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願意去銀行工作了?銀行的跳槽率高嗎?

蘇晚晴vril


確是事實。

前些年,能到銀行工作是令人羨慕的事情,好多大學畢業生包括研究生、海歸人員把到銀行工作作為重要的就業選擇,甚至地市分行和縣域支行都進了很多研究生。到這幾年這種情況發生了較大改變,銀行不再是名牌大學研究生、海歸留學生的第一選擇,銀行則是為了吸引優秀大學畢業生就業,多次到各高校宣講、宣傳。

發生這樣的變化,我認為有幾個方面:

1.學生就業觀、職業觀發生了變化。以前畢業生選擇進銀行工作大多是認為銀行工作穩定,收入高,社會地位高。但近幾年隨著創業觀念的影響,穩定不是畢業生的首要參要素,反覆辭職都是很正常的事。

2.銀行的收入出現了下降。近幾年隨著銀行經營困難加大,國家治理銀行經營亂像和防控金融風險工作推進,銀行員工收入不像前幾年那麼有競爭力,很多基層行員工收入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甚至低於保障線。

3.經營壓力大導致員工工作壓力巨大。經營困難傳導到員工身上,直接表現是任務加重、完成難度大,同時銀行為此開會多、督導多,員工加班多,這樣的經營環境使員工心態發生了諸多變化甚至是不適。

4.銀行員工晉升或者提級難度大。銀行員工尤其是國有銀行員工,就業時一般在基層網點或支行,很多是從前臺櫃員開始做起。但由於銀行的層級較多、機構較多,員工的晉升之路就顯得特別困難,這會對待畢業學生產生顧忌。


葉綠速


也並不是大家都不願意去銀行工作了。您可以看看那些規模比較大的身處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商行的招聘條件,以及錄用的人員的情況,就會知道銀行也不太好進,但是銀行的離職率高也是存在的。

銀行現在招聘主要以校園招聘為主。而校園招聘的條件雖各有千秋,但大都條件較高。尤其是銀行的管培生,非研究生莫屬。銀行給的待遇也比較好。對於以經濟,金融等相關專業為主的學子們來說,想進銀行的也不在少數。

現在銀行員工跳槽的,主要集中在這麼幾方面,一是那些比較有經驗的有些特長和職務的人跳槽。這些人在現在的銀行掌握了一定的工作閱歷和技能,以及資源,想要到更好的銀行去上班。這種類型的以中年人為主。

二是那些剛來沒幾年,甚至沒幾天的大學生。這部分年輕銀行員工,帶著美好的理想來到銀行,沒想到和自己想像的出入太大,在大銀行工作的年輕人嫌掙錢太少,嫌當櫃員太無聊,枯燥;

在中小銀行工作的年輕員工嫌工作壓力太大,活兒太多,存款任務太重,還不如自己的同學在哪哪,錢多事少離家近,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所以,乾脆不幹了,有的是找到了下家,還有些就是裸辭,至於之後是否如願找到了好下家,就不知道了。還有的純粹是因為沒有經濟負擔,班可上也可不上,直接回家去了。

再就是因為體制的問題。有些銀行招收的是派遺制的櫃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轉正遙遙無期,堅持不了,只能走人。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非常無聊的一個問題。現在人都不願意去銀行工作了?難道都願意去送快遞,送外賣,去建築工地當工人?這樣的問題禁不住推敲!看看銀行股的年報,再看看銀行的薪酬,一般企業根本達不到。看看銀行的招聘條件,一般求職者根本達不到。正式員工要專業對口,還要經過面試,個人檔案考核,試用期,真是百裡挑一。不是都不願意去銀行工作,更多的人是想去人家不要。大學生求職難,沒有人不知道。“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不願意去銀行工作純粹是開玩笑。說到跳槽,銀行的正式員工很少有人跳槽,能跳槽的除了“精英”就是“人才”,普通員工想往哪裡跳?銀行職工的優勢是按月開工資,風吹不著日曬不著,坐在電腦旁不用東奔西跑,五險一金一樣都不少。朝九晚五,起碼不用996,居然有人說不好。有些人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什麼工作也幹不好。不要說不願意去銀行工作,而是銀行的工作都不一定乾的了。網絡銀行,手機銀行,電子櫃員機,銀行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到底是都不願意去還是想去去不了?還真說不好。還是那句話,不要給個棒槌就認真,要自己動動腦筋想一想,銀行工作比你現在的工作好還是不好?


