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明白有些人怎麼能沉住氣,微信一年到頭一個朋友圈不發只看別人,你怎麼看?

我愛美女有錯嗎


每個人記錄生活的方式不一樣,只不過有些人選擇用朋友圈來記錄,有些人選擇通過日記,更有些人通過回憶,這本是形式上的不同,沒有必要在上面太過於認真,不然你就真的輸了。

儘管現在使用微信的人很多,但是說實在的,發朋友圈並不是一個必然選擇,只不過是一個可選項而已。

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只是偶爾看一看朋友圈。

問他們原因,有的人說感覺發朋友圈很累,因為隨著好友的不斷增多,客戶啊,同事啊,老朋友啊,什麼樣的人都有,每發一個朋友圈都要斟酌再三,有的時候還要設置好友分類,實在是太過於麻煩,因此索性就不再發朋友圈了。

有一些朋友呢,本來就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就像當年QQ很火的時候,他們也從來不用QQ空間來記錄自己的生活,他們更喜歡的是用日記來記錄自己每一天的點點滴滴,感覺也非常的充實。

還有些人喜歡用筆在本上寫的習慣,並不喜歡把所有的事情都要發到朋友圈裡,讓大家去圍觀。

還有些人呢,天生就不喜歡發朋友圈,甚至是對朋友圈產生反感,感覺生活只是自己的,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到底在幹什麼。

更有一些人,鄙視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感覺他們就是在過度的包裝自己,苦心經營自己的人設,實在是太累,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

所以你看啊,對於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看法。你感覺別人不發朋友圈太過於閉塞,他人感覺你總髮朋友圈顯得太過於張揚,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因此做事風格也不一樣,沒有必要要進行過多的討論。


夜泊痕


天啊,一看到這個問題,好像說的就是我啊,不想回答都不行了。

微信我15年來深圳工作才剛開始用的,在這之前我都是用QQ,之所以會用微信是因為在深圳工作,身邊的同事都在用微信,都說加個微信方便聯繫。

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說加個微信,我還說我不用微信的,加qq就可以了,他們還笑了很久呢!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註冊一個微信了,微信名,頭像,從那時候到現在都沒換過,不要說朋友圈了,幾乎是沒有發過。

也許是因為年齡的原因吧,隨著年齡都增大,見慣了人間百態,越來越覺得沒必要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

再者就是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哪有那麼多時間再發朋友圈,一天天的好不容易,忙完工作可以休息,就想好好的睡個覺,什麼都不用想!





深漂小黃蒙


我年輕的時候也經常發朋友圈,畢業以後經歷過許多職場的事,以及遇到了各種各樣社會上的人,就很少發了,一個月都很少有一條動態。

朋友圈裡什麼階層的人都有,學生、官員、同事、同學、領導、同行,以及一些幾乎不聯繫的人,學生這類還是比較單純的,同行就是曬自己的工作;同學也都是上班族,也就是結婚曬一下,生娃了曬一下,旅遊了曬一下,但這些都挺好,我也都會點贊表示恭喜。當然還有一種一天到晚十幾條動態的,在朋友圈裡直播生活的,這種看多了也就沒有新鮮感了,因為我都猜得到他/她要發什麼。

想想自己,經歷了QQ空間和微博,自己那時候也是遇到了什麼有趣奇葩的事,也會在社交媒體上發,有人點贊有人評論,感覺自己在圈子裡還蠻有存在感的。現在工作幾年了,看著朋友圈裡的各種人的各種動態,彷彿看見學生時代的自己,對這個視界充滿好奇。但朋友圈再精彩,都與我沒有實質性的干係,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通常,我更願意在現實中和朋友分享自己生活的點滴,而不是把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瑣事擺到朋友圈裡素不相識的人面前。

當然了,每個人都不一樣,有喜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生活的,有不怎麼發動態的。這就像寫日記,有的人寫好了主動擺在朋友圈給你看,看了可以順手點贊評論;有的人把日記寫好放在心裡,總不能逼人家把日記本給你看吧,人家不給你看,你還不理解這種人的心態,說不過去吧?


