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都是英法兩國聯合打德國?

成朝利


當時德國的崛起,嚴重威脅了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利益,統一後的德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國內穩定,做事嚴謹,經濟飛速發展,很快就有了完善的工業體系,有了錢以後,德國人便開始謀算在軍事上投入精力,在一戰前,他的軍事實力已經不遜於歐洲其他國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一戰導火索斐迪南大公遇刺

在此之前,英國和法國可是當時歐洲的領頭羊,而崛起的德國也不甘於只看著法國和英國在全世界掠奪利益,所以也想要分一杯羹,這自然會引起英法兩國的不滿,所以聯合起來收拾一下這個小弟。

英國是屬於歐洲大陸傳統的大國,一直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就是不願意帶你們這些垃圾一起玩嘛,之前他和法國還因為在埃及的利益打了很長時間的仗,而對於新興國家德國,自然是不屑於一起玩耍的,但是隨著德國的實力進一步加強,德國也開始在全世界進行殖民,這無疑會對英國,法國造成威脅,他們開始意識到要放棄在埃及的爭奪戰,該聯合起來抗德了,當矛盾越積越多的時候,戰爭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薩拉熱窩事件就是這次大戰的導火索,當時奧匈帝國的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一個塞爾維亞青年槍殺,而德國是支持奧匈帝國開戰的,隨後各個國家開始戰隊加入這場戰爭。



二戰其實是一戰的延續,當時一戰短暫的結束,只是給二戰的爆發,按了一個暫停鍵而已,當時德國被戰勝國過度壓榨引起了德國人的極度不滿,經過一段時間的韜光養晦以及希特勒的動員,每一個德國人都想把曾經壓榨自己的國家踩在腳底下來回摩擦,而當時候從陸上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首當其衝,英國和法國可是要賠償要的最多的國家,德國復仇自然是去找他們了,而法國陸軍強,英國海軍厲害,他們聯盟對付燃燒著復仇之火的德國再合適不過了,他們之間其實是利益的驅動而摒棄前嫌站在一起而已。


風雲一點通


德國沒有崛起前,英、法分別是世界殖民帝國的老大和老二。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美洲大陸之外,其餘五大洲的財富分配權,幾乎就是這兩位說了算。而德國當時還只是小弟,看英國臉色行事的末流帝國主義。

德國崛起後,綜合國力遠超英法兩國。德國人嚴重不滿意英、法獨享全世界分配權,它也想參與分蛋糕。這樣一來,德國和英、法也就起了矛盾。


按常理來說,小弟敢挑釁大哥,這是要找死的節奏啊!但是德國崛起的太快了,無論是工業化的先進化程度,還是工業總量,都已經遠超英、法兩國的總和。

也就是說,英、法作為兩大扛把子,已經鎮不住小弟了。

那麼,鎮不住了怎麼辦?總不能拱手把位置讓給德國吧?

當時,英法兩國的選擇非常的搞笑。

首先是英國。英國人認為,德國與英倫三島並不接壤,德國的海軍也很落後,對英國的威脅不大。因此,英國便對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霸權主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接著是法國。倒黴的法國人在普法戰爭當中已經認識到了德國人的厲害,深知僅靠法國的力量是打不贏德國。但是英國人故意兩面倒,不想幫法國(想讓法、德互鬥)。於是法國便聯絡到了沙俄。兩國之間結成了協約關係。這也是三國協約中的第一個協約。



法國和沙俄締約後,鬆了一口氣。好歹算是有一個盟友能對付德國了。但當時,英國人還是奉行那套“孤立政策”,對歐洲大陸的事情不想管,也不想過問。

後來,英國在布爾戰爭中損失慘重,國際地位大大下降。當時德皇威廉二世屢次在公眾媒體挑釁英國,並且德國還挑起海軍軍備競賽,想要挑戰英國在世界的海洋霸權。

這一下英國人就坐不住了。德國太橫,它也鎮不住,也必須要找一個盟友才行。

1904年4月8日,英國首相與法國總統在英國倫敦簽訂友好協約,調整了兩國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從此,英法事實上建立了同盟關係。

英法兩個百年世仇國家結為盟友後,在法國人的牽線下,英國又和沙俄締約,主動協調了同俄國的利害衝突,在1907年簽訂英俄協定,調整了雙方在亞洲的矛盾。

隨著法俄、英法、英俄這三條同盟協定的先後簽訂,意味著英、法、俄三國協約便正式建立了。



說到這裡,順便提一個知識點。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大軍事集團分別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但是,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

