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不上號,買個電動汽車,車上拉個汽油發動機充電跑長途,可以嗎?

難得馬虎2


樓主你說的就是增程式電動車,或者說跟插電混動車類似。如果你是搖不到號,是不能買電動汽車直接加裝汽油發動機,一個是非法改裝是違法的,你這車都沒法上路,更別說跑長途;第二就是自己加裝汽油發動機,無法解決能耗問題、風阻問題、傳動問題,就算你能造出來,結果也是能耗奇高,得不償失。

樓主這樣的情況最適合購買插電混動車或者增程式電動車,下面我們就重點說說插電混動車和增程式電動車適不適合跑長途。

新能源汽車跑長途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就是續航里程,續航里程越高,里程焦慮就越低,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高速續航會急劇縮水的情況下;第二就是滿血復活的時間,也就是充電效率;第三就是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充電樁的鋪設情況。

下面我們來看看插電混動車或者增程式電動車,能夠解決哪些問題。第一增程式的設計增加了電池耗盡後的續航里程,彌補了電動汽車的短板。第二增程式的設計,可以減輕對充電設施和充電效率的依賴,增加出行的便利性。

但是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也有一些短板,由於要容納兩種動力單元,需要更大的空間,也增加了一定的重量,相應的能耗也會增加。另外就是售價,市售的這兩類車型價格普遍較高。所以是否購買這類車型,就看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了。

最後,純電動汽車可以跑長途嗎?以目前的續航里程來說,可以跑長途,但是會讓你很難受。高速續航的大幅縮水,還有快充時間較長,帶來的就是需要頻繁至服務區充電,通行效率大大降低,通行時間增長。等到電動汽車的高速續航達到600km,快充時間縮短至10-15分鐘,電動汽車跑高速的障礙將被掃除。


老司機侃侃車兒


想法不錯,這個模式叫做增程式電動車。基本原理和您說的一樣,就是在電動車基礎上裝一個發電機。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輛,而是專門發電,補充電池電量,輔助電池一起驅動電機。目前奧迪,寶馬均有增程車型。


但是如果我們要自行實現發電機增程,還是有很大難度的。我們以比亞迪秦來做分析:比亞迪秦電池相對比ev300等純電動電池小了很多,而且電機功率也小了不少。可以看出秦的電機標稱功率為40kw但是最大功率是110kw,電池電量為13kwh,為了保證動力,秦配備了105kw的發動機,發動機接入驅動車輛的同時,多餘的功率可以為電池充電。如果是純電動汽車,在電池電能耗盡的情況下,如果想依然保持良好的加速性能,保持高速行駛,那麼配套發電機功率必須要大於電動機功率。以秦40kw的電機來講,那麼純電動即使配套一個40kw的發電機,整個體積也不會太小吧。問題是怎麼解決安置問題,發電機放在哪裡,噪音怎麼解決,安全怎麼解決,都是一些列難題。總不能像這位大哥似的,天天拉著跑吧!


寶馬i3增程式電動車,電池容量是33kwh,電機最大功率是120kw。配備一個28kw的發電機。一個很小的0.65升雙缸發動機。油箱容量8升,提高續航里程140公里左右。


而原廠自帶增程發電機的,可以把發電機裝在在機艙裡面。而那些原廠不帶増程的電動車,哪裡有空間放下足夠大的發電機呢?即使不配40kw的發電機,不追求極速,配一臺功率和電池容量相仿的發電機,維持運行即可。例如電池組電量是13kwh的,選配功率為10kw的發電機,如果單獨放置在後備箱內,發電機運轉時候產生的噪音,熱量,少量洩露的尾氣,汽油揮發的味道,安全問題都難以解決。目前政策和法規上也不允許改變車子動力來源。

目前有一些小功率的純電動汽車有加裝増程器的,加在機艙內。例如QQ純電動汽車。QQev3,電機12kw,電池電量9kwh。但是這類車多以停售,屬於低速電動車,不在免搖範圍內。而正規純電動汽車,則機艙部位沒有空餘空間例如比亞迪秦ev300:



後備箱也是很小


所以自己加裝增程發電機目前看還不太現實,有部分純電動車車友在後備箱加裝了増程器,實際上里程雖然增加了,但是噪音問題,散熱問題,燃油安全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推廣意義不大。畢竟用車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況且政策法規也不允許私自改裝車輛。


水墨丹青一世情


在電動汽車上增加汽油發動機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除非是油電混動汽車。

我有一輛長安E60純電動的10座大型客車(10座卻是大型,你懂得),充滿電行駛里程是170公里,冬天行駛距離更短。用220V需充15個小時,用充電樁也要3.5小時才能充滿電。雖然現在高速公路服務區裡都能充電,但我還是不敢嘗試跑來回超過150公里的路程,擔心把我撂在半路上。

在車上放個發電機邊走邊充電這是不可能的。

1:汽油發電機是個獨立單位,汽油也是獨立的,不安全,也不符合交通法規;

2:發電機運行噪音大,排放是個問題,不符合排放要求。在奉行綠色出行的時代顯然是行不通的。

3:重要的問題來了,即使安裝了發電機也實現不了充電過程!因為無論用220v充電,還是用充電樁充電時,行駛系統的供電設備都會斷電。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車在插上充電插頭的同時動力電源就會自動切斷。充電時車輛無法行進,安裝汽油發電機給車輛充電就失去了意義!