麻辣SC


銀行是夕陽產業,也許不假,但它是最穩定的職業,最起碼在中國是,沒有聽說過銀行裁員,雖然櫃員崗在削減,但是都會調整到其它崗位,至於任務壓力,不是每個人都有,尤其五大行,沒有那麼不堪重負,股份制銀行壓力大,所以薪酬更高。很多大學生看不起櫃員工作,但是櫃員崗是銀行工作的基礎,大樓沒有地基,也不可能穩固。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有能力的人,你一定會很快步入上升通道,背景關係重要,但能力更重要,沒有領導願意任用一個平庸且不能帶來業績的人,因為這樣做會影響領導的業績和晉升。銀行名校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很多,所以根本不愁招不到優秀的畢業生,如果你沒有過硬的文憑、良好的心態和很強的綜合素質,那麼不僅銀行不適合你,恐怕任何行業都不適合你。不想吃苦又想高收入,難上加難!至於跳槽,不象外界說的那樣,即使跳槽也多是在銀行間。看過兩家銀行資料,跳槽率個位數,比其它行業並不高。


空靈的樂


我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選擇去不去銀行工作的問題。目前,選擇不去銀行的群體分為兩種,一類是自身素質能力較高的人,另一類即能力素質較低的人,兩個極端,對於普通的大學畢業生,我覺得還是會選擇銀行的,畢竟現在就業這麼困難。

第一,多數名校大學或碩士研究生,甚至有的擁有博士學位,個人要求較高,包括對行業,工作地點,職業發展空間,薪酬待遇等。他們首選的都是五大行總部,至少是一級分行機關部門,如果可能被分配到省級以下分行網點,他們就會放棄這份工作。

第二,是學歷普通,能力一般的人,即普通高校畢業生,本科為主。國有大行很難進去,學歷不夠或考試能力不行,或者學校排位不行,股份制銀行又不想去,因為進去也得花錢找關係,完不成任務隨時有可能被辭退。這就是所謂的高不成低不就。

其次,關於跳槽率高的問題,還是更多的存在於這兩個群體中。能力素質特別高的人,野心大,目標高,如果工作後感覺現實不理想,就會選擇跳槽;能力一般的人,既接受不了任務大,壓力大的現狀,自己也做不到那份堅持和毅力,不能付出應有的辛勤和汗水,自然業績不行,不能被單位和領導認可,辭職跳槽的概率就大了。

所以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先不說這些高校精英們,就我們普通群體來說,不管大銀行小銀行,國有還是股份制,甚至是信用社,城商行之類的,能考進銀行就很不錯了,只要我們用心努力,願意奮鬥付出,我想都不會過的太差了,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樣子。當然了,關係戶,有背景的人除外,但是,這個群的人佔比還是很小的。還是普通人多。


清風酌客


大部分銀行在招聘時對學歷的要求都比較高,競爭也非常激烈,早期時也是非常激烈的,這幾年銀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業務壓力較大,很多人入職後不願意到基層,基層面對客戶的壓力較大,來自存款和貸款的任務壓力持續加大,一段時間可能業務壓力就一兩方面,現在業務壓力非常綜合,並且很多銀行也可以實施了末位淘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就職的積極性。另外,這幾年銀行薪酬呈現下降趨勢,優勢不那麼明顯,一些銀行確實離職率也比較高!


經濟金融與管理


通常去銀行工作,都是從櫃員做起。曾經的櫃員,是金飯碗,不少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但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大大小小的銀行都開始使用智能櫃員機,櫃員一崗,快速走向下坡。難道要一工作就失業嗎?


保寶小八妹


澄清幾點。1.互聯網金融取代不了銀行。你把錢放入支付寶什麼的挺好挺方便,然後你覺得銀行確實要被淘汰。我想問,全中國有上千家的銀行(國有、股份制、城商、農信社),特別是一些小銀行,本來你就不會把錢存進去,所以互聯網金融在於不在,本來就對大多數銀行無關,因為你反正不會把錢放進這些銀行。2.銀行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它自身也不是一塵不變,目前最受銀行歡迎的專業是計算機技術類的。3.目前各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員工收入已經公佈了,基本還是在增長哦,而且不低。


麥香提子包


說實話,銀行雖然現在是夕陽行業了,但是要進去的話門檻還是很高的,畢業生要進去基本都是985、211畢業的,部分銀行有社招的,也是一些關係較硬,人脈資源豐富的。這些人可以算是精英了,滿心歡喜的進來,誰知道大部分進來都是從櫃員開始,天天看人臉色,待遇也很差,還沒有自己的時間,很多新員工在櫃員階段受不了客戶的臉色和業績壓力選擇了辭職。部分新員工做了幾年櫃員,去做了客戶經理或者分行機關,客戶經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kpi考核,拉存款,銷售保險基金貴金屬,如果銷售不出去還要被通報,分行機關文山會海,天天加班寫文件還要應對監管,壓力真的不是一般大,錢還不多,所以很多人有其他出路的話,都會很快辭職或者跳到其他銀行去,導致了流失率較大的原因。社招的本來就圖錢或者職位,部分希望有更大的空間,進了銀行之後,錢不會隨便給你開,到了某個職位想做點事,會發現銀行的條條框框很多,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拖後腿和拖拉風很盛,所以社招的大部分也很快就會離開,找其他出路的。銀行工作看起來很風光,但是學的東西雜而不精,相當於萬金油的角色,離開銀行後對新工作幫忙不大,所以離職率高也是銀行的一種特色吧。



銀行也分正式和派遣。

銀行最開始科技崗位很多,後來系統集中,科技崗位銳減,這兩年又多了。

櫃檯崗位,現在都外包了吧?

銀行金融會計崗位,這個專業性較強,需求也不大。對於金融來說,銀行不算太好的選擇吧。

去銀行正式崗位,還是很有競爭力,雖說不能給太多,但是穩定,福利好,要求也高,競爭也激烈,不是跳槽就可以隨便進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