德意奧的三國同盟,不管是德語,意大利語還是英語,都是由『三』和『同盟』組成的。這三個國家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就是三國代表都認同的一個三國同盟條約。

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

相比於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的就不同了。這個不同之處就在於:英法俄三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三國同盟條約,這三個國家的軍事聯盟關係是由三個雙邊協定組成的。

比如法國和俄國簽訂的法俄同盟,跟英國沒有關係;

比如英國和法國簽訂的英法同盟,跟沙俄沒有關係;

英俄協約,也是一樣的道理。

協約國的這個關係,簡單點說:如果法國被捲入戰爭,英國可以拒絕幫忙。因為協約國沒有強制要求盟國參戰的條款。英國政府可以在考量利弊後,再選擇是否自願加入法國和俄國的戰爭中的。而同盟國的關係則是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只要一個盟國捱打,其它的盟國就要無條件的幫忙。

不過,凡是也有例外。德、意、奧雖然是三國同盟,但是一戰爆發後,意大利說不參與就可以不參與。並且戰爭爆發後,協約國方面給的好處多,意大利居然就直接加入了協約國一方勢力。所以說,誰說歐美人有契約精神啊!還不是一路貨色。



一戰期間,沙俄發生革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便因此少了缺了一個角。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理應要受到制裁。但是在制裁德國的問題上,英法兩國又產生了矛盾。

首先,法國希望徹底肢解德國,把德國的工業全部剷除掉,讓德國負擔大量債務,總之就是杜絕德國復興的可能性。

但是,英國不同意。英國認為沒有德國在歐洲制約,法國必然會獨霸歐洲。英國人不能容忍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於是,英法這對盟友就搞掰了。

此後十幾年,欺壓德國的一直都是法國,為了避免被德國報復,法國還修了著名的馬奇諾防線。而英國則因為有大海隔著,對歐洲大陸積蓄保持了“均勢”的外交政策。

希特勒上臺之後,風雲突變。德國納粹勢力興起,一時攪當然歐洲大亂。為了維護英國自身利益,英國再次又與法國保持了親密的戰略伙伴關係,以圖共同對付德國。而這兩國在結盟後,也是沒幹啥好事,在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後,助長了納粹在歐洲的囂張氣焰。

德國閃擊波蘭前,英法曾經聯合派出觀察員到莫斯科找斯大林談判,商討共同對付希特勒的事宜。但是英法非常傲慢,對與蘇聯結盟的事情一點都不上心。

於是,蘇聯便撇開英法與德國結盟,簽訂了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在拿到這份條約後,迅速閃擊波蘭,並在第二年再次閃擊西歐。法國由於扛不住,只堅持了幾個月就宣佈投降。

法國投降後,英國獨自困守孤島。這是狡猾的英國人罕見得玩脫手的案例。



英國在獨自力扛了德國一年半後,終於熬到了美國參戰。隨著美國參戰,以及蘇德戰爭的逆轉,英國也再次戰勝了德國,保住了自己分蛋糕的權力。

但是這一次,美國人有態度了。因為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美國在英國後面出錢主力,美國人這一次不想再當冤大頭了!因為美國也想要分蛋糕的權力。

英國在權衡利弊後,還是覺得抱美國人的大腿比較好。尤其是經濟方面被美國給操控後,英國已經無力壓制美國。於是,現在的英國就變成了美國的小弟。

在英國倒向美國後,法國由於與英國在歐洲關於歐盟等一系列問題的分歧,英法同盟逐漸也就解體了。法國開始轉而尋求與德國的合作關係。而隨著法德的和解,現在歐盟的雛形——歐洲共同體也算是就形成了。



歐共體成立後,英國死皮賴臉的要加入。後來在1973年,英國和丹麥、愛爾蘭一同加入了由法、德主導的歐共體組織。但是大家都知道,前兩年英國人公投脫歐,現在又退出了這個組織。

所以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英、法兩國原本是冤家,說是百年世仇都不為過。只不過因為德國的強勢崛起,逼得兩國不得不合作,一起共同針對是德國。後來德國倒了,兩家再次決裂。然後德國再次崛起,兩家再次和好。

英國和法國的關係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德國的實力。當德國人實力強大時,英法的關係可以好到穿一條褲子都不嫌餿。


Mer86


原因很簡單。

因為法國被英國人給打服了,因為法國不服德國,因為德國不服英國和法國。

所以第1次世界大戰和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就聯合起來和德國人打了。

法國被英國給打服了

法國和英國兩個國家有著漫長的戰爭史,早在中世紀的時候兩國就曾經爆發了長達百年的英法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中英格蘭長弓手對法軍射擊)

