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趙基德,奏響最美“金達萊”

非遺是什麼?

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形式,也是文化現象整體。它不只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產品或作品,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當前非遺傳承被保護起來,也使非遺傳承人肩負起時代給予的責任和使命,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非遺技藝“活”起來,融入到百姓生活,更讓這門技藝發揚光大。

今天我們走近“非遺人”趙基德,

聽聽他鮮為人知的“老手藝人”的故事。

個人簡介

趙基德,男,朝鮮族,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朝鮮族民族樂器製作技藝)傳承人,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所長

2018年5月16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 年少學藝

Part one

“從拜師求藝,再到創新突破,實現人生夢想”

“小時候,我常‘泡’在音樂班裡一整天不出來,聽著叮叮咚咚的樂器擊打聲,那種聲音現在還回旋在耳畔。”1940年,趙基德出生在延吉市的一個普通家庭,他自幼喜愛音樂,能歌善舞。1958年,趙基德考入延邊第一師範學校。“課餘時間,我參加學校樂隊,與老師學習樂器演奏。”趙基德說,因為表現突出,二年級時,趙基德被分到音樂班,全面系統地學習音樂理論和樂器演奏知識。畢業後,他先後被分配到汪清林業局、延吉市鋁製品廠、延吉市鋁焊廠等單位工作。

非遺傳承人趙基德,奏響最美“金達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88年,時任延吉市二輕工業局生產計劃科科長的趙基德,被委派兼任延吉市朝鮮族樂器廠廠長。從那刻起,趙基德與朝鮮族樂器製作的“緣分”,在工作與生產中“交融”, 為更好地瞭解樂器製作工藝、檢驗樂器生產質量,趙基德拜金季鳳等老工匠為師,開始學習朝鮮族樂器製作。期間,他還與老工匠們一起尋訪了眾多民間藝人和樂器製作專家,挖掘並掌握了30餘種朝鮮族樂器的製作方法,然後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創新、反覆改良,讓樂器的音色更加純正、優美。

從拜師求藝,再到創新突破,一路走來,讓他實現追求自己製作器樂技藝的理想。”趙基德說,“我的偶像是金季鳳老師,他不僅教會我製作樂器的基本功,還教我踏實做人、靜心做事,讓我一生難忘,受益無窮。

2 傳承改良

Part two

“每一個樂器的音符都是反覆驗證出來的”

30年來,興趣變成了使命,朝鮮民族樂器融入了生活,趙基德在國家級傳承人金季鳳老師的技藝傳授下,多種樂器製作在國內鋪開,走出國門。

事非經過不知難。朝鮮民族樂器製作工藝複雜,為了傳承這門技藝,趙基德跟隨金季鳳將很多失傳的朝鮮族民族樂器製作技藝重新找回,對現有的朝鮮族傳統樂器進行了創新和改良。

“傳統的伽倻琴是12根弦,每根弦下都有一個如大雁腳趾般的棗木琴碼,稱作‘雁足’。”趙基德說,在製作過程中,他們發現,由於伽倻琴的第一個和第十二個“雁足”都是“出來”(靠邊)的,在伴奏一些朝鮮族民歌時,有個別跳躍音彈奏不了。在眾多專家和老藝人的論證下,最終發現,古時就把伽倻琴的“碼”放錯了,“雁足”這樣“出來”是不對的,會使演奏受限,音量出不來。於是,金季鳳大膽地對伽倻琴進行了改良,除了不讓“雁足”“出來”,又多加一根弦。這樣,不僅使原來彈奏不出來的“4”(發)和“7”(西)能彈奏出來,在伴奏朝鮮族民歌時也別有一番韻味。

非遺傳承人趙基德,奏響最美“金達萊”

在製作朝鮮民族樂器長鼓桶時,也面臨很多挑戰。“因長鼓桶在朝鮮族舞者演出時最為多見,而且老少皆宜,所以買的人非常多。”趙基德說,長鼓桶是用兩隻手同時擊打兩面,而且一隻手用一尺長的鞭打出高音鼓面,另一支手打低音鼓面,鼓的音高不同,節奏就不同,製作起來非常艱難。“首先從選材入手,我們去河南鄭州找材料,一去就是半個月。”趙基德說,長鼓桶一頭粗,一頭細,大概要7斤重,鼓面厚度需在0.5-0.7毫米,每做一個要反覆試驗,直到音質、節奏準確後,才能放心。

3 嘗試創新

Part three

“刻苦鑽研,在標準化改良中深下功夫”

“我對樂器的製作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感情,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如何才能推動行業更好地發展。”趙基德說,今年研究所裡的訂單逐漸多了起來,緊鑼密鼓地研究如何去創新作品。

“民族樂器,是一種文化形象,民族精神,更是時代聲音。”趙基德說,我的初心是擔當使命,做到承前啟後,把樂器藝術的“金字招牌”發揚光大。這絕非是口號,是實幹的“產物”,是更好的創作。趙基德說,“這麼多年,我刻苦專研,在幾千年傳承前輩技藝的基礎上,在伽倻琴裝飾、琴絃改良、鼓身改良、引入標準化製作樂器模式等方面摸索出的新做法,使朝鮮族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更加純熟,樂器質量再上臺階,並開始大量出口國外,在國際上贏得了好口碑。

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2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60週年……在我國舉辦的一系列重大活動中,只要有朝鮮族舞蹈表演,就少不了吉林省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生產的朝鮮族民族樂器。1000個立鼓、800個長鼓、800個牙拍……至今,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所長、朝鮮族民族樂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基德依然可以迅速說出2012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慶祝自治州成立60週年時,他們通宵達旦趕工做出來的樂器數量和名稱。

4 任重道遠

Part four

“年輕的傳承人正在讓非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多年來,趙基德先後研製開發出國內首個桐木整體長鼓桶、白色生牛皮和熟牛皮鼓皮等製作工藝,以及長鼓、農鼓、伽倻琴、水罐、象帽、舞用刀等40餘種不同規格的朝鮮族樂器產品及演出道具。

“精心創作,推動樂器發展的同時,我也看到了當前行業乃至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發展方面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趙基德說,比如市場化程度低、學習週期長、人才短板突出、從業者年齡偏大等。

非遺傳承人趙基德,奏響最美“金達萊”

截至目前,他已培養朝鮮族樂器製作人才13人,其中省級傳承人1名,州級傳承人兩名。“但這些製作人多數在四五十歲左右,年輕人非常少。”趙基德說,“培養一個學生,要投入3年時間,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很多年輕人不認可,年輕的傳承人正在讓非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更不用說具有現代審美和設計創作能力的高端人才了。”

儘管面臨一些困難,但趙基德對未來的傳承發展依充滿信心。“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他說,現在國家非常重視非遺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花很大力氣來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一大批非遺傳承人不斷創作出新的作品,努力培養接班人;同時,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非遺的認知持續加深,為非遺傳承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他始終放不下朝鮮族樂器製作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採取技術培訓、收徒授藝、企業辦學、交流展示、設立非遺傳習所等方式,培養朝鮮族樂器製作後繼人才,向大眾推廣和普及朝鮮族樂器知識,提升朝鮮族樂器的知名度。

趙基德還帶領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先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吉林省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基地,並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朝鮮族樂器生產基地,其產品銷售量每年達到萬餘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