二丁酯二辛酯PVC樹脂經銷


現在的電動汽車遲遲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都取決於電池的問題,因為電池自身的原因,比如:電池對電量的衰減,電池對溫度的影響,還有電池的老化週期等,都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障礙。買電動汽車的人都知道就是開個空調都讓人坐臥不安,時刻關注著電池的電量。如果換個思路,汽車生產廠家不配電池,用戶購車不含電池,電池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購車用戶去租賃電池公司的電池,電池用完就像加油一樣的方便,到一個固定的地點(如:加油站)更換一個充滿電的電池就行了,所有的電池維護和更新,汽車用戶是不需要買單的,都有電池公司自行安排。這樣所有的電池問題就解決了。

為了汽車用戶的利益,防止電池公司在電量上打折扣,出現虛電空電現象進入冬季電池電量衰減現象,開發電池時充分考慮電池和汽車的公里表同步向連。電池上要能顯示該電池運行的公里數和剩餘電量的公里數。電池公司可以根據電量的公里數收費,電池運行的公里數全國聯保,你交的電費是你用過的電量,新換的電池電費只有當電池電量不足時用戶在更換電池時查看電池上顯示的公里數根據公里數繳費。這樣就不會存在缺斤短兩的現象,電池公司掙的錢也有理有據。比如一公里1元,新換的電池跑了500公里,在換電池時用戶交500塊錢就行了。

電池公司我覺得還有中石化或中石油承擔,因為這樣的投資除了他們,小的公司是很難承擔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一定的基礎,把現有的加油站配套成電池更換點就可以了。電池公司的利潤和成本都加在用戶更換電池的電費裡面。這樣也不需要到處安裝充電樁充電站了,用戶也不需要擔心電池到報廢時的一大筆換電池的費用,有覺得可行的請點贊。

西安金豐喬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金豐喬電子


您說的這個問題,汽車廠家早就幫您想到,並且實施下去了。咱們目前所看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就是您說的這種情況,既有電池組也有發動機。增程式新能源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還是有所區別的,增程式新能源車型的優勢是既可以充電,也可以單獨靠內燃機提供動力。也就是說,即便您車輛蓄電池內的電量不足,只要給車加油,依然能繼續行駛。並且車輛會在行駛的過程中,依靠滾動阻力等方式為蓄電池充電。

但是您如果想買輛純電動汽車,自己後期改裝臺發動機放上去,目前肯定是不現實的想法。首先你這種情況屬於私自改裝,改變了車輛的工作性質,驗車肯定不會與予以通過,並責令您恢復到原廠狀態。第二,國內有沒先例作為參考,改裝店無法借鑑,改不好還會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



第三,從技術和車輛結構層面來看,實施起來困難很大。一般純電動汽車的蓄電池組都放在車輛的底盤上方,也就是您的座椅地板下方,並且面積很大。純電動汽車的變速箱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和普通內燃機車型完全不一樣。所以您首要考慮的問題是發動機和變速箱如何擺放。第四,即便能後期改裝,價格一定很貴。肯定比您買一臺增程式新能源車型的價格要高很多。

巖哥的觀點:如果您日常的行駛里程比較長,建議您選擇混合動力或者增程式新能源車型。您說的這種買輛純電動車,後期自己加裝發動機的情況,肯定是不現實的。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用電動車跑長途並不是一個遙遠的未來,我們來講講它都和什麼有關。

里程焦慮顯然是電動車使用過程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也因此,目前幾乎很少有人願意開著電動車跑長途。而未來,電動車能否像燃油車一樣讓人踏實地跑個1000公里的長途,也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電池續航里程能否突破,以及,充電措施的完善性。

其實近年來,隨著核心技術——電池技術、電控技術的不斷提升,電動車續航水平已經達到了人們心裡的“及格線”,甚至突破了人們的期待。

比亞迪唐、騰勢、蔚來ES8、捷豹I-PACE、特斯拉 Model X 75D等產品,都表示續航已經達到500公里,價格區間也從20萬元-80萬元不等,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區間較大。雖然不同路況下行駛的里程數據會與企業宣稱的數據有出入,但也並不會相差太多。而很顯然,未來續航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

續航里程越高,對電池的要求也就越高,相應的成本也會提升,因此,同一品牌的車企產品中,續航里程高的,價格也會略貴。

至於能不能跑長途,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則在於充電措施的完善。

近年來,國家已經出臺了相應的充電標準,並放開了民間加入充電樁市場的可能性。國家電網之外,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企業已經搭建起了充電網絡,在想要進行長途旅行時,可以通過第三方APP找尋沿路的充電樁,且有統一的充電接口。友情提醒是,一定要當個“強迫症患者”:規劃好線路、安排好時間,避免電池耗盡被迫停在路上。