這場戰爭中雙方互有勝負,作為侵略者的英國人,最後還是被法國人給趕走了。

雙方這場大戰並不是唯一的一次,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法國和英國之間經常會爆發各種衝突。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後,英國依靠他島國的優勢地位率先在17世紀初崛起,打敗了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之後,英國開始在全球各地開拓殖民地。在這個過程中,法國也隨即崛起,他和英國亦步亦趨,開始對外進行殖民戰爭。期間,兩國為了各自的殖民利益出現了各種摩擦。

比如在加拿大地區,法國和英國爆發了持續數年的戰爭,除了動員各自軍隊以外,還拉攏了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一同作戰。

結果,戰爭讓法國失去了魁北克,整個加拿大變成了英國殖民地。

(士兵描寫的英軍在魁北克的戰鬥情況)

  • 法國雖說失敗了,但他那時還不服呢。

就在這個時候大英帝國殖民地出現了問題,它在北美的十三塊殖民地由於抗稅,發動了起義試圖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這場獨立戰爭讓法國大喜過望,開始支援美國人搞獨立。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不僅出動軍隊直接對英國作戰,還給了美國無數物資方面的支援。

(法國海軍在海上和英國海軍作戰)

然後,有意思的來了,為了支援美國人獨立,法國政府債臺高築,欠下了1000萬盎司黃金的債務。法國的財政出現問題也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

  • 大革命失敗後,法國徹底服氣了

這場革命中周邊各大強國組成反法聯盟對法國進行圍攻,試圖將革命扼殺在搖籃裡。

其中最賣力氣的就是英國,因為英國不希望法國統一歐洲,在英國等國的強烈干涉下將法國打敗了。

這之後,雖然法國民間對英國還是沒有好感,但是政府階層和英國人之間的聯繫反而越來越密切了。

比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兩國組成聯軍對我國進行了侵略。

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兩國聯合起來打敗了俄羅斯。

英國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法國和他合作也表明法國這個時候已經甘願作為英國的小弟,配合他在全球進行殖民。

當然大英帝國也會和法國一同分贓,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德國沒有把法國打服

法國正在和英國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德意志帝國崛起了。

在德意志那片土地上有一個叫做普魯士的國家,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將整個德意志統一到一起。

1870年,這個叫做普魯士的國家開始和法國爆發戰爭。120萬普魯士軍隊大敗90萬法軍,共殲滅76萬人。戰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國皇帝。

(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

法國雖然敗了,還是不服氣,畢竟他還有一個大哥英國呢。

而且,這個時候統一的德國開始膨脹了,打算稱霸世界。

就這樣,法國和英國再次攜手,共同對付後起之秀德國。

法國算是世界老二,他和大英帝國經過幾百年的磨合,有了共同的利益,那就是維護自己現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殖民體系,所以他安心當老二。

而德國作為後起之秀,在走向海外進行殖民的時候,所面對的就是已經成熟的前霸主建立的殖民體系。

他想在世界上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打破這個體系,所以不僅會與英國產生衝突也會與共同維護舊殖民體系的法國產生衝突。

就這樣,在19世紀末的時候德國海軍崛起,開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到1909年,雙方主力艦的比例已經接近為5:6,英國馬上要被趕上了。

(德國強大的公海艦隊)

好在法國配合的好,在陸軍方面擴軍備戰,德國感到來自陸地上的壓力驟然增加,所以開始把資源向陸軍傾斜,英國才再次對德取得壓倒性優勢。

說實話,要是普法戰爭中德國把法國打服,聯合法國一起對付英國,在20世紀初的時候英國就涼了。

一戰打輸了,但是不服,二戰想報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歸根結底是後起之秀德國挑戰英法舊殖民體系的一場爭霸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除了拓展生存空間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他不服一戰的失敗,想要報復英法,重塑民族自豪感!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

這也是為什麼在征服法國之後,希特勒將貢比涅作為談判地點,因為這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議簽訂地點。希特勒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輸的不服氣,這次我們又打回來了。

(停戰協議簽訂地點貢比涅)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德國在二戰中付出了更大的損失。這次,他們服氣了,到現在也沒敢挑戰二戰之後的世界秩序!