魔法體育


最近我也不想發朋友圈了,主要是因為我去了另外一座城市,然後再發朋友給老家的人看,感覺沒有什麼意思,我想安靜一段時間,沒有打擾,不必問候,就算我想發朋友圈,我也會選擇另一個微信(我有兩個,一個是私人微信,一個是公司微信)。

而且現在是我努力創業的階段,一跟以前的朋友、同學、老家的人聊天吧,他們除了出來吃喝玩樂好像就沒別的事可幹的樣子,再說我們事業不同,除了私人交情,平常也沒有太多的交集,除了過節、過年、婚宴之外,我也很少回老家。

所以,平常確實很少發朋友圈,以前還會看一下他們朋友圈動態,看看她們怎麼樣了,現在也不看了。離得遠了,交集也就少了,我現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事業和家庭上面,有的時候想想,會不會以後沒有朋友呀?



泡妞36招


其實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心態呢?

我不是這種人,但是身邊有這樣的人啊!

我男朋友,我們在一起四年了,看他朋友圈總共四條朋友圈,都是我們情人節或者紀念日發的朋友圈!其他的一律沒有!!

但是我恰恰相反,我有事沒事就發個朋友圈感慨一下啊!我也問過他,為什的從來不發朋友圈啊。他說:“沒意思啊,有什麼事自己知道不就好了,幹嘛還要讓別人知道呢。。。”

唉,反正我是不太理解



張小晴立志做個大boss


不發朋友圈,有什麼想不明白的?有什麼好奇怪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同。

想發朋友圈就發,不想發就不發。完全不需要推己及人,天下大同。

我不但不發朋友圈,也不看別人的朋友圈。

不是我沉得住氣,而是我根本就不關心Ta們。Ta們關不關心我,我完全不在乎。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朋友圈裡屏蔽了我。

應該沒有吧,我也沒得罪誰。Ta若屏蔽了,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從來不看呀。

我對朋友沒有那麼多的好奇,也不關心,懶得看Ta們的朋友圈。

大多數的人,把美好的一面,展現在朋友圈裡,曬富裝B秀恩愛曬小康顯擺B格。

可Ta幾斤幾兩,我都知道,又不是不認識。為什麼要用我寶貴的時間,去捧無聊的場?

也有正常發朋友圈的,Ta們不作。遇到開心的事,發個朋友圈記錄,無可厚非。Ta們開心就好,但不關我事呀,我絲毫不關心。

我有休閒時間,就把時光留給自己。網上閒逛,無目的四處瀏覽。

這種無目的的網絡慢生活,輕鬆,舒爽。

我一般不加微信好友,尤其不加熟人的。

我設置了掃二維碼才加微信。若非面對面出示二維碼,憑手機號加不上我微信的。

朋友還是加的。

關鍵是我對朋友的定義標準高,所以只有幾個朋友。

除了這幾個朋友之外,一般為了某種業務聯繫,才加微信。有事兒說事兒,幾乎不閒聊。

跟熟人聯繫,有事直接打電話,短平快迅捷。

誰要加我,我就藉口自己玩不轉微信(我中年婦女),很少上微信。

其實,我是少見的網癮中年女。電腦手機玩的很溜,十幾年的資深網購達人。

我是學數學的,但當年高中入學,卻是全校語文最高分。也算小小學霸一枚,愛看閒書。

我這樣的人,自然比同齡人接觸網絡早,接觸網絡深。

但,披上中年婦女的外衣,‘’玩不轉微信‘’的理由就很充分了。

‘’玩不轉微信‘’,似乎遠離網絡,沒有與時俱進。這讓我擁有不加微信的合理藉口,也順帶幫我收穫了些小鄙視,呵呵。

我臉皮一向厚,毫不在意。

(記得當初看了《醜陋的中國人》後,厚臉皮的我,絲毫沒有被打擊,反而得意。再在街頭看熱鬧,更加理直氣壯。心裡默唸著‘’哈哈,我是醜陋的中國人‘’,樂顛顛的往人堆裡扎。我臉皮厚有歷史淵源)

我也不發朋友圈。

我的生活,沒必要炫給別人看。

在生活中,我偶爾也裝一丟丟13(虛榮是人性)。直接裝,裝完就算了,沒有後續,不成系列。

我更喜歡匿名在網絡上寫點小文字,顧文自憐(哈哈,裝13哦)。吼,我文藝範!吼,我知性女!🤗

我不發朋友圈,但還是使用朋友圈的,設置了三天可見。

使用朋友圈,是為了保存某個有趣的網址,把朋友圈當成網址收藏夾。

我這樣的人,自覺不奇葩。

但,很少見嗎?

