了男方,在英格蘭最強大時期,嫁過來的蘇格蘭也曾經以此為自豪,宣誓“我就是你的人啊”。在英格蘭逐漸從殖民大國舞臺落幕後,蘇格蘭並且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富二代,擁有一個大油田,經濟底氣也慢慢十足,便開始慢慢嫌棄英國,迫不及待想投入歐盟懷抱了。


莫山主說正史



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以哈良德長城為界。蘇格蘭原為獨立王國,在1707年5月1日和英格蘭合併。蘇格蘭同意合併的原因是當時與法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貿易萎縮,加之國內農業歉收和海外殖民失敗,為了擺脫不利處境,與英格蘭合作成為其必然選擇,合併才能給蘇格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合併也有力雙方之間在思想和文化領域實現整合。從後來發展的歷史進程看,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合併條約不僅給蘇格蘭以平等身份參與英國政治的機會,也為蘇格蘭製造棉布、鋼鐵等產品打開了全球市場。

一戰結束後,蘇格蘭的經濟一度陷入蕭條,只有威士忌酒釀造產業還算生意興旺。由於經濟不景氣,蘇格蘭內部強調傳統文化和民族特徵的民族主義再度崛起。20世紀60年開始的工業化進程,蘇格蘭向其他西歐工業國家一樣發生了產業轉移,原本發達的紡織、鐵路、化工、造船工業企業不斷倒閉或合併。這個趨勢在20世紀70年代更是明顯加速,獨立問題應運而生。

1979年,蘇格蘭舉行了第一次脫離聯合王國的全民公決,52%支持獨立,由於投票總人數沒有超過40%,結果無效。1997年,蘇格蘭舉行了關於成立議會問題的第二次全民公決,贊成票為74.3%,蘇格蘭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 如今的蘇格蘭支持獨立的人群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又有了新的訴求,他們更加在乎能否獨自享有北海油田帶來的收入。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再次舉行獨立公投,結果55%的投票者反對獨立,獨立未獲通過。

總體而言,蘇格蘭人尋求獨立的方式是相對溫和和理性的,並未通過暴力和武力方式實現,其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的、完整的蘇格蘭國家—試圖恢復到1603年至1707年那種與英國共享君主的“王朝聯合”狀態,因此,蘇格蘭還會在未來舉行新的獨立公投。


叢培影博士


為了自由!



看過《勇敢的心》嗎,就是男神梅爾吉布森斷頭臺上高叫這“自由”那部電影,講的就是蘇格蘭和英國的恩怨情仇!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就曾經舉行過獨立公投。這場屬於英國的政治風波,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其實,蘇格蘭和英國之間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這次只是一個爆發點罷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英國這個國家,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它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組成的。



單單從這個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這每一個部分,也可以看做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家! 雖然如今都是英國的組成部分,但是蘇格蘭人民,大部分都是由凱爾特人組成的。而英國,或者說是英格蘭,主要是不列顛人組成的。

這兩個部分,擁有截然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承。甚至可以說,是爆發過血火衝突的! 當然,曾經在某一段時間內,蘇格蘭與英格蘭一直相處的都不錯。但是由於有一些王公貴族,在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私人領土。這就為日後兩國之間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從經濟、軍事等角度來看,確實蘇格蘭會比英格蘭弱了一些。在幾次的戰爭中,多數都是英格蘭發起的侵略戰爭,並且還取得了勝利。事實上一直到了今天,英國基本上也是以英格蘭作為主導地位的。 當英國升級為日不落帝國,成為了世界霸主的時候,蘇格蘭的經濟實力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契機。並且逐漸拉近了與英格蘭之間的差距。

不過到了現代,英國已經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了,經濟實力也是大大下滑了。這就使得蘇格蘭的很多獨立派人員,又開始吵著要分家了!



這就有點像是合夥開公司做生意。當公司的利潤比較好的時候,能分到更多的肉,幾個股東還能一起坐下來好好談談。當經濟狀況不景氣了的時候,總有人會鬧著想要散夥! 其實大家在看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也可以看出端倪來。世界盃的賽場上,幾乎不會出現一支完整的英國足球隊。



他們一般都是以英格蘭代表隊、北愛爾蘭代表隊、蘇格蘭代表隊等來命名的! 雖然在2014年的那次投票中,蘇格蘭的獨立公投所獲得的票數少了點,沒能順利進行。但是卻已經為英國內部的分歧埋下了隱患!