需要小小地潑一盆涼水的是:換電模式則可能短期內難以跑長途。

在蔚來汽車之前,北汽新能源、力帆汽車都曾經規劃過換電模式。力帆汽車近年來比較消沉,北汽目前在北京郊區建了換電站,為新能源出租車提供服務,但覆蓋範圍相對小。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花5分鐘時間更換電池,似乎遠比花30分鐘充電來得方便,但換電站對於場地、機械、存放電池、人工、維護等方面有很多的要求,這使得:想要覆蓋同樣的範圍,換電站的建設成本要遠高於充電樁的建設,且對運營要求更高。

以換電模式的蔚來汽車舉例,到2020年,它計劃在全國建設超過1100座換電站,投放超過1200輛移動充電車。但另一個參照數據是:國家能源規劃局已經給出指導意見,2018年建成充電樁6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0萬個。


36氪


想法挺好的

#新能源汽車# 1、新能源汽車在大城市中沒有限號,不分週六週日的,想開就開;

2、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低,充電方面支持220V家用電源充電,我在《汽車之家》看到

眾泰新能源純電動車Z100EV--該車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60公里,電池廠家保5-8年的使用壽命;3、新能源汽車行駛穩定,沒有換擋衝擊,新能源汽車的變速箱多數是單速變速箱,一般汽車的多速變速箱,一旦操作不當就會產生極大的換擋衝擊,經常影響了駕駛感受,所以新能源汽車大部分都沒有換擋衝擊。

4.新能源汽車是將電能作為主要動力的來源,所以節省了很多燃料,從而為環保事業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最後看看別人的駕駛感受,如圖為證:

導航顯示全程59.9公里從寧波出發前往寧海橋頭胡《注意:走的是國道》

邊儀表盤顯示動力電池電量為100%總行駛里程407KM

原廠顯示屏可以清楚看見車輛信息其中在能量信息中可以看見在滿電情況參考剩餘里程160KM那麼到底這款車能跑讓我們拭目以待

剩餘單量共走61.4KM才用26%電平均時速65-80碼

中午又到寧海逛圈再返程回寧波剩餘電量50%時候已經開117.1KM

剩餘電量39%續航141.9KM折算來概1%電量續航2.3KM所以100%情況續航230KM沒問題

這樣的話,配上一個汽油發動機出發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林發榮快遞小哥


更多電動汽車資訊,關注公號:大歐EV

題主很聰明,你這樣的想法就是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原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帶著發電機其實就增加了質量,會減少電動汽車的續航,而且只有停下來之後才能充電。這兩個問題也是增程式電動汽車的主要問題,在這兩個問題沒解決之前,還是純電動汽車比較合適題主。


續航是很多電動汽車車主最擔心的問題,其實近幾年的電動汽車發展很快,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電動汽車分為插電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在這兩者中純電動汽車是發展比較快的。


由於國家對於電動汽車的扶持力度較大,補貼較多,各大車企也是大力研發電動汽車的相關技術,續航也是一再的突破。預計年底上市的歐尚EV·400,就是續航很不錯的一款車,工信部續航里程400km,實際的續航里程應該在350km左右,基本可以應付日常需求。

小編認為電動汽車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續航里程會越來越長,必定是以後的一個主流,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看的。


刀刀刀dota的刀


有電動三輪、兩輪車這麼幹的,正兒八經的電動汽車沒人這樣做。因為前兩者本身所需功率小78v1200w算大的,電動汽車呢?已微型車為例:功率30Kw,額定電壓320伏。一般的能放進後備箱的最大的發電機才5Kw380v,根本不能滿足行駛需要。還有就是,電動汽車充電時,線路溫度很高,需要專門的充電機,如果用發電機充電,需要驗證承載能力。就算不考慮設計與裝載能力,油耗方面:93號汽油發電:油耗=電度(Kw.h)/9.26/汽油機效率n1/發電機效率n2.n1和n2都是變量,一般取n1為40%.n2為85%.一般微型電動汽車電池容量30Kw.h,那麼,需要9.52升汽油發電,可跑200公里。最後一個問題:這絕對不符合現行交通法!實在太危險了!


神車7人組


這種行為叫私自改裝,道路交通安全法明令禁止,在路上被交警抓到要責令恢復原狀並罰款,而且在年檢的時候通不過。我們家曾經給前後擋加了裝飾條,驗車外觀就不過,必須拆下來驗完後在裝上去。新車提到手貼個玻璃膜再去辦行駛證就辦不了,要求撕下來再去辦,後來花200元搞定。您說的加個汽油發動機,這改裝程度比我前面的兩個改裝動作大吧?估計車管所不會同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