如果很少,我會得意。‘’百裡挑一,與眾不同。歐耶……。‘’😝

如果很多,我會高興。‘’同志,終於找到你了。哈哈……。‘’😜

你呢?你是我的同類嗎?


舞水芙蓉花開


突然發現,朋友圈裡比較活躍的都是些95後和00後了。80後的我們不約而同地集體消失了。


曾經,我是一個朋友圈動態非常活躍的人。每次和好友聚餐,出去旅遊,一定都會發到朋友圈,甚至連今天早飯吃了什麼、碰到什麼人、今天天氣和心情如何等生活細碎得不能再細碎的事情,都要一一搬到朋友圈裡。

每次發完,心裡就期待著大家的點贊,留言和誇獎,你看,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

如今,已經見慣人生百態的我,微信朋友圈已經斷更了,最新的一條動態停留在了2018年7月3日晚上十點多,分享的是一首音樂。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再想把自己的私人生活暴露在那麼多認識的人面前。我快樂,我傷心,我喜歡誰,我討厭誰,又關別人什麼事呢?而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已經有分享和傾訴的人了,又為何再發一遍朋友圈呢?

另一方面,這可能也是逐漸成熟的一種體現吧,生活不如意,工作壓力大,或者是平常碰到什麼驚喜,都不再輕易而舉地在認識的人面前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緒,要麼學會自己一個人接受,要麼告訴了身邊一兩個好友。我已經是看過世界的人,不再對這個世界還蠢蠢欲動了。


和我一樣,很多朋友漸漸變得不再愛發朋友圈了,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朋友A:因為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三點一線。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如同機械一樣。

朋友B:害怕看見別人的光鮮亮麗更襯托的自己活的好失敗 變得更加自卑。不發朋友圈是因為有兩個好朋友,所有有趣的或者不開心的事,都有人分享了,沒有必要和所有人說了。

朋友C:太喜就奔走相告了,太悲發了感覺太作了,日常生活發又擔心太多工作同事會看見,總之就是不想太過透明化。

朋友D:每次發張圖片都要花很長時間修,太浪費時間了,不發就什麼事都沒有。

朋友E:90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壓力也慢慢大了起來,結婚的結婚了,有娃的娃也大了面臨著上學,吃喝拉撒,父母也差不多老了。並且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需要贍養的是多個老人一大家子,90後也漸漸長大不再幼稚,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掙錢養家上。

有幾次,我在朋友圈編輯好了內容,卻在準備點“發送”的那一刻又猶豫了:我發這條動態的意義是什麼?別人會不會覺得很傻?於是,便又刪掉了準備發送的內容,退出朋友圈。


總之,發個朋友圈,我會想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讓我現在特別慎重每一條動態,也許有人覺得我神經,不就是發個說說嘛,幹嘛搞得這麼隆重正式。

我不反駁,但是每個人的思想和心態不一樣。

所以,也別奇怪為什麼那個人都不發動態了。所有的原因都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不想發!


徐梓耀156


先管管你自己吧,你這麼問什麼心態?別人怎麼看你?人家一年不發朋友圈,還算能沉得住氣,你倒是沉不住氣了?還關心別人怎麼一年也不發個朋友圈了?呵呵,你可能是吃蘿蔔吃鹹了。說實話,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幾乎不發朋友圈,早就關閉朋友圈了。沒啥心態,沒時間,沒精力,沒意義,朋友線下該怎麼交流怎麼交流,朋友圈就是一個雞肋,現實意義已經很微弱了。我的微信主要是通訊和付費工具。

第一,朋友圈就是一個流行文化,像所有流行時尚一樣早晚過時,這也是客觀規律。記得微博興起的時候,單位還要建什麼矩陣,人人都要做正能量的小喇叭,現在早就扔到爪哇國去了。朋友圈也是這個命運。剛興起的時候,滿足了大家關係熟悉人的心態,看看朋友們都是什麼狀態,一時間火爆了幾年。現在弊端也越來越多了,慢慢的熱情就消散了。