歷史風暴


大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一戰時英法同盟的結成還有些曲折性,但二戰時英法同盟的結成就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可預見結果。


先談一戰。首先法德的關係從德國統一後就不佳是現實,俾斯麥所努力的目標即是在外交上孤立法國,迫於德奧意同盟的壓力,法國向俄國提供貸款和武器,而俄國則向法國提供軍事援助,只要三國同盟存在,那麼法俄之間的軍事和政治義務也將繼續延續下去。

那麼關鍵點就在於英國,實際上在剛邁入20世紀初,以張伯倫為代表的一些人主張英國結束“光榮孤立”政策並且與德國結盟,而很多內閣大臣比貝爾福和蘭斯多恩也認為需要在外交上作出妥協了。到了1902至1903年,一些英國人認為與法國在殖民問題上妥協也是可能的,而早在法紹達危機時,英國已顯現出不願為尼羅河問題繼續作戰的妥協情緒。

此時英法結盟就差最後一把火燒一下了。那就是日俄遠東戰爭,

由於英日和法俄締結了同盟,所以英法其實都共同努力避免過多捲入這場衝突。德國的公海艦隊和航程都顯現出是針對英國的,而同時德國極力促使了遠東戰爭爆發,想要間接削弱法俄同盟。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英法繼續對抗,那麼勢必會使得德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於是英法在1904年達成協定,正式結束了1882年以來由英國佔領埃及引起的英法對抗。


直到此時,還有一部分英國人特別是自由黨政府中的人沒把德國看做假想敵,但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在1908至1909爆發得更加厲害了,當英國試圖在今後三年內限制這種海軍擴張時,德國卻提出了條件,那就是如果歐洲發生戰爭那麼英國應保持中立。要知道俄國的實力在日俄戰爭後評價更低了,法俄對抗德奧,英國人不敢去賭,不敢眼看海軍急劇擴充,陸軍不虛法國,工業基礎相當於法俄總和的德國在沒有他控制的情況下再度擴張。

於是可以看到,在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的時候,英國已經站在法國一方解決干涉了,甚至由於英國外交大臣霍爾丹訪德使命的失敗,英法兩國還再次在1911年簽訂了妥協性的海軍協議。


事實上,我們大體都能發現,在雙方水準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關係總是不會太好,英德即如此。

再來說下二戰,二戰首先納粹德國的法西斯政權性質就是和英法的民主共和政治傳統相沖突,按照德國的那一套來無數中產階級的利益都會受到新的威脅。

對於法國而言,不用多說本身就是修建了馬其諾防線,而英國的話,拋開希特勒法西斯政權的性質不說,和納粹德國結盟英國能獲得的利益也幾乎沒有。

英國沒法像蘇聯那樣和德國結盟獲得領土利益,英國也不需要,英國所需要的是維持海軍霸權,而納粹德國又是繼續像一戰時那樣在挑戰,英國所需要的是運用經濟貿易為自己的龐大的工業體系持續獲利,而納粹德國也是在衝擊這種秩序。

希特勒以為只保留英國而讓那些被征服的國家繼續受英國奴役英國就可以和他停戰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這些被征服的國家繼續受德國統治,那麼其經濟和市場也必然能夠輕而易舉地對英國實行封鎖和禁入,那麼英國的經濟必然衰敗。



況且,希特勒是個什麼角色,出爾反爾的,實力更強大時隨便找個藉口再打英國,豈不是哭都沒地方哭。

就像如果現在禁止國際貿易的一切事務,誰削弱最大?毫無疑問是美國。希特勒以為自己沒直接打英國,但其實在英國看來自己的經濟體系已經受到了威脅,所以不可能議和。


普魯士之魂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都是英法兩國聯合打德國?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雙方的根本利益有衝突。英法是守成的殖民大國,而德國則是後起的新興強國,而在二戰之前,雙方的這種不同的處境決定了雙方利益有根本衝突,沒法調和。


從刺殺到宣戰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特別是對於歐洲戰場,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因為一戰結束雖然是以德國戰敗告終,但德國的實力尚存,所以在戰後德國經歷的嚴重經濟困難其實並沒能進一步削弱其實力,相反卻成了它積聚國民憤懣情緒,最終促使其下定決心再次誓死一搏的催化劑。所以要追尋二戰歐洲戰場的爆發原因,還是先要從一戰的爆發原因裡去尋找答案。

那麼一戰又是怎麼打起來的呢?喜歡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直接導火索是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在波黑被刺。但一個王儲被刺為什麼就能引發所有歐洲列強赤膊上陣,以國運相搏呢?其實我們可以先看了一下斐迪南被刺之後到一戰正式爆發之間都發生了什麼。

