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一生,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有讀者用三個字概括

關羽的一生,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有讀者用三個字概括

《三國演義》雖是一本小說,但實際上對比於史料來說,勝在了對人物的刻畫更加分明。我認為沒有必要糾結於《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記載,而應該去理解作者所要傳遞的信息以及精神,就好比關羽的義被世人傳頌,那為什麼要深扒他的黑料?讓內心的英雄形象蒙塵呢?


關羽的武藝,自然沒有什麼值得探討,無論正史還是演義都是一等一的好漢,那麼演義中刻畫的形象,是要傳遞什麼樣的信息?絕大數人都看不明白。

關羽的一生,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有讀者用三個字概括

承諾就是債務。

在中原逐鹿的時期,劉備可以說事事不順,也並沒有展示出結義前介紹的漢室宗親身份,反而處處碰壁,關羽也只能跟著居無定所,並且社會價值極低,但他的不離不棄無疑向我們傳遞了他死守諾言的決心。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

關羽的一生,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有讀者用三個字概括

拼死拼活救了人,卻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而玄德為何不亮出漢室宗親的身份,而是說自己是平民之身引人深思。

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

關羽的一生,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有讀者用三個字概括

毛遂自薦,卻反倒成了笑柄。袁家兄弟的鄙夷,加上友軍公孫瓚以及自己大哥劉備的冷眼旁觀,我想這應該算是關羽一生最大的恥辱了吧。反倒是曹操,萍水相逢,卻不斷為他解釋開脫,我想是個漢子都會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若非結拜誓言作祟,他或許轉投曹操麾下。

關羽的出場,就是一位能夠打抱不平,含怒殺人的好漢。和漢室宗親結拜,原本想能夠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能力。可惜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達不到自己期待值,可想而知當時他的心中是多麼的絕望,徐州一戰大哥三弟兵敗絲毫不顧他的安慰直接跑路,而他過五關斬六將見到三弟之時,迎接他的確實赤裸裸的不信任和冰冷的長矛。

我想羅貫中借關羽的刻畫向我們訴說,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表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千萬不要輕易做出承諾,畢竟信守的代價太大了;還有能夠拋下你逃跑的人,怎麼可能會去信任你?

縱觀關羽一生,我反倒希望他能夠棄暗投明,在曹操手下,或許才能發揮出他極致的才能,畢竟信任與瞭解,才是人最需要的,這些只是我個人觀點,感謝觀看,若不太麻煩,點個分享,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