第二,再說說朋友圈的弊端吧。朋友圈的初心是好的,就是朋友之間的分享。雖然有分組功能,但人都是懶惰的,誰也那麼認真去分組。現在的微信裡,就像通訊錄一樣,成千上百的人,80%以上都不是朋友吧。那你的朋友圈還是朋友圈嗎?主要有四個弊端:一是不安全,隱私暴露給來歷不明的人。二是同質化內容太多,煩不勝煩,每天都是時事養生段子心靈雞湯美食,然後就是曬娃曬旅遊曬美食曬幸福曬富貴。三是微商廣告開始病毒式侵入,被友情綁架,不堪其擾。三是點贊之累。你給我點,我不回敬一個,就要翻臉。我給你點,你不給我點,我就要琢磨你對我不滿意了?四是職場風險。你的言行,都被同事和上司琢磨,想想背後發涼啊。

第三,聰明的人不再搞無效社交。以前有新聞,有人每天盯著朋友圈,刷朋友圈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尤其是心裡不自信的人,喜歡對比別人的人,總是關注別人的狀態,和自己比,比出了煩心,比出了矛盾。還有一些人,每天為點贊不點贊煩惱,你給他點贊不給我點贊,幾天不開心。你不給別人點贊,不給上司點贊,不給同事點贊,不給朋友拉票,不給上司娃投票,不給親戚推廣,不買朋友的商品,不幫同事砍價,等等,都會引發猜忌。這又是何必呢?如果你閒的無聊,還能關注朋友圈。我一天到晚,白天上班,晚上寫點自媒體,抽空還要看出,哪裡有時間關注朋友圈?

總之,這個浮躁的時代,這麼碎片化生存的社會,能沉住氣的人,值得點贊。別人家的美好,你在心裡祝福就好,沒有必要天天點贊,刷你的存在感。你的幸福,也沒有必要去炫耀,更沒有必要去刺激別人,你不需要活在別人的目光裡。再說朋友圈的信息都是碎片化、即時性、同質化的,沒有必要經常刷。這個時代,恰恰缺乏的是對一件事物的系統學習和了解,朋友圈恰恰是反系統的。我寧願擠出時間,系統地看看書,寫寫東西,也沒有必要關心朋友圈的那些“小紅點”。希望與你共勉。

注:職場火鍋,闖蕩職場二十年,經歷過11個崗位歷練。作家,作品入選全國語文課本。職場火鍋在頭條上年閱讀6億,辦有專欄,歡迎關注點贊,歡迎交流探討。


職場火鍋


我是文開石,有靠譜答案。

這句話說錯了一半,一年到頭不發朋友圈的人,看朋友圈的次數也很少甚至沒有。

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呢?

比較獨立有主見

不需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發到朋友圈,靠朋友的點贊支持來獲得滿足或者信心。

說白了,自我認知很清楚,根本不需要別人的意見或者看法。

素質比較高,不願意打擾別人。

如果覺得這條信息對自己的朋友沒有幫助,甚至不確定是否有幫助,就不會發。

你局的什麼東西好壞有用沒用,不代表別人也這麼認為。

不用自己的想法去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不用自己的想法去打擾別人。

不需要靠朋友來謀取名利。

每個人追求財富追求地位是無可非議的,只要方法合法。

如果把朋友當成客戶,把交情當成圈子,靠發朋友圈來謀求名利。

這種方法可以得到名利,但是會失去真正朋友。

唯一一點名利而失去朋友,很多人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文開石


首先我最有權力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你們口中的那個非常存的住氣的常年不發朋友圈,但還是經常有意無意的打開朋友圈看的那類人,最重要的是看完連一個贊👍也不會留下的隱形人。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的人我覺得有很多原因。我以前也是一個連吃個蘋果也會發朋友圈的活躍人,可是自從戀愛後,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發現沒有發朋友圈的動力了。我的所有的事情他都知道,他都在參與,我也就沒有必要去髮圈了,畢竟我個人認為髮圈也是為了心中的那個他能夠看到,點個贊就更加心情澎湃了,更別提他給我評論一下嘍。

然後可能就是年齡增長的緣故吧。對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看的也比較透了吧。我認為真正想要去了解你的人肯定是各種方式瞭解你,一個電話或許更有深度。僅僅靠朋友圈瞭解你的人或許瞭解到的並不是真正的你。

還有一點就是看了太多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瞭解到的你的個人信息進行不正當的行為,給朋友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所以自己潛移默化中就會更加謹慎,不想過多的透漏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會漸漸的離開朋友圈,成為了朋友圈中的一個隱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