黑手社的會徽——統一或是死亡

首先刺殺斐迪南的行動是由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組織黑手社所策劃實施的,雖然這個組織和塞爾維亞政府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但他們的訴求和塞爾維亞政府卻是一致的,即想將所有巴爾幹地區的塞族聚居區統一起來,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所以奧匈帝國在事件發生一個月之後,就向塞爾維亞宣戰。之後,俄羅斯在兩天之內就開始全國總動員,為保衛塞爾維亞而戰。而一天之後,德國又向沙俄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12小時內中止全國總動員,並正式要求法國必須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一天之後,德國對沙俄宣戰。又過了一天,德國要求法國的盟國比利時允許其軍隊過境,比利時拒絕之後,德國軍隊強行進入,並向法國宣戰。當天英國又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撤出比利時,一天之後,英國向德國宣戰。至此,一戰正式爆發。

各國為何宣戰?

看了上面的過程,恐怕不少朋友會有疑問,奧匈未來的國王被塞爾維亞人殺了,奧匈去打塞爾維亞看起來還比較正常,但後面的一連串宣戰,俄德法英這幾個國家又是為了什麼呢?

一戰前的同盟國

那麼這事說起來其實還得追溯到35年前,也就是公元1879年。在這一年,德國和奧地利正式結盟,形成了一戰中“同盟國”的雛形。而他們兩國結盟之後,周邊國家很快感受到了威脅。公元1892年,法國和沙俄也宣佈結盟,“協約國”的雛形成初步形成。而在此之後,德國迅速制定了一旦戰爭爆發,通過高強度戰爭快速擊敗法國,之後集中精力在東線對付沙俄的攻略,雙方之間的敵意很快激化。

而在1900年,意大利加入德奧同盟,同盟國陣營正式形成。7年之後,英國則加入了法俄同盟,協約國陣營也正式形成。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之所以被稱為盟國,是因為他們的同盟條約都約定,一旦其中一方加入戰爭,其它同盟國家也都要“組團”,一致對敵。但雙方組成了兩個集團其實也並不意味著就要打仗,而一戰的爆發還是一連串具體事件的結果。

一戰前的協約國


而這個最直接的導火索產生於1908年。在這一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併了波黑。波黑原本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在公元1875年發生暴亂引發了又一次俄土戰爭,最終結果是波黑名義上仍然歸屬奧斯曼,但由奧匈代管。所以奧匈把代管變成直接佔領引發了此時已經獨立的塞爾維亞及其斯拉夫大哥俄羅斯的強烈不滿,因為波黑人基本上都是斯拉夫人,而且有大量塞爾維亞人聚居。而在隨後俄羅斯與奧匈之間的談判中,奧匈使用了一些欺騙的手段,引發俄羅斯暴怒,當時雙方就幾乎爆發了戰爭。但後來俄羅斯在德國的壓力之下屈服,暫時接受了奧匈吞併波黑的現實,但此事之後,雙方圍繞著巴爾幹的爭奪已經產生了嚴重的積怨。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巴爾幹民族(紅黃箭頭)的大勝告終

而到了1912年-13年,事態進一步激化。因為在這兩年,塞爾維亞聯合希臘等巴爾幹國家對江河日下的奧斯曼帝國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從奧斯曼手裡又奪得了大量領土。而塞爾維亞作為主導,成為了戰爭最大的贏家,在巴爾幹一度有強勢崛起的勢頭,對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其它地區的統治產生了嚴重威脅。這樣在1914年的巴爾幹地區就具備了成為導火索的條件。因為一方面塞爾維亞希望統一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地區,特別是渴望得到有大量塞族人聚居的波黑,而奧匈帝國則不可能容忍失去波黑,因為一旦失去就意味著以多民族為顯著特徵的奧匈帝國的國本會被動搖。但奧匈和塞爾維亞一旦開戰,俄羅斯作為斯拉夫人的“帶頭大哥”又不可能不介入,而俄羅斯一介入,和俄羅斯結盟的英法兩國也必然參戰,之後和奧匈結盟的德國也只能加入戰爭,所以這就是斐迪南被刺能夠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內在邏輯了。

德國和英法的根本矛盾

但前面說的其實是兩個陣營怎麼打起來的,對於他們為什麼非要分成兩個陣營長期敵對可能很多朋友還是不明白。而他們之間的敵對,其實更深層的原因還是雙方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

