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IPO 前喜事連連:10 億美元自動駕駛專資落袋,ATG 部門“獨立”

Uber IPO 前喜事连连:10 亿美元自动驾驶专资落袋,ATG 部门“独立”

Uber IPO 前喜事连连:10 亿美元自动驾驶专资落袋,ATG 部门“独立”

文 | 大壯旅

來自新智駕(AI-Drive)的報道

一個月前,《華爾街日報》曾爆料稱,Uber 自動駕駛部門 ATG 的新融資即將敲定,軟銀願景基金和豐田可能會為 Uber 再投 10 億美元,助其重裝上陣。

本週,這個消息終於官宣,在正式 IPO 前夜,Uber 瘋狂燒錢的自動駕駛項目又有了充足的資本。

IPO 前的大減負

本週四,Uber 宣佈旗下 ATG 部門拿到了 10 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軟銀願景基金貢獻了 3.33 億美元,而豐田及日本電裝(Denso)公司則付了剩下的 6.67 億美元。

其實這筆投資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願景基金和豐田一直在為 Uber 提供資金,這次只能算對打車巨頭的追加投資罷了。

拿到這筆投資後,ATG 部門的估值也躥升至 72.5 億美元。作為一家在加州車管所接管報告中墊底的自動駕駛公司,這樣的估值已經相當驚人,畢竟僅次於 Waymo 且有通用這個硬後臺的 Cruise 估值才 146 億美元。

現在的 ATG 部門在匹茲堡、舊金山和多倫多都有辦公室,其平均每個月就要燒掉 2000 萬美元。2016 年成軍以來,自動駕駛汽車從 Uber 錢包裡已經“取款”超過 10 億美元。拿到新的 10 億美元銀彈後,Uber 就能將一部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成本轉嫁給外部投資者,減輕自己的資金壓力。

對 Uber 來說,自動駕駛部門也是讓其又愛又恨。

一方面,這是它不得不押上一切去賭一把的未來,否則自己辛苦搭建的打車網絡就會被對手徹底顛覆。另一方面,Uber 一直處在虧損狀態下,去年它更是“白白扔掉”了 18.5 億美元,自動駕駛部門不但沒能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營收,還不斷燒錢(去年自動駕駛和飛行汽車花了 Uber 4.5 億美元)。

去年 3 月份的致命事故後,Uber 公司聲譽遭到質疑,ATG 部門更是蟄伏許久,讓人擔心它們是否元氣大傷。

本月,Uber 提交了自己的 IPO 文件,它的盛大上市“路演”也即將啟幕。本月月底,Uber 就將正式向投資者們敞開懷抱,下月正式在紐交所敲鐘。

據悉,Uber 將通過 IPO 融到 100 億美元,其估值將達 900-1000 億美元,比當下的估值(760 億美元)高了至少 18%。

ATG 走向“獨立”

需要注意的是,想接住三巨頭砸來的 10 億美元,Uber 還答應了不少條件,比如讓 ATG 成為獨立的法律實體。不過,這家公司仍處在 Uber 的實際控制下,其財務業績也會算到打車巨頭的賬上。

讓 ATG 分拆出去不但能減輕 Uber 的財務壓力,還能給 ATG 創造更多自由,促使其專心處理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挑戰。

與此同時,新的 ATG 董事會將應運而生,其中 Uber 拿到 6 個席位,軟銀和豐田則各拿到 1 個席位。ATG 現任老大 Eric Meyhofer 將就任公司 CEO,向新董事會彙報工作。

對於一家即將 IPO 的公司來說,這樣的“操作”實在是少見,因為在 IPO 前引入重量級投資者可能會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當然,這筆交易還得得到美國監管部門的同意後才能正式生效(美國擔心自動駕駛這樣的敏感技術落入敵手)。不過,若一切順利,這筆交易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完成。

對於自動駕駛,軟銀一直是堅定的投資者。除了 Uber,它還給通用 Cruise 砸下重金,為的就是提前卡位,為自己買一個光明的未來。

領導豐田“互聯汽車”部門的 Shigeki Tomoyama 則表示:“將 ATG 的自動駕駛技術、Uber 的打車服務網絡與豐田的控制系統、量產能力以及安全支持系統相結合,能保證低成本自動駕駛車輛與打車服務儘快實現商業化落地。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則在 Twitter 上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心情,稱 Uber 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實現人類移動出行的新願景。

歡迎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UC 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搜狐號、網易號關注@新智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