這幾年英國在啟動脫離歐盟組織的程序,蘇格蘭就又開始鬧獨立了!因為這觸犯到了蘇格蘭人的利益。就不知道,日後他們要向何處去了!


白話歷史君


因為英國的政治文化宗教地理等決定的,歐洲國家除了俄羅斯,幾乎都是如此,不會趕盡殺絕,且給予被征服民族較大政治權利。也正因為如此,相對下人權才能最大被尊重,人民能最大的發揮能動性,政治才相對民主,文化經濟才能繁榮,因此歐洲民族國家才會眾多。也是如此,歐洲難以形成一統民族或者國家。

被征服民族政治權利相對較大(尤其是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民族文化和傳統就能被保留,和征服民族肯定就會有或多或少矛盾分歧,差異性就會體現出來。英國這種議會制國家更是如此,用選票說話,北愛爾蘭蘇格蘭人民手裡有大把選票,政治家們無法忽視他們,所以政治家們為了選票,給了他們越來越大的政治權利,政治權利的擴大,聲音自然的會越來越大!!!


龍在在飛


一種文化同化另一種是需要條件的,也需要時間。有強制同化,也有自然同化。

如果一種文化足夠先進,並有悠久的歷史底蘊,且人口眾多,有時還拌有宗教信眾夠多,就是說一種文化足夠強大,在滿足上述這些條件下,才有可能出現文化同化現象。

那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英國。

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曾經的世界霸主有五個部分組成。不列顛島人口構成是,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這個島西面有個愛爾蘭島,島上其中的一小部分屬於大不列顛。除了以上四個部分,還有英國的海外領地。

由於英格蘭各方面都佔有優勢,所以英格蘭佔有主導地位,是文化主流。相對,威爾士和蘇格蘭力量較小。前幾年也有過蘇格蘭要求獨立,結果公投失敗。

北愛爾蘭多年來一直都想鬧獨立,併入愛爾蘭共和國。甚至還有“愛爾蘭共和軍”曾利用恐怖手段夢想脫離英國,但是在各方面壓力之下現已宣佈放棄暴力手段。

為什麼北愛爾蘭鬧得這麼兇,其主要原因除了歷史上的那些恩恩怨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愛爾蘭,包括英國所屬的北愛爾蘭居民中90%的人都信仰天主教,而大不列顛島的人信奉的是基督新教。

英格蘭人連本島上的、同樣信仰基督新教的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都未能完全同化,想同化差異更大的愛爾蘭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同化一種文化、一個民族,除了上述諸多條件之外還需要時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繁衍。

這使我聯想起另一個事情。

當年日本統治我國東北時,不但掠奪資源,還強制其文化輸出。我母親三十年代生於日偽統治的哈爾濱,孩童時接受的是日本教育,學習的是日本文字,學唱的是日本歌曲。我國臺灣地區也曾被日本殖民五十年!日本文化的滲透程度遠多於東北地區。可隨著結果二戰結束,兩地重新恢復我中華文化只是一夜之間的事!

可見,想同化一種文化談何容易!何況中華民族的文化的歷史根基能輕易的就能被同化嗎? 那些為西方文化的進入會帶來民族文化災難而擔心的人,是不是過慮了。但對意xx態的恐懼是存在的,是什麼你懂的。在這裡不敢多加妄議。

這就是我,一個退了休的、現正喜歡旅遊,特別是境外自由行、國內房車行、原高中教師的一點點想法。

關注我,歡迎溝通與交流。


自由行所見所聞


蘇格蘭慘啊!尤其是那個初夜權!應該不是電影演繹出來的!結婚第一個晚上,媳婦的初夜要給英國領主!這個夠恨!


旁觀者看的最清楚


清朝統治中國三百年也照樣沒有把漢人同化啊


用戶151135687


換你是蘇格蘭人,你結婚的第一夜,你老婆要給英格蘭過來的領主先日,你也不會接受英格蘭的統治。


風不鳴條暑無張蓋


準確的來說,伊麗莎白一世死後自己沒有繼承人,所以找他死對頭她妹妹的孩子當英格蘭國君。而她妹妹剛好是蘇格蘭女王。所以是蘇格蘭統治了英格蘭。


` .`丶崖邊草❤`單純


蘇格蘭前些年要獨立,英國沒動槍沒動炮更沒動坦克,一人一張選票搞定了。抄TNN的選票咋怎管用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