20世紀初的英帝國

因為在歐洲,這幾個國家看似差別不大。特別是在咱們中國人眼裡,都是西方列強。但其實這兩個陣營之間還是有本質差別的。首先英法兩國是老牌的殖民主義強國,他們在公元18世紀就已經建立起了全球殖民帝國。到公元19世紀,他們的海外殖民地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世紀初,都已經擁有了上千萬甚至是幾千萬平方公里的全球領土。而德奧兩國的領土卻基本侷限於歐洲。因為德奧兩國都脫胎於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是封建主義遺存最多的國家,早期的商業不夠發達,為了商業原因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動力嚴重不足。特別是德國其實直到公元1871年才實現統一,而這時海外的無主之地其實已經不多了。

一戰後的法蘭西殖民帝國,一戰前的差別也不大

但即使如此,德國在統一之後還是立即加入了在海外搶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而其實當時歐洲列強搶奪殖民地的原因也很簡單。在當時一些德國人就對德國“必須”去海外爭奪殖民地的必要性有過概括:

建立海外帝國不僅事關德國的威望,而且如果德國不能獲得海外殖民地,沒法獲得殖民地出產的各種原材料,並使殖民地成為德國工業成品的市場,那麼德國的經濟就必然會萎縮。

所以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根本矛盾是爭奪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代表的各種資源。同盟國的三個國家德奧意都是後發國家,在公元18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錯失了在全球搶奪殖民地的黃金時代。而協約國的英法則都擁有龐大的全球殖民帝國,俄羅斯雖然沒有海外殖民地,但其在東方也擁有巨型領土,因此也不會為資源發愁。所以英法俄三國其實都傾向於維持當時的國際秩序,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德奧意三國則迫切希望挑出點事,這樣能改變當時的國家格局,使自己能夠改變資源受制於人的局面。

一戰前的德意志殖民帝國

而德國統一之後,其實也在非洲和大洋洲等地搶到了大約二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這和英法俄動輒上千萬的規模還是差距明顯,也沒法滿足德國的胃口。所以在20世紀初,德國兩次在北非法國殖民地摩洛哥發難,德皇威廉二世甚至親自到訪摩洛哥,試圖動搖法國在摩洛哥的統治,刀口舔血為自己在北非也搶下一塊土地,但因為英法的聯合反制,這兩次企圖都沒能成功。而德國後來大肆發展海軍,並引發與英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其實也是為了能有更強的軍事實力,奪取更多海外殖民地。

因為有了這些深層次的原因,所以在1914年德奧才會如此急切地在刺殺發生後就投入戰爭。但他們始終沒法擺脫自己的先天不足,最終德國的戰敗也是因為其從海外進口各種工業原料和食物的渠道都被英法封死,戰爭後期德國國內光餓死的平民就達到了76萬人,戰爭無以為繼。

一戰中執行封鎖德國任務的英國艦船


而意大利則是在戰爭開始前就感到同盟國無法獲勝,因此私下和法國簽署了條約,根本就沒有真正加入戰爭。日本在一戰時剛剛開始崛起,所以對能源受制感受還不明顯,所以它在一戰中的角色只是趁火打劫,在亞洲搶奪德國的勢利範圍。但一戰結束之後,意日這兩個後發國家進一步發展也感受到了能源受制於英法俄美的情況,所以利益和德國越來越一致,最終才導致這兩國又與德國結盟,然後這三國以搶奪領土和領土上的能源為目標發動了二戰。當然在人類進入20世紀之後,在沒有受到別國攻擊的情況下主動吞併別國都是不能被原諒的戰爭罪行,再結合他們本身的實力劣勢,它們的失敗其實從開始也就註定了。


桃花石雜談


一戰二戰的爆發原因,往根源上講是一個生產力的問題。

之所以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打英法,是因為德國過於強大的生產力與英法廣闊的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讓歐洲的帝國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有了根本性的變化。英國和法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英法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殖民帝國,英國拿了大頭,法國拿了小頭。

這是“蒸汽時代”的世界格局,英國老大法國老二,美國德國俄國靠邊站。

但是工業革命不只有一次,從19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類開始了電氣化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而這次工業革命與之前不同,這次工業革命爆發在美國和德國。

經歷了幾十年的電氣化工業革命之後,美國和德國分別成為了世界第一、第二大工業國家,生產力超過了英法,讓德國成為了歐洲第一大工業國。

這時候,矛盾就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這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英法基本把能佔領的殖民地都佔領了。沒佔領的基本也是列強的勢力範圍半殖民地(比如南美之於美國,中東之於英國俄國)。德國雖然是歐洲第一大工業國,自己的殖民地卻少的可憐。

有人問了,為什麼德國一定要擁有自己的殖民地呢?



這裡要說說,殖民地究竟意味著什麼?

殖民地意味著產品傾銷,意味著利用工業農業的剪刀差收割殖民地人民的財富。

歐洲之所以富裕,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能夠以高昂的價格將工業品賣給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以低廉的價格換來殖民地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

比如中國,中國在開放口岸之前,一直處於貿易順差狀態。中國賣給英國的茶葉、瓷器很多,而英國賣給中國的洋鐘錶等中國人卻不喜歡,長此以往中國人每年賺了英國不少錢。


而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形成了貿易關係。大量的英國工業品衝進中國大陸——洋布、火柴、燈油等等工業品,相比於中國農村的土製品,又便宜質量又好,所以很快沖垮了中國民間的手工業,讓洋人在中國大發其財。

這樣就能理解德國為什麼要挑戰英法。

德國空有歐洲第一的生產力,但是賣不出去啊!

歐洲都是工業國,不需要德國的產品。而廣大的農業地區卻都是英法的殖民地。不允許德國對自己的禁臠進行傾銷。

所以,德國外長在國際會議上公然說:“德國需要用自己的劍,為自己爭取陽光下的土地!”。德國決議用武力來與英法爭鬥,為自己爭取殖民地。

不過一戰與二戰不同的是,一戰中德國更多的是希望英法妥協,而並沒有滅掉英法的準備。



二戰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戰以後,英法對德國進行了殘酷的報復。巴黎和會之後,德國被剝奪了幾乎一切武力,被迫割讓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還背上了天文數字的外債。如果沒有英國出於維持歐洲均勢的考慮保護德國,德國幾乎已經滅亡。

這種情況讓德國人民擁有了“復仇”的心理。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大量的德國工人下崗。希特勒在此時崛起,擴大軍隊吸納失業人群,用民族情緒調動國內人民支持。

與此同時,德國與英法的矛盾比一戰更為加深。一戰中德國只是與英法爭奪發展空間,而英法在一戰後奪得的利益已經嚴重侵害了德國的權益。德國想要發展,就勢必向英法復仇。

所以,當一戰的凡爾賽合約最後簽訂時,法國元帥深深的感覺到了對德國處置不利背後的風險,他憂心忡忡的說:

“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小約翰


誠邀,如題。為何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英法聯合對陣德國,小編以為這兩個原因很重要。

其一,英法是天然的盟友

實際上英國嚴格來說並不是歐洲大陸的國家,它是一個島國,孤懸在大西洋中。歐洲大陸數得著的國家就是法國,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了。所以歐洲爭霸基本在法德兩國間進行。對於英國來說,歐洲大陸兩強爭霸的局面最為有利於英國的國家安全。所以德國強大了英國打德國,同理法國強大了英國也打法國,要知道拿破崙時期的反法同盟裡也是有英國的。只不過英法合作的機會多一些罷了。



其二,德國的後來崛起

為什麼說英法合作的機會多一些呢?因為德國是後來崛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剛剛發芽的時候,德國還處在分裂,等到英法瓜分了全世界殖民地後,德國才由是普魯士強勢統一全國。到了一戰前夕,德國的工業總值已經超越法國,於是德國自然要對英法下手奪取利益。英法作為老牌強國自然要同仇敵愾,實際上英法對於德國的衝突,就是新興國家對於老牌強國的衝擊,具體參戰中國和美國。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兩次世界大戰所有解決的都是“以英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問題。德國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面臨著比日本、美國更危險的局勢。法國則是尾隨英國追求自身利益。

(1)“一戰”時,世界的主要格局是:英國世界警長,法國是世界副警長;美國是美洲地區分局副局長,德國則是四處開花想挑戰這一格局

“一戰”前,德國向拉美地區發展資本,直接衝擊了英國和美國的利益,特別是與墨西哥打得火熱,直接傷害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圖注:意大利雖然加入“同盟”國,但一直沒加入德奧對英法進攻,出兵後反而是打德奧,詳見“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這一問題

同樣,在歐洲、在非洲、在亞洲,作為英國居主、法國居輔的政治格局,德國硬生生地去插受,在俾斯麥執政後期在非洲的殖民地就已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威廉二世時期,德國在中國是“最活躍”的外國侵略者。這必然引發英法的不滿。

同時,自從“普法戰爭”法方拿破崙三世皇帝被活捉、鉅額戰爭賠款以及領土被割讓後,俾斯麥一直到死都在擔心法國報仇,同樣,威廉二世也是如此。因此,對法國的“圍堵”、抑制是無時無刻。因此,法國只能跟隨英國,利用英國的力量“復仇”。

(2)“二戰”時,世界的主要格局是:英國是世界警長、美國是副警長兼美洲分局局長,法國勢力、實力更加不及德國,在此情況下,法國為了“報仇”、為了防止德國為“一戰”復仇,同樣只能以英國為主

法國和德國“二戰”後的“和解”堪稱“智慧之舉”。從1870年到1945年,在長達75年的歷史裡,德法兩國互相敵視、戰爭,結果法國雖然仍是“四大強國之一”,但國際話語權“斷崖式”下落。德國呢?兩次世界大戰的元兇皆以失敗告終。

在美蘇兩大超級強國壓力下,法德兩國的精英們終於為了本國的利益捐棄前嫌,合起手來一同構建了今天的歐盟。可以說,法德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現在的國際環境與過去已經完全,法國過去與英國合作,從1870年代到1950年代百年裡保證了自身利益。如今,英國已經跟隨在美國背後,作為大陸國家法德只能靠歐盟才會成為“強者”之一。


坐古談今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先了解英國的大陸政策。

大家也知道,英國是一個島國,強項是海軍,英國一戰前的海軍政策不錯世界第一大,同時強過第二和第三大的聯合,而英國離歐洲很近,所以也有一個大路政策,這個大陸政策的內容就是不允許歐洲大陸國家一家獨大,要維持歐洲各國的平衡,這樣對英國才有利,所以誰強英國就聯合其它國家對付誰。

像拿破崙時期,歐洲大陸基本上都被法國統治了,把英國完全排出在歐洲之外,英國當然恨的牙癢癢,所以聯合歐洲其它國家一起對付法國,如把拿破崙徹底打敗的滑鐵盧之戰,大部分就是英國的功勞。

到了一戰、二戰時期,德國成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又聯合法國甚至蘇聯一起打德國,因為英國同樣不希望德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

冷戰時期同樣如此,這個時候的歐洲變成蘇聯一家獨大,英國又聯合法國德國一起對付蘇聯。

簡單說,英國大陸政策的實質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誰一家獨大就聯合其它國家對付誰,對英國來說,沒有固定盟友的說法。





國輝影視劇


應該是英法兩國聯合被德國打,從歷史上不難看出在德國沒有崛起之時,英法兩國可以說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從歷史上看,英國與法國交手的那些年中基本是落下風的,英國作為了一個島國只能依靠防守如果沒有英格蘭海峽的掩護,以英國的國力不可能擊敗法國,英國真正崛起的是近代的大航海時期,英國依靠著龐大的艦隊幾乎稱霸整個大西洋,並且把殖民地擴展到了亞洲地區。

一戰時期隨著德國崛起英法兩國才走到一起對抗德國,英國人非常清楚無論是德國稱霸還法國稱霸對自己的歐洲的地位和局勢是非常不利的。英國人也想稱霸歐洲,但英國雖然歐洲三國海軍實力最強大的,但是作為島國的英國無論資源和軍隊人數都比不上法國或者德國就是、算英國稱霸也只能算是歐洲的一小霸對付亞洲農業國家而已,法國一直都是歐洲的老大,直到一戰時期德國的崛起,德國人打到巴黎的郊區,這時本來歐洲三國鼎立的局勢發生改變,德國替代法國位置,英國人覺得如果德國稱霸還不如法國,所以幫助法國打德國,但英國人從來都是以自己利益為主談不上什麼戰略,英國人只是知道法國要是被德國滅了,英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必定會成為德國人的下個目標。

英國一戰時期還是比較有遠見的,法國在一戰時期也是真男兒鐵骨錚錚但不料想的是,歐洲法國和英國人居然一代不如一代,而德國人卻是一代比一代強,二戰時期驚人一幕在歐洲發生,英國和法國聯合對抗德國但是他們坐視了波蘭的滅亡,保挪威瑞典結果也是失敗收場,這讓德國重新認識到英法聯盟的實際就是一盤散沙不足為慮,1940年德國閃電戰法國,連德國人自己都無法相信居然能在38天之內就讓法國滅亡投降,如果不是希特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選擇了進攻蘇聯而放棄征服英國的最好時機,英國人不可能單獨對抗當時最強大的德國。如果英國和法國真的團結一致,法國也不至於滅亡德國也不可能稱霸歐洲大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